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闲置土地的管理务必要执法必严

 232

  国务院办公厅于2008年1月7日下发《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其主要内容是“土地闲置满两年、依法应当无偿收回的,坚决无偿收回,重新安排使用;土地闲置满一年不满两年的,按出让或划拨土地价款的20%征收土地闲置费。”

  全国很多媒体都刊登了这一消息,其实,这一举措真的称不上什么“新”闻。去年底,国土资源部就下发过类似关于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的通知。更早在1994年就通过,1995年1月1日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第二十五条中就白纸黑字地写道:“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必须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动工开发期限开发土地。超过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一年未动工开发的,可以征收相当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百分之二十以下的土地闲置费;满二年未动工开发的,可以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但是,因不可抗力或者政府、政府有关部门的行为或者动工开发必需的前期工作造成动工开发迟延的除外。”

  这不由地让人心中悲凉,对闲置土地的管理,法律早有对策,然而这“二十五条”似乎也在闲置,起不到作用,成为了一条看上去很美的景观性法律条文。尽管中央三令五申地强调,对闲置土地征收百分之二十的闲置费乃至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的规定。但究竟有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呢?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颁布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似乎有先见之明。中国1998年进行房改,城市土地管理法1995年1月1日执行之日,房地产行业还没有完全市场化,哪有现在的如此大规模的“圈地屯地运动”呢?今日,城市房价让许多老百姓感到高不可攀,开发商还要借此机会炒作房价。大肆屯地,便是开发商提高房价的杀手锏之一。2007年11月02日第一财经日报报道:最新的数据显示,碧桂园的土地储备已激增至5400万平方米。光一家开发商的土地储备就能达到如此规模,那么放眼全国呢?闲置的土地规模又会达到怎样惊人的数字?当然对闲置土地的处理有难度,不单是开发商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更有地方政府、开发商和其他相关利益主体的博弈,其中不乏权钱交易、利益勾结。这一些都给法律政策的执行设置了障碍。

  我国法律的制定和完善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任何规范都有一个如何保证正确实施的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好法律从抽象层面上的存在到具体意义上的存在的转化问题,那么法规制定得再好也只是一纸空文。要真正实现“依法治国”伟大方略的重要条件,制定了法律规范只是解决了“有法可依”的环节,而如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则属于“有效的执行”的问题。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对于一个发育良好的市场经济来说,没有完备健全的立法固然不行,没有一套有力、公正的法律实施保障体系同样是不可想象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

  “中国不缺法律,不缺条文,缺的是有效的执行。”经济学家郎咸平针对《证券法》出台发表的言论指出了中国成为法治社会的症结。对于抑制打击开发商闲置土地,中国的法律早在十年前就有规定了,而到现在还要靠国务院颁布通知来落实!但愿这次国务院对闲置土地的老生常谈能起到作用吧。
 闲置 务必 执法 必要 土地 管理

扩展阅读

2024年9月19日—9月21日,姜上泉导师在苏州主讲第247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3天2夜方案训战营。中集集团、中盐集团、中国建材、花园集团、深南电路、中原证券、空军装备5720等多家大型企业

  作者:姜上泉详情


早期的经销商几乎都是产品驱动,运营方式就是卖货,盈利方式就是靠卖货赚差价,然后就是多卖货,卖名牌货,卖新产品,卖高端品。理论上来说,终端覆盖率越高,陈列做得越好,促销活动持续不断,货就卖得越多,钱就赚

  作者:潘文富详情


寓言故事:一个农家挤奶姑娘头顶着一桶牛奶,从田野里走回农庄。她忽然想入非非:amp;这桶牛奶卖得的钱,至少可以买回三百个鸡蛋。除去意外损失,这些鸡蛋可以孵得二百五十只小鸡。到鸡价涨得最高时,便可以拿这

  作者:李文武详情


随着“知本时代”的发展,员工越来越关注个人成就感,越来越注重个人职业发展,,而企业也为赢得人才、留住人才,实现平衡发展与人力资本的最大化,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也受到重视,并成为企业人才战略的重要一环。

  作者:李庆军详情


2024年3月6日,浙江杰诺电器精益管理项目启动,杰诺电器董事长、总经理、总监、经理等30多位经管人员及降本增效云学院(深圳市财智菁英咨询)3位咨询导师出席了项目启动会。杰诺电器2024年精益管理项目

  作者:姜上泉详情


2024年1月23日,浙江立久佳运动器材精益管理第5期项目启动,立久佳董事长、总经理、总监、经理等20多位经管人员及降本增效云学院(深圳市财智菁英咨询)3位咨询导师出席了项目启动会。立久佳运动器材20

  作者:姜上泉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