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毕业生离成熟管理人才还有较大距离
354
“读了MBA,我的年薪还不足8万元,其实我没读之前也可以拿到这个数了。”北京某高校2006届MBA班的毕业生黄坤这样告诉记者,他目前在某民营企业担任市场经理,由于工作不如意,朋友们经常调侃他,说他是“镀了一身金,却发现没有识货的”。
据黄坤介绍,企业里与他境遇相同的MBA毕业生不在少数,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MBA毕业生的收入不尽如人意?据东方慧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发布的《中国MBA现状调研报告》显示,MBA毕业生在企业中担任基层和中层管理人员的居多,占69.81%;承担高层管理责任和企业最高决策领导者所占比例仅为19.43%。而众多MBA毕业生之所以没有成为公司的核心成员,没有拿到自己期望的薪金,主要原因是他们能力和水平没有达到公司期望、要求的层次,“他们离成熟管理人才还有较大的距离”,某公司的高管这样认为。
企业认为85.94%的MBA能达到工作要求,但优秀的比例为零
2006年,刘乐从某高校MBA班刚毕业不久,就因为负责一个新项目给公司带来了效益,被提升为部门经理,走上了管理岗位。“机会似乎来得太快了,虽说这段时间付出了不少努力,但似乎还是觉得有些不安,要对一个部门负责,我感到自己很空白,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一个管理层面上的人应该做些什么?是去安排工作?还是把握方向?”刘乐感觉不够自信。
北京丰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杰女士告诉记者,她是在内地刚刚兴起MBA教育的时候就去北京大学读了MBA,“那个时候无论是导师还是学员,都把学习当成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而现在的很多MBA毕业生好像更注重发展人际关系,把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放在了次要位置。我也曾雇用过几个MBA毕业生,感觉他们的工作态度不务实,而且在对领导意见的执行力上也不能让我感到满意。”
东方慧博的调查数据显示,企业认为MBA毕业生的工作表现能够达到合格的比例为85.94%,其中认为MBA表现中等的比例占58.71%,而认为MBA表现优秀的比例为零。这说明MBA中的优秀人才并不多见,而如何将先进的管理理念融入到企业的实际需求中,提升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成为摆在MBA毕业生面前最大的问题。
控制招生规模是企业与MBA的共识
“我的一个学长在毕业的时候很轻松就能拿到好几个offer,而我们毕业的时候为了一份工作要不断地过关斩将。公司人力资源主管当时就说,现在的MBA水货太多了。”刚进入一家外贸公司工作的小范告诉记者。
“市场对优秀MBA毕业生的需求明显远远大于供给,但是学校培养的MBA质量状况让人担忧,怎么培养优秀的MBA毕业生才是我们学校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一位清华大学的客座教授这样认为。
据调查显示,2006年对MBA无需求的企业仅为6.25%,另外超过5人以上的高需求的企业比例达到50%,企业对MBA的需求与2005年相比有明显的增长,MBA在企业中的普及率越来越高。
华彬国际集团的罗经理在接受采访时,对一些MBA培养院校盲目扩招的做法提出异议,他说自己在招收MBA毕业生时,一定会注意考察应聘者是否具备以下素质:敢于吃苦,敢于受委屈,同时还能冲锋陷阵;善于沟通;业务知识过硬;很强的执行力。恒宝股份有限公司的徐经理说,“我们在招聘MBA人才时,会将人才的专业背景和工作经历结合在一起作综合考评,面对MBA毕业生,企业期待的是他们能够在管理方面带来一些创新。”
调查显示,有75%的企业和89.05%的MBA都赞成提高MBA的入学标准,以保证MBA教育的精英化。
企业对MBA毕业生应有足够的耐心
瞿松今年32岁,大学毕业后到某国企工作了8年,做到了公司的中层,但不安于现状的他在2004年参加了全国MBA联考,被一所北京的高校录取。转眼到了毕业的时间,由于曾经在企业里做过中层,瞿松直接就奔着职位高的岗位去应聘了,但是很多公司都要求应聘者有本行业的工作经验,因此四处碰壁。“开始有点好高骛远了,错过了很多工作机会,最后想应聘普通的员工时,却又遭到了用人单位的怀疑,既有工作经验,又读了MBA,怎么还会去应聘普通职员呢?”瞿松笑得很无奈。
正在中央财经大学读MBA的孔先生认为,现在企业的要求过于现实,企业招聘MBA,就希望MBA人才能立刻带来效益,他呼吁企业能够给予MBA毕业生更长的考验时间。
调查显示,在对MBA就业形势的判断上,57.14%的MBA毕业生已经感受到了就业压力的存在,但是压力指数并不高,显示出企业对MBA的需求仍将大量存在,但企业为MBA设置的入职门槛正在不断加高中,这也对MBA毕业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MBA在中国虽然已经具备了很高的知名度,但是美誉度还有待提升。”东方慧博研究院人力资源专家罗冬说。她认为,培养MBA主要是用培养职业经理人的理念和方法,这不是纯粹技巧性的东西,她建议,用人企业对MBA的期望不要太急功近利,同时MBA毕业生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含金量。
扩展阅读
倒逼成本管理—降本增效中国行第247 2024.09.29
2024年9月19日—9月21日,姜上泉导师在苏州主讲第247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3天2夜方案训战营。中集集团、中盐集团、中国建材、花园集团、深南电路、中原证券、空军装备5720等多家大型企业
作者:姜上泉详情
经销商的产品驱动与管理驱动 2024.07.03
早期的经销商几乎都是产品驱动,运营方式就是卖货,盈利方式就是靠卖货赚差价,然后就是多卖货,卖名牌货,卖新产品,卖高端品。理论上来说,终端覆盖率越高,陈列做得越好,促销活动持续不断,货就卖得越多,钱就赚
作者:潘文富详情
管理寓言故事:挤牛奶的姑娘 2024.06.07
寓言故事:一个农家挤奶姑娘头顶着一桶牛奶,从田野里走回农庄。她忽然想入非非:amp;这桶牛奶卖得的钱,至少可以买回三百个鸡蛋。除去意外损失,这些鸡蛋可以孵得二百五十只小鸡。到鸡价涨得最高时,便可以拿这
作者:李文武详情
中小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企业 2024.05.25
随着“知本时代”的发展,员工越来越关注个人成就感,越来越注重个人职业发展,,而企业也为赢得人才、留住人才,实现平衡发展与人力资本的最大化,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也受到重视,并成为企业人才战略的重要一环。
作者:李庆军详情
2024年毕业生好找工作吗?2024 2024.05.17
金三银四是择业黄金期,但是今年的金三银四不管是校招,社招还是考公考编,竞争都很激烈。特别是校招,有非常多的销售岗位,好的单位和岗位确实不多。 在前几年,不好找工作还能考虑特定事件的因素,去年大学
作者:王晓楠详情
浙江杰诺电器精益管理项目启动 2024.03.11
2024年3月6日,浙江杰诺电器精益管理项目启动,杰诺电器董事长、总经理、总监、经理等30多位经管人员及降本增效云学院(深圳市财智菁英咨询)3位咨询导师出席了项目启动会。杰诺电器2024年精益管理项目
作者:姜上泉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 1姜上泉老师:天海集团 6
- 2不讲道理才是硬道理 165
- 3HP大中华区总裁孙振 235
- 4经销商终端建设的基本 90
- 5姜上泉老师人效提升咨 102
- 6姜上泉老师降本增效咨 100
- 7中小企业招聘广告的内 27421
- 8姜上泉老师:泉州市精 227
- 9姜上泉老师降本增效咨 1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