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商业欺诈和陷阱

 作者:刘宏程    348

【导言】 商业欺诈为何如此盛行? 今天是一个道德和信用失常的时代,赖账盛行、骗子猖獗。然而骗子们猖獗,首当其冲的责任在于那些被骗的企业存在多种甘于受骗的理由:行业不规范、企业间的恶性竞争、信用管理混乱、风险控制失调、法律和风险意识淡薄等等。在被骗后又讳疾忌医、躲躲闪闪、封锁消息,以防同行幸灾乐祸、融资无望,或者引来其他骗子对其下手。有这么多理由要与骗子做生意、谈合作,这次被骗了,下一次还会与另一家骗子继续合作,为什么?在财务状况不容乐观的情况下,有些公司同样会以拖欠货款的方式转嫁风险,成为新生的骗子,继续编织行业中更多更大的黑洞。 其实,骗子并不可怕,只要详尽了解各种骗术的手法,并与诈骗犯展开反欺诈的心理战,就能攻破各种骗术。商业欺诈和陷阱的常见种类
先小后大破产逃债
症状
开始做几笔小生意,能够做到及时付款,取得对方信任后做一单大生意,然后赖账或恶意破产逃债。

或者利用假证件、假手续或假执照,包间写字楼,对外高薪招聘(当然关键位置是同伙)和采用现款现货的方式获得销售商的信任(实际上是拆东墙补西墙的手法)。在时机成熟,获得厂商信任的时候,会以近期有许多项目、资金少、有困难等理由签发延期支票,或五天、或十天、或一个月,当供货商们陆续上门催款之时,才发现经理们已经卷款潜逃,留下的只是办公用品及同样被“高薪”聘(骗)的职员们。

特别提醒

在选择新的分销商时要注意这种情况。



骗一笔就跑

症状

通过某些途径搞到某公司(多为已注销的公司)支票,到一些公司采购,一般是高价购买,然后立即变现。此类骗子在每家公司所骗货物价值金额不会太大,一般不会超过十万元。如果当场无法提货,便会临时租用房间,或是酒店,或是写字楼,让商家送货上门,货到付款(当然是空头支票),然后逃之夭夭。

特别提醒

当遇到不请自来的客户时,注意出现此类情况。



经营不善转而诈骗

症状

以合法的手段进行公司注册及市场运作,在前期进行部分投资来包装自己(实际应称为伪装),以期能够在行业中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地位,譬如成为某个品牌的一级代理商或特约分销商,使之作为同总代理或厂家谈判的筹码。在从总代理或厂家提货后,又把欠款作为要挟的条件,使其继续供货,而厂家和总代理总是满怀着收款的期望一次次的让步。骗子们为了使货物迅速变现不惜高进低出,而厂家们的妥协也使骗子们的行为愈演愈烈,从而在侧面助长了骗子们“合理欠款”的嚣张气焰。当有风吹草动或有关厂家、总代理已因欠款与之对簿公堂、进行执行程序时,他们只需六千元工商注销费来结束这家欠款过多“经营不善而资不抵债”的公司,重起一家公司,可能这次注册时不会再用自己太太或母亲的身份证,改用了其他亲朋的称谓,自己依旧是公司所聘总经理,依旧住着名流花园的房子,开着高级轿车。从此周而复始、百无一疏,“有限责任”嘛,只承担有限的责任,不连带,不连坐。



预付款或定金欺诈

症状

常见于工程承包和紧俏物资购买当中。以发包或销售紧俏物资为由骗取定金。



合伙经营、联营欺诈

症状

具体方式很多,一般是欺骗合作伙伴。



提供假供求信息欺诈

症状

常见于提供此类服务的中介机构。



合同欺诈

症状

欺诈方法多样,欺诈手法隐蔽,不容易被察觉。



信用证欺诈

症状

常见于国际贸易。由于信用证结算适用于国际贸易且强调信用证与基础贸易合同分离,使欺诈人有一定的可乘之机。



内部“吃里扒外”欺诈

症状

一般是公司员工与骗子内外勾结联合欺诈本企业。骗子从该公司骗走货时,此职员是在履行职责;当被骗事实无法掩盖时,此人引咎辞职。



网上欺诈

症状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公布的《扫荡网络诈骗》报告中,列举了全球十大最流行、最猖獗的网上欺诈手法。其中以网上拍卖名列榜首,受害人大多数中标付款后却收不到商品。执法人员指出,大部分的网络诈骗其实都是老把戏,人们多是因贪小便宜而不慎中计。除最多的网上拍卖外,其他的诈骗分别为:网络服务契约、信用卡、提供免费网页、多层直销、商学机会、投资及保健产品。常用的欺诈手法还包括网络公司会先行送出“折扣券”支票,当消费者真的把支票兑现,便会自动同意该公司成为他的网络服务供应商,每月硬性收取费用并骗取长途电话费。



商业欺诈和陷阱的预防手法



业务员需要特别警惕的几种情况

◆不请自来的客户

◆非常年轻的老板或负责人

◆老的或退休的负责人

◆难以确定的经历背景

◆令人迷惑的复杂的组织机构(特别是新业务)

◆找一些知名人士作为其专家、顾问、名誉主席等



企业预防商业欺诈的五条金律

◆记住:“天上不会凭空掉馅饼”,“更没有免费的午餐”。

◆戒贪、戒方便、戒便宜。

◆提高观察和判断能力,增强防范意识,多问一个“为什么”。

◆进行广泛的资信调查,骗子总有露破绽的地方。

◆学习法律知识,慎重签订合同。



【本讲总结】

作为一名合格的业务人员首要的一条就是避免被欺诈,掌握预防商业欺诈的基本技能。公司的业务人员之间可以多交流预防商业欺诈的经验和体会,把典型的案例和教训总结出来,发布在内部网站上供新来业务人员学习。

对于多业务区域的公司还要总结出类似这样的经验:

商业欺诈多发地区有哪些?

针对本公司业务常见的欺诈手法有哪些?

以便提醒大家注意。刘宏程
 欺诈 陷阱 预防 商业

扩展阅读

今年夏天,我们的新杂志《全球商业经典》问世,能够在这个新平台上和志刚同事,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同为传媒人,志刚这几年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对当下中国活跃的企业家群体的采访和记叙之中,《人生:中国首部商

  作者:李志刚详情


 一、冰岛“岛主” 黄怒波,1995年创办中坤集团,靠开发房地产起家,现公司主业为旅游地产。中坤集团曾开发位于北京市西直门的长河湾住宅区,旗下持有大钟寺中坤广场、中坤大厦等商业地产。大钟寺中坤广场位于

  作者:李志刚详情


1956年,黄怒波出生于兰州一个军人家庭。他排行老幺,上面有两个哥哥与一个姐姐。他的父亲是副营级干部,转业至银川的汽车运输公司。黄怒波两岁的时候,举家搬至银川。1960年,在宁夏“双反运动”中,他的

  作者:李志刚详情


在黄父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之前,黄家家境算过得去的。每周,黄父都会花上五毛钱买一只烧鸡给家人吃。他为人豪爽,结交了很多朋友。一些跑运输的朋友,会为他带狗肉、兔肉回来改善伙食。当他自杀后,这个家几

  作者:李志刚详情


几乎所有的创业者和企业家,都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向债务陷阱的: 第一步,带着满腔的热情,奋不顾身地掏空家底,夫妻的所有积蓄,父母的养老储蓄,甚至拿房拿车抵押。一旦失败,必然一无所有! 第二步,各种

  作者:王晓楠详情


2024(第十三届)全国商业数字化技术与服务创新研讨会暨2024(第十一届)全国渠道服务转型巡回首站于3月1日在西安举行。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和经济商业模式的推动,数字化在零售行业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

  作者:杨建允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