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上涨峰值显现 全面通胀压力犹存

 作者:交通银行研究部    99

 一、雪灾影响突显,二月份PPI同比增幅再创新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3月10日公布的数据,2008年2月份,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6.6%,涨幅比上月提高了0.5个百分点,再次创下三年新高,也是2007年7月份以来连续第八个月上升。

  从其分类价格指数涨幅情况看,在工业品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2%,与上月相比,涨幅提高0.7个百分点,涨幅进一步加快。而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9%,与上月相比,涨幅提高了0.3个百分点,涨幅有所放缓。由此看来,2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的继续加快,其主要推动因素是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

  具体来看,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指数的提高主要是受采掘工业价格上涨的影响。 2月份采掘工业价格上涨25.3%,涨幅比上月大幅提高4.8个百分点。这主要是2月份中国部分地区雪灾导致一些企业生产中断、运输紧张而引发供应紧张的结果。而原料工业上涨8.5%,加工工业上涨3.8%,涨幅均比上月有所提高。

  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中,食品类价格上涨仍是主因。2月份食品类价格上涨11%,涨幅比上月提高0.6个百分点。衣着类上涨1.8%,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一般日用品类上涨3.4%,比上月提高0.4个百分点。而耐用消费品类同比下降0.6%,降幅与上月持平。

  此外,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上涨9.7%,比上月提高0.8个百分点,当中燃料动力类、黑色金属材料类、有色金属材料类和化工原料类购进价格分别上涨17.7%、15%、6.8%和4.2%,分别比上月提高2%、0.2%、2.2%和下降0.07%。其中燃料动力类价格涨幅大幅提高,突显出雪灾的影响:雪灾一方面导致煤炭等燃料动力类产品的运输困难,导致供应短缺;另一方面,雪灾引起对燃料动力类产品需求的进一步增加。这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推动燃料动力类价格涨幅出现大幅上升。

  二、天气和春节因素共同推动CPI加速上行

  3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08年2月份CPI数据,当月我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8.7%,比上月大幅提高1.6个百分点,再次刷新近11年来的月度新高。据初步测算,2月份的春节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53个百分点,部分地区雪灾的气候因素影响1.03个百分点,扣除这两个因素,2月份环比上涨1%左右。

  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是CPI跳升的主要推动力,而食品价格上涨主要是由春节因素和雪灾所引发。二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3.3%,涨幅比上月大幅提高了5.1个百分点,二月份CPI新增的1.6个百分点的涨幅几乎都由食品价格上涨所贡献。而在食品中,除粮食价格保持相对稳定之外,其他类食品价格都出现明显上涨。尤其是鲜菜价格,其涨幅比上月大幅提高了32.3%,这应该全是拜雪灾所赐了。另外油脂、肉禽等价格也因为春节因素导致的需求上升而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

  非食品价格涨幅有限,但居住类价格持续上涨。二月份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涨幅比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对CPI的影响在0.07个百分点左右。其中,居住类价格维持上涨趋势,二月份居住价格同比上涨6.6%,涨幅比上月提高0.5个百分点,涨幅有所加快。

  三、当前CPI或显阶段高点,但全年通胀压力犹存

  今年1、2月份物价水平创出新高与雪灾有很大关系,三月份之后,由于天气影响消失,物价上涨幅度应该会有所回落。另外,因为去年下半年物价上涨的基数较高,这会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今年下半年物价的同比涨幅。因此,我们仍然维持2008年全年物价上涨呈现前高后低状态的预测不变。

  但2008年物价上涨的压力仍然不容小视:

  首先,广义货币供应快速增长是物价不断上升的更重要的原因。历史数据统计显示,CPI的同比变化与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增长率有很强相关性,但时间上大概滞后12个月。如2002年下半年起M2的增长从14%逐步升至20%,而CPI只到2003年下半年起才开始大幅飙升。2006年上半年CPI同比维持在低位,在很大程度上是2005年上半年M2增速过低的结果。如果这一规律成立的话,2007年上半年货币供给量宽松对CPI的推动作用将在2008年上半年逐步显现出来。基于此原因,我们预计即使与天气有关的暂时性影响消失后,2008年上半年我国CPI仍会维持在高位。

  其次,物价可能进入循环上涨阶段。从2007年底开始,PPI逐月攀高,特别是一、二月份的雪灾更是使得几种重要的大宗商品(特别是煤炭和钢铁)面临着供应受限、运力瓶颈和需求增长强劲的状况。受此影响,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在近几个月里连续创出历史新高。这也预示未来几个月里PPI的同比增幅很有可能进一步上行。而PPI与CPI二者间互相传导,互相影响的作用,会给未来物价的进一步上涨造成持续压力。而且物价上涨到一定程度时,随着土地、劳动力价格的上升,会导致出现工资上升,物价上涨互相推动,循环上涨的局面,这会进一步加大全面通货膨胀的可能。

  最后,通胀目标提升可能推高市场预期。政府将今年通货膨胀目标从去年的3%适应性的提高到4.8%,是希望把物价上涨控制在去年的水平。但通货膨胀目标的提升只是政府为了缓解自身调控通胀的压力,因为调控目标更易实现。对于市场预期而言,这会起到反作用。因为市场参与者的预期都是以政府的调控目标为导向的,如果人们都把4.8%作为今年的物价目标,并按此操作,那么最终的物价上涨肯定要超出这一目标。

  四、综合运用多种政策控制物价进一步上涨

  控制物价进一步上涨是宏观政策当前最紧要任务。2007 年底以来,我们一直坚持的一个观点就是政府要将防止全面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因为物价问题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通货膨胀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有时还会演变为政治问题。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要求各级政府一定要把稳定市场物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要坚持执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这表明政府已经将控制通货膨胀提高到政治的高度。政府虽然已经将我国今年通胀目标提高到4.8%,但我们认为达到这一通胀目标难度仍然相当大,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政策才能起作用。

  多管齐下防止全面通胀。与2007年的结构性上涨不同,今年物价已经开始呈现全面上涨的态势。这也意味着物价上涨已经由需求拉动型向需求拉动型与成本推动型共同作用演变。值得强调的是,与需求拉动型的通胀不同,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很难治理。对于需求拉动型通胀而言,治理的出路在于紧缩,控制需求;对于成本推动型通胀而言,紧缩性的政策短期内很难奏效。为此,政府防通胀的政策也应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九个方面控制价格过快上涨的措施,这些政策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增加有效供给;二是控制不合理需求;三是实行一定程度的价格管制;四是提高对低收入人群的补贴。但这些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应该坚持以经济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的原则,不能因为要防通胀而破坏市场规则。

  货币政策会进一步从紧,但力度不会超过去年。从紧货币政策基调不会改变是我们前几次的报告中已经多次强调的观点,温总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讲话内容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温家宝总理3月5日在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抑制通胀压力是经济决策过程中最紧要的任务,为此要综合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和汇率等政策来实现这一目标。在存款准备金率与利率政策使用空间受限的背景下,我们预计央行将更多的利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加快人民币升值的汇率政策来缓解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另外,政府今年上半年还会继续有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或利率的政策出台,但频率和力度肯定不会超过去年。因为在去年十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六次加息的基础上,政策的累积效应不容忽视。总之,在通胀愈演愈烈的背景下,紧缩政策短期内不会结束,但在具体政策措施方面政府会根据情况变化相机抉择。

 峰值 通胀 犹存 物价 显现 上涨 压力 全面

扩展阅读

2021年11月2日,中国民生银行某分行《员工心理调整与压力疏导》课程圆满结束!特邀“压力绩效管理专家”郭敬峰老师精彩授课:情绪管理技巧、员工辅导技术、压力疏导方法,大家积极互动,课程氛围轻松活泼,激

  作者:郭敬峰详情


2021年11月3日,中国太平人寿湖北分公司《高情商与情绪压力管理》课程顺利交付!“压力绩效管理专家”郭敬峰老师再次受邀授课:情绪管理技巧、职业情商提升、压力疏导方法,以专业的角度讲解职场压力管理技巧

  作者:郭敬峰详情


 世界上再无聊的,恐怕比不过现代媒体了。  人间再无耻的,恐怕也非现代媒体莫属了。  打开报纸,看到的是什么?浏览网页,跃入眼帘的是什么?扭开收音机,什么广告冲耳而来?不言而喻。我敢断言:从电视、广播

  作者:李名梁详情


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如果成功,意味着中石油一举完成了三年多时间要做的海外投资“任务”  又一家中国国有石油公司发动的海外并购行动正式启幕了。  8月19日,中石油(0857.HK)宣布以41.8亿美

  作者:王志强详情


一. 营销渠道战略:理论上,实战上恐皆非十全十美营销渠道竞争,渠道管理,渠道战略,诸如此类的有关于渠道的话题,无时无刻不在挑拨着服装业人士那业已极其脆弱的神经。毕竟,至少短期内来看,相对于树立国际品牌

  作者:张强详情


  中欧商学院许小年教授指出,由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而带来的大宗商品的旺盛需求,已超出本国能源增长的速度,甚至超出世界能源增长的速度。因此中国资源需求的快速增长,是造成全球商品价格暴涨的因素之一,为此中

  作者:许小年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