感悟自我管理三阶段
作者:未知 288
最近,我研读了96岁高龄的大学问家季羡林的《谈人生》,文化学者余秋雨的《人生哲言》,原文化部部长、著名作家王蒙的《我的人生哲学》,我还读了涵盖鲁迅、胡适、朱自清、徐志摩、林语堂、俞平伯等历史大人物的《人生随笔集》。在电视上,我也喜欢看“艺术人生”类的节目,特别是听到经济学家茅于轼倡导感悟人生之理,很有共鸣。事有凑巧,程社明博士日前让我为他《职业生涯——你的船和海》一书写序,书稿也正是介绍如何早为人生作准备的学问。
可以说,我饱尝和享用了人生哲理大餐,如同在大海中搏击,望到绿树为荫芳草绵绵的彼岸,欣喜中有些惆怅……这正是季老对人生感悟而发出的“缺憾人生”。
我想,人生的最大悲剧,是在他人生顿悟之日,也是无力做事之时,真是“等到懂事了,却不能做事了”。一切要偃旗息鼓,一切要收欲放弃。正如晚唐大诗人李商隐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但人们却忘了开头重要的两句,即“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这两句是我的处境。“意不适”正是古人晚年缺憾人生的写照,因为“向晚”之人想做点事真如古人入蜀,“难于上青天”了。
我现在理解了:老人爱谈人生,一者聊以自慰,二者也想从中找些有用的东西,警示后人。于是我这个小人物也想“作乱”,对人生发表浅见。这就是我的人生“三个如此”之谈,以博读者节日一笑。
而立前,“理应如此”
人生万象,都脱不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30岁之前,是学习阶段。父母、师长、朋友的话都要听,幼儿园到大学的课本、课外读物都要反复背诵。即使大学毕业了,到单位工作的头些年也还是学习阶段。日本大学生到工作单位都从最“简单工作”做起,学新闻的送报,学工的进车间,搞研究的先“扫厕所”。要如此学习5年以上,才定终身工作岗位。显然,30岁以前的人生,就是要在“理”上打下做人做事的基础,以“理应如此”来指导人生。
这30年,如能在“理”上做得扎实,下了功夫,就几乎可以获得一生成功的本钱。如果你只上过小学,初中就荒废了,又没有好好自学,随后等待你的将是头上一个硬硬的天花板,要想突破升迁是很难的。正像比尔。盖茨说的:你是个初中生就很难当上CEO,也别想“自尊”,只有在你真的当上了CEO,人家才会承认,你才有自尊。
在这30年中,又经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两个主要教育阶段。
家庭教育主要是在头10年。从教育内容看,是品格和习惯,重在习惯。此时养成良好习惯和品格,一生受益不尽。据调查:青少年犯罪大多与父母不在身边,或父母离异与不和失教有关。相反,养成坏习惯,一生难改。名人自传,无不谈到小时候父母教育的深刻影响。企业界也是如此,如美国著名企业家艾科卡在他的自传中提到:他节约的习惯就是父母培养出来的。除去家庭,就是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不外乎礼貌、节约、尊老爱幼、认真努力、规律生活等习惯、道德教育而已。
这一个10年,小学二年级是关键,日本就有《小学二年级》杂志。意在通过道德与习惯的小故事,说明一种品格。我在日本高科技展览会上,看到日本四个展馆,都是针对小学生教育的展品,如:“西红柿树”、“无源自来水”等,引起了儿童热爱科学的极大兴趣。尤其是“把教育纳入一切活动中去”的标语让我感到震撼。
学校教育,多是在中学、大学的知识教育和方法教育。而方法教育被人们忽视了。如教育家蒋南翔同志所说:“要交给学生猎枪,而不是面包。”据教育学家调查:初中二年级是关键。如:初二的几何学就是训练思维方式的。当边角关系找不到时,加条辅助线就解决了,这就是当今最时髦的“不为所有要为所用”的平行思维方式。
知命中,“并非如此”
这一阶段是30岁到60岁这30年,即大学毕业后进入社会从事工作到退休的阶段。从教育内容看,是以专业竞争教育和岗位教育为主。这是一个人从适应社会、适应工作到开拓事业、成就事业的阶段。显然,这是考验人的专业水平、合作竞争、岗位能力的阶段,重在实践中总结和学习。这是人生最重要的关键阶段,一世成败在此一举。
如果说人生第一阶段重在智商教育,那么这一阶段就在于情商教育。只有知识,并不一定能成功地做人做事,更要靠能否认清环境、形势与处理好人际关系,得到领导、同事、社会相关人士的支持和帮助,有能力团结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使事业获得成功。
人生这一时期,只有“物理”知识就不够了,还要有“人理、事理”的知识,而“人理、事理”在形式上往往不是1+1=2的自然科学公式,需要的是社会知识,而社会知识不止是1+1≠2,有时还是负数。这就是“并非如此”的思维方式。所谓反向思维就是遇到任何事,准备做的时候,要问自己:不做行不行——作相反的方向思考,并与正向方案作比较。
又如:美国一位企业家叫哈默,他干过12个行业,样样成功。为什么?就是他在上大学时,父亲在临死前对他说:别人说的做的不一定对,你要有反向思考,才表明你的成熟。此话对他的教育和影响,使其一生成功。
在这30年中,能否获得成就,稻盛和夫认为是三个要素在起作用。第一就是思维方式,其次是工作的激情和能力。他对后两个要素的评价都是0~100分,惟独对思维方式是负100到正100分,即思维方式如果错了,成了负数,则激情与能力越大,越坏事。希特勒就是如此。可见,个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对一个人一生的成就起决定作用。
夕阳下,“不过如此”
我这个“三个如此”思想的产生,是从“不过如此”开始的。而“不过如此”的想法是产生于一次与高层领导的秘书们一起吃饭。当他们回顾过去之后从餐厅走出来,共同说的一句话是:“不过如此”。是啊,我现已入古稀之年,回顾一生,深感60~90岁这30年与过去两个30年是那么不一样……前60年,我是糊里糊涂地走过来了,从未回味总结过。可是到了60岁以后,才明白事理,看待一切也都与过去不同。前60年,好像是一条小河在山峡中急奔的前30年,和在广袤平原徘徊的后30年。而只有60岁之后,好像进入大海,立刻有一种心明眼亮、开阔的感觉,油然生出“不过如此”的意识。我高喊:我懂事了,我明白了——但我也没有继续工作的条件了。懂事而不能做事,是人类最大的悲剧。
人生三立,年高位重之人,多在晚年写书“立言”。之所以立言,也是一种洞悉宇宙却无力回天的无奈。过去提倡“老中青”三结合,退休之人进入“董事会”,优势正是“不过如此”。复杂问题在年老明白人眼里都是很简单的。的确,真理都是简单的。
健康,也是“如此”
前面三个如此,是人生“心理”三阶段,与其适应的是“生理”三阶段。301医院李大夫提出装、破、保的“口袋理论”。
0~30岁,是身强体健与日俱增的“如此骄横”的时候。如无遗传病,没有后顾之忧,可以一门心思投入到学习与玩耍上。这就是“装口袋”理论。
30~60岁,是健康透支“做病”的“如此无知”阶段。有句名言:“人死于无知”、“病在细节”。这就是“破口袋”理论。这个阶段,上有老下有小,事业未成的精神压力极重,只有靠加班加点以解燃眉危机。于是,身体透支,做病连连,英年早逝,在所难免。
60~90岁,则是“保口袋”阶段,即从身体健康的多方面去思考平衡。比如:营养和运动、食物酸碱性与各器官的健康等。最重要的是知识与健康、心理与生理的两大平衡。
扩展阅读
倒逼成本管理—降本增效中国行第247 2024.09.29
2024年9月19日—9月21日,姜上泉导师在苏州主讲第247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3天2夜方案训战营。中集集团、中盐集团、中国建材、花园集团、深南电路、中原证券、空军装备5720等多家大型企业
作者:姜上泉详情
经销商的产品驱动与管理驱动 2024.07.03
早期的经销商几乎都是产品驱动,运营方式就是卖货,盈利方式就是靠卖货赚差价,然后就是多卖货,卖名牌货,卖新产品,卖高端品。理论上来说,终端覆盖率越高,陈列做得越好,促销活动持续不断,货就卖得越多,钱就赚
作者:潘文富详情
管理寓言故事:挤牛奶的姑娘 2024.06.07
寓言故事:一个农家挤奶姑娘头顶着一桶牛奶,从田野里走回农庄。她忽然想入非非:amp;这桶牛奶卖得的钱,至少可以买回三百个鸡蛋。除去意外损失,这些鸡蛋可以孵得二百五十只小鸡。到鸡价涨得最高时,便可以拿这
作者:李文武详情
中小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企业 2024.05.25
随着“知本时代”的发展,员工越来越关注个人成就感,越来越注重个人职业发展,,而企业也为赢得人才、留住人才,实现平衡发展与人力资本的最大化,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也受到重视,并成为企业人才战略的重要一环。
作者:李庆军详情
浙江杰诺电器精益管理项目启动 2024.03.11
2024年3月6日,浙江杰诺电器精益管理项目启动,杰诺电器董事长、总经理、总监、经理等30多位经管人员及降本增效云学院(深圳市财智菁英咨询)3位咨询导师出席了项目启动会。杰诺电器2024年精益管理项目
作者:姜上泉详情
浙江立久佳运动器材精益管理第5期项目 2024.01.26
2024年1月23日,浙江立久佳运动器材精益管理第5期项目启动,立久佳董事长、总经理、总监、经理等20多位经管人员及降本增效云学院(深圳市财智菁英咨询)3位咨询导师出席了项目启动会。立久佳运动器材20
作者:姜上泉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 1经销商终端建设的基本 54
- 2姜上泉老师人效提升咨 66
- 3姜上泉老师降本增效咨 53
- 4中小企业招聘广告的内 27388
- 5姜上泉老师:泉州市精 187
- 6姜上泉老师降本增效咨 14725
- 7倒逼成本管理—降本增 18587
- 8中国邮政重庆公司降本 261
- 9中航工业Z研究所降本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