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转型,要么死亡

 作者:卢彦    32

备受海尔CEO张瑞敏推崇的《管理百年》,其中最核心观点就是管理上没有最终的答案,只有永恒的追问。那么我们试着问一下这一波移动互联网浪潮的本质和逻辑是什么?这一波移动互联网浪潮对于企业究竟意味着什么?对行业、企业将会带来哪些冲击?企业为什么要转型?过去的舒服日子为什么难以为继?未来将何从何从?


  (1)从国家宏观经济转型来看,转型是众望所归

  当前,中国经济步入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和局部修整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中国经济全面进入“新常态”,包括了实体经济互联网化转型的“新常态”,个人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的互联网化以及产业的互联网化转型升级。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发展从过去的传统粗放转为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这就要求在宏观调控上将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主席说:“进入新常态,也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就要爬坡过坎,从粗放到集约,从低端到高端,结构调整的任务更加艰巨。”

  思考:整个国家的经济在转型,产业在转型,市场在转型,企业不转型可以吗?企业在转型,个人不转型可以吗?

  (2)从消费主体的维度看,转型是迫在眉睫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在2014年5月27日的明道大会上发表了题为“把世界交给80后”的主题演讲,他认为80后不但成为创业的主力,同时成为了消费的主力。整个世界的基本盘在发生大的变化,过去20多年里,中国的商业世界是由1962-1975年这批人所决定的,但当80后人群成为消费、流通、创业的主体的时候,原来的商业模式都会颠覆掉。

  新一轮的移动互联网浪潮,表面看上去是由移动互联网技术引发的,实质却是消费主体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因为80后、90后走上了历史舞台。“80、90后”这一群体接受了市场经济、全球化、互联网进程的洗礼,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消费观,呈现出与其父辈迥然不同的特征。毫无疑问,移动互联网已经是年轻人的天下,80后、90后甚至可能更年轻的用户,已经绝对占到主流,基本上已经有3/4的用户是80后以后的用户。80后、90后是未来10-20年的职场主体、消费主体和社会主体人群,能否开放地拥抱80后、90后,能否实现向移动互联网的艰难转型和涅槃重生,关系绝大多数企业的未来生死。

  新希望六和联席董事长兼CEO,陈春花教授说:“今天80后已经有超过60%的消费者在网上买东西。倘若你不能在网上卖,那么你已经与60%的消费者没有关系。当他跟你没有关系的时候,我相信你也就被淘汰出局了。”因为他们跟互联网的关系决定了,如果你跟互联网没有关系的话,那么就意味着你跟他们也没关系,当你跟他们没关系的时候,那么你跟他们口袋里的钱也没关系。

  总之,80后、90后作为一个独特的消费群体正在迅速崛起,他们的喜好、他们的心理特征以及消费意识都会影响整个时代的消费趋势,而他们不断强大的话语权力也让不少企业觉察到其所带来的商机及威胁。连比尔盖茨都要聘请两名青少年作为公司的潮流顾问,定期向微软公司的高层管理者讲述青少年群体中的流行话题、热衷的游戏、感兴趣的玩具等。

  思考:消费主体变了,消费观念变了,消费习惯也变了,产品/服务不变能行吗?

  (3)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维度看,转型是势在必行

  移动互联网已经极大的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消费、娱乐、休闲等全方位的习惯和行为方式。大数据、云计算、平台经济、移动互联网等正在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资源整合、商业模式、创业模式的全方位变革。微信改变了传统的社交通信方式,淘宝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购物方式,优酷等互联网视频网站改变了人们收看电视节目的行为习惯,谷歌、百度这样的搜索引擎大大改变了人们连接信息的习惯,降低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成本,人类与信息之间的连接从未如此快捷。连打出租车这一看似和互联网相去甚远的行为也正在被打车软件所改变。然而对于科技的进步,我们常犯下比尔盖茨所说的那种错误:即过于高估一件事情在最近一两年的变化,过于低估它在未来五到十年内的影响。

  任正非强调:互联网对于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就像电力对世界的影响一样,是极为深刻而且全方位的。对于这一点,我们的任何高估都可能是严重低估了。任何企业都需要拥抱互联网,不是用四肢,而是用心智,要全身心地融入,用互联网思维重构思维模式、商业模式和技术实现方式,重建企业与顾客的关系和构成关系的方式。

(4)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转型是刻不容缓

  如今,很多企业家发现自已所领导的企业并没有步入一个良性成长轨道,生存与发展的压力依然巨大,并且变得更加复杂,曾经成功的经验与模式已经不足以支撑企业持续增长,有时反而会使企业陷入危机,曾经的优势渐渐消失,已经不足以应对新的竞争形势,甚至对有的企业,这些先天优势已经演变成为企业进一步成长的包袱与障碍。例如:苏宁过去引以为傲的线下门店,一夜之间由过去的先天优势变为转型包袱。

  互联网时代,信息成本大大缩减,去中介化风潮日盛,渠道开始衰落。那些靠中间环节获取利润空间的企业形态将消失;互联网把传统渠道不必要的环节、损耗效率的环节都拿掉了,这样用户的喜好可以快速地通过网络反馈厂家,使得商品交易中各相关利益者都可以自由、瞬时表达自已的价值诉求与价值主张,那么靠信息不对称和黑箱运作获取利益的盈利模式及股东价值优先的思维定势将被彻底颠覆,取而代之的是以用户价值和人力资本价值优先,相关利益者价值平衡基础上的盈利模式。百度李彦宏也发出了同样的忠告“中国的互联网正在加速的淘汰中国的传统产业,这是一个很可怕的趋势。”

  俞敏洪在与新浪财经对话时表示,移动互联网发展对每一个企业都提出了重大的挑战,一夜之间,你有可能就被别人超越、占领、推翻了,这种情况都有可能,而这一切与能力无关。现在一个行业的升级需要的是完全不同的基因,诺基亚不可能有苹果的基因,所以诺基亚必然失败。“国美再努力也不可能防止京东商城,新华书店再努力也不可能防止亚马逊对它的冲击和颠覆,”“失败,不是因为你做出了错误的商业决策。今天,不管你做出多么正确的商业政策,都有可能死掉。因为过去的成功跟未来的成功没有多大关系。对此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认为,未来10年之内,会有50%—60%的中国传统制造业企业迈不过这个坎儿,惨遭淘汰。因此,更换基因这个坎儿过不去,基本上就要死,不是增长还是不增长的问题,而是生存还是死亡。所以美国“创新之父”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才说:“你要么是破坏性创新,要么你被别人破坏”。

  TCL董事长李东生坦言:“这是一次不得不进行,也不能不进行的自我革命。”这两年,由于小米、乐视、阿里巴巴等IT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军终端领域,传统企业的压力陡然间加大。李东生说,“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后辈’们一个个冲到前面,必须要用互联网精神、互联网思维来改造自己、武装自己,否则就会落后,而落后就会挨打。”车载导航数年前还是个生意,今天全部免费了,就是这个市场已经不存在了,没有人再为导航付费了,这也是互联网带来的冲击。

  企业在这个时代的焦虑和尴尬,无疑来自于我们正在经历的各种商业革命。过去不再成立,未来看不清晰。比“被征服”更为可怕的,是“不知道会被谁征服”。 历史,就是这样的无情和残酷,很多时候,你的没落和衰亡并不是由于你的无能和懒惰,而仅仅是因为你不在历史的趋势里。总之,转不转型,你决定,能不能活下里就不是你说了算!

 本文摘自国内首部“互联网+”企业落地攻略,《互联网思维2.0: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从三个层面:取势、明道、优术,四个维度:商业模式、管理模式、生产模式、营销模式,系统解构落地方案!

 要么,转型,要么,死亡,备受

扩展阅读

中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金字塔”的塔基,是支撑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数字化浪潮下,中小微企业要想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加速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然而,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仍

  作者:王京刚详情


近年来,随着国家数字化政策不断出台、新兴技术不断进步、企业内生需求持续释放,数字化转型逐步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乃至弯道超车的重要途径。 本文重点分析当下阻碍企业数字

  作者:王京刚详情


什么是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我们认为,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在数据+算法定义的世界中,以数据的自动流动化解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构建企业新型竞争优势。当前,全球信息通信技术正进入技术架构大迁

  作者:王京刚详情


传统企业转型数字化营销面临着哪些难题? 传统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是为了接触终端用户,了解用户的本质需求,进行精细化运营,从而发掘用户的更大价值。 但是,百分之90多的传统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

  作者:杨建允详情


2023年9月1日—9月2日,来自福建省晋江市的19家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带领其高管团队共计90多人参加晋江市转型赋能企业管理提升之增效降本总裁研修班。晋江市2022年位列全国百强县第三位,生产总值3

  作者:姜上泉详情


在凤凰网上市之前,从凤凰官方网站发展成为一家有风骨的综合新闻门户网站,凤凰网一路走来算是顺遂的,出成绩是主流。而2011年上市之后,凤凰网需要对资本负责,在战略发展方面必须更加重视,未雨绸缪。凤凰网

  作者:李欣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