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的经济团队准备开工

 作者:《财经文摘》    200

要求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将出口推动型转变成消费需求型。

  

  美国为了创造就业机会,将对摇摇欲坠的企业提供援助、发展绿色产业、刺激消费。在奥巴马就任总统的最初日子里,他的政府还将向中国施压,要求中国调整其与美国的不平衡的贸易关系,中美不平衡的贸易关系不仅助长了美国的房地产泡沫,而且还延缓了这场经济不景气的结束。

  随着美国消费者被迫转向缩减开支,强大的中国出口机器迅速放慢了运转速度。有一个迹象表明:2008年11月,中国生产的电子产品增长15%,其增长速度较今年初下降了七个百分点。

  中国对其经济下滑如何反应,这是大家都关注的问题。去年,中国对全球增长的贡献巨大。美国财政部部长保尔森上周访问北京,试图说服北京方面避免以政府补助的方式刺激出口,或操纵汇率以维持出口的价格优势。保尔森温和的劝说能否起作用,现在还不明朗。

  也许,巴拉克•奥巴马正在考虑,在其上任后亲自访问中国。

  在最近一次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生产出大量便宜的商品,这些商品是美国人所渴望的,这使得美国一直保持低通货膨胀率,但源源不断的中国商品涌入美国也摧毁了美国工业。而且,中国拥有二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国又将这庞大的外汇储备投入到美国的债券市场,中国在2008年9月已经超过日本成为美国政府债券的最大持有者。

  巨额资本的涌入,使美国的购房抵押贷款降低,进而推动了房地产价格上升,直到在2006年-2007年出现经济泡沫。即便是到现在,中国同美国间的贸易顺差仍然数目巨大,这清楚地说明了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有问题。

  欧美都希望中国调整它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源于以前日本的模式,那就是出口推动型经济发展模式。北京现在需要促使中国人更多地消费,更少地储蓄,从而形成消费推动型经济发展模式,否则,西方将对中国保护出口不断施加压力,并想办法打开封闭的中国市场。

  保尔森先生能够挡住来自国会的压力,但是,经常公开表示反对自由协定的奥巴马,必须要在经济方面有所作为。如果中国不能放慢出口速度,他也许会牺牲美中关系的其他方面并以报复相威胁。

  形势并不乐观。从2005年开始,中国的人民币不断升值,有力地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但最近倒过来了,中国为了推动其出口而使人民币贬值,而且在中国的经济刺激计划中还包括提高出口退税率。

  让北京担心的是,经济增长率可能会降低到一个界限值以下,那样就无法保证每个月为13亿人口提供100万个新增就业机会。中国社保体系不完善,人民也就不会停止储蓄而放心地消费。现在这个国家的人均GDP仅为2000美元。农村地区的反抗声音高涨,共产党害怕这将威胁到它的统治地位。

  上个月,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庆,改革开放标志着中国结束了毛泽东几十年的统治,重新回到资本主义的拥抱。现在,中国是世界上第四大经济体,预计到2020年时,与美国经济实力相当。中国早已需要改变其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

  世界自由贸易体系需要的是一个能够为其做出贡献的中国,而不是滥用其权利的中国。而奥巴马应该尽快将这一信息传递给中国。
 开工 团队 准备 经济

扩展阅读

招商工作,更多是厂家招商业务人员亲自上门搞定的,而且是多次上门。具体是怎么搞定的?谈啊,反复谈,所以说,这招商的技术,乃至销售的技术,本质是沟通的技术。招商过程中的沟通,不是单向的介绍,还得要解答经销

  作者:潘文富详情


马上要开糖酒会了,这种现场型的招商,时间短,接触到的客商多,接待及沟通工作量大,厂家自然得要有些提前准备,这里简单列个清单,供参考。一、思想上的准备1.现场会来什么人?四种人:1-1.有预约的新客户,

  作者:潘文富详情


受博瑞森图书的邀请,在上海博库书城组织了一次读者见面会,演讲的题目是《变局下的营销团队与渠道商管理》。现将主要沟通内容,梳理如下。    一、现在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了?  1、企业环境快、乱、躁  近

  作者:贾同领详情


中国女排在80年代获得过“五连冠”的辉煌,“铁榔头”郎平也成为了中国女排的代名词。笔者还记得那时候的年画都曾有郎平获奖的图片,因为那时候百废待兴,中国女排成为了当时国人的模范和骄傲。随后中国女排中间起

  作者:贾同领详情


一、国际问题1、次贷危机美国此次次贷波及面比较大,尤其是对欧美等国家,影响非常广泛,对中国除了一部分银行由于购买美国的次贷产品受到一定的影响之外,其他更多的是来自于美国次贷的间接影响。2、高油价油价已

  作者:冯涛详情


系列专题:培训公司成长之惑 由美国次债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危机席卷世界上的每个国家,每个角落,当然中国不能排除在外,各行业、各领域都多多少少受到影响,当然培训业也不能幸免于难。培训产业作为一个服务业依托

  作者:董栗序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