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件引发冷暴力
作者:王立伟 339
前者因不满老板指责,将一封咄咄逼人的回信抄送给了中国公司的所有员工,最终传遍国内外企;而后者则因揭发总经理被开除,质疑解聘决议的财务经理,连续三次向公司同事发出公开信,获得包括公司生产部门、技术部门、IT部门以及北京分公司的声援。
电子邮件,在两起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通过互联网搜索“邮件曝光”,柯达内部邮件曝光、雅虎内部邮件曝光、网易内部邮件曝光、百度内部邮件曝光……诸如此类,比比皆是。
使用简易、传递迅速、跨时区跨地区、易于保存,电子邮件已经成为办公室必备工具,不过使用不当,电子邮件可能被滥用,抑或出现更严重的结果,成为“杀手”。
这个杀手有点冷。
CC 不可言说的圈套
正如去年大卖的弗里德曼那本著名的书——《世界是平的》一样,有了电子邮件的存在,公司也开始成为一个“平”的世界。
每个人都有可能制造一个平的世界,每个人也可能被卷入一个平的世界。
黄小姐去年从一家国有银行跳槽到一家知名的跨国金融公司工作。面对庞杂的组织结构,她无所适从。
每个项目结束后,黄小姐就会老老实实地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向直接上司汇报。但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发现与自己同级别的同事Candy不但将情况汇报给直接上司,同时也会抄送(CC)给上司的上司。
Candy在电梯入口处与上司的上司相谈甚欢,不经意透露的这一句话让站在一旁的黄小姐紧张不已。
作为新人,黄小姐既不熟悉公司的组织架构,也不了解公司的人际关系,究竟该不该抄送,抄送给谁,她陷入困境。
一年以后,对公司有了相当程度的熟悉后,黄小姐已经对向谁汇报,采取怎样的方式汇报驾轻就熟。CC的方式不仅仅用于巧妙的汇报工作,同时也能够让所有在一个项目中的同事了解自己的任务。
“最讨厌的不是CC,是BCC。”她开始抱怨那些喜欢BCC(秘密抄送)的同事。在她看来,BCC就像一个圈套,收到信的人不知道自己的信还同时被哪些人收到,也不知道自己的信会被秘密转发到哪些人手中,这是一个危险的做法——这些秘密的收信人可能是项目的负责人,可能是公司的CEO。
“即使同事不能成为你的朋友,也绝不要使用‘不阳光’的方式相处。职业一点,专业一点。”人力资源咨询公司PDI高级咨询顾问李峰建议。
留存 掌握证据
写信,回复,转发,抄送,秘密抄送……一个电子邮件,就这么被层层传播,最终不知去向。但外企的原则是,你可以让它传播,不可以让它消失。
李先生每隔一个月就会将自己已经收到和发出的电子邮件打包,并把它们小心地分类保存起来,他甚至还做了一个备份,以免邮件丢失。这个习惯他已经保持了6年。
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的第一年,他并没有意识到电子邮件的重要性。直到有一天,当一个项目由于某个环节而无法继续下去时,其他同事都能够提供自己当时在电子邮件中沟通的细节,以及自己已经完成了属于自己的工作。而李先生却因为释放邮箱空间删除了自己的发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他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一个部分的工作。
他没有受到任何处分,但这给了他一个教训。李先生痛下决心,一定要保存邮件,直到自己离开现在的岗位。
而陈先生则早就养成了一个习惯,他绝少口头与同事达成共识,每当讨论出来一个结果,必会要求同事发电子邮件给他确认。
即便是坐在对面的同事,他也同样会提出“发个电子邮件给我”的要求,一些同事起初并不适应他的工作方式,不过在陈先生的坚持下,大家慢慢开始形成默契。
“电子邮件是最好的证人。”陈先生坦言。
写信收信的时间、信件的内容,清晰可见,电子邮件,有一天可能会成为呈堂证供,想想这些,你还会或者还敢于按下删除键吗?
“书面容易留存是职场人喜欢使用电子邮件的重要原因,但同时也不排除有些职场人出于不善于面对面沟通,试图回避人际交流的原因,使用电子邮件。”李峰分析,“与其说电子邮件变成办公室政治的工具,不如说它造成了沟通的障碍。”
接收 夜半邮件回不回
梁小姐的上司宋先生正试图说服她在家里的电脑上装一个接口,这样即便她不带笔记本回家也可以收发工作信箱的邮件。
梁小姐颇感为难。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宋先生配备了一台黑莓手机,在进行全世界范围内的商务旅行时,无论是凌晨两点还是清晨六点,他都有可能发一封邮件给部门里的同事。
这些邮件,被要求“尽快回复”。一次梁小姐在家加班到深夜,但因为没有申请权限,无法收办公邮件,而错过了宋先生的一个重要邮件。
“事实上,宋先生完全可以通过电话说出他的想法。”梁小姐开始排斥接二连三的邮件。“它破坏了我的生活,侵占了我的私人空间。”
“电子邮件对于全球化的公司来说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公司在全球24小时都是工作时间,电子邮件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但另一方面,它严重影响了不同时区员工的个人生活。”李峰说。
扩展阅读
舆情思考:网络曝光不应变成网络暴力 2025.09.09
舆情思考:网络曝光不应变成网络暴力最近河南某周口妇产科医生因不堪长期被网暴而跳楼轻生。这一沉痛的事实,再次提醒我们网络暴力的危害,执法部门和广大社会公众应该警惕。首先,要区分网络曝光和网络暴力。在由国
作者:沈志勇详情
舆情应对:遭遇网络暴力,个人如何处置 2025.09.09
舆情应对:遭遇网络暴力,个人如何处置?8月1日20时38分,在“经历三个账号连续7个多月的网暴,陷入极度无助、求告无门之后”,河南周口57岁的女妇产科医生,从工作单位楼上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坠楼之
作者:沈志勇详情
2012中国电子商务十大趋势 2025.02.18
主编单位:人民大学新传媒网络舆情技术实验室中国电子商务协会PCEM网络整合营销研究中心新媒体领军学院专家顾问:何加正 人民网原总裁、新传媒产业联盟主席王斌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新传媒网总裁喻国明中国人
作者:刘东明详情
百花齐放,电子渠道成银行业新宠 2025.02.18
如果现在,要问我们的父母最喜欢哪家银行,估计他们对银行的喜好程度会和银行与家的距离成反比;但如果我们要问年轻一些的朋友们,他们喜欢哪家银行?那他们考量银行的标准一定和银行的电子渠道服务水平正相关。
作者:刘东明详情
民营医院系列观察(五):北京新兴医院 2023.04.12
一. 医院在电视上做广告应不应该?该如何做?有人说,过去的“电线杆医院”、“厕所医院”是我们应重点打击和斗争的对象,而现在应该打击“电视医院”。这是否有道理,值得探讨。现在医院面临的环境不一样了,市场
作者:李名梁详情
三鹿奶粉事件,是否引发中华民族的信任 2023.04.12
系列专题:三鹿奶粉事件奶粉检测出了三聚氰胺,液态奶也检测出了三聚氰胺。今天,我们算是知道了,我们不再会有勇气去喝任何一款牛奶了。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这样。这是谁的过错呢?我们从灵魂深处似乎感觉了
作者:李名梁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 1小型厂家的招商吸引力 20
- 2姜上泉老师:深圳环保 31
- 3经销商发展观的四个突 45
- 4经销商的所有产品都要 55
- 5姜上泉老师降本增效咨 24
- 6酒商对客户的服务从哪 62
- 7重庆通报“中标85万 30
- 8党建引领构建“舆情吹 33
- 9党建是破解网络舆情治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