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制外地人购房会损害公平吗?

 作者:未知    79

  日前上海市传出风声,将以居住证为条件,限制外来人员购房。尽管1月3日,上海市房地资源局已书面声明,不存在限制外省市来沪人员购房的政策,《解放日报》却在1月8日“观点”版头条,刊出华东师大教授余南平的文章,题为《谁是真正有资格的购房者》,为之前传出的政策取向作辩,提出不为外来人员买房设限,会损害公共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在笔者看来,余南平的这篇准社论文章,几乎通篇都是谬论,充满似是而非的误导,以及强词夺理的狡辩。这样的一篇荒唐文章,被上海市委机关报重磅推出,如果不进行驳斥的话,不但有悖笔者的良知,还会影响决策者的形象,引发民众的思想混乱。

  余文首先提出,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投入了公路、医院、学校等公共产品,而在一个城市里,只有“这个城市的公民”,才可以“问心无愧地享有”它们。他还声称,这“符合古希腊城邦社会最原始的公民共享原则”。对此笔者想要问的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目的究竟是什么,是否只为本地户籍和有居住证者服务?余先生说,“公共品的投入来源是所在城市的政府公共财政开支”,这话不错,可外地来沪工作、生活的人员,是不是城市财政的贡献者,是不是这个城市、这个国家的公民呢?如果按照作者的逻辑,公共产品只配由部分“公民”享用,那城市中的外来人员,岂非也应不让他们到公立医院看病,不让他们乘坐廉价的公交车,不让他们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如果说,作者以“古希腊城邦社会最原始的公民共享原则”,来证明公共产品不应服务于外来人员,仅是将“共享”偷换为“排外”概念的话,那么,作者以买房者没交物业税为理由,来反对跨地区持有物业,就属于虚设论据的死搅蛮缠了。作者说,在中国物业税出台之前,以居住证为管理核心,反对跨地区持有物业的政策取向,在某种程度上是具有公平性和合法性的。笔者十分不解,对个体公民,“法无明确禁止即许可”,未来才有可能出台的规定,岂能作为当前政策的依据!西方很多国家已取消死刑,难道在中国废除死刑之前,我们可以按身份定规则,将一些依法该判死刑的人,改判成有期徒刑吗?

  作者提出,出台以居住证为管理核心的限制性购房政策,不仅不会损害上海国际性开放城市的形象,还会让公共产品的投放更有效、覆盖面更广,更有利于增强上海的凝聚力及地域融合,在笔者看来更是荒唐无比。作者的理由是,高房价固化了人才的流动性,还让在城市生活和劳动者,无法轻松地从事创造性活动,必须让居住成本得到控制才行。对此,笔者且不去说上海的房价高企,主要原因并不在外来人员买房,而只想向作者提出这样的问题,上海建设发展所需的“百川”,是否仅是那些高层次人才?只让外来者中的人才享受公共品,公共产品投放的更有效、覆盖面的更广,体现在何处呢?

  毫无疑问,公共资源的配置需要公平,不能完全交给市场进行。但对这点应当有正确理解。一方面是该交市场的东西,不应以行政手段去干预。比如建在上海的商品住房,尽管周围有不少公共资源,但住房本身并非公共资源。何况,说以居住证限制外地人购房,是为限制外地购房者空持物业,可那些空持物业的外地购房者,不恰恰没去享用本市的公共品吗?另一方面,公平配置城市公共资源,需要全面、真正的公平,包括考虑外来人员,考虑普通劳动者。众所周知,上海居住证的发放极其苛刻,多数居住在上海的外来者,根本无法获得居住证。就算按作者的“奉献、回报”原则,那些为数众多的无证外来劳动者,每天都在为上海的建设奉献着,凭什么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不让他们享受到应有的回报,甚至在商品房的购买上,也为他们设置不合理限制呢?

  余文最后说,从世界各国的历史变迁轨迹来看,从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政策,任何政策的制定,均会受到特殊历史条件的限制。这话无疑也是正确的,但是,这样一句“普遍真理”,当不了荒唐政策的挡箭牌。当下的中国,正加速推进市场经济和城市化进程,中央更是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让流动人口分享民生善政的要求,上海若画地为牢甚至开起倒车来,必将严重损害改革开放龙头的形象。
 外地人 购房 外地 损害 公平 不限 限制

扩展阅读

公平的力量   2023.03.24

“公平”是企业管理当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则。因为失去了公平很多管理上了”歪路”,或者是下属员工不服,或者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而“流产”,导致管理效果很差,不如人意。下面一个亲身经历过的事给笔者触动很大。前

  作者:董栗序详情


前天晚上我在央视新闻频道的“新闻会客厅”演播室与著名法学家、北京大学法学院王锡锌教授、上海第一财经频道主持人、著名财经评论员马红漫博士一同讨论了重庆市拟出台的购房退个税问题。重庆市政府于去年12月1

  作者:董藩详情


 2008年10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安排部署四季度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到: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降低住房交易税费,支持居民购房。  结合上述文章的观点,

  作者:刘先明详情


国企管理层的业绩如何衡量和判定,不能由管理层自己决定,也不能由政府决定。因为作为雇员性质的管理层在法律上没有任何权利决定资产属于国民的企业分配制度及人员薪酬制度,政府也没有这样的法定权利。国企管理层

  作者:彭琰详情


———— 中国经营报采访有感 昨天,中国经营报记者来找我公司就商务部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所涉及的外商投资领域的变化等问题,对我做了采访。 媒体代表民众,关注那些限制和禁止项下的另辟新径的问

  作者:彭琰详情


国家外汇管理局的75号文,虽然以“通知”的形式发布的,但表露了政府方面对待民营企业国际化投融资和贸易的政策上会逐步趋于市场化、公平化和自由化的动意。即使这个动意日前并不是相关各部委协调一致的结果,但至

  作者:彭琰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