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资制冷,格兰仕真耶梦耶

 作者:王海忠    73



2000年9月20日, 以微波炉起家、至今仍占据国内微波炉市场大半江山的格兰仕,突然宣布要斥巨资20亿元进军空调、冰箱等制冷业,并扬言格兰仕空调要在3年内产量达800万台,以一贯的薄利多销力争用3~5年使产销量达全世界第一。类似战书式的宣言,整个中国空调业先是被震住,继而是惊讶,再是难以置信。


  其实,我们没必要怀疑格兰仕的勇气和力量。

  世界著名品牌专家Larry Light曾说过:“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重要多了。惟一拥有市场的途径是先拥有有市场优势的品牌。”格兰仕进入制冷业,靠的是品牌力量。据称它自己并不去投资建立空调生产线,而是由国外生产,贴格兰仕牌子。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国品牌力量的逐步强大。利用品牌吸引海内外合作伙伴,组建战略联盟,这是一种创新型的管理方式。格兰仕进入微波炉并不算早,但凭藉鲜明的目标市场和低价战略,短短三四年间市场占有率猛升到70%多,成为强势品牌。拥有了“格兰仕”这个名牌,就拥有进入市场被消费者接纳的通行证。格兰仕以贴牌生产的方式进入制冷业可以大大节省进入成本。将来的某一天,格兰仕冰箱以低价战略打开市场局面,谁能说这是一场游戏一场梦?

  人们关心的另一个问题是,格兰仕进入制冷业是否会多元化而分散其精力,到头来微波炉产品技术没能专业化,市场不能稳住;而制冷产品也没取得市场地位。在笔者看来,此类担心也是不必要的,因为多产品并不就是多元化,而单一产品也不等于专业化。关键是多产品之间是否能够分享技术、市场或人力等各种资源,能够分享资源就可产生共赢和合力;反之,则公司精力分散,产品多而不强。格兰仕进军制冷业,与微波炉在技术上有一定的共享,营销上共享相同的终端、经销网络。尤其是在营销上,格兰仕一直主张利用社会资源,搞大流通、大分销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笔者相信,格兰仕把微波炉营销的经验嫁接到新的制冷产品上,会以迅猛之势占领市场制高点。如果不这样做,格兰仕反倒应该担心“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不安全,单一的产品在变幻的市场竞争中显然有风险。

  当然,即便如此,格兰仕也并非一定要进军制冷业。那些和其现有产品更接近的领域,例如家用厨具等等,或许更能共享技术与营销资源。

  我不否定格兰仕以创新方式挥师制冷业,但并不主张家电企业要“大小通吃”,这是两回事。科龙集团2000年10月15日宣布,首期斥资2亿元全面进军小家电,这是继美的、海尔、格力等家电企业涉及大小家电之后,又一个“大小通吃”的个案。我们知道,大家电在技术、生产、财务上是与小家电不是一回事的,做大家电成功的未必能在小家电上取得成功。美的进军微波炉市场是又一个“大小通吃”,其实,美的产品种类已非常多,把这些做大做强并不容易,进军新产品是否明智值得思考。国际上,飞利浦是“大小通吃”的典型,但这些年在国际市场上品牌表现并不突出,其小家电比较受消费者推崇但大家电就没占优势。而美国家电企业注重专业化同样取得成功,惠尔普专做洗衣机就是一例。

  家电不愧是中国最热闹的行业,未来几年还将经历激剧变化,进军什么新产品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管理,专业化的管理。

 巨资,制冷,格兰仕,2000年,9月

扩展阅读

前言:科龙“褪色”后,期望格兰仕更好是我这一介小民的想法,所谓“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本文的话未必好听,当然也未必正确。只是与格兰仕同在顺德的一个普通营销人的真实想法而己。过去不等于未来,格兰仕取得了

  作者:盛斌子详情


日前,微波炉龙头格兰仕重申三大“入门标准”,意欲告诫后来者谨慎入市。格兰仕集团企划部部长陈娟认为,微波炉行业平均3、4年退出一个主要品牌,中国微波炉行业是集中度、集约度、集群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尽管如

  作者:晨阳详情


美格豪门恩怨之二 格兰仕与美的都是顺德的两大家电王牌,格兰仕从白手起家到“全球家电制造中心”,因频繁的价格战被喻为“大白鲨”;美的从风扇做起,成为全国最大家电生产制造商之一,是囊括大小家电的“北极熊”

  作者:肖南方详情


美格豪门恩怨系列之一 一个是微波炉行业的龙头,一个是白电领域的大佬,格兰仕、美的,两家在顺德乃至中国家电业界都是旗帜的企业,却一直磕磕碰碰。从1999年起,美的宣布切入微波炉行业后,格兰仕和美的就不断

  作者:肖南方详情


一、中国战区分析  今年四月,一篇几百字的小小文章《莫忽视微波炉的危害》就让五六月份国内微波炉市场销售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0,逼迫格兰仕不得不进京辟谣。我们且不论文章最终出处及是否恶意,甚至于这篇文章是

  作者:赵波详情


  在中国也许找不出第二个像微波炉这样“品牌高度集中”,甚至可以说是进入了“寡头垄断”的行业:第一军团格兰仕一下占去市场份额的60%左右,第二军团LG占去25%左右,而排第三、第四的松下和三星都只有5

  作者:肖南方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