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流入与解通胀之困

 作者:张巍柏    113

 瑞银在最新的研究报告中表示,无法预期中国经济的长期走势。政府的经济增长目标仍是8%,有关从紧的货币政策的措辞也与近几个月听到的一样,同样预计通胀率将放缓。但考虑到通胀率居高不下、政策紧缩忧虑以及雪灾对经济的影响,中国未来几个月的利空消息将不断。预计市场在解读中国经济方面将经历一段艰难的时期,因为很难分清美国经济放缓将对中国造成暂时还是长期影响。

  拥有庞大的专业研究力量的国际投行尚对中国当前的形势问题看不清楚,更不用说中国那大多数正处境艰难的私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早前分析师就曾指出,形势严峻之时,政出多门让不少企业头疼,纷纷抱怨对未来的形势看不清楚。这种信息不透明的状况,让很多企业对未来的资本支出计划、招工计划、价格营销计划心里没底,也不知道未来成本会涨成什么样,只好走一步算一步。现在看来,这种心态不仅仅是在一部分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中存在,就连国际投行也同样为此烦恼不已。

  分析师最新了解的信息是,与国际投行类似的,一些在国内从事制造业的外资产业大腕们,也开始认为,当前形势是一片大雾,看不清楚未来。一家在电梯制造业数一数二的厂商6日向安邦分析师抱怨,近一段时间钢材价格快速上涨,这种价格涨势什么时候才是尽头?由于原材料成本快速上扬,超出了该企业的价格承受能力,该企业车间工人已经基本无活可干了。

  显然,对于电梯制造业而言,房地产方面的需求受到从紧政策的严重影响,而上游原材料成本飙涨,使得这样一个成熟行业根本无法在短期通过生产技术进步来消化成本压力,两头受压,停工、停产几乎是一种必然。但我们必须引起重视的是,当外资产业大腕们都无法消受这种成本水平之时,国内绝大部分传统制造企业特别是产业链中下游企业,已经全部处于高度的忧虑状态之中。

  企业怎样才能走出这样的困境?他们能够指望原材料成本不再上扬吗?或者他们能够指望从紧政策的松动,带来需求增长的恢复吗?分析师要指出的是,鉴于当前中国此轮通胀属于典型的货币增长过量导致,是需求因素起到了最主要的作用,因此指望原材料价格不再上涨的可能性不大。指望原材料价格下滑,等于在指望政府利用从紧政策将需求打压下来,然后再将压力传导到产业链上游。这是不可能的。

  企业还能够指望从紧政策松动吗?也非常难。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已经清楚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决抑制住通货膨胀,同时还有严厉打击囤积居奇、串通涨价和哄抬物价等行为。这个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向市场明确了从紧政策的信心,哪怕是采用更多的行政手段,也会在所不惜。

  处于产业链两头受压困境中的企业是不是已经没有办法?也不是。大家只需要回顾2004年严厉宏观调控政策之后的2005年就清楚了。当时,2005年中国吸收了724亿美元的FDI,比上年增长了近20%。在这种情况下,在2005年上半年还悲观的企业,突然发现原来2005年下半年并不是那么难过。同样,今年1月中国的FDI不是增长了100%吗?外汇资金流入中国既然有如此决心,企业又有什么理由对未来泡沫的进一步膨胀,丧失信心呢?

  我们认为,未来很可能出现更为庞大的外汇资金流入,这在当前货币体制下将为中国带来更多的货币投放。或许今年央行又会面临一个收流动性都收不完的窘境。一旦这样的局面出现,处在困境中的企业也就慢慢会感觉好受一些。

 通胀 流入 外资

扩展阅读

专家点评:王 山《华夏时报》记者 胡 钰200908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近日发布的调查显示,2009年一季度百货业态销售和利润整体同比下降5左右,连锁零售业进入十多年来最为困难的时期。但颇具意味的是,与

  作者:王山详情


  从价格战到品牌战,外资零售巨头度过了在中国的圈地期,开始为今后的“永续”经营排兵布阵。当金融海啸的侵袭让零售巨头们在本土市场接连失利的时候,旺盛的中国市场成为最好的避风港。面对发展初期开店赛跑后的

  作者:王荣详情


  中欧商学院许小年教授指出,由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而带来的大宗商品的旺盛需求,已超出本国能源增长的速度,甚至超出世界能源增长的速度。因此中国资源需求的快速增长,是造成全球商品价格暴涨的因素之一,为此中

  作者:许小年详情


据悉,欧洲三大家居超市百安居、欧倍德、乐华梅兰预计明年将在国内开业;同期,沃尔玛也将在北京开办2家店铺;此外,国内原有的外资企业如燕莎商城、家乐福等也都在筹备开设分店……事实上,国际零售巨头高举资本大

  作者:佚名详情


1 中国的服装业为谁而存在?抱歉在管理战略,整体方案之类的高深先端的话题遮天蔽日的今天,笔者却提了个如此幼稚园级的问题空耗诸位大脑的宝贵内存。也许,这看上去不象什么高明的问题,所以找个把标准答案也不难

  作者:张强详情


收购乌苏  近日,国际啤酒巨头丹麦嘉士伯宣布出手收购新疆乌苏啤酒有限责任公司34.5的股份,该公司同时宣布,将进一步扩大在中国西北部地区的投资。据悉嘉士伯是从新加坡的一家公司和其他一些小股东手中购得上

  作者:赵红梅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