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末知    245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前 言

因内心对教育怀有深深的崇敬而选择教师为终身职业,因热爱学生而选择学生工作作为人生的事业。也正是这份发自心灵深处的爱使我更加关注学生心理的成长,也正是这份执著牵引我摸索着步入心理学的大门,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学生的内在需求,激发着我,激励着我,也督促着我,将自己多年的实践总结升华,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写一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一直是心中的梦想,将自己长期积累的对大学生心理学理论探讨与实践交与更多的同行共享,与更多的大学生交流,使大学生更多的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提高自身心理素质,适应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生活的考验。然提笔有惴惴不安之感,担心自己的理论功底不够深厚,实践探索的经验不足,心理学研究方法还需要继续学习与加强。
当我将这个并不精细的书稿呈上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一本好教材要接受实践的检验,接受学生的检验,也需要编者不断地总结与提高。
窗外,阳光正好;心中,却没有轻松下来,但我会尽力做得更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目录

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第二章:大学生自我意识
第三章:大学生人格发展
第四章:大学生学习心理
第五章:大学生的爱情心理
第六章:大学生人际关系
第七章:大学生择业心理健康
第八章:大学生的情绪与情感
第九章:大学生挫折及应对



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第一节: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新的健康观
理论研究与实践证明,人是生理、心理与社会层面的统一。人不仅仅是一人生物体,而且是有复杂的心理活动,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完整的人。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并进一步指出健康的新概念:一是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二是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三是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四是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五是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六是体重得当,身材匀称;七是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八是头发有光泽,无头屑;十是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伐轻松自如。因此,健康是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统一,二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我们经常用心身疾病或身心疾病。当生理产生疾病时,其心理也必然受到影响,会产生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容量发怒,从而导致心理不适;同样那些长期心情抑郁、精神负担重、焦虑的人易产生身体不适,因此,健全的心理有赖于健康的身体,而健康的身体有赖于健全的心理。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说,迄今为止关于心理健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一般有四个标准,一是经验标准,即当事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判断自己的健康,研究者凭借自己的经验对当事人的心理健康进行判定;二是社会适应标准,以社会中大多数人的常态为参照标准,观察当事人是否适应常态而进行心理是否健康的判断;三是统计学标准,依据对大量正常心理特征的测量取得一个常模,把当事人的心理与常模进行比较;四是自身行为标准,每个人以往生活中形成的稳定的行为模式,即正常标准。事实上,心理健康与否其界限是相对的,企图找到绝对标准是非常困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掌握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如何把握标准?我们认为应掌握三个标准,即相对性、整体协调性和发展性。我们在研究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时,应将目光投向发展的健康观,即更多的大学生在发展中面临许多人生的课题,心理危机与心理困难也都是在发展的大背景下产生的。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在实践中,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一是智力正常。这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证,因此衡量时,关键在于是否正常地、充分地发挥了效能:即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二是情绪健康。其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包括的内容有,愉快情绪多于负性情绪,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较稳定,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
三是意志健全。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时,所进行的选择、决定与执行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者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意志健全的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地作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的反应方式,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而有言行,而不是行动盲目、畏惧困难,顽固执拗。
四是人格完整。人格指的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善就是指有健全统一的人格,即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一是人格结构的各要素完整统一;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
五是自我评价正确。正确的自我评价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大学生和自我观察、自我认定、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做到自知,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摆事实正自己的位置,既不以自己在某些方面高于别人而自傲,也不以某些方面低于别人而自惭,面,能够自我悦纳,喜欢自己,接受自己,自尊、自强、自制、自爱适度,正视现实,积极进取。
六是人际关系和谐。良好而深厚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的前提。其表现为。乐于与人交往,既有广泛而深厚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自明,不卑不亢;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善取人之长工补己之短,宽以待人,乐于助人,积极的交往态度多于消极态度,交往动机端正。
七是社会适应正常。个体与客观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秩序。做客观观察以取得正确认识,以有效的办法对应环境中的各种困难,不退缩,还要根据环境的特点和自我意识的情况努力进行协调,或改革环境适应个体需要,改造自我适应环境。
八是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大学生是处于特定年龄阶段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应具有与年龄与角色相应的心理行为特征。
正确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标准的相对性,事实上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也并无明显界限,而是一个连续化的过程,如将正常比作白色,将不正常比作黑色,那么在白色与黑色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缓冲区域----灰色区,世间大多数人都散落在这一区域内。这也说明,对多数学生群体而言,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面临心理问题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应积极加以矫正。与此同时,个体灰色区域也是存在的,大学生应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及时进行自我调整;人的健康状态的活动在于一个人产生了某种心理障碍并不意味着永远保持或行将加重。这是一个发展的问题。,反映到心理上形成心理冲突是非常正常的。许多发展性问题是可以自行解决的。二是整体协调性,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应以心理活动为本考察其内外关系的整体协调性。从心理过程看,健康的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完整统一的协调体,这种整体协调保证了个体在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的高度准确性和有效性。事实表明,认识是健康心理结构的起点,意志行为是人格面貌的归宿,情感是认识与意志之间的中介因素。从心理结构的几方面看,一旦不能符合规律地地进行协调运作时,可能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困扰或问题,从个性角度看,每个人都有自己长期形成的稳定的个性心理,一个人的个性在没有明显的剧烈的外部因素影响下是不会轻易发生变化的,否则说明其心理健康状况发生了变化。从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看,每个个人在其现实性上划分成不同的群体,不同群体间的心理健康标准是有差异的。三是发展性,事实上,不健康的心理可能是人的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发展性问题,其症状随着发展而自行消失。

第二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调查方法
分三种方式进行,一是对220名不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样本分布为:一年级120名,二年级40名,三年级40名,四年级20名;其中文科生65名,工科生占155名;独生子女55名,使用自制的大学生生活事件量表,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7.7%,量表所涉及的内容进行讨论分析。二是通过座谈会、谈心、讨论、课堂等方式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访谈,并自制了开放性问卷,学生针对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提问,当场解答。三是通过学生咨询实践中发现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表一: 大学生生活事件量表

大学生生活事件量表(自制) 频数 比例% 频数 比例%
1. 教师管理教育太严格 57 49.6 37 37
2. 学校管理制度太严格 52 45.2 47 47
3. 大学生活不适应 58 50.4
4. 远离父母家人 56 48.7
5. 饮食不习惯、气候不适应 43 37.4
6. 学习难度加大,非常困难 80 69.6 54 54
7. 学习负担重,难以应付,担心考试不及格 81 70.4 47 47
8. 受到老师表扬 41 35.7 21 21
9. 受到老师批评 47 40.9 4 4
10.与想象中的大学有差别,感到失望 58 50.4
11.没有家信 22 19.1
12.收到同学来信 44 38.2
13.想家 56 48.7
14.父母感情不和 19 16.5 5 5
15.父母管教太严格 21 18.3 6 6
16.家庭经济条件困难 58 50.4 36 36
17.不被同学理解 41 35.7 23 23
18.宿舍关系失和 25 21.7 23 23
19.与好友关系出现矛盾 29 25.2 25 25
20.没有朋友 32 27.8 10 10
21.孤独、寂寞 23 20.0 5 5
23.结交异性朋友又担心被人发现 23 20.0 40 40
24.晚上睡不好觉 29 25.2 17 17
25.上课听不进去 30 26.1 38 38
26.想谈恋爱 22 19.1 25 25
27.产生性幻想 21 18.3 30 30
28.经常焦虑 28 24.3 14 14
29.家庭成员重病、伤人 8 6.9 8 8
30.考试失败 42 42
31.竞赛失利 20 20
32.评选落空 33 33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值得重视的八个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学业问题、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焦虑问题、情感问题、性教育问题、特殊群体心理健康问题和大学生活适应问题是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1.学业问题
学习压力大,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困难等学业问题始终困扰着大学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学习动力不足。在大学生生活事件量表中,列在第一位的是学习压力大。调查结果表明:有69.6%的新生和54%的老生感到“学习难度加大,非常困难”;在座谈中问到学生为什么学习时,学生淡淡地说:“为学习而学习”。一位大二学生也写道:“学习始终不能进入状态,总感到是在巨大的考试压力下被动的学,而静下来想,为什么学时,会感到很苦恼。”特别是一年级学生,认为“学习负担重,难以应付”的占70.4%。
2) 学习目的不明确。自习路上永远有匆匆的身影,但仔细考虑学生的学习目的却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很多同学为了应付不得不参加的考试,不能不做的事而学习。有的学生甚至直截了当地回答:为了能够考试过关,至于为什么学心中没有底。一位学生这样写道:“在中学时代,各方面表现都很出色,进入大学后,沿着中学的惯性学习,尽管成绩还算理想,但学习虽然努力却常常感到心力交瘁,学而无所获。”更多的学生是懒得“精益求精,但求蒙混过关。”面对人才市场的巨大压力,很多学生也感到内心的危机感,但真正要努力学习,却提不起精神来。
3) 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困难的学生虽然在大学生群体中占的比例并不大,但他们的负性情绪,对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有的学生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有的学生不适应大学生生活,“小学、中学都是尖子学生,到大学生后一下子变为普通学生,个人约束力又差,自制力弱,大学期间较为放任,因而学习差了”;“虽然学习上很尽力,上大学就是为了求学,而学习成绩总是不理想,因而感到很自卑,也十分压抑。”调查中有42%的学生经历过考试失败,我们随机抽查了一个30人的大四工科班级成绩,在七学期中,有63门次不及格,人均2.1门次,不能不引起重视。
4) 学习动机功利化。市场经济的利益杠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对于学习,学生表现出空前的功利意识。还没有学的课,学生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我学习这门课有什么用?”因而出现了专业课、基础课门前冷落鞍马稀,而技能类课程如计算机、外语、股票各种各样的证书班摩肩接踵、门庭若市的明显对比。“考证热”正是学习功利化的直接表现。学生充分了解到市场对各种证书的青睐,因而放弃了专业课的学习去追逐各种有用的证书。
2.情绪问题
稳定的情绪、积极良好的情绪反映,是学生成才很重要的因素,也是学生心理健康中值得重视的问题。如下表所示:大学生的负向情绪高于正向情绪,值得引起重视。
表二:大学生情绪自我评价

选 项 正 向 中 性 负 向 负向与正向差
舒畅-压抑 31.7 26.8 41.6 9.9
愉快-烦恼 21.9 30.6 47.6 25.7
充实-空虚 14.2 21.9 63.9 47.7
平和-烦躁 3.3 18.6 78.1 74.8

1) 抑郁。指个体心中持久的情绪低落为主,常伴有身体不适、睡眠不足等,心情压抑、沮丧、无精打彩、什么活动懒于参加,什么事也提不起精神来,逃避参与。中国矿业大学连续三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结果表明:列在第一位的心理不适是抑郁,家庭经济状况差、家庭亲和感差、某种原因如连续的考试失败、失去亲人、失恋、同学感情失和等都是抑郁的直接诱因。
2) 情绪失衡。大学生的社会情感丰富而强烈,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与内隐性,表现为情绪波动大,高低不定,喜怒无定。会因一点小小的胜利而沾沾自喜,也易为一次考试失败、情感受挫而一蹶不振,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反映。特别是负性情绪的控制相对较弱,个体负性情绪表现为情绪高低不定,易怒,难以驾驭自己的情感,不能保持一种常态的情绪,如一次考试失败,有的学生很难从失利的阴影中走出;群体负性情绪又是校园事端的直接制造者。如某大学十年的违纪处分的71例中,打架的占到45%,起因多数因为生活中小的摩擦,学生的群体情绪一旦激发,很难受到理性与校纪校规的约束,为“朋友而战”,为“义气而战”,等情绪稳定下来,又多是后悔不及。学生对大学生活的评价认为“充实”的仅占14.2%,负性情绪明显高于正向情绪。
3.人际关系问题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成长与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必备条件。
1) 人际关系不适。进入大学,远离原来熟悉的生活与学习环境,面对新的人际群体,学生多少有些不适。部分学生对大学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异性之间的关系显得很不适应。一位新生感叹说:“在大学,没有一个可以谈得来的朋友,心里真的感到好孤独。”有的学生从未离开过家庭,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对于如何关心别人,得到朋友的关心想得较少;而另一方面,学生又希望别人的认可。“心里话儿对谁说?”成为学生普遍的困惑。在“目前,你感到最苦恼的事”中,有80%的学生涉及人际关系。
2) 社交不良。大学生活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小社会的环境,可以充分地展示自我,展示大学生的风采。部分学生缺乏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与勇气,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充满了兴趣,却又担心失败,只是羡慕而积极参与的不多,久而久之,开始回避参与,感叹“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特别是到周末,学生普遍感到无处可去,甚至出现了“周末恐惧症”,“盼周末,又怕过周末,那种孤寂的感觉真难受”,直接影响了学生潜能力的充分发挥。
3) 个体心灵闭锁。学生从校门到校门,缺乏人际交往经验,而自身在人际交往中的不自信又不利于增加自身的人际魅力,妨碍了良好的人际交往圈的形成,30%的新生认为“没有朋友”,23%的学生感到“孤独、寂寞”,对与人主动交往,45%的学生更希望自己成为交流的对象而不是交流的直接发起者。与此同时,由于个体间的正常的交往不够,又易引发猜疑、妒忌等,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4.焦虑问题
学生的焦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来源并非现实的威胁,而是内心,无明确的客观对象和具体内容。主要表现在考试焦虑与自我焦虑。
1) 自我焦虑。青年时期比任何年龄更关注自己在他人尤其是异性心目中的形象,学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长相、胖瘦、高矮、能力、魄力、魅力,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焦虑,有的学生担心自己长得不够漂亮,不能获得异性的好感,甚至部分女生因没有男生追求而苦恼;有的学生总感到自己的先天条件不够理想,因而非常自卑,不能建立自己的社交形象与公众形象。
2) 考试焦虑。尽管所有的大学生都经过了黑色七月的严峻考验,大学考试对学生尤其是基础较差,大学第一学期考试失败的学生尤其突出,他们无端担心考试失败甚至产生了厌倦考试的心理状态。访谈中,某宿舍7名女大学生学习努力成绩都不很理想,三学期下来,有8门次不及格,考试成为他们沉重的话题,他们坦率地承认,考试前基本都睡不好觉,一想到考试心理就非常紧张,总担心下一门依旧会失败,不能自我调节。
5.情感问题
爱情、友情、亲情是学生情感方面的三个重要问题。
1) 爱情的困扰。爱情虽然在大学并非一门必修课,学生仍然从各个方面开始自己的情感之旅,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是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恋爱,成为大学生活中重要的一章在书写着,甚至有人发出了“围墙”已变成“爱情走廊”,“专业恋爱、业余学习”的情况并不是个别现象。有的学生说“爱是情感,不是规范”。一是情感的迷茫。二是不正确的恋爱观,“每周一哥”、“普遍撒网、重点培养、择优而谈”。面对爱情,学生更多的想到的是“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甚至“预约失恋”,爱情与婚姻分离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2) 友情困扰。友情是人生路上的重要方面,校园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与人文氛围滋长着学生各种情感的发展。如果说,进入恋爱阵营已经牵手的并不多的话,那么牵挂则是一种再普遍不过的心态了。在涉及学生生活事件的问卷中,50%的学生承认心里想着一个人而对方不知道,情感始终与大学生活相始终,“想说爱你并不件很容易的事”“谁为我憔悴?”“想得到偏又怕失去”,在情感的边缘,很多学生在徘徊着。在处理个人情感问题上,看不清友谊与爱情,不能很好地把握男女同学交往的尺度。希望珍惜友谊又不经意的使友谊失之交臂。
3) 亲情问题。近年来,反映大学生家书越写越短的文章不再鲜见,很多学生的反映是:与家长没有太多的话讲,写信基本是缘于实质性问题如经济供给、物质补充而非情感沟通,尽管自己也认识到不应该这样,但懒得提笔却是一种普遍心态,而且从心理上也并不感到有些歉疚,即使通电话,也仅仅是我一切都好,不用牵挂之类的客套话。与此相反,恋人之间的信件越来越厚,电话越来越频,形成了对比。一位学生在发出数十张贺卡后,人们并没有从他开出的“账单”上发现给父母的。很多家长也感到亲情受到空前的挑战,发出了“难道与孩子之间的联系仅是经济上的?”感慨,对父母给予的关心、爱护,学生当仁不让地认为是理所当然,感动于字里行间而非躬身践约中。这次对家庭教养方式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学生对父、母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分别占78.2%和86.0%,说不清楚的分别占9.8%和4.0%,不满意的占6.9%和3.8%,从整体上看,学生对家长是基本满意的,也是肯定亲情的,但回报较少并理直气壮地认定父母并不求回报。
6.性教育问题
性教育是道德教育、文明教育、健康教育,也是人格教育,基本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认同,但性生理与性心理方面的问题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1) 性生理适应不良。青春期性生理的成熟,必然带来相应的心理变化,渴望获得异性的好感与承认,产生性幻想、性冲动等,18.3%的新生和30的老生产生过“性幻想”用一种自慰的方法解决解决自身的生理冲动,这是正常的心理反映,由于性教育的严重缺失,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性反映,产生了堕落感、耻辱感与性罪错感,把性与不洁联系起来,一位大学生因做性梦产生性幻想不能自拔以至于萌发轻生的念头。有的学生由于对自身性生理欲望的放纵,与恋爱对象发生两性行为并不罕见。
2) 性心理问题。春期性心理与性生理密切相关,对异性的好感,希望在异性心目中确立良好的形象,获得对方的认可。学生认为,“爱,不能没有性”,“禁欲是对美好爱情的打击”,由于性生理的成熟与性心理的不够成熟的矛盾,使更多的人面临这样的选择:最初的恋人可能不是最终的选择,性关系无论从道德上还是从心理上都使对方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面对男朋友的性要求,如何选择才既不伤双方感情,又保持了自身的尊严?”“既不破坏社会公德、又不影响他人,健康的性行为为什么不可以呢?”性的好奇、性无知、性贞洁感的淡化、甚至性与爱的困惑、分离以及由于性行为引起的后果及产生的心理压力,都是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
7.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1) 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独生子女大学生有着自身的特点,他们一般都有较好的家庭条件,缺乏直接的竞争压力与经济压力,是大学生中“洒脱”的一部分学生。另一方面,由于在家庭中受到过多的呵护,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自立能力、进取意识显得不足,对集体生活不适应,考虑他人较少,而考虑自己则很多;这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动力,对生活质量的期待与要求较高,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则不够高。据一项关于城市独生子女的人格发展与教育的调查结果表明:独生子女存在成就需要弱、心理较脆弱、自立能力弱等问题。有的独生子女坚持“在家靠父母,在校靠保姆”,连从事与自身有关的简单劳动如洗衣服都懒得动,有的家长甚至千里迢迢赶到学校,只为了给孩子洗衣缝被。
2) 特困生心理调适。近年来,特困生的思想教育、生活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校采取了“奖、贷、勤、免、补”,广开渠道,解决困难学生的生活问题。不容忽视的是,困难学生不仅仅是经济困难,他们的心理问题也值得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双困生”,学业成绩不理想,家庭经济又很困难,心理负担很重。经济条件影响与制约着他们的成长,自卑、过多的自责使部分学生不能走出家庭经济条件的阴影中。一位女大学生说:“因为女生的面子,我不愿写困难补助申请,而拮据的经济又始终困扰着我,我不愿走在校园里象贴上标签一样让同学用特别的目光注视。”因而出现了一方面学校存在着很多困难学生,而另一方面,学校的寒衣补助又无更多的人申请的尴尬局面。有的特困生认为学校提供的一切帮助是“理所当然”“我困难,学校总不能让我回家吧?”,出现了八十年代大学生“躺在父母汇款单上”,九十年代困难学生“躺在困难补助上”,这些学生被称为“困难专业户”、凡是补助、贷款、减免,都有份,学生不愿参加勤工助学工作,认为太辛苦,甚至出现了困难学生的各种资助高于优秀学生奖学金,使学生对各种补助产生了心理上的依赖感,甚至将有的补助直接打入自己的预算中,助长了学生的惰性,也滋长了学生等、靠、要的思想,不利于健康健全人格的培养。
8.大学生活适应问题
适应大学生活,完成大学生作为“文化人”与“社会人”的培养任务,帮助大学生完成社会化,是大学生活的重要内容。
1) 生活能力弱,自立能力弱的情况普遍存在。尽管高校都在倡导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但作为社会一员,学生普遍不能够很好地处理自己的事务,这不仅表现在独生子女身上,也同样表现在困难学生身上,学生连简单的劳动都不愿从事,衣服找人洗、被子请人洗,有的学生学生宿舍集体请“钟点工”,帮助收拾内务,清洗衣物。困难学生家长感到不能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已经很觉得对不起孩子,作为一种补偿,不让孩子干更多的活,生活能力依旧很弱。部分毕业生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显得思想和心理准备不足,不知所措,等待家里想办法。丢失毕业证书、户粮证明等的事件每年都有发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处理日常事务能力的不足。
2) 大学生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弱。目前在校大学生,基本出生于国家改革开放之时,成长于国家经济发展之日,物质条件在逐步好转,姐妹减少,可以说“一路高歌到大学”,在学校“老师宠着”,在家庭“父母捧着”。面临学业、生活、感情方面的挫折,学生显得无所适从,感到失去了生活的意义,甚至怀疑人生。多数学生只能听顺耳话,听不进不同意义,更不用说老师和同学的批评了。困难学生在独立性、未来感、自由感、自信心等方面更容易受挫折。面对就业制度的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学生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担心受挫。
三、原因与对策分析
1.原因分析
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自我因素都是直接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1) 社会层面:由社会物质、社会意识、社会风气、社会舆论四方面的影响较大。市场经济带来物质产品的巨大丰富,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贫富差距的加大;在社会意识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必然伴随着价值观念的转换。社会的变迁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心理态度、人生价值观和思想行为等更新、定位和变革的过程。社会转型时期信仰的迷茫,价值的失落必然对大学生产生一定影响;与此同时社会风气、社会舆论也会在成长着的大学生中留下深层的心理积淀。正确的舆论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不正确甚至错误的会对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构成不良影响。在社会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必然对大学生心理产生不良的投射效应。
2) 家庭层面的影响。家庭的影响主要包括家庭的情绪氛围、父母的教养态度及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四个方面。家庭是人生的奠基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学生的成长与成才的影响是长久而深远的。家庭的情绪氛围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前提,家庭成员间的语言及人际氛围,直接影响着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心理,对个性逐渐成熟的大学生影响更具有特别的意义。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民主、平等而非命令、居高临下的,开明而非专制的,潜移默化而非一味骄宠的,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家庭结构的变化如单亲家庭、重新组合家庭等必然对正在读书的大学生心理有一定影响;家庭经济状况特别是困难甚至贫困家庭的学生易产生心理不适感。
3) 教育层面的影响。教育层面的影响分两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观念的变化,高等教育逐步适应市场,专业拓宽,提高学生的适应力与能力,应试教育逐步弱化;二是高等教育招生、就业体制的改变,学生交费上学,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市场增加了对高校与学生的约束机制。这一切都直接冲击着当今大学生的心理,他们必须承担上学的部分教育成本,面对求学、择业过程中选择机会的增多,选择难度的增大,他们有着更多的焦虑、不安、失落、无所适从。而择业过程中,人才市场的不规范更深地刺激着当今大学生的心理。学生既希望参与竞争又担心失利,既希望手中握有更多的机遇,又担心失却原有的保障。
4) 大学生自身因素。分为个体心理品质、环境变迁、人际关系与生活事件四个方面。一是个性心理品质方面的因素,自然人与社会人的冲突、文化人与社会人的冲突、成才与成人的相互关系,心理品质的稳定与耐挫折能力都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二是生活环境与学习环境的变化。大学生活空间相对狭小,生活方式各不相同,学习环境面临教学方式、师生关系、学习主体、竞争对手与竞争方式的改变,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自己适应新的生活、学习环境,易产生心理不适。三是人际关系的变化,大学是社会的缩微,学生的人际交往关系亦随之扩大和发展,大学生迫切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获得归属感和尊重感,而他们与人交往、相处的经验又相对较少。四是日常生活事件的困扰,主要包括:个人患小伤病、评优落空、考试失败、经济困难、学习压力过大或负担过重、失窃或财产损失被人误会等。生活事件特别是对本人身构成重要影响的事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是直接的。
2.对策探讨
1) 学校教育中应着重于“五学”教育。即“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在我们的教育中,存在重道德灌输,轻道德践约;重成才教育,轻成人教育;重知识传授,轻养成教育的倾向。心理健康不是单纯的心理的、也是社会与教育的。学校要培养的是“社会人”与“文化人”,社会人必然是具有健康心理的人。教会学生适应环境,能够妥善处理自身事务,学会遵守社会规范,成为一个适应社会需要的社会人是前提;学会关心,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国际局势,关心我们生存的社会,关心朋友,体谅父母,珍惜友谊,善待爱情,以热情、积极、主动的态度介入社会生活中,学会学习就是教会我们的学生不仅学习书本知识,学习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学习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社会实践的能力;人的发展是永恒的课题,可以说,自我塑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2) 逐步形成学校、社会、自身共同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目前高校普遍认识到心理素质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了相应的机构,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部分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中,使心理健康教育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大学生也逐步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开始注重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以主动的姿态调整自身的状态,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家庭教育中也在逐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校园中营造宽松的心理气候,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消除不良文化的影响,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人人重视自身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3) 建立以发展咨询为核心的大咨询观念。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停留在心理疾病的治疗上,事实上,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毕竟的少数,更多的学生面临成长与成才、情感与事业、日常生活事件的处理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并不构成心理疾病的主要方面,但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咨询应当成为教师教书育人职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将发展咨询贯穿于学生成才的始终,是一项非常繁重的任务,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

学习与思考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2. 如何增进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主要面临哪些问题?应如何调适?
4. 如何看自身心理健康中出现的问题?





















前言:大学生自我意识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与关注,正确认识自我是个体发展的最重要的前提。
每天早晨,我对自己说:“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每天的自我都是新的,我们缺少的并不是前进的动力,而是摆脱昨天阴影的力量,你不能轻装是因为你习惯向后看,请转过身吧,走过去前面是个天,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自我真好!”

第二章: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一、自我概念的发展及特点
自我概念是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体身体、心理、社会特征等方面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个体通过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境、社会比较等途径获得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有人将自我概念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有人将自我概念分为“物质自我、社会自我与心理自我”;
自我认识 自我情感 自我控制
物质自我 对自己身体、外貌、衣着、风度、家属、所有物等的认识。 自豪感或自卑感 追求身体的外表、物质欲望的满足,维持家庭的利益等。
社会自我 对自己在团体中的名望、地位、自己拥有的亲友及经济条件等的认识。 自豪感或自卑感 追求名誉地位,与他人竞争,争取得到他人的好感等。
心理自我 对自己的智力、性质、气质、兴趣等特点的认识。 自豪感或自卑感 追求信仰,注意行为符合社会规范,要求智慧与能力的发展。

青年时期自我认识的转变包括:从依靠别人的评价转向独立评价;从评价别人转向自我评价;从具体行动的评价转向运用个性品质评价,从单纯依靠表面现象与行为的效果转向动机与效果统一的评价。
二、大学生为什么关注自我?
大致可以归为以下三点:一是身体成熟、这必然造成注意,关心自己的身体、内驱力及内部欲求;二是人际关系的扩大,这必将导致将自己的内在能力与他人进行比较,从而引起对自己的素质、天赋等问题的关心;三是认识能力的发展,这必然引起对自己行动的原因、结果以及自己的存在价值和人生意义进行思考。但是,对内部世界的关心并未削弱对外部世界的注意力,相反,对外部世界的看法更加深刻,建立在探讨自我为核心内容的基础上。
成年时期自我的形成,是经过整个青年期的分化、整合过程之后最终完成的,影响这一过程的因素,包括自小积累的经验、对他人的态度及来自他人的评价,独立的意识及自身在社会中的作用、地位与身份等。
青年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直接影响着自我意识的发展,特别是“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对自我的形成与自我意识的发展的影响力更为巨大,随着经验的扩大,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也随之增多,通过自己对这些经验的再评价,就可以修正自我意识。
来自他人的评价直接对自我意识的修正、自我的形成产生作用。自我意识尚未确定的青年,往往对他人的评价更为敏感,大学生往往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来认识并确认自我的存在价值。
自我明显的分化,意味着自我矛盾冲突的加剧,其结果便造成在新的水平和方向上达到协调一致,即自我统一。
艾里克森认为,青年期的发展课题是自我同一性的确立。他最著名的观战是将人生历程分为八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心理、社会发展课题,称之为“心理社会危机”,由发展课题的完成、危机的解决,就会产生积极的品质,反之,就会产生消极的品质。
大学时代的青年,正处于“延缓偿付期”,在初中、高中阶段,被紧张的学习、考试所追逐,没有什么时间考虑自己的人生,只有进入大学,才能真正专心地考虑自我,探索自我和确立自我这一课题。
大学生自我概念(也称为自我形象)指一个人对自身的态度,包括认识成分、情感成份、品行成份。认识成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品质和特征的了解与认识;情感成分是指对自身品质的评价及相关联的自尊体验;品行成份是指对自己行为的实际态度。影响因素一是生理因素,主要是身体外观的特点;其次是认知水平;第三是父母的自我概念及其影响。
1)这个时期的自我有的学者称为是人生的第二次诞生,它包含着四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疾风怒潮期到“相对平稳”;二是边缘人地位;三是人格的再形成;四是人生价值观的形成。
2)这个时期的人际关系表现为友情与孤独、性意识的发展及恋爱结婚,对父母的矛盾情感。
3)这个时期心理的两极性。一是意志与行动的两极性,二是人际关系的两极性;三是日记中表现的两极性;四是闭锁性与开放性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基本特点
1.独立意识的形成。大学生从生活、经济计划上已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与他人保持相互尊重。
2.自我意识的分化。大学生能够确切化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两部分,正是这种分化,形成了大学生思维与行为上的主体性;
3.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关心自己的优点与缺点,特别是别人的评价;
4.自我评价的成熟,能够独立评价自己的内心品质、评价行为动机及效果的一致性;
5.有较强的自尊心,当行为受到肯定时,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反之,产生挫折感;
6.道德意识的发展与成熟。
与此同时,大学生的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成份得到高度的发展。

四、大学生自我的发展与自我体验
1. 婴儿时期:信任----不信任(0-1岁)这是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阶段。所谓基本信任,就是婴儿的需要与外界对他需要的满足保持一致。这阶段的婴儿对母亲或其他代理人表示信任,婴儿感到所处的环境是个安全的地方,周围人们是可以信任的,由此就会扩展为对一般人的信任。婴儿如果得不到周围人们的关心与照顾,他就会对外界特别是对周围的人产生害怕与怀疑的心理,以致会影响到下一阶段的顺利发展。
2. 婴儿后期:自主----羞怯、怀疑(2-3岁)。这是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阶段。个体在第一阶段处于依赖性较强的状态下,什么都由成人照顾。到了第二阶段,儿童开始有了独立自主的要求,如想要自己穿衣、吃饭、走路、拿玩具等,他们开始去探索周围的世界。这时候,如果父母及其他照顾他们的成人,允许他们独立地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表扬他们完成的工作,就能培养他们的意志力,使他们获得一种自主感,能够自己控制自己。相反,如果成人过分爱护他们,处处包办代替,什么也不需要他们动手;或过分严厉,这也不准那也不许,稍有差错就粗暴地斥责,甚至采用体罚,就会使孩子产生自我怀疑与羞耻之感。
3. 幼儿期:首创----内疚(4-5岁)。这是获得主动感受而克服内疚感阶段。个体在这阶段的肌肉运动与言语能力发展很快,能参加跑、跳、骑小车等运动,能说一些连贯的话,还能把自己的活动扩展到超出家庭的范围,除了模仿行为外,个体对周围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心,知道自己的性别,也知道动物是公是母,常常问问这,动动那。这时候,如果成人对于孩子的好奇心以及探索行为不横加阻挠,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去自由参加各种活动,耐心地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而不是指责,那么孩子的主动性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与进取心。反这,如果父母对儿童采取否定与压制的态度,就会使用权他们认为自己的游戏是不好的,自己提出的问题是笨拙的,自己在父母面前是讨厌的,致使孩子产生内疚感受与失败感,这种内疚感与失败感还会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
4. 儿童期:勤奋----自卑(6-11岁)这是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阶段。儿童的智力不断地得到发展,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迅速,他们提出的问题很广泛,而且有一定的深度,他们的能力也日益发展,参加的活动已经扩展到学校以外的社会。这时候,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已经不是父母,而是同伴或邻居,尤其是学校中的教师。他们很关心物品的构造、用途与性质,对于工具技术也很感兴趣。这些方面如果能得到成人的支持、帮助与赞扬,则能进一步加强他们的勤奋感,使之进一步对这些方面发生兴趣。
5. 青年期:同一----混乱(12-18岁)。这一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立和自我角色的形成。青少年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与新的思考方法,他们经常考虑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们从别人对他的态度中,从自己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中,逐渐认清了自己,此时,他们逐渐疏远了自己的父母,从对父母的领带关系中解脱出来,而与同伴们建立了亲密的友谊,从而进一步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产生一种内在的连续之感,也认识自己与他人在外表上与性格上的相同与差别。认识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这就是心理社会同一感。
6. 成人前期:亲近--孤独(18-25岁)。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这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阶段。亲密感,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包括友谊与爱情。亲密的社会意义,是个人能与他人同甘共苦、相互关怀。亲密感在危急情况下往往会发展为一种互相承担义务的感情,它是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不相互关心与帮助,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境之中。
7. 成人中期:创造--停滞(中年)。这是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阶段。这一阶段有两种发展的可能性,一种可能是向积极方面发展,个人除关怀家庭成员外,还会扩展到关心社会上其他人,关心下一代以至子孙万代的幸福。他们在工作上勇于创造,追求事业的成功,而不仅是满足个人需要。另一种可能性是向消极方面发展,即所谓自我专注,就是只顾自己以及自己家庭的幸福,而不顾他人的困难与痛苦,即使有创造,其目的也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8. 成人后期:自我完善--悲观失望(老年)。这是获得完美感,避免捻感阶段。如果前面七个阶段积极的成分多于消极的成分,就会在老年期汇集成完美感,回顾一生觉得这一辈子过得很有价值,生活得很有意义。相反,如果消极成分多于积极成分,就会产生失望感,感到自己的一生失去了许多机会,走错了方向,想要重新开始又感到为时已晚,痛不胜痛。于是产生了一种绝望的感觉,精神萎靡不振,马马虎虎混日子。

课堂作业:自我认知
1.描述我自己
2.描述父母眼中的我
3.描述同学眼中的我
4.描述恋人眼中的我
5.描述老师眼中的我
范例:以我为例:
1.父母眼中:我是一个非常懂事、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大女儿,几乎是他们的骄傲。
2.同事眼中:我是一个很有上进心、乐于助人,善于与人相处、热诚真诚的人,热爱工作有点工作狂的人。
3.家人眼中:我是对大家严厉得有点苛刻的人,高要求使家人感到与我在一起很累。
4.学生眼中:有的学生认为:我是不可多得的好老师;有人认为:我是学生无法到达的彼岸,有些不好接近的人;有人认为:我是学生的朋友。
我自己认为:我是能以宽容的心理解学生的老师,可能有些不易走近,但走近可以成为朋友的人。









前言:人格是个体身上最具色彩的闪光点,人与人的不同正因为人格的不同。当我们与其他人比较时,你会发现人与人之间是如此地不同!正如哲学家总结的那样: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
任何人对我们的理解胜于我们自己对自己的理解 卡尔.荣格
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像人类行为那样为人们所熟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人类行为更重要,但是,它却不是我们最理解的东西。 斯金纳
人格像每一种有生命的物体一样,随着成长而发生变化. 阿尔伯特

第三章:大学生人格发展

第一节:人格概述
一、什么是人格
1)人格(Personality)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思想品质。(普通心理学P426)
2)人格是指稳定的行为方式和源于个体内部的人际过程(人格心理学P13)
3)人格是使个体的行为保持时间的一致性,并且区别于相似情境下的其他个体行为的比较稳定的内部因素(查尔德 心理学通向整合之路P675)
4)人格是“稳定的”、“内部的”、“一致的”、“区别于”他人的心理品质。人格存在于个体内部并不等于外部行为。
二、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个体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环境、教育等先后天环境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存在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
2)稳定性。人格的稳定性是指那些经常表现出来的特点,是一贯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3)统合性。人是极其复杂的,人的行为表现出多元性、多层次的特点。人格的组合千变万化。
4)功能性。性格就是命运。
三、人格的六个理论流派
1. 精神分析学派
2. 特质流派
3. 生物学流派
4. 人本主义流派
5. 行为主义与社会学习理论流派
6. 认知学派

四、人格的结构
人格是由不同成份构成的一个结构系统,不同成份从不同侧面反映人格的差异。人格结构系统包括认知、动机、气质、性格、自我调控等成份。气质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一)气质。气质是指个体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这种特征既决定了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又给每个人的心理活动蒙上了一层独特的色彩。
胆汁质——夏天里的一团火;这类人精力旺盛,直率、热情,行动敏捷,情绪易于激动,心境变换剧烈。这类大学生有理想、有抱负,有独立见解,瓜迅速,行为果断,表里如一;不愿受人指挥,而喜欢指挥别人;一旦认准目标,就希望尽快实现,遇到困难也不折不挠,但往往比较精心,学习和工作带有明显的周期性特点,能以极大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投入学习和工作,一旦精力消耗殆尽时,便函失去信心,情绪顿时转为沮丧而心灰意冷。
多血质——喜形于色,喜怒都在展现中,可塑性强。多血质的人具有活泼好动,反应迅速,情绪发生快而多变,兴趣容易转移等特征。这类大学生易于适应环境的变化,性情活泼、热情,善于交际,在群体中精神愉快,相处自然,常能机智地摆脱困境;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上肯动脑、主意多,不安于机械、刻板、循规蹈矩,常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办事效率;对外界事物兴趣广泛,但容易失于浮躁,见异思迁。
粘液质——冰冷耐寒;粘液质的人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注意稳定位难于转移,善于忍耐。这类大学生反应较为迟缓,但无论环境如何变化,都能基本保持心理平衡;凡事深思熟虑,力求稳妥,一般不做无把握的事情,在各种情况都表现出较强的自我克制能力;他们外柔内刚,沉静多思,不昴流露内心的真情实感;与人交往时,态度适度,不卑不亢,不爱抛头露面和作空泛的清谈;学习、工作有板有眼,踏实肯干,严格恪守既定的生活秩序和制度。但他们过于拘谨,不善于随机应变,固定性有余而灵活性不足,有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表现。
抑郁质——秋风落叶;抑郁质的人孤僻,行动迟缓,情感体验深刻,善于觉察别人不易察到的细小事物。这类大学生在生理上难以忍受或大或小的神经紧张,厌恶那些强烈地刺激;他们的感情细腻而脆弱,常为区区小事引起情绪波动;自己心里有话,宁愿自己品味,不愿向别人倾诉;喜欢独处,与人交往时显得腼腆、忸怩,善于领会别人的意图,在团结友爱的集体中,很可能是一个容易相处的人;遇事三思而行,求稳不求快,对力所能及的工作能认真负责地完成。在学习、工作一段时间后,常比别人更感疲倦;在困难面前常怯懦、自卑和优柔寡断。
气质本身无优劣之分,任何一种气质都有其积极和消极的方面,气质也不能决定一个人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因此,大学生要正确对特自己的气质类型,经常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气质的消极品质,发扬积极品质,以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个性。
(二)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它是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总和。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与周围世界的态度,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
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可以对性格类型进行不同的划分,如按照知、情、意在性格中的表现程度,可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三种。理智型的人以理智支配自己的行动;情绪型的人,情绪体验深刻,举止容易受情绪左右;意志型的人具有较明确的目标,行为主动。
按照个体的心理倾向,可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外倾型的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活泼开朗,善于交际,感情易于外露,处事不拘小节,独立性较强,但有时粗心、轻率;内倾型的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内部,一般表现为感情含蓄,处事谨慎,自制力强,交往面窄,适应环境比较困难。
按照个体独立性程度,可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独立型的人不易受外来事物的干挠,他们具有坚定的信念,能独立地判断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紧急和困难的情况下不慌张,易于发挥自己的力量,但有时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固执己见,不易合群;顺从型人的,随和、谦虚,易与人合作,但独立性较差,易受暗示,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在紧急情况下易惊惶失措。
性格与气质都是构成人格的重要因素,二者相互渗透,彼此制约。首先,气质影响性格特征的表现方式。其次,性格也对气质发生作用,它能影响气质的改变。

第二节:人格理论

卡特尔的十六人格理论:(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求新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
奥尔伯特将人格分为一般特质与个别特质(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爱森克的人格特质研究(EPQ)三个维度

大五人格(OCEAN)
神经质性:(烦恼对平静,不安全感对安全感,自怜对自我满意,)
外向性:(好交际对不好交际,爱娱乐对严肃,感情丰富对含蓄)
求新性:(富于想象对务实,寻求变化对遵守惯例,自主对顺从)
随和性:(热心对无情,信赖对怀疑,乐于助人对不合作)
尽责性:(有序对无序,谨慎细心对粗心大意,自律对意志薄弱)

第三节:大学生人格发展及其调适

一、大学生常见的人格发展不足
1) 自卑:对自己不满意、鄙视、否定的情感。研究自卑感最重要的人物是阿德勒“超越自卑。”
2) 害羞:是自我防御机制过强的结果。增强自信心,不要太多计较别人的议论;有意识地锻炼自己;
3) 怯懦:在困难面前缺乏勇气和信心。不表明自己的态度,不敢承担责任,不敢冒险,不敢与坏人坏事做斗争,回避困难,逃避困难等等,这样的人常常抱怨自身的不幸而忍受痛苦而追求幸福。
4) 懒散:这在学生中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活力不足,什么也不想做,没有计划,随波逐流;无法将精力集中在学业中,无法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百无聊赖,心情不快,情绪不佳,犹豫不决,顾此失彼,做事磨蹭,踏着铃声进教室,由于拖延的恶果而灰心失去信心,怨恨自己,为自己找借口,做事一误再误,无休止地拖下去,虽下决心改正,但不能自拔,不接受教训,对任何事没有信心,没有欲望。治疗:从小事做起,自我监控。
你有容量极大的水库,里面蓄积了从未使用过却随时随地可以供你使用的你的天赋与才干,但如果拖拉和胆怯使你永远无法打开那智慧的闸门,那水库也就如同空的一样。
5) 偏狭:耿耿于怀,挑剔,嫉妒。药方:开阔心胸、自我体验、学会宽容
6) 拖拉:本该完成的事没有及时完成,疲沓、松垮与焦虑;药方:从小事着手,学会运筹时间
7) 抑郁
8) 焦虑
9) 虚荣
10)自我中心
11)环境适应不良

二、 心理学家的建议
马斯洛归纳为十六条
1.了解并认识现实,持有较为实际的人生观;
2.悦纳自己、别人及周围的世界
3.在情绪与思想的表达上较为自然
4.有较广阔的视野,就事论事,较少考虑个人利害;
5.能享受自己的私人生活
6.是有独立自主的性格
7.是对平凡事物不觉厌烦,对日常生活永感新鲜
8.在生命中曾有过引起心灵震撼的高峰体验
9.爱人类并认同自己为全人类一员
10.是有至深的知交,有亲密的家人
11.有民主风范,尊重别人的意见
12.有伦理观念,能区别手段与目的,绝不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
13.带有哲学气质,有幽默感;
14.有创见,不墨守成规;
15.世俗,和而不同;
16.对生活环境有改造的意愿和能力。

三.人格的影响因素
1.是遗传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气质特性来影响人格的形成,人格作为人对现实的态度行为与方式系统主要受社会文化的影响;
2.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一是父母对子女教育的社会责任感,二是父母的教养方式,三是亲子关系,四是家庭氛围;五是出生顺序。
3.学校教育的影响。传统的学校教育,重视知识传授,忽视人格培养与人性养成,大学生经历了十余年的求学生涯,对学校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此有关的学校氛围、教师个性特征、教师的人品、教学风格等都会对成长中的学生造成影响。
4.社会实践。大学生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锻炼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学习,学习实践与掌握人格发展的方方面面,必将对大学生人格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学习与思考:
1. 简述人格的大五因素;
2. 大学生人格发展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有那些?你认为应如何完善自我人格?
3. 心理训练:
1) 畅想未来,请你认真想象五年以后的此时此刻你正在做什么?十年以后呢?二十年以后呢?
2) “假设你的生命只有三小时,你只能做三件事”请问题你最想做什么?
3) 你生命中最想实现的三个愿望是什么?
4)过去岁月中,对你影响最大的十件事..




















“学做,学知,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育发展的宣言
学习本身就是发展

第四章 大学生学习心理

第一节 学习概述

一、学习的概念
学习一词,我国古代文献中早就有之,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否?”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古代儒家的学习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学习与练习、学习与情感、学习与思维的关系。但长期以来,人们对学习仍无一个统一的概念。
长期以来,许多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和哲学家从不同的观点角度提出了学习的定义:桑代克说:“人类的学习就是人类本性和行为的改变,本性的改变只有在行为的变化上表现出来。”(1931);加涅说:“学习是人类倾向或才能的一种变化,这种变化要持续一段时间,而且不能把这种变化简单地归之为成长过程”(1977);希尔加德说:“学习是指一个主体在某个现实情境中的重复经验引起的,对那个情景的行为或行为潜能变化。不过,这种行为的变化不能根据主体的先天反应倾向、成熟或暂时状态(如疲劳、醉酒、内趋力)来解释的”(1987)。国际教科文组织在1987年所作的《学习,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指出:学习是指个体终身发展终身教育的理念。”
我们认为,学习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实践训练而获得的由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适应性的心理变化,即有机体以经验方式引起的对环境相对持久的适应性的心理变化。在这个定义中,体现了四个论点:一是学习是动物和人共有的心理现象,虽然人的学习是相当复杂的,与动物的学习有本质区别,但不能否认动物也有学习的;二是学习不是本能活动,而是后天习得的;三是任何水平的学习都将引起适应性的行为变化,不仅是外显行为的变化(有时并不显著),也有内隐行为或内部过程的变化,即个体内部经验的改组和重建,这种变化不是短暂而是长久的;四是不能把个体一切变化都归为学习,只有通过学习活动产生的变化才是学习(例由于疲劳、生长、机体损伤以及其他生理变化所产生的变化都不是学习)。
二、大学生学习
学生学习是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人需要学习,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达到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的目标。三字经上曾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学生的学习属于狭义的学习,其学习过程有独特性。其一学习的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即间接的知识,在学习中会有发现与创造,但其主要内容还是学习前人积累的知识与经验;二是学习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是以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为前提的;三是学生的学习是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前人的知识与经验,重要的是间接经验的学习与掌握,学生的实践活动是服从于学习目的的;四是学生的学习不但要掌握知识经验与技能,还要发展智能,培养品德及促进健康个性的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大学生的学习是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之上进行的,有以下特点:一是学习主体的变化,中、小学时期的学习以教师为主,以教师组织教学为主,大学生学习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的,这就决定了大学的学习带有一定的创造性,即学生不仅能举一反三,还能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活化所学知识;二是学习的自主性,无论从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及学习方式都更加强调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承担角色;三是学习的专业性,大学生的学习是在确定了基本的专业方向后进行的,因此其学习的职业定向性较为明确,即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适应社会需要所进行的学习;四是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素质的培养并重。目前正在进行的高等教育改革一再强调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智慧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要。无知必然无能,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那种只重视学生学习具有实用价值的知识,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必须摒弃。

三、学习的类型
对学习活动进行分类,有利于认识论不同的类型的学习特点及其特殊规律,便于提高学习的效果。但是,由于学习本身的复杂性,分类有一定困难,加上心理学家们对学习所持的观点和对学习进行分类的角度不同,意见就不一致。
(一)潘菽的分类:
1.知识的学习,包括学习知识时的感知和理解等;
2.技能和熟练的学习,主要指运动的、动作的技能和熟练;
3.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
4.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二)加涅的分类(学习效果)
1. 言语信息的学习
2. 智慧技能的学习
3. 认知策略的学习
4. 态度的学习
5. 运动技能的学习
(三)布卢姆的分类
其分类是为了用于课程设计,因而以教育目标和教育任务为出发点,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认知领域的学习分为六类:
1. 知识,对知识的简单回忆;
2. 理解,对解释所学的认识;
3. 应用,在特殊情况下使用概念和规则;
4. 分析,区别和了解事物的内部联系;
5. 综合,把思想重新综合为一种新的完整的思想,产生新的结构;
6. 评价,根据内部的证据或外部的标准作出判断;


第二节:学习动机


一、动机及类型
动机是由某种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的行动倾向。它是激励或推动人去行动以达王以一定目标的内在动因。大学生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的内部力量,也是一种学习的需要,这种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
学习动机一般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类,学习动机从作用久暂性看,有间接的远景性学习与机与直接的近景性动机。前者是也社会意义相联系的动机,这是社会要求在大学生学习中的体现,如青年马克思为人类幸福而奋斗的人生目标是在中学时代确立的,早年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理想,毛泽东将理想称为“人生之鹄”;八十年代大学生的学习以“为振兴中华而读书”所有这些都与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能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直接联系的动机 ,是由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对学习活动的直接结果的追求引起的,如大学生为获得学位、通过某门课的考试而学习,其作用短暂而不稳定,容易受情景变化而变化。
第二类从内部与外部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凡是大学生根据自身的意志、兴趣、爱好而进行学习的动机因素都是内部动机,如明确的学习目的与强烈的求知欲是内部动机力,它具有持久性、主动性等特点;与此相反,在外因的驱使下,如由家长、教师等一些学习者以外的人所提供的赏罚手段或诱因来推动其学习者学习,称为外部动机它是短暂的,引起的学习是被动的。

二、 学习动机的作用
对大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在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一,学习动机决定着学习方向,学习动机是以学习目的为出发点的,它是推动学生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的而努力学习的动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的学生自然不会产生动机力量,因此,学生动机首先要求学生懂得为什么学,朝着什么方向努力;第二,学习动机决定着学习过程,学生是否能持之以恒,差异在学习动机,美国心理学家阿特金森于1980年全面探讨了有关动机研究得出了“完成某项学习任务所需要的时间与对这项任务的动机水平为正相关”;第三,学习动机影响着学习效果。沃尔伯特研究了动机水平与学习成就的关系后得出“学习动机越强烈的被试,其学习成绩越好,其正相关达98%”。
三、 学习动机的分析
1.学习的目的性
学习目的,是指学生进行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或实现的目标。学习动机人微言轻促使学生达互学习目的的动因,就是以某种学习目的为出发点的,只有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才能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保持高度的学习自觉性,因此,学习目的作为产生和保持学习动机的因素,在学习行为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学习目的有远大与短近之分,远大的学习目的是建立在社会需要的基础之上的,例如“为祖国富强而学习”。浅近的学习目的是以学习的具体活动或具体教学要求相联系的,如准确理解某个词的含义就是课堂教学要求的反映。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有长远明确的目标,又要有短近具体的学习目的,后者是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成功地达到远大学习目的的关键。
确定具体的学习目的时,应掌握三个原则,一是求近不求远,要完成某项学习是眼前的事而非距离指向未来的学习目标。二是具体明确而非笼统模糊,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就不能做到有的放矢;三是分析个体情况,制订具体的学习目的,具有适中的挑战性。
2.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为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这种倾向是与一定的情感体验相结合的,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因素。值得指出的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一是事物本身的特性。凡是相对强烈、对比明显、不断变化,带有新异性和刺激性的事物都会引起人们的兴趣;二是人的已有的知识经验,能满足人们获得新知识,如实用的计算机、外语等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人对事物的愉快体验,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别人承认,或内在的满足等积极情感体验,会加强学习兴趣的稳定性。
教师在学习中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如教师的人格影响力、知识水平、教学内容的新颖性与多样性,教学难易安排等。
3.成就动机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成就动机作为一种理论最早于1961年由麦克莱兰提出,阿特金森进一步提出,人们在成就动机强度上的差异可以用避免失败来解释。有成功倾向的人善于确立适中的奋斗目标,避免失败倾向的人常常把目标定得偏高或偏低。
成就动机归因分析。一般来说,大多数学生将学习中的成功与失败归因于四种因素即学习能力,努力程度(内归因),学习的难度水平和运气(外归因)。低成就动机的学生常把成功归为好运气,失败归为自己的学习能力差;而高成就动机的学生常将成功归为个人的能力与努力程度,将失败归为功夫不够,这类学生失败并不能降低他们的自信心与对成功的期待水平,反而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观念,掌握正确的归因方式。研究结果也表明,成就动机与学习行为成正相关,即成就动机在学习中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它与学生的学习毅力、学习成绩与学习效率成正相关。
韦纳的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分析:
控制点 稳定程度
稳定的 不稳定的
内部的
成功
失败 能力:
“我很聪明”
“我很笨” 努力:
“我下了功夫”
“我实际上没下功夫”
外部的
成功
失败 任务的难度
“这很容易”
“这太难能了” 运气:
“我运气好”
“我运气不好”
归因理论的基本结论:1)个人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时,他会感到骄傲、满意、信心十足,而将成功归因于任务容易和运气好等外部原因时,产生的满意感则少,相反,如果一个人将失败归因于缺少能力或努力,则会产生羞愧和内疚,而将失败归因于任务太难或运气不好时,产生的愧疚则较少。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无论对成功或失败增值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体验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到羞愧,努力而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2)在付出同样努力时,能力低的应得到更多的奖励;3)能力低而努力的人受到更高评价,而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应受到最低评价,韦纳强调内部、稳定的可控制的维度。

四、 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
学习动机既是学习的内部动因,是客观的学习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
1) 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
2) 成熟与年龄特点
3) 学生的性格特征与个别差异
4) 学生的志向水平与价值观
5) 学生的焦虑程度
外部条件
1) 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
2)教师的榜样作用
交往动机是指人们愿意与其他人进行交往,建立友谊关系的需要,在教学环境中,学生的交往动机表现在主动参与探索讨论,喜欢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问题。麦基奇的研究表明,在热情、友好热爱学生的教师负责的班级,交往动机高的学生占多数,在对学生冷淡、缺乏热情、友好的教师的班级中,交往动机低的学生占多数,共学习成绩稍好于交往动机高的学生。可见,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与学生的交往需要相互作用,从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三节:影响学习的非智力因素

(一)态度与学习
态度是指一个人对人、对事、对物和某种活动所持有的一种接近或背离、拥护或反对的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它包括认识、情感与意向三种成份。学生的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在实践中反复证明其重要。
(二)情感与学习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将学习分为三个不同层次认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个层次呈递进状态,乐学是最高层次的学习热情。现代的教育实践也表明,与学习相联系的情感活动主要有以下特点:
其一,情绪逐步向情操发展。情绪的表现形式有激情、心境与热情,统称为情绪状态,而情操是习得的、比较高级、比较复杂的情感,它与人的社会需要联系,表现方式人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统称为高级社会情感,在学习中适应的激情、良好的心境和饱满的热情是学习的重要心理品质,而情操是推动学习的强大动力,是个体取得学业成就的先决条件。
其二,情感与认识相互促进,相互干扰。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的产生并非单纯的由生理激活状态决定,必须通过人的认识活动的“折射”才能产生。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提出“情绪三因素说”即刺激作用、生理因素与认知因素。人的情感随着认识的发展而发展,认识越丰富,则情感越丰富、越深刻。与此同时,人的认识又可以反作用于人的认识活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回忆愉快的经历较之回忆痛苦的经历要容易得多,也深刻得多。
其三,情感与需要相互制约。一方面,情感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情感又可以调节一个人的需要。只有当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需要处在一定的关系之中时,才能使情感产生。一般而言,凡是与主观需要相符合,并能使之得互满足的事物,就会产生肯定的、积极的情感,反之就会产生否定的、消极的情感。学生将学习活动、求知欲望当作自己的优势需要,就会产生热爱学习、立志成才的需要;反之,一个厌学的学生将学习当作负担。
(三)意志与学习。对于意志在学习中的作用,古今中外的学者都有深刻认识。荀子提出“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苏轼也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陶行知先生将育才学校的创业宗旨总结为十句话:“一个大脑,二只壮手,三圈连环,四把钥匙,五路探讨,六组学习,七体创造,八位顾问,九九难关,十必克服。”有人对大学生的学习曾做了这样的描述,大学生差别最小的是智力,差别最大的是毅力,因此,意志在大学生的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
与学习有关的意志活动的特点有四个特征。一是意志由简单意志发展到复杂意志,由软弱意志发展到坚强意志。简单与软弱性意志的体现是:其一,愿望不稳定,此所谓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其二,容易冲动,不能克制自己;其三,易受暗示,容易模仿别人。二是意志过程的三个阶段:决心、信心与恒心密切相关,相互促进。决心是意志过程的第一阶段,这个阶段往往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其主要表现是确定行动的目的,选择达到目的的行为方法与方式;信心的树立取决于三个因素,即活动的结果,他人的态度和自我评价。恒心是意志过程的第三个阶段,一是要善于抵制不符合行动目的地的主观因素的干扰,二是要善于持久地维持已经开始的符合目的的行动。学生的成才需要下定决心,明确学习目的,第二要树立信心,相信自己的力量,第三要持之以恒,百折不挠,才能取得成功。三是意志与行动不可分割。意志行动又称为意行过程。在学习活动中,必须通过困难来锻炼自己的意志,用于学习中,就是能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勇敢攀登高峰。四是意志的强度与克服困难的大小、多少呈正相关。
(四)性格与学习。陶行知先生从教育实践中得出良好的性格特征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努力奋斗,“奋斗是成功之父”;二是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是独立意识,“独立的意志,独立的思想,独立的生计与耐劳的筋骨”;四是创造精神。个体具有优良的性格特征,就会有正确的学习动机,稳定的学习情绪,持久的学习兴趣和顽强的学习意志,提高心智的活动水平,获得学习的成功。其一,顺从性性格与独立性性格的学生在学习上表现不一致,如前者更愿意做教师眼中的好学生,认为自己的好坏处决于教师、家长与外部因素,其成就动机往往是外源性的;后者谋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其动机是内源性的,独立性的学生比顺从性的学生有较高水平的成就动机,特别是面临失败,后者心理稳定,成就动机依然稳定,能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品质;其二,内倾与外倾性。对内倾性学生而言,表扬比批评更有效;对外倾性格而言,批评比表扬有效。
学习与思考:

1.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2. 大学生学习有什么特点?
3. 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是如何影响大学生学习的?
4. 作为一名大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5. 请用归因理论分析你的学习动机























爱情是一种个人体验,每个人只能通过自己并为自己得到这种体验。
弗洛姆 《爱的艺术》
爱情要求所爱的人品质恒久不变,同时又要求这种品质具有可塑性,不断翻新,它崇敬传统、习俗,但又渴望理想的美,渴望生活的完美,渴望双方关系文明化。 瓦西列夫 《情爱论》

第五章:大学生的爱情心理

一、 什么是爱情
(一)名人论爱情
马克思说:“真正的爱情是表现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的过早的亲呢”。“如果你以人就是人以及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充满人性的关系为先决条件,那你只能以爱去换取爱,以信任换取信任,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对他人施加影响,你必须是一个能促进和鼓舞他人的有。你同人及自然的每一种关系必须是你真正的个人生活的一种特定的、符合你的意志对象的体现,如果你在爱别人,但却没唤起他人的爱,也就是你的爱作为一种爱情并不能使对方产生爱情,如果作为一个正在爱的人你不能把自己变一个被人爱的人,那么你的爱情是软弱无力的,是一种不幸。”
瓦西列夫在他的《情爱论》中说:“爱情作为男女关系上的一种特殊的审美感而发展起来的,爱情创造了美,使人对美的领悟能力敏锐起来,促进对世界的艺术化认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爱情,这意味着不仅是欣赏美,而且要培植美,创造美”。
“在生活中还有别的事情的时候,爱情才会是美好的,如果没有崇高的社会目标将人们联结在一起,爱情就会变成地狱。”
别林斯基说:“爱情是生活中诗歌和太阳,但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如果想把幸福大厦仅仅建立在爱情之上,并在内心指望自己的一切意愿都得到充分满足,他将是不幸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说:“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马斯洛认为:“爱的需要涉及给予和接受爱,我们必须懂得爱,必须能教会爱、创造爱、预测爱”。
柏拉图认为:心灵象一驾马车,它由三部分组成:驭者与两匹马,驭者是理智,一匹是不驯的劣马,一匹是听话的好马,好马是意志冲动,劣马是情欲,好马“能自治,知廉耻”,是正确见解的朋友,而劣马“靠鞭打才能勉强驯服”。这匹马朝着肉欲的宴席疾驰,沉湎于享乐之中。

(二)爱情的生理、心理基础
1. 人类爱情的发展
爱情一直是哲学、宗教、心理学、美学、文学与社会学中引起激烈争论的话题。爱是什么?爱的动力源是什么?“爱情的动力和内在本质是男子与女子的性欲”。正如马克思与恩格斯所说的:“任何一个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生命的生产,无论是自己生命的生产(通过劳动),或他人生命的生产(通过生育),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
有两个问题:一是究竟有没有不是产生在性欲基础之上的男女之间的爱情?二是一个人在没有尝到禁果之前,能不能体会到爱情?即使最崇高的爱情也有肉体的基础。即使最纯洁的狂热崇拜也是对妇女产生的,它不自觉地力求占有肉体,力求过到这种最紧密融合的自然标志。
1)爱情的生物性。在远古时代,人们对一个人的性要求坦率、单纯而自然,甚至出现过生殖器崇拜,把它看成是永世长存的神赐,古代人在膜拜进不面红耳赤。人的精神活动取决于他的器官的生理性能,两方面的健康是紧紧相连的。女性对男性及男性对女性的欲求本身不是内在本能的简单的、初级的生命冲动,因为人的心理现象是一种复杂的、细腻的而又自相矛盾的东西,它具有相对的、内在的自我评价的性质。性欲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如果失去控制,它就可能变成灾难,与此同时,不能把爱情的性欲基础绝对化,爱情中性的吸引力和精神的吸引力之间的关系有其内在的辩证法。爱情中精神成分具有相对独立性!
2)爱情的社会性。一是女人对男子以及男子对女人的性的欲求成为恋人在这种场合下理性的有目的的交往的一种方式,动物身上只有条件反射,而人具有在劳动和社会关系中合乎规律地发展起来的意识,他能够根据一定的原则和准则来权衡并且调整自己的行为,这就使复杂的性关系具有高尚的精神。人类的爱情是有意识的这一点表现为预见、认识和按一定目的调整自己的行动,而且表现为富有幻想和殷切地渴望获得个人幸福。爱情从来就是既是令人激动的回忆,又是明彻的期待。二是爱情是同一社会结构中人的道德意识,同的人善恶观,同他对道德和不道德的认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人才把道德带进了两性关系,他一旦爱上一个人,就承担了尊重这种亲昵的友谊,并且把他看作最大的幸福而珍惜它的义务,当一个人体会到真正的爱情时,就会表现出自我牺牲精神与巨大的道德力量。三是爱情作为男女关系上的一种特殊的审美感而发展起来的,爱情创造了美,使人对美有了新的领悟。四是爱情是一种社会现象,爱情的力量包括生理的力量与精神的力量,使人们团结起来,爱情引导一对男女去建立牢固的共同生活,去建立婚姻和家庭形式的关系。“参与爱情的只有两个人,要诞生第三个生命,新的生命。五是爱情的思想内容和社会--心理内容决定于社会发展的水平,男女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是生物作用,而且是精神作用;六是爱情的社会成分自然也存在于选择性的欲求对象的过程中。选择和中意的标准不单是生物性的,而且是社会--心理的,在选择对象时,无论男女都不仅注意到由遗传决定的生物特点(眼睛、头发、体形、气质等)而且考虑其纯社会评价(社会地位、物质条件、教育程度、道德水准、志向等)。七是调节两性关系的手段是动物所不具备的羞耻感。
(三)爱情的属性
1) 爱是行动,是给不是得
成熟的爱情是在保留自己完整性和独立性的条件下,也就是保持自己个性的条件下与他人合二为一,人的爱情是一种积极的力量。爱情是行动,运用人的力量,这种力量只有在自由中才能得以发挥,而且永远不会是强制的产物。恋人将自己的生命给予对方,同对方分享快乐、兴趣、理解力、知识、悲伤等,没有生命力就没有创造爱情的能力,因此,爱情是对生命以及我们所爱之物的积极的关心,爱的本质是培养与创造。
2) 爱是责任,爱是尊重。人只有认识对方,才能尊重对方。爱情是“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熟的爱情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3) 爱是能力。对自己的生活、幸福、成长以及自由的肯定是以爱的能力为基础的,看你有没有能力关怀人,尊重人,有无责任心了解人,利自己者没有爱别人的能力。对自己的生活、幸福、成长以及自由的肯定是以爱的能力为基础的。
二、大学生的爱情
卢梭在《忏悔录》中写道,他还是15岁的中学生时,热恋上了德. 维耳松小姐,被无情地抛弃了,曾经十分痛苦。普希金14岁时写下了“一颗火热的心被征服了,我承认,我也坠入情网。”这种奇妙感情的出现,有一天,男女青年会忽然听见在他心底响起的一种最甜蜜、最温柔的音乐,这是青春苏醒了,这是存在的庄严召唤,少年的初恋。“少年的爱情需要的是爱护、体谅、同情,需要温和的、适宜的气候。当羞怯的初恋的红晕开始出现在脸上的时候,对周围的人是一个信号,应该要求真心真意地关怀未成年人的预警信号:注意,爱情萌芽了!”
少年的爱情是纯洁的、感性的、精神的,但又不是柏拉图式的,他是在延续世代的本能基础之上的,它要导致性的接近。
爱情来临至少有几个阶段:一是爱情产生的第一个表现是迷醉,它明净的光辉甚至照入梦中,一个人如果没有体验到由于迷醉而产生的战憷,他就不会堕入情网。性学家说,没有病人,只有医生,没有爱情,只有恋人。初恋的感情中包含着对美的感知,一个人着了迷时,他是在恋爱,情人眼里看到的心上人的秀丽、完美、无与伦比的人品,爱情许诺的是幸福与快乐。二是激情与热恋阶段,“男子开始占有理想的情人,他的激情燃烧得更加旺盛,更加明亮,因为隐约模糊的性的欲望如今被鲜明的、令人忐忑不安的爱情感所代替,况且女性也表现出前所未见的光彩。”爱情要求所爱的人品质恒久不变,同时又要求这种品质具有可塑性,不断翻新,它崇敬传统、习俗,但又渴望理想的美,渴望生活的完美,渴望双方关系文明化。
是什么产生了两性的相互吸引?荣格认为:这两个人把他们的女性原始意向与男性原始意向投射到恋人身上,使他们相互吸引。
生物学流派认为:男性喜欢更年轻、在生理上更有吸引力的女性,而女性也着重寻找能为她们的孩子提供物质来源的男性。这种研究有着明显的局限性。
人本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爱有两类一是D型爱,是以缺失为基础的,我们需要这种爱满足缺乏他们时产生的空虚,这是一种自私的爱,关注的是获得而不是给予,但它又是发展第二阶段B型爱基础,B型爱是一种无私的爱,以成长需要为基础,B型爱永远不可能因为有了新的爱而满足。它是一种丰富的、愉快的和其他人一起成长的,“是一种为了其他人的爱”。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两性吸引是社会学习的结果,是社会角色的定位与影响而形成的。
两种不是爱情的“爱”。一是偶像化的爱情。一个没有达到产生自我感觉高度的人,倾向于把自己所爱的人“神化”,他同自己的力量异化并把自己的力量反射到他爱的人身上,他所爱的人当作一切爱情、光明与祝福的源泉而受到他的崇拜。这一过程中,人失去了对自己力量的觉悟,在被爱者身上失去了自己,而不是找到自己。从长远观点看,没有一个人能符合崇拜者心愿,当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失望,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寻找新偶像——这种偶像式爱情在最初的体验是强烈性与突发性。这种爱常常被看作是真正的与伟大的爱性。但愿恰恰是这种所谓的强烈性和深度却表现了那些恋爱者的饥渴和孤独;
二是多愁善感的爱情。这种爱情的本质只能存在于想象之中,而不是存在于同另一个人实实在在的结合之中,这种爱情往往是用代用品使自己满足;另一种表现将现时推移过去。
三是投射。当恋爱失败或受挫后,将注意力放到“所爱者”的错误和缺点上,对他人的细微错误的反应十分灵敏,而对自己的问题与弱点却不闻不问。他们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指责对方或者教育对方。那么,二者之间的爱情关系就成为相互投射。
四是非理性情绪。认为爱情意味着甜蜜,意味着没有冲突。恋人之间的相互冲突,那些属于人的内在现实并能在人的心灵深处体验到的冲突决不是毁灭性的,这些冲突会带来净化,会带来心灵的沟通与理解。
常常面对这样的提问:大学生可不可以恋爱?恋爱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或者爱上一个人怎么办?如何面对失恋?
这些问题都不是简单的能用是与否回答的。我想就个体的成熟谈起。个体的成熟包括生理、心理与社会性成熟。
青年期是童年与成年之间的一个发展过渡期。一般认为它处于12、13到18、19至20岁,青年期始于青春期,个体在此期间达到性成熟并具备了生殖能力。青年期的早期征兆之一就是青年人身高与体重的急剧增加。女孩一般发生在9.5-14.5岁之间,男孩一般发生在10.5-16岁之间。
第一性征以生殖所必须的器官,在女性为阴道、卵巢、子宫;男性为睾丸、前列腺与精囊。这些器官的不断发育导致了性成熟。女性成熟的基本征兆是月经,男性成熟的基本征兆是尿液中首次出现精子。
第二性征是和性器官无直接关系的性成熟征兆。包括生理变化、皮肤变化、声音的变化、以及阴毛、鬓毛、腋毛和体毛的变化。
伴随着生理的成熟常常会带来心理上的变化。其中身体的早熟与晚熟会影响青年的心理。早熟的男孩平衡、自然、放松、受同伴的欢迎,较多成为群体中的领导;而晚熟的男孩常常觉得自己能力不足,被拒绝、被支配、有依赖心,、缺乏安全感,攻击性强,反抗父母,而且较少想到自己。
可以说:生理成熟为大学生恋爱提供了物质基础,但心理与社会性成熟是恋爱的一个必要准备。恋爱作为大学生情感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体验会对大学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学习与思考
1. 如何看待大学生恋爱问题?
2. 如何处理恋爱中的心理问题?
3. 请结合你的理解谈谈什么是爱情?
4.爱是什么?如何理解爱情?



第六章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心理

第一节 人际交往的概念

一、 什么是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也称人际关系,从动态讲,指人与人之间一切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都超不出信息沟通与物质交换的范围。从静态讲,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情感联系。据估计,大学生每天除了睡眠外,其余时间中有70%左右用于人际交往,也有的人对成功人士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为85%的成功人士与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关。因此,人际交往对大学生起着重要作用。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分类
按照交往的范围可分为三类即个体与个体之间,如同学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个体与家庭、学生与班级之间的关系;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如班级与班级之间。
如果按照社会学的分类,人际关系则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与业缘关系。
血缘关系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及由此衍生出的亲戚关系。目前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的相关研究得到充分重视,家庭中的人际关系显得相当重要。
地缘关系指居住在共同的地区而产生的人际关系,如同乡关系、邻里关系等,这种关系因共同的乡土观念、相似生活方式、相同的语言文化带来更多的心理相容性,特别是大学新生初次离家求学,老乡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心理稳定剂的作用,非正式群体中的老乡会始终不灭于校园。
业缘关系是指共同的事业、爱好而结成的关系如师生关系、师徒关系等。大学里的师生关系也有别于中学,师生关系以平等的身份,以学术为纽带而建立的看似疏淡实则志同道合。
(二)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
人的成长、发展、成功、幸福都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没有生活基础。对任何人而言,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其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必要前提。
1.交往与个性发展
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儿童与其照看者之间通过积极的交往形成的稳定的亲密关系,是其心理乃到身体正常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与此同时,如果儿童缺乏与成人的正常交往及由此建立起来的亲密关系,不仅性格发展会出现问题,连智力也会出现明显障碍。例如孤儿院里的孩子被普通家庭收养后,心理交往的状况发生根本改变,其智力发展很快赶上正常孩子。
2.交往与心理健康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长期缺乏与别人的积极交往,缺乏稳定的良好人际关系,那么这个人往往有明显的性格缺陷。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我们也注意到,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危机与缺乏正常人际交往和良好人际关系相联系的。在同宿舍里,同伴之间的心理交往状况,往往决定了一个大学生是否对大学生活感到满意。那些生活在没有形成友好、合作、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宿舍中的大学生,常常显示压抑、敏感、自我防卫、难于合作的特点,情绪的满意程度低。在融洽的宿舍里生活的大学生,则以欢乐、注重学习与成就、乐于与人交往和帮助别人为主流,可见,人的心态与性格状况,直接受到与别人交往和关系状况的影响。
心理学家曾从不同角度做过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健康的个性总是与健康的人际交往相伴随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与别人的交往就越积极,越符合社会的期望,与别人的关系也越深刻。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发现个性成熟的人,都同别人有良好的交往与融洽的关系,他们可以很好地理解别人,容忍别人的不足和缺陷,能够对别人表示同情,具有给人以温暖、关怀、亲密和爱的能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发现高水平的“自我实现者”,对别人有更强烈、更深刻的友谊与更崇高的爱。
还有的研究结果还表明,那些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优秀者,往往来自于人际关系良好的家庭,这也从一个侧面提供了人际交往状况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佐证。

二、交往需要的有限性
我们在探讨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后,也不能不重视另一个命题的存在,即交往需要的限性。研究结果表明,当人们感到孤独,缺乏感情依赖和理解时,没有足够的人际关系支持时,会为人际关系的缺乏而烦恼;当人们交往过多时,难于把精力集中在学习时上,人们又会为过多的交往与复杂的人际关系感到不安。这是因为,一方面,人需要获得明确的自我价值感和安全感,需要进行社会比较,另一方面,人也需要内省的经验,有无拘无束、自由表现自己的机会,因此又需要暂时远离和逃避别人。因为任何与我们交往的人都会对自己构成一种评价压力,与此同时,个体必须对社交生活的行为进行检点,这也意识着某种限制。因此,维持交往需要与独处需要的平衡,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必要前提。
大学生人际关系也呈现这个规律,新生之间团队较强,都是一个宿舍集体行动,到二年级以后,通过人际关系的调整与整合后,出现了亲疏,逐渐成为三三两两,进而形成较为稳定的交往群体。大学生交往中存在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大家渴望友谊与交往,有着人际交往的迫切需要,常有“心里话儿对谁说”的苦恼,有的个体又存在心灵闭锁的不良倾向,有什么不适不愿意向周围的同学讲起,而是深深埋在心底,长期的积郁,再加上学业负担的压力,使学生的人际调适力下降。

第二节 人际吸引的条件

人际吸引(International attraction)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人为什么喜欢别人或为别人喜欢呢?心理学家阿龙森通过调查得出以下几点:一是信仰与利益与自己相同,二是有技术,有能力,有成就;三是具有令人愉快或崇敬的品质;四是自我悦纳。心理学家通过广泛研究后认为,人际吸引的条件主要是熟悉、吸引人的个人特征、相似与互补、喜欢与爱情等。
一、 熟悉
毫无疑问,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更多的将喜欢的情感投向周围与自己有直接交往的对象,并在其中选择交往或合作的伙伴,自然而然地,能够相互接触,彼此之间存在交往的可能性,就成了人际吸引的前提条件。人际关系的由浅入深,也正是由相互接触与初步交往形成的。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熟悉引喜欢。熟悉本身就可以增加一个人对某种对象的喜欢。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最初的人际关系都是从宿舍与老乡开始的,相比之下,由于安排在一个屋檐下,彼此的熟悉程度显然高于非本舍成员,大学生最好的朋友往往都在同一宿舍;而老乡由于地缘关系,在陌生环境会产生心理上的亲近感。
另外一点是熟悉对象的性质与喜欢。熟悉不是引起喜欢的唯一变量,但熟悉可以增加人们对积极和中性对象的喜欢程度。熟悉使人们更容易辨认事物,学习过程本身改变了人们辨认事物和对其进行分类的能力,这种改变使人变得更为积极。
二、个人特征
(一)才能
人对有能力的人的态度往往出人意料。表面上似乎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一个人能力越高,越完善,就越能受到欢迎。研究结果表明,实际上在一个群体中最有能力,最能出好主意的人往往不是最受喜爱的人(E.Aronson)。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学生,因为他的出类拔萃反而失去了同学的喜欢与信任,这是因为,一方面人都希望自己周围的人有才能,有一个令人愉快的人际关系圈,但如果别人的才能使人们可望而不可及,则会产生心理压力。这也有中国人所讲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显然,才能与被人喜欢的程度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超出这个范围,可能会产生逃避或拒绝,任何一个人,都不愿意选择一个总是贬显自己无能和低劣的对象去喜欢。
因此,一个才能出众但偶尔有点小错误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比没有错误的人更受欢迎。近年来的“毛泽东热”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个问题。
(二)外貌的辐射作用
大量的研究表明,外貌魅力会引发明显的“辐射效应”(radiating effect),使人们对高魅力者的判断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大学生组织的集体活动中,哪些最先受到关注的学生总是在同等条件下具有外貌吸引力的人,但值得重视的是,人们对美貌的人的其他方面会给予积极评价,但如果人们感到有魅力的人在滥用自己的美貌时,反过来倾向于对其实施严厉制裁。
(三)个性品质
此表为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森1968年所做的一项调查中得出的。由此可见,排在序列最前面,受喜爱程度最高的6个个性品质中,包括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可信等都或多或少、间接或直接与真诚有关。而排在序列最后的受喜欢程度低的几个品质如说谎、装假、不诚实、不真实等都与真诚有关,真诚受人欢迎,虚伪令人讨厌。一个人要想赢得别人,与别人保持良好的交往,真诚是必须有的品质。因此,建立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真诚是必不可少的。
最积极的品质 中间品质 最消极品质
真诚 固执 古怪
诚实 刻板 不友好
理解 大胆 敌意
忠诚 谨慎 饶舌
真实 易激动 自私
可信 文静 粗鲁
智慧 冲动 自负
可信赖 好斗 贪婪
有思想 腼腆 不真诚
体贴 易动情 不善良
热情 羞怯 不可信
善良 天真 恶毒
友好 不明朗 虚假
快乐 好动 令人讨厌
不自私 空想 不老实
幽默 追求物欲 冷酷
负责 反叛 邪恶
开朗 孤独 装假
信任 依赖别人 说谎

三、相似与互补
相似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共同的态度、信仰、价值观与兴趣,共同的语言、种族、国籍、出生地;共同的文化、宗教背景;共同的教育水平、年龄、职业、社会阶层;乃至共同的遭遇、共同的疾病等都能在一定条件下,不同程度地增加人们的相互吸引。
与相似相联系的是互补。当交往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双方之间的喜欢程度也会增加。大学生中,外向型的人喜欢与内倾性性格的人友好相处,相互欣赏;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学生会欣赏那些克服困难求学的学生、依赖性强的人更愿意与独立性强的人交朋友等等。还有一种情况是,补偿作用(compensation)如一个看重成绩而自己成绩又不很理想的学生,更看重成绩优秀的学生。
从表面上看,相似与互补是矛盾的,但实际上,二者是协同的。建立在态度与价值观上一致性的相似与互补有着重要意义;在互补涉及人际吸引中关键因素和社会角色相互对应时,互补比相似更重要。

第三节 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途径

每个成长中的大学生,都希望自己生活在良好的人际关系气氛中,如何提高个人的人际魅力,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状态,这是每个大学生值得思考的问题,调查结果也表明,那些对大学生活感到成就度低的学生,其列在第一位的是人际关系不适。对在校大学生,就从品性格、能力、学识、体态、交际手段与社会经验等方面锻炼自己,使自己能够适应大学生活。

一、 人际关系的原则
(一)交互原则
从心理学上讲,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自我中心者,个体都希望别人能承认自己的价值,支持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由于这种寻求自我价值被确认和情绪安全感的倾向,在社会交往中,更重视自己的自我表现,注意吸引别人的注意,希望别人能接纳自己,喜欢自己。阿伦森的研究表明,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相互支持。对于真心接纳我们,喜欢我们的人,我们也更愿意接纳对方,愿意同他们交往并建立和维持关系。
福阿夫妇(1975)年研究表明,任何人都有着保护自己心理平衡的稳定倾向,都要求自身同他人的关系保持某种适当性、合理性,并依此对自己与他人的行为得以解释。这样,当别人对我们表示出友好,表示接纳和支持时,我们也感到应该对别人报以相应的友好,这种“应该”的意识会使我们产生一种心理压力,接纳别人,否则我们的行为就显得不合理。与此同时,如果我们的友好的行动别人接纳后,我们也希望别人作出相应的回答,如果别人的行动偏离了我们的期望,我们会认为别人不通情理,从而产生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对对方产生心理排斥。
我国古人所讲的“爱人者,人恒爱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有其心理学基础的。
(二)功利原则
心理学家霍曼斯(1961)提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人们希望交换对自己来说是值得的,希望在交换过程中至少等于失,不值得交换是没有理由去实施的,不值得交互的关系也没有理由维持,所以人们的一切交往行动及一切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都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进行选择的结果。对于那些对自己来说值得的,或得大于失的人际关系,人们倾向于建立和保持,对自己来说不值得,或失大于得的,人们就倾向于逃避、疏远或终止。
我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随着人们的价值观倾向不同,人际交往中存在着不同的社会交换机制。对重内在情感价值的人而言,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个人情感卷入更多,因而有明显的重情谊、轻物质的倾向,与别人的交换倾向于增值交换过程。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感到欠别人的情份,因此在回报时,往往也超出别人的期望,这种过程的循环往复,就导致了卷入交往双方都感到得大于失。与此同时,对重外在物质利益的人而言,他们在人际交往中重物质利益意识多于个人情感的卷入,因此倾向于用物质来衡量自己的得失,在人际交往中处于减值交换。
(三)自我价值保护
自我价值保护(Self-value)指个人对自身价值的意识与评判;自我价值保护指人为了保持自我价值的确立,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一种防止自我价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倾向。
人在任何时期的自我价值感,都是既有的一切自我支持信息的总和。自我价值支持的变化无非来自两方面,一是符合人们意愿,自我支持力量的增加,另一方面,与人们的期望相反,使人们面临自我价值威胁,因而必须进行自我价值保护的消极变化,即自我价值支持力量的失去或自我面临新的攻击。
特别是我们面临肯定的人转向否定时,我们面临两种选择:一是承认别人转变的合理性,否定我们自己,贬低自我价值;二是进行自我价值保护,尽可能维护自我价值的不变,降低所失去的自我价值对自己的重要性。许多研究表明,自我价值否定是非常痛苦的,因此当面临自我价值威胁时的优先反应不是否定自身,而是尽可能保护自己。
二、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途径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左右逢源,游刃有余,需要一颗宽容的心,需要真诚,需要积极交往的主动性,塑造很好的个人形象,善用各种交际手段,克服社会知觉中的偏见。
(一)克服社会知觉中的偏差
1. 首应效应与近因效应
我们通常所说的印象实际上指第一印象(First impression)或最初印象(primary effect),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应效应(primary effect),也称为最初印象,与首应效应相比,在总的印象形成上, 新近获得的住处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称为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或称为最近效应。
第一印象一经建立,它对于后来获得信息的理解和组织有着强烈的定向作用,由于人的认知平衡和心理平衡的作用,人们必须使后来获得信息的意义与已经建立起来的观念保持一致。如一位大学生刚入大学出色的自我介绍在同学的头脑中留下强有力的第一印象,即使以后他的表现不如以前,学生认为不是能力问题,而是不够尽力;相反,有的同学在寻求职业时留下很不称职的第一印象,那么要转变需要很多长时间。
最初获得的信息及由此信息形成的第一印象在总的印象形成过程中作用更大,因为我们在最初接触陌生人的时候,注意的投入完全而充分,此时印象最为鲜明、强烈,而后继信息的输入,我们的注意会游离,从而使其对我们的影响在下降。人们已习惯于用先入为主的最初印象轨道解释一些心理问题。
近因效应不如首因效应突出,它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在形成印象过程中不断有足够引人注意的新信息提供,或者是原来印象已经随时间推移而淡忘;近因效应还与个性有关,一个心理上开放、灵活的人倾向于产生近因效应,而一个高度一致、稳定倾向的人,他的自我一致和自我肯定会产生首应效应。
建立良好第一印象的方法是善于表现自己,给别人留下良好、深刻的印象呢?社会心理学家艾根1977年根据研究得出同陌生人相遇时,按照SOLER模式表现自己,可以明显地增加别人对我们的接纳性。
S表示坐或站要面对别人;
0表示姿势要自然放开
L表示身体微微前倾
E表示目光接触
R表示放松
从描述中我们可以得出“我很尊重你,对你很有兴趣,我内心是接纳你的,请随便。” 轻松良好的第一印象。
卡内基在其名著《怎样赢得朋友,怎样影响别人》一书中,总结了给人留下良好第一印象的六条途径即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微笑,多提别人的名字,做一个耐心的听者,鼓励别人谈自己,谈符合别人兴趣的话题,以真诚的方式让别人感到自己很重要。
2. 晕轮效应
人们从已知的特征推知其他特征的普遍倾向概化为晕轮效应。其正面效应是通过某一方面建立有关别人的印象,最迅速、最经济,帮助人们尽快适应多变的外部世界;其消极的一面在于以偏概全,使人们对别人的印象与本来面目相去甚远。人们习惯于按照自己对一个人的一种品质的存在推断出他还具有一些品质是一种普遍的倾向,如知道某人是正直的,则容易把这人想象成刚直不阿、真诚可信、办事认真、可信赖等等甚至爱屋及乌。外表的吸引力有着明显的晕轮效应(halo effect),当一个人的外表充满魅力时,其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会得到更好的评价。
3.刻板效应
有些人习惯于机械地将交往对象归于某一类人,不管他是否表现出该类人的特征,都认为他是该类人的代表,而总是将对该类人的评价强加于他,从而影响正确认知,特别是当这类评价带有偏见时,会损害人际关系。如有的大学生认为南方人小气、自私,家庭社会地位高的学生傲气、不好相处等,这种刻板印象容易形成先入为主的定势效应,妨碍大学生正常人际关系的形成。
4.定势效应
定势效应是指人们头脑中存在的某种固定化的意识,影响阒人们对人和事物的认知和评价。当我们与他人接触时,常常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有准备的心理状态,作一种固定了的观念或倾向进行评判。如我国成语的“邻人偷斧”是定势效应的例子。
5.投射效应
人际关系中的投射效应,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人欢迎的特征。如自私的人总认为别人也很自私;而那些慷慨磊方的人认为别人对自己也应不小气,由于投射作用的影响,人际交往中很容易产生误解。
(二)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增进个人魅力
社会交往中,个体的知识水平与涵养直接影响着交往的效果,良好的个人形象应从点滴开始,从善如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优化个人的社交形象。
1.提高心理素质。人与人的交往,是思想、能力与知识及心理的整体作用,哪一方面的欠缺都会影响人际关系的质量。有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社交恐惧、胆怯、羞怯、自卑、冷漠、孤独、封闭、猜疑、自傲、嫉妒等不良心理,都不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自我训练,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积极的态度进行交往。
2.提高自身的人际魅力。应该说,每个个体都有其内在的人际魅力,他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社交生活中的体现。这就要求在校的大学生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从仪表到谈吐,从形象到学识,多方位提高自己。心理学研究表明,初次交往中,良好的社交形象会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随着交往的深入,学识更占主导地位。特别是大学生的个性培养,拓展自己的内涵。
(三)善用交际技巧
1.换位思考。这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很重要。如果我们经常用,如果我在他的位置上,我会怎样处理?经常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和处理问题,一切就会变得简单多了。 一般而言,善于交往的人,往往善于发现他人的价值,懂得新生他人,愿意信任他人,对人宽容,能容忍他人有不同的观点和行为,不斤斤斤计较他人的过失,在可能的范围内帮助他人而不是指责他人。懂得“你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得怎样对待别人。”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懂得“得到朋友的最好办法是使自己成为别人的朋友”。懂得别人是别人而不是自己,因而不能强求,与朋友相处应存大同,求小异。真诚被认为是人际关系的核心。
2.善用赞扬和批评。心理学家认为,赞扬能释放一个人身上的能量调动人的积极性。“赞扬能使羸弱的身体就得强壮,能给恐怖的内心以平静与依赖,能让受伤的神经得到休息和力量,能给身处逆境的人以务求成功的决心”。有报载,一位欧洲妇女出门旅行,她学会了用数国语言讲“谢谢你”、“你真好”、“你真是太棒了!”等,所到之处,都受到热情接待。真心真意,适时适度地表示你对别人的赞扬,赞扬要对人也对事,能够增进彼此的吸引力。
能够落落大方地说谢谢。我们经常认为特别亲近的人不需要说谢,太小的事不需要说谢,我们在生活中不太愿意直接表达我们的感谢,而是愿意记在心中。事实上,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感谢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与赞扬相对的是批评。一般情况下,应多作赞扬,少用批评,批评是负性刺激。通常只有当用意善良、符合事实、方法得当时,才有可能产生积极的效果,才能促进对方的进步。批评时应注意场合与环境,应对事不对人,不能对一个人产生全盘否定,这样会挫伤对方的积极性与自尊心,应就现在的一件事而不是将以前的事重新翻出来,措词与态度应是友好的、真诚的。
3.主动交往。对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来说,都需要有丰富的人际关系世界,并在这个世界上帮助与被帮助、同情与被同情、爱与被爱、共享欢乐与承受痛苦。在社会交往中,那些主动始发交往活动,主动去接纳别人的人,在人际关系上较为自信,主动交往的稀少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缺乏自信,担心遭到拒绝,担心别人不会象自己期望的那样理解、应答,从而使自己处于窘迫的局面,伤害了自己的自尊。事实上,问题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因为人际关系中,双方都需要适应,需要人际关系支持陌生情境。二是人们在人际关系方面有许多误解,如先同别人打招呼,在别人看来低人一等,“那些善于交往的人左右逢源,都有些世故,有些圆滑”,“我如此麻烦别人,别人会认为我无能,会讨厌我”等等。大学生的主动交往也很重要,特别是当面临人际危机时,主动解释,消除误解,重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
4.移情。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联系与沟通,情感的沟通越充分,双方共同拥有的心理领域就越大,人际关系就越亲密。移情不是同情,而是交往双方内心情感的共通与同一。人是经验主义者,对别人理解高度依赖于自己的直接经验,因此,自我经验的丰富,是理解与移情的必要前提。
6. 帮助别人。心理学家们发现,以帮助与相互帮助开端的人际关系,不仅良好的第一印象容易确立,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可以迅速缩短,使良好的人际关系迅速建立起来。日常生活中的患难之交正说明这点。所谓“雪中送炭”的心理效应,锦上添花就不很重要。
学习与思考
1.你认为人际关系的要素是什么?
2.如何提高你的人际魅力?
3.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
4. 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第七章 大学生择业与心理健康

求职择业,是人生必经的一个门槛,是自己把握自己命运的开始。渴望有一个好的职业,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成才智,就一番事业,这是每一个有进取心的大学生梦寐以求的事情。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选择职业是人生道路上面临的一次重要抉择,将会遇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肃的课题、复杂的矛盾和深深的困惑,每个人都要接受心理素质的检验。面对选择与被选择,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种种惶惑和不安,轻则影响择业的成功,严重时甚至会干扰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影响身心健康。

第一节 大学生择业的心理准备

选择职业,是大学生即将结束学业,步入社会的前奏,是完成人生从学生到工作人员的一次重大转折,是大学生施展才华,叩开职业大门的过程。为顺利完成这次转折,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充分做好择业的心理准备,正视社会现实,客观分析自我,善于抓住机遇,善于迎接挑战。
一、正视社会现实
(一)了解社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毕业声就业体制的改革,一方面为毕业生求职择业提供了多种机遇和广阔市场;另一方面也队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场竞争的加剧,国有企业的改革、政府机构的改革,使得大企业、大公司、大单位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逐步减少。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感到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毕业生已不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了。
由于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还比较落后,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也不可能使所有人满意,尤其是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公平、不合理甚至是腐败、丑恶的现象,使得充满理想抱负和追求的大学生们感到失落、困惑甚至不满。学校教育与社会现象产生的巨大反差,影响着毕业生的情绪,这就更加需要大学生了解社会,正视现实。作为即将走上社会的毕业生,至少应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
第一,了解国家有关就业政策是大学生求职择业的关键一步。要及时向学校及有关部门了解国家关于就业方面的方针、政策,在政策范围内根据个人的意愿选择职业。
第二,要了解毕业生市场的特点与发展动态,通过向学校有关部门咨询、查询有关报刊和网上搜索等多种途径,搜集有关人才市场的供求信息,尤其是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的部门或地区的工作条件和发展前景,以便在求职时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性。
第三,要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基本要求。用人单位希望接收基础知识扎实雄厚、专业精通、通识多能、特色突出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毕业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满足社会需要的实际应用能力、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市场机制正在逐步取代过去的计划机制。企事业单位都开始拥有越来越多的用人自主权,可以不在按照以往的国家指令性计划被动地接受毕业生,而是根据自身的需要挑选毕业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对毕业生的个人素质也要求越来越高了,因此,大学生们要正确认识社会,了解就业形势,现实地设定自己的社会位置,排除各种干扰,从实际出发,对选择职业应有必要的心理准备。
(1)培养主动的求职心理。了解所学专业的培养使用方向和适应范围,注意收集社会发展各方面的用人信息,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修正自己的职业意向和就业期望水平。用人单位对专业有一定的要求,专业对口不是最重要的,更看重的是毕业生的发展潜能,特别是有过管理经历的学生干部非常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2)培养良好的竞争心理。择业是一个选择与被选择的过程,随时都有可能被应聘单位拒绝,但社会为毕业生提供的职业是很多的,只要勇于竞争,耐心选择,敢于决断,就一定会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
(3)培养终生择业的心理。择业是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开始,但职业的选择也是终生的,对工作不满意或单位对自己不满意都有可能会重新择业,要有变换职业的能力,只要是“金子”,就必定会有施展才干的地方。
(二)适应社会
了解社会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是为了找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更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只有了解是不够的,还要能适应,适应是择业的心理基础,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对大学生来说,适应社会就是不悲观、不彷徨,积极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发挥个人优势,为社会多作贡献,并根据社会需要,调整自己的择业期望值,优化心理素质。
适应社会的核心内容是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确定合理的择业标准,只有观念正确,适应社会才能成为可能。一般而言,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应符合“发挥素质优势,服从社会需要,有利发展成才,争取及时就业”的原则。
“发挥素质优势”就是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综合自身素质情况,侧重某一特长或某一优势来选择职业岗位,以利于今后能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出色地完成任务。这个原则有利于缩短适应期,促进劳动积极性的提高,增强成就感;有利于实现个人特征与职业需要相匹配,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增强,也体现出对事业、对社会负责的精神。
“服从社会需要”就是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应把社会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社会对个人的要求为准绳,去认识和解决择业,进而决定自己的职业岗位。在选择岗位时,要明确现实职业岗位的重要性和职业岗位工作的意义,把个人兴趣、爱好、专长与社会实际有机统一起来,既要考虑个人的因素,也要自觉服从社会需要,将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有利于发展成才”就是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不要被社会时尚、经济利益、从众心理等因素干扰,要根据自身的能力水平和特长,树立以事业为重的思想,避免贪图享乐和盲目择业,克服地区、收入等因素的影响,努力实现人职匹配的科学性原则。有些毕业生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一经双向选择,要么不战而败,要么屡试不中;有些毕业生追逐大城市、大机关、效益好的单位,但因数量有限而不能如愿;还有些毕业生不愿去基层建功立业。因此,大学毕业生应充分认识到。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只要能做出贡献,就能受到人们的尊重。在择业时应分析利弊,分清主次,合理取舍,考虑选择的职业是否有利于发展成才。
“争取及时就业”就是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要调整择业心态,就业期望值要合理,注意克服脱离现实、盲目攀比等心理情绪的干扰,避免由于自身择业观念而导致有岗不上、有职不任的人为待业。要采取顽强竞争、不怕挫折的态度,积极主动地探寻就业机会,避免在消极等待中延误就业时间。同时,要加深对职业流动的认识,改变“一次就业定终身”、对初次就业过度谨慎的观念,避免错失及时就业机会。
从本质上说,毕业生在择业中出现的许多不适应现象,不健康心理都是与择业观念不正确有关的,而观念不正确则通常是由信息不畅造成的。因而,为了顺利择业,毕业生要及时了解并恰当处理各种信息,要正视社会现实。
二、客观分析自我
“能够认识自己”是人类的最高智慧。自我认识实际上就是给自己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价。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尚不成熟,自我认识往往要高于或低于实际的自我或别人的评价,这种自我认识的偏差常会导致择业的失败或失误。因此,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要了解自身的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对自己有一个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评价,才能在择业的过程中,扬长避短,克服性格弱点,优化个性结构,努力摆脱抑郁情绪,将良好的主观愿望与客观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获得最后的成功。
(一)气质与职业的联系
气质是指人们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实质上是神经类型特征在人的行为上的表现。所以,认清自己的气质对择业至关重要,是选择职业时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类型。每一种气质都有它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气质对人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和效率有一定的影响,它不仅关系到工作的效率,还关系到事业的成败。不同气质的人适合从事不同类型的职业,了解气质与职业的联系,有助于职业选择的成功
胆汁质的人精力旺盛,热情直率,激动暴躁,情绪体验强烈,神经活动具有很强的兴奋性,但一直能力差,反映速度快却不灵活。他们能以极大的热情去工作,克服工作中的困难,但若对工作失去信心,情绪即会低沉下来。此类人适宜竞争激烈、冒险性、风险意识强的职业,如探险、地质勘探、登山、体育运动等。
多血质的人活拨、好动,性情活跃,反应敏捷,易适应环境,善于交际。这类人工作能力较强、情绪丰富且易兴奋,但注意力不稳定,兴趣易转移;对职业有较广的选择范围和机会,适合于从事要求迅速灵活反应的工作,如导游、外交、公安、军官等,但不适宜从事单调机械的工作和要求细致的工作。
粘液质的人情绪兴奋性低,安静沉稳;内倾明显,外部表现少,反映速度慢,但稳定性强,偏固执、冷漠。比较刻板,有较强的自我克制能力,能埋头苦干,态度稳重,不易分心,不易习惯新的工作,善于忍耐。。这类人适合于从事要求稳定、细致、持久性的活动,如会计、法官、管理人员、外科医生等,但不适宜从事具有冒险性的工作。
抑郁质的人敏感,行动缓慢,情感体验深刻,观察力敏锐,易感觉到别人不易觉察的细小事物,易疲倦、孤僻,工作耐受性差,做事审慎小心,易产生惊谎失措的情绪,往往是多愁善感的人。他们适合于要求精细、敏锐的工作,如哲学、理论研究、应用科学、机关秘书等。
事实上,大多数人总是以某种气质为主,又附有其他气质。所以,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一定要“量质选择”,找到适合自己气质类型的工作。
(二)性格与职业的选择
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话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从广义讲,性格是人的自然追求和精神欲求的追求体系,是行为方式、心理方式、情感方式的总和,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面貌。在求职中,性格是构成相识和吸引的重要因素,与职业选择的关系极为密切,既彼此制约,又相互促进。
人们对现实的态度,表现在对国家、集体、他人和自己等多方面,直接影响职业选择。一个不关心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毕业生,其择业必然带有较大的盲目性。性格表现出的对集体、对他人和对自己的态度,也往往会影响到职业的选择和成就,自私、孤傲、暴躁,不关心他人,无视社会行为规范,不遵守公共道德的人不可能受到社会的欢迎和用人单位的青睐,在未来的职业生活中也不可能有所作为。
性格中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也直接影响职业的选择和成就。工作态度积极、认真负责的人比那些得过且过,马虎应付的人更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因为他们的适应面大,选择机会较多,更能展现自己的才能。
性格中的意志特征与职业的选择有密切的关系,缺乏坚强意志的人常常不能顺利地选择职业,今后也难以胜任工作,往往一事无成或成就平平。由于意志薄弱,一遇挫折、困难就产生被动、退缩,因而失去许多成功的机会。缺乏坚韧性的人无法从事要求耐力很强的工作,如科研人员、外科医生等,而缺乏自制、任性、怯懦的人也不适宜去做管理和社会工作。
一般说来,开朗、活泼、热情、温和的性格,比较适合从事外贸、涉外、文体、教育、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以及其他同人交往的职业;多疑、好问、倔强的性格,比较适合从事科研、治学方面的工作;深沉、严谨、认真的性格,比较适合做人事、行政、党务工作;勇敢、沉着、果断与坚定是新型企业家和管理者不可缺少的性格。
性格就类型而言,可以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就求职而言,在面对面的交谈中,一般是外向性格为好。一项调查显示,在求职面视时,性格外向的人其求职成功率高于性格内向的人。在求职过程中,有时其他条件皆占优势的个性内向者,却竞争不过其他条件不如他的性格外向者。这在需要与人交往行业,如服务行业尤为如此。这是因为性格外向的人更善于把自己展示给对方,特别是把自己的长处展示出来。性格内向的人即使有真才实学,但由于不善于展示自己,人家也就无法通过感性印象认识他。求职面试中的感性印象,对于用人单位的招聘者来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说,求职者的性格是影响其求职成败的。
美国心理学家霍兰是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提出了性格类型——职业匹配理论。他认为,学生的性格类型、学习兴趣和将来的职业密切相关。他将人的性格分为六种: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现实型的人喜欢有规则的具体劳动和需要基本技术的工作,这类人擅长技能性职业、技术性职业,但往往缺乏社交能力。研究性的人喜欢智力的、抽象的、分析的、推理的、独立的定向任务,这类人擅长科学和技术方面的职业,但往往缺乏领导能力。艺术型的人喜欢通过艺术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情意,爱想象,感情丰富,不顺从,有创造力,习惯于自省,擅长于艺术、文学方面的工作,但往往缺乏办事员的能力。社会型的人喜欢社会交往,出入社交场合,关心社会问题,愿为团体活动工作,对教育活动感兴趣,往往缺乏机械能力,但擅长教育工作、社会福利工作。企业型的人性格外倾,爱冒险,喜欢担任领导角色,具有支配和使用语言的技能,但缺乏耐心和科研能力,擅长管理、销售等工作。常规型的人喜欢有系统、有条理的工作,具有安分守己、务实、友善和服从的特点,此类人适宜从事办公室职员、办事员、文件档案管理员、出纳员、会计、秘书等工作。
因此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要充分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避免盲目择业,使自己的行为方式与职业工作相吻合,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性格特长。
(三)兴趣对职业的影响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这种倾向带有稳定、主动、持久等特征。人的兴趣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是精神的,物质的,社会的兴趣等等。如果一个人对某种工作产生兴趣,在工作中就会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工作中出成就。反之,则会影响积极性的发展,有可能一事无成。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努力的原动力,是成功之母。走自己的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是当今社会最具有典型性的择业观念。
一般来说,兴趣是在后天生活实践中形成,但兴趣有相对的稳定性,它与一个人的个性有内在的联系。因此,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应适当考虑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不能为了暂时的眼前利益而选择不适合自己兴趣的职业,这样不仅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而且会贻误终生。但兴趣爱好在职业选择中,也并不总是起着正向的驱动作用,有时它也是一种耗散力,给毕业生带来职业选择的困惑,如有的同学对什么都感兴趣,但没有形成自我特色,在择业时就没有竞争优势;有的同学兴趣面太窄。以至于不能满足社会需要;还有的同学因种种客观因素,个人兴趣与所学专业不一致,也不可避免地造成职业选择的困难。所以,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要对自己的兴趣有一客观的分析,同时还要树立正确的人生志向,调整自己的兴趣爱好,适应社会的需要,争取找到适合自己兴趣的职业,使自己的才智和心性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
(四)能力和职业的关系
能力是指才干、技能或能胜任某项工作的主观条件,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的身心力量。一个人的能力高低会影响他掌握各种活动的成绩,影响一个人的活动效果。
能力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在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熏陶下,在个体的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从事任何职业都是十分必要的。能力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不同的职业要求人有不同的能力。人的职业能力通常可分为一般言语能力、数理能力、空间判断能力、察觉细节能力、书写能力、运动协调能力、动手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九个方面。如教师、播音员、记者等职业要求有较强的言语能力;统计、测量、会计等职业要求有较强的技术能力;而画家、建筑师、医生等职业对形态知觉能力要求颇高;手指灵活能力较强的人则适于从事外科医生、乐师、雕刻家等职业。
能力还存在着性别差异,女性在哲学界、经济学界、自然科学界所占比例较小,而在文学、新闻、医学、教育、艺术等领域所占比例较大,也就是说,需要形象思维和细致情感的工作更适合女性。
能力与择业的关系十分重要,是择业的重要依据,是求职者开启职业大门的钥匙。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倡导者黄炎培先生说:“一个人职业和才能相不相当,相差很大,用经济眼光看起来,要是相当,不晓得增加多少效能,要是不相当,不晓得埋没了多少人才;就个人论起来,相当,不晓得有多少快乐,不相当,不晓得有多少怨苦。”因此,毕业生对自己的能力要有一个自我认识相评价,在择业时,毕业生应根据自己的能力,扬长避短,选准与自己职业能力倾向相同的职业,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正确认识自我是大学生直面人生,战胜困难的第一步。客观分析自我,对自己的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不仅对职业选择十分必要,而且与心理健康有重要联系。所谓客观分析自我,就是能清醒地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因优点而自喜,亦不因缺点而自卑。对自我的评价不客观,就会出现评价过高或过低的现象,这可能导致择业失败或失误,可能产生心理困扰。
一些毕业生认为自己的气质、性格等个性特征对择业十分不利,于是悲观失望、不思进取,这是消极的行为。其实、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尽管相对稳定,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在青年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某些消极的个性特征会被积极的个性特征所掩盖,某些不利于择业的性格特点经过重新塑造,可能变为对择业十分有利。因而,大学华业生在择业时不可妄自菲薄,应该积极进取,勇于自我改造。
三、择业中的机遇和挑战
改革为人们提供了充分展现自己才能的舞台,但对人才的规格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择业中,机遇和挑战并存。我国目前的社会现实是,某些地方某些行业人才济济,毕业生就业困难,而有些地区有些行业却人才短缺,没人愿意去。对大多数毕业生来说,找一份工作并不是一件难事,难在找到令自己非常满意的工作。一位在上海某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曾说过:“那么多民工都能找到工作,我就不相信我找不到”。这位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当然不想去做民工做的事,他说的这句话只是表明一种择业心态:只要标准定得恰当,就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一)心理定位与择业
择业既然是双向选择,就必然面临这样一个现实:用人单位想要高层次人才,而毕业生想找好单位。一些供需见面会尽管场面火爆,但签约率并不是很高,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供需双方没能确定恰当的目标,致使选择失败。大学生要清醒地看到这一现实,不要去抱怨“伯乐”太少,要更多地从自身找原因,要适时调整自己的心理定位。
所谓心理定位,也就是对自我的认知评价以及对择业的目标要求。心理定位是择业的第一步,第一步走好了后面的事情才能顺畅解决,因而,心理定位在择业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心理定位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指对自己的个性心理特征的认知评价,尤其是对自己能力水平的评价;另一层是指对择业目标的具体要求,包括应聘单位的发展前景、地理位置、规模、效益以及个人的发展前途等内容。心理定位的这两层含义彼此促进,互相制约,缺一不可。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没有客观的认知评价,择业方向就会变得模糊,职业选择就可能出现失误;后者是前者的体现,择业目标定得是否合适,取决于自我评价是否正确。
毕业生在择业时,要从社会现实出发,客观分析自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期望值。目标定得过高,找工作会相当困难,有的毕业生把自己标价几百万元在报纸上推销,风头出了,可工作依然难觅。目标定得过低,找工作会相对容易,但由于工作和自己的能力有差距,时间长了可能会对工作产生抱怨,这种择业失误尽管可以通过变换单位加以解决,但经常换单位不利于成就一番事业。因此,大学生在找工作时一定要定好位。
(二)择业中的机遇
机遇在人生中是常有的,每个人都不例外,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抓住。择业过程中的机遇也是很多的,如学校为毕业生举办的“双向选择会”,把国内众多的用人单位请到大学里,当面洽谈,能否签约全看个人的表现,这对每一位毕业生来说都是一次机遇。又如,毕业生分配部门不定期地公布需求信息,这也是一次机遇,如果毕业生们能经常注意学校的有关通知或布告,能及时了解就业信息,那么就抓住了机遇;而一部分毕业生尽管也知道学校公布的就业信息,但没能勇敢地去面试,结果与机遇失之交臂。
机遇无处不在,但许多大学生却看不到,有的看到了却抓不住。那么,什么样的大学生易受机遇的青睐呢?在择业过程中,机遇经常会出现,但机遇仅光顾有准备的人。这里的“准备”既包括学习能力的准备,也包括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准备,具体地说,受到机遇青睐的人应该具备下面一些基本品质:
(1)基础知识扎实,特色突出,具有较强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2)在某些方面具有较突出的能力,并拥有可以证明自己能力的手段;
(3)人际关系融洽,尤其具备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4)自我认知比较客观,能合理地设定择业目标;
(5)择业心态积极,能主动出击,不怕失败;
(6)言语表达能力较强,能把自己所想的用语言表达出来;
(7)身体健康,比较能吃苦。
(三)择业中的挑战
在择业过程中有机遇就有挑战,尤其是在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又企待提高的情况下,择业中的挑战就更值得关注。对毕业生来说,挑战主要是指择业中遇到的困难,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失衡,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挫折感。
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因主客观因素引起的心理冲突,导致求职受挫是经常发生的,关键在于如何对待和解决,以求得最大程度的满足自身需要。只有正确对待挫折,择业才可能成功。
1.因主观因素引起的挫折
(1)自信心不强。在择业过程中,自信心是取得求职成功的关键一步。一些毕业生作为初涉社会的求职者,还未进入市场,心中就发怵,认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是,难以和他人竞争,心里老想着用人单位不要怎么办,问题回答不好怎么办,在用人单位面试时,对自己的举手投足,言谈举止都透出没有必胜的信心。面对良好的就业机会,不少毕业生左右徘徊,举棋不定,由于自信心不强,坐失了许多良机。
(2)独立性不够。一部分毕业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心理上还没有完全成熟,经济上还不能完全独立,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还没能确立,面对复杂时环境,常常是心中无数,不知所措。他们在择业问题上,独立性不够,难以摆脱依赖学校、老师、家长的心理,没有形成独立完善的自我。他们总是希望有人能帮助自己分析择业中遇到的问题,等着家长或老师来决定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不能积极主动地通过自我努力来取得择业的成功。他们无法面对生活中各种矛盾的冲突,极易产生自卑、自怜等负面情绪。
(3)自荐方法不当。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使得绝大多数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毕业生要想让用人单位全面认识、了解和选择自己,就需要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正确地宣传、展示和推销自己。“自荐”是毕业生让用人单位选择自己的第一步,是一次不见面的“面试”,决定着用人单位是否愿意同你进一步接触,进行“面试”。在择业过程中,不少毕业生因自荐方法处理不当,自荐材料准备不够充分,不能恰当地、实事求是地表达、介绍自己,没有显示出自己的魅力,从而痛失良机。
(4)面试技巧欠缺。在择业过程中,用人单位常常通过当面交谈问答的方式对应试者进行考核,这是因为面试与笔试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综合性,它不仅能考核一个人的业务水平,且可以通过面对面的观察,了解应聘者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面试已成为用人部门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而部分毕业生因缺乏面试技巧,失去被录用的机会。
2.因客观因素引起的挫折
(1)性别歧视。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比男大学生多得多,性别歧视也确实存在。许多用人单位宁要才华平平的男大学生,而不愿接收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女大学生,使得从小倍受家庭、学校、老师呵护的女学生们,产生强烈的内心冲突,极端苦恼之时,又平添了一份自卑。女性在择业过程中的竞争力普遍弱于男性,怀有自卑和失望心理的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缺乏主动性,会产生怨天尤人情绪,从而大大增加了就业难度。部分富于幻想,好追求浪漫色彩的女大学生们,在择业时常抱有过高的期望,使得择业的成功率大打折扣。
(2)深造选择。当大部分毕业生为择业而奔波时,校园里有一批考研族,他们废寝忘食地在挥汗攻读,积极地为考研而做准备工作,考研对他们来说不仅是一次继续深造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多了一次选择工作的机会。但是面对竞争激烈的考研大军和求职市场,考研同学又不得不做好两手准备,万一考不上,也还留有后路,可是用人单位常常只考虑单位需要,这对考研的同学来说是一个十分严峻的考验,要么放弃考研,立即签定协议,要么仍旧考研,失去较满意的职业,现实常常使他们左右为难。在犹豫不决中,机遇悄然离去。
(3)恋爱困扰。热恋中的大学生很少考虑今后的毕业去向,临近毕业时,这个现实问题就不得不摆到议事日程上来了。他们希望能比翼双飞,走到一起,但由于双方在能力、兴趣、目标选择上的差异,以及双方家庭所在地的生活条件,物质文化水平,工作条件等方面不尽人意的地方,常使得恋爱双方对找工作要进行痛苦的抉择。很多恋人毕业前夕,面临着分离,他们一方面满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与希望,另一方面又因现实而感到焦虑不安,甚至还要相互埋怨责备,使他们的内心充满失落、惆怅、痛苦和压抑而不能自拔。在这种心境下择业,碰壁也是常有的。
(4)竞争不公。尽管社会为大学生提供了“双向选择”的机会,大多数学生也能获得满意的工作,但由于就业市场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上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客观原因,致使部分大学生的愿望仍难以实现。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求职过程也确实存在着不正之风,如有些能力、成绩平平,甚至表现不佳的毕业生靠“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正之风找到了理想的工作,还有一些毕业生被关系户顶替,而失去能充分施展才能的工作岗位,这使得部分毕业生感到竞争不公,就业不合理而产生气愤和无奈情绪。有的学生对社会中存在的种种不正之风和不合理现象不能正确分析,产生逃避社会或过于担忧的心理。
挫折的产生并不一定是坏事,正如一帆风顺并不总是好事一样,挫折同样可以激发人的巨大潜力。在挫折面前,如果低头认命就会一事无成.如果勇敢地接受挑战就可能“柳暗花明又一春”。因此,面对挫折,一定不能退缩,要冷静分析导致择业失败的原因,要针对原因对症下药,要有“屡败屡战”的勇气和豪情。

第二节 大学生择业的心理问题

随着高校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不少毕业生面对机遇和挑战,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常常产生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导致心理失衡,不但影响毕业生择业,而且影响毕业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加强大学生择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对毕业生进行职业指导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一、大学生择业的心理矛盾
心理矛盾也可理解为心理冲突,它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方向的动机、欲望、目标和反映同时出现,由于莫衷一是而引起的紧张心态。心理矛盾是引起心理失衡的重要原因。过分强烈而持久的心理矛盾冲突对人的心理健康和活动效果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大学生在择业中常常会出现各种矛盾心理,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班主任的思想开导和专业人员的心理咨询等方式一般都能得到解决。大学生择业的矛盾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当代青年学生的理想丰富多彩,大学生在择业中对理想的追求更加强烈,更加远大。他们踌躇满志,豪情满怀,准备在社会上搏击一番。但由于他们涉世尚浅,对社会了解还不够深,理想往往脱离客观条件,在择业上与社会需要存在着差距,个人理想往往脱离客观现实与主观条件。大学毕业生普遍留恋条件舒适的大城市,好高鹜远,追求社会地位高,经济效益好的工作岗位,而不愿到边远地区或条件较差的地区去工作。许多大学生都想成为大经理、大老“大款”,想走商业巨子之路。他们并未真正思考自己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也较少考虑所定的目标是否有利于个人的发展,甚至不了解自己的气质、性格、能力、兴趣适合于何种工作,因而出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二)“鸡头”与“凤尾”的矛盾
在大学生中经常会发生做“鸡头”还是做“风尾”的辩论,也就是到小地方做人才还是到大地方做闲人。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但至今也是见解各异。在大城市或者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发展迅速,机遇相对较多,但这类地区人才相对饱和,如北京、上海这类城市,大学生到处都是,本科生不足为奇,因而,在这些地方工作只能做“风尾”。相反,一些中等城市和广大农 村地区,人才相对匮乏,本科生都不多见,到这样的地方工作,必然会做“鸡头”。然而,“鸡头”虽好但吃苦较多,“风尾”虽然埋没人才但很安逸,这是一个矛盾,对于许多毕业生来说,它都是一个“两难选择”。“鸡头”与“风尾”的矛盾不仅表现在择业地域方面,也表现在对工作单位的选择上。
(三)渴望竞争与缺乏勇气的矛盾
就业制度的改革,为大学生的择业提供了公平、平等的竞争环境。大多数学生对此渴望已久,他们已经认识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如果没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就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但是,当真正面对社会为其提供的竞争机会时,许多大学生又顾虑重重,缺乏勇气,有的怕竞争失败丢了面子,有的怕竞争失败伤了和气,有的认为不正之风干扰太大,竞争肯定会失败。他们把不愿参与竞争的原因归结到外界,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他们自己主观努力不够,缺乏实践的能力和勇气,尤其一些学生在择业中遇到困难时,不善于调整目标、调整自己,而是自己给自己打退堂鼓,自己拱手让出竞争的权利。
(四)所学专业与未来工作的矛盾
不少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看得很重,在择业中只要是专业不对口就认为不适合自己,但在现实社会个,真正完全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是不多的,于是就产生了所学专业与未来工作的矛盾。其实,本科教育更多的是学习能力的教育,是接受新事物能力的教育,是适应环境能力的教育,因此,毕业生完全不必为学不能致用而苦恼。当前,许多大学都在强化对本科生的基础知识的培养,一些高校对入学新生不分专业,这些做法都是在淡化本科生的专业意识。国内许多大公司更是对专业看得很淡,如“宝洁公司”在招收毕业生时就根本不限制专业,仅对应聘者进行基本能力测试和面试。
(五)择业工作与继续求学的矛盾
由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苛刻,高校中考研的学生逐年递增。这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已经充分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说明学历在择业中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城市对学历的限制比较严,好单位也要求高层次人才,因而,不考研就很难找到好工作。但择业与继续求学之间常存在矛盾,一是时间上的矛盾,二是用人单位制造的矛盾(声明自己考研的毕业生往往签不到单位),这两方面的矛盾解决不好,很可能既耽误了考研又延误了找工作。
(六)亲情与爱情的矛盾
亲情与爱情的矛盾也是毕业生经常遇到的烦恼。现在的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增多,父母大多希望他们毕业后回到自己身边,尤其是女生,家长更加不放心她们独自在外地生活。那些在读书期间谈恋爱的大学生们,毕业时为了能到一起,想尽了办法,但由于父母的期盼.又增添了许多烦恼。男生希望女生到自己家乡落户,女生却希望男生到自己父母身边安家,即使双方妥协,双双留在外地,却又伤了亲人的心。
二、大学生择业的心理误区
心理误区是指人在心理上特别是认识和人格上陷入无出路而又不能自拔,且本人对此又缺乏意识的状态。就业制度的改革,使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竞争压力,大学生心理矛盾的扭曲和沉积,往往使大学生在心理上出现种种困惑和不适应,导致产生心理误区,主要表现有:
(一)对现状不满意,选择的自由度越大越好。
就业制度改革给广大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受到了普遍的欢迎,但有一部分大学生认为,既然现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就业政策就应该是完全的市场政策,供需双方完全可以自由交易、自由成交。选择的自由度越大越好。“我想选择哪里就选择哪里”,“哪个用人单位要我,我都可以去”,不希望国家再有条条框框限制的就业政策。他们抱怨改革的步子太慢,却没有想到市场条件下就业制度的改革还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要和国家的劳动人事制度、招生制度、分配制度、户籍制度的改革配套进行,是要经历一个历史过程的。而社会不正之风等腐败现象的存在,使得部分毕业生对现状不满,引起心理失衡。
(二)只顾眼前利益,选择单位就看实惠不实惠。
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一部分大学生择业时只顾眼前利益,过分注重经济效益,讲究实惠,忽视个人的发展。他们的观点是“管它专业对不对口,挣钱第一”,“前途、前途、有钱就图”,“先挣钱,后搞专业”。在与用人单位洽谈时,有些毕业生首先问及的是单位的效益如何,待遇怎样,住房能否落实,奖金是否高,而对自己的发展前景不加考虑。他们的眼睛只盯着外贸、金融、保险和电信等经济效益好的部门,很少问津企业、科研、教育等更能发挥他们才能的部门。在择业中表现出急功近利的趋势,让用人单位反感,使得一些学生虽各方面条件不错,却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
(三)抱怨竞争环境,自认为求职的竞争就是关系的竞争
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为广大学生择业提供了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毕业生的择业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和更多的选择机会。有些学仍然抱怨竞争环境不公平,甚至认为,择业的竞争不是求职者素质的竞争,而是关系的竞争,看谁的关系硬,看谁的关系起作用。于是,这些学生不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努力上,而是寻情钻眼、找关系、托门子、递条子,甚至不惜代价,重礼相送,用庸俗化的一套对待择业,自己反对不正之风,又用不正之风的一些手法对待择业,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受到损害。另一部分学生则缺乏竞争的勇气,长期形成“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在择业中遇到困难就意志消沉、一蹶不振。
(四)强求心理平衡,我不能比别人差。
大学生参加大规模的供需双方洽谈会尚属首次,他们在这种场合评价自己的价值能否得到承认的最常见的办法是互相攀比,比周围的同学哪个选择了知名度高、效益好的单位,哪个同学去了大城市或高层次部门。在他们心理总有一个念头就是“我不能比别人差”、“我不能不如人”。尤其是学习稍好的学生更是如此,于是在选择中,攀比嫉妒,强求心理平衡,总是把别人强作为标准,“这山望着那山高,这花看着那花俏”。有的同学自己毫无主见,总是随波逐流,认为大多数人钟情的一定是好工作,盲目跟着大多数人走,忽视了自己的特长。结果,不从实际出发,延误了时机,丧失了最能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
(五)虚荣心理较强,择业不会有什么问题
有的大学生在择业时过分粉饰自己,孤芳自赏,认为自己在学校经过多年学习,有了“资本”,以天之骄子自居,社会上各种工作对他们来说都不在话下,任何事情在他们手中都可迎刃而解。有的大学生在推销自己时,不实事求是,有意抬高自己,甚至弄虚作假,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在洽谈会上,时间短、任务重,招聘人员不可能考核那么全面,只要自己能充分表现自我,管它真本事不真本事,能签约就是真本事。
三、困扰大学生择业的几种常见心理现象
心理障碍是指一切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或倾向,它是由心理压力和心理承受力相互作用,使人失去了应有的心理平衡的结果。大学生在择业中出现的矛盾心理以及心理误区,如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宣泄,则可能发展成为影响择业的心理障碍。这种不良的心理障碍一旦形成,就会严重困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乃至择业。一般地,大学生择业中出现的心理障碍多属适应过程中的轻度心理障碍。
(一)焦虑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而引起的,是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等感受交织成的情绪状态。绝大多数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焦虑。优秀学生焦虑的问题是能否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单位;成绩不佳的学生焦虑的是没有单位选中自己怎么办;来自边远地区的同学为不想回本地区而焦虑;恋人们为不能继续在一起而焦虑;女同学为用人单位“只收男性”而焦虑;还有一些大学生优柔寡断,竞因不知自己毕业后向何处去而焦虑。
大学生的上述焦虑状态一般并不会对生活构成障碍,但如果焦虑不能得到及时的缓解,就有可能向病态发展,表现出情绪紧张、心情紊乱、注意力不能集中、身心疲倦、头昏目眩、心悸、失眠等症状。这种焦虑,使大学生毕业时精神上负担沉重、紧张烦躁,、心神不宁、萎靡不振;学习上得过且过、穷于应付、反应迟钝;生活中意志消沉、长吁短叹、食不安味,卧不安席。有些学生在屡遭挫折之后,甚至产生了恐惧感,一提择业就心理紧张。此时,焦虑不但干扰了大学生的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娱乐,还成为择业的绊脚石。
(二)自负
自负心理是过高地估计个人的能力,失去自知之明。一部分毕业生自认为是“天之骄子”,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应得到优待,于是在择业过程中,总是抱有洋洋自得、自负自傲的心理。面试时,夸夸其谈,海阔天空,给用人单位留下浮躁、不踏实的印象,使用人单位难以接受。在自负心理的支配下,不少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不正确,心理定位偏高,结果高不成低不就,迟迟不能落实单位。看到别人都签了约,他们常常会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对社会、学校和他人都可能怀有不满情绪,但有时也会向相反方向发展,出现比较严重的自卑心理,从而不敢应聘求职。
(三)自卑
自卑心理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低,看不起自己。这一消极有害的心理在不少毕业生身上存在,严重影响他们就业。一些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辞,成绩平平生面对择业市场,常常产生自卑心理,不敢大胆推荐自己,认为自己竞争力不够。有些大学生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在择业中他们缺乏自信心,勇气不足,例如认为自己相貌不好,伯用人单位以貌取人,更害怕用人单位拒绝而无地自容。自卑心理源于他人对自己的不客观评价和自己对自己的消极暗示。反复地消极暗示可能导致认知功能的丧失,尤其是对于一些自我意识发展不健全的大学生,部分择业困难的女大学生以及性格内向或有生理缺陷的大学生来说,强烈的自卑心理会成为他们择业乃至生活的最大障碍。
(四)怯懦
怯懦者害怕对冲突,害怕别人不高兴,害怕害别人,害怕丢面子。所以在择业时,因怯懦,他们常常退避三尺,缩手缩脚,不敢自荐。在用人单位面前他们唯唯诺诺,不是语无伦次,就是面红耳赤、张口结舌。他们谨小慎微,生怕错话,害怕回答问题不好而影响自己在用人单位代表心目中的形象。在公平的竞争机遇面前,由于怯懦,他们常常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以至于败下阵来,错失良机,于是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导致自我评价和自信心的下降。
(五)依赖
在择业中,有的大学生对自己缺乏清醒的认识,择业信心不足,犹豫观望,择业依赖父母,依赖社会关系,依赖学校和老师。在人才市场上,父母代替子女、朋友代替自己与用人单位洽谈的场面屡见不鲜,好像不是毕业生自己求职,而是父母亲属求职。他们缺乏自我选择决断能力,不能积极主动地去竞争,去推销自己。依赖心理是普遍存在的,但人们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由于大多数毕业生并不能通过他人的关系找到工作,因而,依赖心理往往成为择业的又一绊脚石。
(六)冷漠
当一些大学生因在择业中受到挫折而感到无能为力,失去信心时,会出现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情感淡漠、沮丧失落、意志麻木等反应。他们自认为看破了红尘,决计听天由命,任凭自然发落。冷漠是遇到挫折后的一种消极的心理反应,是逃避现实,缺乏斗志的表现。这种心理是与就业的竞争机制不相适应的。
(七)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即违背社会行为规范的适应不良行为。毕业前一些大学生因某些主体需要不能满足或强度较大的挫折感,加之平日缺乏应有的品德与个性修养,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行为。常见的有逃课、损坏东西、对抗、报复、迁怒于人、进行不良交往、过度消费、嗜烟、嗜酒等等。问题行为的存在,不仅影响学生的顺利择业,还可能严重导致违纪与违法。
(八)躯体化症状
躯体化症状是由于心理压力和生活方式而导致的异常的生理反应。毕业前的大学生,由于心理应激水平高、心理冲突强度大、挫折体验多,加之一部分大学生性格上本来就不十分健全,因此容易导致某些躯体化症状,如头痛、头昏、血压不正常、消化紊乱、背痛、肌肉酸痛、口干、心慌、尿频、饮食障碍或睡眠障碍等。这些症状若不及时排除,则会危及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从以上种种反应可以看出,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产生的心理障碍,具有适应性障碍的特征。主要是因大学生面对求职环境的应对不良而引起,故有的焦虑急躁,有的自卑怯懦,有的冷漠逃避,有的孤傲目空一切,有的全身不适,有的食欲不振,这都说明,他们对求职环境缺乏一种良好的适应。但这种现象只属于发展过程中的适应不良,只要大学生主动适应就业环境,各方面引导得法,这些心理障碍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大多数不会形成心理疾患。

第三节 大学生择业的心理调适

一、关于调适的基本观点
调适,又称心理调适,是指改变或扩大原有认知结构,以适应新情境的历程。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挫折和冲突,引发各种心理问题,既不利于个人身心健康也不利于求职就业。心理调适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大学生在遇到挫折和冲突时,能够客观地分析自我与现实,有效地排除心理困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从而保持一种稳定而积极的心态,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择业大学生的择业目标,人尽其才,各得其所。
大学生的心理调适主要是指自我心理调适。所谓自我心理调适,就是自己根据自身发展及环境的需要对自己的心理进行控制调节,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力,维护心理平衡,消除心理困扰。大学生学习自我心理调适,能够帮助自己在择业遇到困难、挫折和心理冲突时,进行自我调节与控制,化解困境,排除困扰,改善心境,寻找最佳途径实现自己择业的理想和目标,不至于因受挫而使情绪一落千丈或丧失信心。因此,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心理调适的积极作用,提高自我调适的自觉性,增强承受挫折、化解冲突和矛盾的能力,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促使心理健康,顺利择业。
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一般有以下四方面途径:
(一)永远充满自信
知人为聪,知己为明;知人不易,知己更难。大学生应该对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把主观愿望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充满自信。在平时就应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质,改变那些不适应发展的不良的人格品质,培养自信乐观,自强不息,宽容豁达,开拓创新等品质,树立自信心,在求职遇到挫折困境时,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被暂时困难所吓倒,正视现实,放眼未来,要相信未来是美好的前途是光明的,对自己抱有合理而坚定的信心,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同时要适时调整自己的不良心理。对求职的期望不要太高,保持实事求是,知足常乐的心理。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大学生,更应该怀着一腔热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奉献青春。
(二)正视社会现实
人是社会之人,是现实之人。正视社会现实是大学生择业必备的健康心态之一。积极的心态是正视社会,适应社会;消极的心态是脱离社会,逃避社会。目前总的趋势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越来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而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就业政策的深化,随着国家劳动认识制度的改革配套,社会将尽可能为大学生求职择业提供交好的环境,职业选择的机会将大大增加,这必定为大学生施展自己的才能提供广阔的天地,也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与成才。但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国目前的生产力还比较落后,供需形势不平衡,教育结构不合理,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不可能使人人满意。另外我国的毕业生就业市场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不正之风还有可乘之机,用人单位自主权扩大以后,对大学生要求更加严格。所以,大学生要从实际出发,更新择业观念,面对人才市场,必须勇于竞争,以便被社会承认和接受。
(三)培养独立意识
社会并不把大学生当作学生或未成熟的青年看待,社会要求大学生对自己行为负完全的责任,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从纷繁琐碎的日常小事开始,训练独立处理问题,发展各种基本生活技能的能力,摆脱家庭的关怀呵护,学会自立。其次,要注重培养独立处理学习、生活、应付工作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而不是在等待老师安排和指导下去做,要学会顺应环境,改变环境。第三,要在思想上和心理上走向独立。思想上意识到大学生要走自己的路,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寻求自己的奋斗目标,独立处理面对的各种问题,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体系;而心理上的独立,很重要的一方面是要有自信心,无论成功与否,身在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坦诚地对待自己,都相信自己的能力,做到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保持乐观进取,积极健康的心态。
(四)正确对待挫折
挫折是指个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干扰和障碍,致使动机不可能实现的情绪状态。挫折是试金石,心理健康的人,勇于向挫折挑战,百折不挠;心理不健康的人,知难而退,甚至精神崩溃、行为失常。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应保持健康稳定的心理,积极进取的态度,遇到挫折,不要消极退缩,要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是主观努力不够,还是客观要求太高,是主观条件不具备,还是客观条件太苛刻,经过认真分析,才能心中有数,调节好心态。有的同学一次落聘就灰心丧气,一蹶不振,落聘虽失去一次选择职业的机会,但并不等于择业无望,事业无成。因此,遇到挫折,要敢于向挫折挑战,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因为通向成功的道路不会是平坦的,只有坚强不屈,顽强拼搏,才能达到光辉的顶点,而那些一遇挫折就偃旗息鼓的人,只能半途而废,水远不可能成功。对待挫折不是被动适应和一时忍耐,而是要放弃等待机遇、怨天尤人、牢骚满腹的挫折心理,藐视困难,增强信心,修订目标,客观分析,积极进取,创造新生活。
二、提高大学生自我调适的自觉性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也是心理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人的心理活动总是处于由不平衡-平衡-新的不平衡-新的平衡的螺旋式发展过程。人的根本特点就在于能够自我调节和控制,去改善自己的心境,寻求最佳途径实现自己的目标。
大学生应当认识到,人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历程,也是人对环境不断适应的历程,在人生的某些阶段,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社会对人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以致使个人感到难以适应。此时,如果个人能够主动自觉地改变自己或改变环境,使个人与环境保持协调,就可以度过难关顺利进入下一个新的人生阶段。相反,如果个人不能调适自己以符合环境的要求或不能克服环境的某些限制,就会无法通过难关,在发展道路上出现滞留现象。滞留的时间越长,适应的困难越大,不仅影响自己的现在,还会影响自己的一生;不仅影响择业结果,而且危及身心健康。
面临毕业,大学生们自然会考虑到社会给自己提供那些职业位置,有多少选择的机会与可能;同时也会想到如何认识自己,调整自己,使个人做出最佳选择并尽快适应职业活动。前者属于社会就业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后者则是心理问题,属于个人可以掌握的部分。认识环境、把握自己、寻找一个心理出路,乃是最积极可行的途径。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通病是: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常常不去认真了解分析自己可掌握的那一部分因素,却企图主宰自己不可驾驭的那一部分因素。不少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也容易犯此类通病。
总之,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心理调适的作用,提高自我调适的自觉性,尽量通过自身的努力使自己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以利于合理择业、顺利就业和健康成长。
三、心理调适的具体方法
大学生要控制自己的心境,自觉地调整内在的不平衡心理,增强心理素质,保持积极、他快的情绪,就需要不断地对自己进行心理调适。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心理调适方法,供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加以使用。
(一)自我激励法
自我激励法主要指用生活中的哲理、榜样的事迹或明智的思想观念来激励自己,同各种不良情绪进行斗争,坚信未来是美好的,因为失败、挫折已经成为过去,要勇敢地面对下一次,尽可能地把不可以预料的事当成预料之中的,即使遇到意外事件出现或择业受挫,也要鼓励自己不要惊慌失措,冲动,急躁,而是开动脑筋,冷静思考,寻找对策。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要相信自己的实力,通过自我激励,增强自信心,消除自卑感,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态。
(二)注意转移法
注意转移法即把注意力从消极情绪转移到积极情绪上。当不良情绪出现时,可以来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寻找一个新颖的刺激,激活新的兴奋中心以抵消或冲淡原来的兴奋中心,使不良情绪逐渐消失,如:听听音乐,参加体育运动,进行自我娱乐,接受大自然的熏陶,参加有兴趣的活动等等,使自己没有时间沉浸在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良情绪反应中,以求得心理平稳。
(三)适度宣泄法
当遇到各种矛盾冲突,引起不良情绪时,应尽早进行调整或适度宣泄,使压抑的心境得到缓解和改善。宣泄的较好方法是向你的挚友、师长倾诉你的忧愁、苦闷,使不良情绪得到疏导。在倾诉烦恼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和理解,获得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也可通过打球,爬山等运动量较大的活动,消除压抑心理,恢复心理平衡,但应注意场合、身份、气氛,注意适度,宣泄应是无破坏注的。
(四)自我安慰法
自我安慰法又称自我慰藉法,关键是自我忍耐。在择业中大学生常常会遇到挫折,当经过主观努力仍无法改变时,可适当地进行自我安慰,以缓解动机的矛盾冲突,解除焦虑、抑郁、烦恼和失望情绪,这样有助于保持心理稳定。在因挫折而情绪困扰时,可用“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塞翁失马,焉知祸福”等话语来做自我安慰,以解脱烦恼。
(五)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认为,人们的情绪困扰是由于不正确的认知即非理性信念所造成的,因此,通过认知纠正,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就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不合哩的信念给人们的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例如,有的大学生择业不顺利就怨天尤人,认为“人才市场提供的岗位太少”,“用人单位要求太高”,其原因就在于他只从客观上找原因,认为“大学生择业应当是顺利的”,“社会应该为大学生提供充足的岗位”等等。正是由于这些不正确的认知信念,造成了他的不良情绪,而这种不良情绪恰恰来自于他自己,所以,如果能改变这些不合理的观念,调整认知结构,不良情绪就能得到克服。大学生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时要把握三点:第一,要认识到不良情绪不是源于外界,而是由于自己的非理性信念所造成的;第二,情绪困扰得不到缓解是因为自己仍保持过去的非理性信念;第三,只有改变自己的非理性信念,才能消除情绪困扰。
自我调适的方法还有很多,如环境调节法、自我静思法、广交朋友法、松弛练习法、幽默疗法等。这些都是应变的一些方法,但最主要的是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对择业要充满信心,要注意磨炼自己的意志,培养乐观豁达的态度,不要惧怕困难、挫折,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心理。
总之,在择业求职过程中,毕业生应提高自我调适的自觉性,立足于自身的努力使自己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同时,社会、学校和家庭各方面也应提供热忱的关注和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面对现实,排除心理困扰,缓解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促使他们尽快实现角色转换,顺利走向工作岗位。
三、择业过程中的几种基本方法及技巧
大学生在择业时,积极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运固然重要,但掌握一定的方法与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下面分别介绍自荐、面试的方法和技巧。
(一)自荐的方法和技巧
毕业生为了能顺利求职,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正确地宣传、展示和推销自己。自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自己能否进一步获得面试的机会,是一次不见面的“面试”,因此,作为毕业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恰当的自荐方式
常见的自荐方式有:口头自荐,书面自荐,广告自荐等多种。选择何种自荐方式,对每一位求职者而言,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毕业生应当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恰当的自荐方式。对谈吐自如,反应敏捷且具有一口流利普通话的求职者,选择口头自荐,较能发挥自己的优势;能写一手隽秀的字体和漂亮文章的求职者、选择书面推荐更能显示出求职者的魅力。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选择哪种自荐方式还要看用人单位的需要,同时,自荐材料的递送方式也很重要,求职者向用人单位当面呈送自荐材料,可加深用人单位的印象,增强求职成功的可能性。
2.自荐材料准备充分
自荐材料包括自荐信、个人简历、证明材料和学校推荐表等。自荐材料应完整齐全。自荐信主要是进行自我情况的介绍,展示个人的能力和特点;个人简历主要让用人单位了解自己过去的经历;证明材料是个人所取得的成绩;学校推荐表反映学校对自己的认可情况。自荐材料的准备,一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二要突出重点,强调个人的专长和特点;三要文笔流畅,字迹端正;四要措词谦虚,不用可能引起别人反感的话语。有时,自荐材料用多种文字书写对求职也有帮助。如你在少数民族地区择业,用民族文字和汉语撰写自荐信会取得良好效果,如前住外事、旅游、合资企业工作,可另准备一篇外文自荐信,让用人单位了解你的外文水平。
3.掌握自我介绍的技巧
灵活掌握自我介绍的技巧有利于帮助毕业生顺利打开求职的大门。自我介绍时,要积极主动,自信大方;要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强调自己的专业特长,知识面和兴趣爱好;要实事求是,不要文过饰非;要有的放矢,针对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来介绍自己的能力。
4.赢得好感的技巧
赢得用人单位的好感也就达到了求职目标的一半,为了赢得用人单位的好感,自荐时可从四个方面把握:第一,应聘时着装应整洁大方、干净利索、女同学切忌浓妆艳抹,穿着过分透明或性感的裙装。第二,自荐时要充满信心,落落大方,交谈时从容不迫,声音适度。第三,自荐时以礼待人,举止应得当,在面试场合,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不宜将手插袋或倒背、叉腰,而吞云吐雾,指手画脚,都不会给人留下良好印象。第四,要注意言语平实、客观,避免锋芒太露或夸夸其谈,回答问题要切题,要注意文明用语.不使用油腔滑调,格调低下的俗话。
(二)面试的方法
在择业过程中,用人单位常通过面试来决定是否录用应聘者。面试不仅能考核一个人的综合能力,还可以使招聘者通过观察,了解应聘者是否具备从事某种工作的能力。面试是大学毕业生择业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当予以充分重视。
1.面试的准备
为了面试时能从容应战,毕业生在面试前应从三个方面做好准备:
(1)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大多数招聘者都会提出与本单位有关的问题,因此,求职者对用人单位的情况应有所了解,以缩小双方的距离,增加招聘者对你的好感。
(2)进行模拟问答。用人单位在面试过程中常会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求职者应对用人单位在面试中可能提出的问题做出预测,并进行模拟问答。招聘者要求回答的问题通常有四个方面:一是介绍自己;二是选择该单位的理由;三是对时事政策的了解和看法;四是如故录用将以什么样的抱负和姿态投入工作。
(3)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在参加面试前要适当放松,调节自己的心态,应注意休息,以便有充沛的精力参加面试。
2.面试的基本礼仪
在日常社交中,礼仪是不可少的,在面试时,求职者更应注意讲究礼仪,否则就会让招聘者觉得你缺乏修养。面试时要遵守时间,一般可提前5—10分钟到达面试地点。衣着应整洁,不要给人不修边幅之感。举止要自信文雅,表情要自然,动作要得体,坐和立都要保持良好的体姿。要注意聆听对方的讲话,向对方介绍问题时,眼睛要注视对方,不要东张西望,也不要眼睑低垂。
3.面试的语言应用
面试时的语言表达也是十分重要的。面试者回答问题时口齿要清晰,注意控制说话速度,保持语言流畅,答话要简练完整,注意不要甩口头语和不文明语言,注意语调和速度的正确运用。面试时,谈话要含蓄,遇到难以回答的问题,机智、幽默的语言会增加轻松愉快的气氛,有助于化险为夷。在面试交谈中要随时注意听者的反应,要根据对方的反应,适时地调整语气、语调、音量及内容,发现对方无兴趣,马上转移话题,发现对方侧耳倾听,说明音量太小,要适当提高声音。
4.回答问题的技巧
面试的—个重要内容是回答问题,掌握答问技巧对应聘者十分重要。回答问题时要抓住重点,言简意赅、切忌长篇大论,让人不得要领。对招聘者提出的问题不可简单地用“是”或“否”作答,应讲清原因和理由,进行适当的解释。如对招聘者提出的问题。一时摸不到边际或难以理解,可陈述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待对方确认后,有的放矢,切忌答非所问。回答问题时要有个人独特的见解,但也不必为此而标新立异。面试时遇到自己不知、不借、不会的问题,不要不懂装懂,牵强附会,应诚恳坦率地承认自己的不足,虚心向对方请教,反而会引起主试的信任和好意。
学习与思考:
1. 如何看待大学生职业选择中的挫折?
2. 如何调整心态,确立正确的择业心理?
3. 面试中的心理调适,你如何应对?
4. 如何处理职业选择中的心理冲突?









第八章 大学生的情绪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大学生的情绪特点

一、情绪的概念
情绪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反应。它是基于人的需要而产生的。经长期研究表明,情绪具有先天遗传性,人的恐惧、愤怒、欢乐、悲哀等基本情绪及其表现方式是生来就有的,不学自会的,但成人的复杂情绪则是后天习得的。情绪在形式上可以以心理特质的方式蕴含在人的人格结构之中,在内涵上是主体主观需要同客观环境(包括周围人)整合的产物。面对如此复杂的情绪现象,心理学家把情绪结构归结为三个方面,这也是任何情绪都具备的三要素。即内省的情绪体验,二是外在的情绪表现,三是情绪的生理变化。
(一) 内省的情绪体验。简单地说,就是人对情绪状态的自我感受,是在强度、紧张水平、快感度和复杂度4个维量上产生的心理感受。内省的情绪体验是人脑对客观环境和客观现实的重要反映形式之一,这种反映形式不同于感觉、知觉和思维反映形式。即情绪活动不同于认知活动,它不是对客观事物本身实质的反映,而是带有主观色彩的之于主体需要的反映。
(二) 外在的情绪表现。外在的情绪表现即表情,具体指面部表情、言语表情和体态表情。在情绪发生过程中,人的行为会发生习性反应,面部及身体其他部位都会随着主体体验而显现出相应变化,也会有相应的言语。如遇到伤心、悲痛的事有的人捶胸顿足、呼天抢地;如遇到高兴的事就手舞足蹈,典型的是范进中举之后,手脚乱舞大呼“我中了”;可见表情在情绪活动中具有独特作用,是情绪本身不可分割的发生机制,也是传递情绪信息的外在表现。
(三) 情绪的生理变化。即情绪产生时各系统器官都会发生生理变化和物理反应,尤其是脑和神经系统,该系统为情绪发生和持续提供了能量。其生理机制就是大脑皮层的不同神经元产生兴奋,皮下中枢,包括海马、丘脑和脑干网状结构不断传递和反馈信息,协调和支持脑的激活水平和情绪状态。伴随着脑和神经系统的变化,机体的其它内脏器官也会随着产生不同的生理变化,如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情绪生理变化是主观体验的深化,又是外在情绪表现的基础,在情绪结构中处于承上起下作用。
二、情绪的相关概念
(一) 情绪和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情绪和情感经常混用,在心理学上,情绪和情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西方心理学界虽对情绪和情感未作严格区分,但认为:情绪包含着情绪表现(表情)和情绪体验(情感)。苏联及我国心理学界对情绪和情感作了严格区分,认为情绪分为心境、应激和激情;情感分为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
心境:深入持久而微弱的情绪状态;激情:强烈爆发的短暂的情绪状态;应激:出乎意料的紧张引起的情绪状态。情感相对好理解。
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有以下三个方面:
1.从所联系的心理层次看,情绪的心理层次低一些,是先天的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感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属于高级心理现象。
2.从所具有的品性看,情绪一般不稳定,具有较大波动性;情感则较稳定,持续时间较长,甚至影响人的一生。
3.情绪与情感相联系和依存。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产生的。进而发展成为情绪深层核心,它通过情绪得以实现。情绪包含着情感,受已形成情感的制约,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新的情绪蓄积又促成情感的衍变,二者相依存、制约和发展。
(二) 情商与智商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简称EQ)是相对于智商(IQ)的一个概念,是情绪、情感商数的简称,也是情绪评定的量度。它是90年代初美国成功心理学家丹尼尔高尔曼率先提出的,其内涵包括五大方面:一是认知自身的情绪;二是妥善管理情绪;三是自我激励;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五是人际关系管理。情商是情感理论的新发展,情商高,才能情绪稳定、立志坚强、乐观豁达,有利于自身学习、工作及人际关系调整。现代成功学认为:智商(IQ)在成功中占20%的份额,而情商(EQ)占80%份额,智商有利于选聘,情商有利于升迁。10月18日中青报独家采访了这位在美国每场讲座要5万美圆的心理学家,他指出:非EQ而是EI,是台湾学者翻译错误, EI不能测量,EQ可以。
三、情绪的作用
1、良好情绪是人体健康的必备条件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中国《黄帝内经》谈到情绪对人健康的影响“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
2、情绪是认知与行为的中介,人格的核心
西方心理学家认为:感情是动机系统,认知是交流系统,运动是行为系统,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的中介是情绪和情感,健全人格的核心是具有良好的情绪。例如:1991年北京大学博士生卢刚因嫉妒开枪杀死5人后自杀。4位物理学教授其中一位是美国太空总署顾问还有一位他的同学。
3、是人际交流的协调剂
中国俗语“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知道眉眼高低,通过人的情绪反馈信息,领悟到别人对自己的态度。
4、情绪是人成功的助燃剂
对成功和成就的看法:悲观者说,当我看见它时我相信它;乐观者说,当我相信它是我看到它。就如桌子上的半杯水,乐观者认为是“半满”而悲观者看到的是“半空”。例老太婆有一个开伞店的女儿和开干洗店的女儿,阴天担心开干洗店的女儿衣服晒不干,晴天担心伞卖不出。有人开导她,好福气,阴天也赚,晴天也赚。
成功者总拿自己的成就和自己的目标和潜能比;失败者总拿自己和别人比。
四、大学生情绪的特点
(一)丰富性和复杂性
从人的生理发展分段来看,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14-25岁),这一时期是人生面临多种选择时期,学习、交友、恋爱等人生大事基本在这一阶段完成。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生理基本成熟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处于心理断乳期,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对人、事、社会等各种现象特别关注,对友谊与爱情执着追求,对新鲜事物十分好奇,对学业和未来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进取,拥有许多积极情绪(增力情绪)。但大学并不是伊甸园,也有竞争与压力。考试不及格、朋友误解、恋爱失败甚至天气变化等都可以导致消极情绪(减力情绪)的产生。可以说大学生情绪极其丰富又极其复杂。
(二)波动性和两极性
社会、家庭、学校及生活事件,都会对大学生的情绪产生影响。社会的变迁、体制的变革,社会面临新与旧的更替,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大学生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易产生困惑和迷茫,价值的判断,认知的取舍,前途的选择,心理会有许多矛盾;家庭的变故,家庭成员关系的亲疏以及学习、交友等个人生活事件都会影响大学生情绪。使大学生情绪摇摆不定、跌宕起伏,时而热情激动、时而悲观消沉,表现出极大的波动性。这种情绪的极端形式就是情绪的两极性,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
(三)激情性和冲动性
由于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提高,大学生对自己的情绪能够有所控制,但大学生群体兴趣广泛,对外界事物较为敏感,加之年青气盛和从众心理,因而在许多情况下,其情绪易被激发,犹如急风暴雨不计后果,带有很大的激情性和冲动性。如果这种激发结果是积极的,有利于大学生成才,如见义勇为,或是听英模报告会等,都会奏响正义的凯歌;如果激发是消极的,甚至是反面的,如为了哥们义气或小团体利益不惜违反校规校纪甚至犯罪,就会成为愚蠢的举动。
(四)阶段性和层次性
大学阶段由于不同年级培养目标和培养重点不同,教育方式和课程设置有所区别,各个年级面临的问题不同,情绪、情感特点也不同,呈现出阶段性和层次性特点。大学新生所面临的是环境适应、学习方法的改变、新的交往对象熟悉、了解以及新的目标确立等问题。新生自豪感和自卑感混杂,放松感和压力感并存,新鲜感和恋旧感交替,情绪波动大。二三年级经过了一年级的适应过程,能够融于校园生活中,情绪较为稳定。毕业班学生面临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及择业等多方面的重大问题,压力大情绪波动大,消极情绪多。
即使同年级的学生,由于社会、家庭及自身要求、期望不同,能力、心理素质的差别,也会体现着不同的情绪状态,表现层次区别。
(五)内隐性和外显性
大学生很多情绪是一眼就能看出的,考试第一名或赢得一场球赛,马上就能喜形于色。但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学习、交友、恋爱和择业等具体问题,切痛体肤的影响,往往深藏不露,具有很大的内隐性。

第二节 大学生中常见的情绪问题及调适

一、何谓大学生情绪问题
大学生情绪问题,一般是指大学生消极情绪(减力情绪)或称负情绪,是积于不幸事件而引起的悲伤、痛苦长时间持续不能消除的状态。另外情绪问题也不排除因高兴事件引起的高度兴奋,对身心造成危害。两个方面合称劣性情绪。劣性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过度的情绪、情感体验会引发生理的病变,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及消化系统疾病,在人体免疫力下降情况下,还容易患各种传染性疾病。
二、大学生情绪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因素的影响
社会因素的影响表现为当今社会变革的影响与多元价值观的冲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竞争机制的引入,生活节奏的加快人际关系日益复杂,传统观念受到冲击,价值体系坐标需要重新选择。转型时期社会腐败、职工下岗、社会治安和贫富差距加大等社会问题出现,这些社会刺激在短时间内以连续不断的方式作用于大学生,一些学生社会阅历浅,心理应对和承受能力弱,极以易引发学生心理与行为严重失调,产生不良情绪。
(二)学校环境影响
目前高校改革正在不断深化,招生不断扩大,由此带来了高校办学的一系列变化,教育产业化实行的上学交费制度、奖贷金制度、考试淘汰机制及择业制度的变更、完善,无不牵动着每一个大学生,冲击着当代大学生动荡不稳的心理,影响着大学生的情绪。另外校园文化的偏差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后也是影响学生情绪的重要因素,校园文化作为亚文化对青年学生情绪健康的影响深远而直接。近年来,由于学业负担沉重和就业压力加大,校园文化出现气氛不浓、品味不高、频度不足、质效不佳现象,许多学生社团组织名存实亡,校园人际关系也变得庸俗化和难以协调。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使不少学生产生心灵孤独感、寂寞感和不适应感,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在此情况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滞后,忽视对学生情绪能力的培养,导致情绪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日益严重。
(三)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庭是人才成长的启蒙学校,可以说,一个人良好情绪状态培养最重要的在于幼时家庭教育,家庭经济状况,家长教育态度、内容与方式,家庭成员之间的亲疏关系,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出问题都会影响学生情绪、情感水平。目前生活节奏加快,对家庭的冲击较大,单亲家庭、下岗家庭等问题家庭增多,90年代初独生子女大学生增多,目前高校近80%是独生子女家庭学生,经研究表明独生子女具有,这一切都会影响大学生情绪。
(四)大学生自身因素影响
大学生自身因素导致的不良情绪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角色转换适应不良。从中学到大学学习和生活及人际交往的不适,不能正确转换角色,引起孤独、自卑和紧张。二是认识上的偏差,表现出“社会人”的实用心态,“时代人”的浮躁心态,“复杂人”的困惑心态,“无关人”的冷漠心态,“多余人”的悲观心态,“独立人”的逆反心态。三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每个学生入学前都有过辉煌和骄傲,但大学校园群英集聚,强者的地位被更强者淹没,理想和现实的反差使许多学生易产生失落感。四是缺乏对情绪准确的知觉和分析。许多大学生都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不能很好地分析自己的情绪,更不能有效控制情绪,使劣性情绪自由泛滥,长期以往,导致情绪问题加剧。
三、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及调适
(一)焦虑
1.概念
焦虑是一种类似担忧的反应或是对自尊心受到潜在威胁的担忧的反应倾向,是个体主观上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的不安感,是紧张、害怕、担忧混合的情绪体验。焦虑是人常见的情绪状态,焦虑对人的影响是复杂的,既可以成为大学生成才的内驱力,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考克斯实验表明:中等焦虑水平者比低焦虑和高焦虑水平者更能取得好成绩。一般来讲,中等焦虑能使学生维持适度的紧张状态,注意力高度集中,促进学习。焦虑水平过高,使人处于高紧张状态,束缚了人的认知能力。一般不良情绪状态的焦虑都是指高焦虑。
2.焦虑的症状及表现
(1)主观的焦虑体验 焦虑者无缘无故地紧张、不安,总是担心什么事情要发生,心情沉重,似乎压着一块石头。
(2)外显行为 注意力不集中,无特定目标的不安和惶恐,反应迟钝。
(二)抑郁
1.概念
是精神受到压抑而产生的教持久、消极的情绪状态。一般而言,性格内向孤僻,多疑多虑,不爱交际,生活遭遇挫折,长期努力得不到报偿的人易陷入此状态。林黛玉是最典型的代表,对我校学生进行SCL-90测试,体现最多的就是此项。
2.表现
情绪低落,思维迟钝,郁郁寡欢,兴趣丧失,食欲减退,失眠,
(三)愤怒
愤怒是喜、怒、悲、恐四大原始情绪或基本情绪之一,是对不愉快刺激的自然反映,是一种反抗准备。一件不愉快的事、一句不中听的话、一场输掉的比赛,都可以惹发愤怒,甚至强烈的攻击行为。学生违纪打架多是源于此。有人说:“愤怒是以愚蠢开始,以后悔结束”。
(四)嫉妒
是他人在某些方面胜过自己引起的不快甚至是痛苦的情绪体验。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说“嫉妒是万恶的根源,美德的蟊贼”。嫉妒表现为:心胸狭窄,不能容人。有一则漫画:武大郎开店,容不下比他高的。金庸小说《天龙八部》描写丐帮马副帮主夫人康敏是运用现代心理学最有震撼力的人物。集仇变、情变和孽变于一身,决心占有一切好东西,小时侯看到邻家女孩花衣服,就给人剪坏,在洛阳百花会上,乔峰少看了他两眼,就让他当不成帮主。很大问题在于嫉妒。
(五)恐惧
是一种担心、害怕的情绪体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杯弓蛇影。现实生活的恐高,怕黑,怕鬼等等。报纸报道:报社实习女记者因恐惧考试,每次采访都如临大敌,后不堪忍受而自杀。
(六)恋爱和失恋
严格意义上说,恋爱和失恋只是一种应激源,而不是具体情绪。但恋爱和失恋体现的情绪状态都是一致的。

四、大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和情绪控制
(一)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1.正确的人生观是良好情绪情感的基础
2.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不幸
人不可能一帆风顺有生就有死,有乐就有苦。苦难对天才来说是一块垫脚石。
3.充分投入地体验生活
积极的情绪就有积极的结果,因为情绪具有感染力,爱伯特巴德说:没有一件伟大的事情不是热心促成的。汪国真:《热爱生命》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情;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冷雨寒风,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中。
(二)不要让坏情绪蔓延
坏情绪就是心灵的垃圾,你象不会允许有人把一盆脏水泼在自己的房间里一样,你不会轻易接受别人给你的心灵垃圾。例:懂事长-——销售经理——秘书——接线员——儿子——猫。
(三)建立积极的自我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有积极和消极之分。退化例:
1.宣泄,合理宣泄,不同于抛心灵垃圾,向亲人朋友寻求支持。
2.升华?
3.幽默
4.克己

学习与思考:
1. 什么是情绪?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
2. 测测你的情绪商数并合理调节
3. 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障碍有哪些?如何应对?
4. 如何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5. 你是如何应对情绪的困扰
















第九章 大学生的挫折心理及应对

一、挫折的内涵
(一)概念 
一帆风顺、一切顺利都是人们的美好期望,正因为它不易得到,所以成为人们相互之间的祝福语。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面临着不同的人生课题。在解决这些人生课题过程中,困难会时时存在的。个人在实际目标过程中,动力性行为会有三种不同的结果:一是无须特别努力即可达到目标,需要很容易满足;二是遇到干扰和障碍,但经过努力或采取某种方法仍可达到;三是遇到干扰和障碍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不能满足。在心理学上,把个人遇到的第三种情况称之为挫折。
挫折概念具体指人们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行为遭遇无法逾越的困难阻碍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的情绪反应、情绪体验,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
(二)挫折产生应具备的条件
1.有行动动机和明确的行动目标。动机是推动个体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动力,没有一定的动机和目标,挫折的产生也就无从谈起。
2.有满足动机和达到目标的手段或行动。个体所感受至的现实的挫折是在他采取一定的手段,为满足一定的需要、实现预期目标的实际行动中产生的。没有满足需要和达到目标的手段与行动,即使目标再高远,动机再强烈,也不会产生挫折感,或只能产生想象中的挫折感。
3.有挫折的情境发生。(实现目标的道路上受阻,不能逾越)必须达到某目标,没达到是情境,只是尝试没达到不构成情境。
4.主体必须对目标受阻有知觉。是指个体在实现目标的行为受到阻碍而产生挫折时,必须有所知觉和认识。否则,就不会构成挫折情境,产生挫折反应。
5.必须有对知觉和体验产生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
从条件中不难看出挫折有2个含义:
(1) 挫折情境,即阻碍个体实现目标,满足需要的情境状态和条件。
(2) 挫折反应,即个体伴随着挫折认知,对于自己的需要不能满足而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如愤怒、紧张、焦虑、攻击等。
一般来说,挫折情境地越严重,挫折反应就越强烈;反之,挫折反应就轻微。但是,只有当挫折情境被主体所感知时,才会在个体心理上产生挫折反应。如果出现了挫折情境,而个体没有意识到,或者虽然意识到了但并不认为很严重,那么,也不会产生挫折反应,或者只产生轻微的挫折反应。因此,挫折反应的性质、程度主要取决于个体对挫折情境的认知。
挫折反应和感受是形成挫折的重要方面,个体受挫与否,不取决于旁观者意见,而在于当事者对自己的动机、目标与结果之间关系的认识、评价和感受。对某人构成挫折的情境和事件,对另一人不一定构成挫折,这就是个体感受的差异。正如巴尔扎克所说:“世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来说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三) 影响挫折感的因素
体现在以下方面:
1.要有迫切感和动机的强烈度
需要越迫切、动机感越强烈,受到阻碍后,挫折感越强。
2.自我期望值
对任何事物的自我期望与现实都可能有一定的差距,如果不从实际出发,只考虑主观愿望,人为拉大二者之间关系,就会产生挫折感。
表现有三种情况:
(1)期望值绝对化——自己只有成功,不允许失败。
(2)过分概括化——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即使是喜忧参半的事情,看到的只是消极的一面。
(3)悲观引申——因小失大,一方面失败了,就对自己全盘否定。
3.归因不当
对某种行为的原因进行解释推测,而归结出与事实不符的原因,易产生挫折感。
待遇不公平感
在学校,大学生之间没有太大的利益冲突,对大学生来说最大的不公平感有可能来自就评优和入党,横向比较不得当,易心理失衡,产生挫折感。
4.个人抱负水平的高低
抱负水平是指按达到目标规定的标准。报负水平高的人比报负水平低的人易产生挫折感。常遇情况甲乙丙三名同学考试都是80分,甲非常满意;乙觉得和自己预料差不多;而丙同学感到失败。丙同学抱负水平最高,乙次之,甲相比较最低。
(四)挫折阈限
心理学上的阈限值说明人的感觉能力。人体接受刺激是有一定限度的,太弱和太强都不会产生感觉。把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即下限叫感觉的“绝对阈限”,或“下阈”。那种继续增强也不会使感觉进一步变化的刺激强度,叫“上限”、“最大刺激阈限”、“上阈”。例如,刚刚引起听觉的声音强度是0分贝,120分贝以上的声音不再会引起人更强的听觉经验,而且会引起痛的感觉,是上阈。
挫折感,也有一个范围。把引起挫折感的最小刺激点叫作“绝对挫折阈限”、“下限”。相应地,一个人能承受的挫折感的最高限度叫作挫折适应极限,即挫折感范围的上限,也称上阈。
绝对挫折阈限与挫折感成反比关系。绝对挫折阈限越低越容易受到挫折,绝对阈限越高对挫折越不敏感。一般来讲,抑郁气质和A型性格的人容易超过挫折适应极限。
二、大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1.自然环境因素:自然因素是指非人力所能及的一切客观因素。例如自然灾害、 台风、地震、酷热、洪水、疾病、事故等。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生疾病、家庭遭自然灾害导致贫困等都可以导致挫折。
2.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影响表现为当今社会变革的影响与多元价值观的冲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竞争机制的引入,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日益复杂,现代西方各种思潮汹涌而来,人们面临传统观念的变革,价值体系坐标的重新选择,新的生活方式的适应等一系列问题。对于青年学生来说,正处于人生最活跃,最丰富多彩的时代,但社会阅历浅,心理应对和承受能力普遍较弱,而且往往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各种各样的社会刺激如果在短时间内连续不断地以激烈的方式作用于青年学生,又缺乏引导和解脱,则极易引发青年学生心理与行为的严重失调。当前社会腐败问题,职工下岗问题,社会治安,贫富差距过大等问题对青年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在社会转型期,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渗入使长期积淀下来的我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形成文化移入压力。文化心理学家霍兰威尔提出,在某些情况下,文化移入压力对心理健康具有非常有害的影响。这是因为,当一种文化移入另一种文化时,由于文化刺激的泛滥,会造成价值体系的重新认知和整合。青年学生身处东西方价值观并存互相冲突的复杂环境中,难以依据自己已有的认知经验,合理而又准确地选择和认同一种社会价值观念系统,从而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归附的境地,也容易产生心理失调和挫折感。
3.学校环境的影响
学校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校园文化的偏差与思想教育的滞后。学校文化作为亚文化对青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直接而深远。近年来由于学业负担的沉重和就业压力的加大,校园文化出现气氛不浓、品味不高、頻度不足、质效不佳的现象,许多学生社团组织名存实亡,校园人际关系也变得庸俗化和难以协调,特别是有些教师对学生的认同层次较低,直接导致学生对自身要求的降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反差,使不少学生心理难以平衡,产生心灵的孤独感、寂寞感与强烈的不适应感,导致挫折的出现。
高校教育改革正在不断深化,奖学金和贷学金制度的改革,上学交费制度的实施,淘汰机制的推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毕业分配政策的完善,无不牵动着每一个大学生,冲击着当代青年学生动荡不稳的心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及时解决学生面对市场经济蓬勃兴起与传统社会相撞击而产生的各种困惑是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学校思想教育的严重滞后不能不说是造成当代青年学生心理受挫重要原因。
4.家庭环境影响
家庭环境影响表现为家庭生活经历的失范与角色转换的冲突。家庭是人才的启蒙学校,可以说,一个人心理的奠基阶段就在于幼时家庭教育。家庭的教育方式,家长的教育态度与内容,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亲疏,对青年学生的心理状况都有重要影响。有关研究表明,青年学生的不少心理问题是与家庭生活的不良背景、早期不良家庭生活经历联系在一起的。大学生中独生子女人数在逐渐增多。他们在家里被视为掌上明珠,受到父母过分的纵容和溺爱,长期接受“包办制”服务,大多生活自理能力缺乏,自我服务意识淡薄,依赖他人的惯性过强。由于缺乏必要的生活实践磨练,在由接受他人服务向自我服务、服务他人的角色转换过程中,他们大多无法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处理好一系列复杂的实际问题,陷入极端的苦恼和矛盾冲突中。
此外,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的心理也形成一定的影响。上学交费制度的实施,使一些本来家境贫寒的农村家庭陷入困境。即使是城市家庭的学生,近年来由于国有企业不景气,政府机构改革,下岗职工增多,家庭的经济来源同样受到很大的压力。
(二)内部因素的影响
内部因素是指大学生自身能力与认识的方面引起的因素。青年学生在由不成熟趋向成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由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两面性和两极性的特点,造成心理上的不平稳状态,因而他们常常强烈地体验到内心所发生的种种矛盾和冲突。我国心理学家张增杰把这些自我矛盾归结为:闭锁性所导致孤独感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强烈求知欲与识别力低的矛盾,情绪与理智之间的矛盾以及愿望、幻想与当前现实的矛盾。这些矛盾统一的方向将决定青年学生的心理发展方向。但青年学生在出现这些心理矛盾和冲突是,会感到极大的不平衡和痛苦,长期的内心矛盾或内心矛盾冲突的强度过大,缺乏必要的疏导,就容易心理失衡,体现在:
1.个体条件差异:体力、智力、性格能力、爱好的偏差。
生理缺陷的人更易比生理好的人有挫折感。一个女孩唱歌跑样了,同学哄堂大笑就自杀了。
2.个体思想认识因素
引起挫折不少是由于认识能力和思维方法引起的,对目标的认知、对成才的认知,盲目的定目标、提要求,会人为造成挫折感。
3.动机冲突因素
个体在活动中常常因一个或数个目标而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机,这些同时存在的动机不可能同时获得满足,在性质上又出现彼此排斥的情况时,就会产生动机冲突。
① 双趋冲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面临两个期待事物之间的选择冲突(例如学习和工作);
② 双避冲突:两个希望避开事物之间选择冲突都厌恶,却又不同时避开,二者必居其一。例如:既不想好好学习,又怕考试不及格。
③ 趋避冲突:既有利又有害的选择,例如:想参加活动锻炼才能,又担心花费时间。
(4)双趋避冲突:面临两个目标各有长短,一方面都想达到,又都试图避开,例如:面临两个各有千秋的异性大学生追求时,往往会陷入这种心理。
三、大学生受挫后的行为反应
(一)积极的行为反应
1、表同:自觉模仿他人优良品质和获得成功的经验和方法,使自身更适应社会要求,增强信心和勇气。
2、升华:用一种比较崇高的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目标代替,借以弥补因受挫而丧失的自尊与自信,减轻痛苦。升华是最积极的行为反应,从古至今演绎出绵绵佳话。古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赋《离骚》;左丘失明写《左传》;孙膑膑脚修《兵法》;司马迁受辱著《史记》。今朝张海迪身残志坚等等。
3、补偿:一个目标不能实现,转向另一个更适合自己目标,取得成功。常说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4、幽默:这种积极的行为反应,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的,必须有积极的生活态度,表现出睿智与从容。例如,有人失恋了,自嘲地说:“只谈过一次恋爱的小子,要不要羡慕他!”
(二)消极的行为反应
1、 攻击:是一种破坏性行为,分为直接攻击和转向攻击。直接攻击是把愤怒发泄到使之受挫的人或物上。转向攻击是由于种种原因使之不能攻击使之受挫的对象,于是愤怒的情绪指向自己或无关的对象,寻找替罪羊。
2、 倒退:表现出与实际年龄不相符的行为,多指大人小孩壮。
3、 固执:不分析失败原因,盲目重复导致其受挫的无效行为。
4、 反向:行为相反于动机而行,如:自卑的同学往往表现出高傲自大;对异性充满向往,却装出不屑一顾的样子等。
5、 逃避:逃避有三个表现,一是逃到另一种现实中;如学习不好就玩游戏,沉溺其中。
二是逃向幻想世界;三逃向疾病。
6、 文饰:文过饰非,起着自我欺骗和自我麻痹作用。如伊索寓言中的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
7、 投射:把内心不被允许的愿望冲动转嫁到他人和事上。
四、正确对待挫折及调适
中国人非常爱面子,由于中国传统伦理型社会结构和文化的影响,人们常常把心理问题与品德联系起来,在心理问题调节上采取具有个人性的隐秘性的,“个人为中心的边缘型心理调节模式”,来解决心理问题,即主要靠自己及其心理意义上的密友进行心理调节。
自我调节方式
(一) 要学会宣泄内心的挫折感
挫折感憋在心理,只能越积越多,达到一定阈值,人就无法承受,要善于寻找途径宣泄。
1、 写日记,促使自己反思。
2、 听音乐,音乐疗法被称为“同步情绪法则”先听一曲与目前情绪相似的音乐,然后改变到你想达到情绪状态的音乐。
3、 找诙谐的书读一读,如恋爱失败,一幅漫画“一生只谈过一次恋爱的家伙到底要不要恭喜他?”
(二) 不要对失败做消极联想
一个高中毕业生问:在今年的高考中,我失利了,我这辈子完了,没有任何希望了!心理专家回答“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要知道,没考上这件事预示着今年不能进大学,除此以外并不意味着其他东西,至于以后能否上大学,能不能找到理想职业,能不能找个好的爱情伴侣,与这件事无关。大学生中许多人爱犯这样的毛病,将失败夸大,做消极联想,要学会正视失败,做好卷土重来的准备。
(三) 善于调节抱负水平
抱负水平是人在从事某种实际活动之前,对自己所达到的目标规定的标准,规定的标准高,抱负水平高,低——水平低,这只是自定的标准,仅仅是个人愿望。实际成就不一定是符合的,如果说,价值观决定其行为方向,那么抱负水平则决定行为到什么程度。
可以说抱负水平是个人成功和失败的一种杠杆,所以确定适度的抱负水平是避免挫折和失败的主要方面。
能够用6个小时达到80分,决不花费10个小时达到90分。
确立适当的目标有4项参考尺度(国外学者)
① 智力程度 (观察力、想象、记忆、思维、操作)
② 知识厚度 所具备的知识面
③ 人才密度 其他竞争对手的实力和分布
④ 兴趣浓度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但如果不能很好的利用则会抹杀的。
跳蚤理论: 跳蚤放在深的容器里,能够跳出来,盖上盖子它跳不出去,时间久了,它逐渐失去了本能,即使拿下盖子也不跳了。
(四) 不要总以幻想来应付挫折
以自己的想象的虚幻情境来应付挫折,借以脱离现实,被称为白日梦,白日梦偶而有之,并不为过,不敢想,有时就不敢做,幻想有时可以缓解挫折感。但回到现实中,现实挫折会使之更痛苦,有可能形成病态行为反应。
(五) 合理认知
人们对挫折的情绪反应不在于挫折本身,而在于对挫折的不合理认识。要通过认识纠正,以理性治疗非理性。合理思维代替不合理的思维。
正确运用归因理论,善于从自身找原因,分析自身能力和目标之间的关系。如果是你的努力不够,下次再努力,如果是你尽力了,你可以对自己说“凡事我必力争,成败不必在我”。
(六) 学会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
前面谈到挫折阈,挫折阈越低,对轻微的挫折越敏感。挫折阈影响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与挫折经验有关。经历坎坷,有较多挫折经验的人,比一帆风顺的人挫折阈要高,承受能力也强。人应付挫折能力是可以学习和锻炼的。
① 要有意识地容忍和接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挫折情境。
② 有意识地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
《一千零一夜》航海家辛伯达,每次航海归来,都可以过上安逸的生活,但他却去寻找与大自然抗争,与海盗搏斗的惊险旅行,使他增加了抗挫折的能力,使他一次次大难不死。
(七) 改善挫折情境
1、预防挫折的产生
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一件事要对成功和失败都做出正确的估价,排际可能产生挫折的因素。
2、改变挫折情境
挫折就是一种目标和现实之间的冲突,改变目标或改变现实都可以改变情境。
恩格斯失恋了,他去了阿尔卑斯山旅行,在外的环境中达到了心理平衡。普希金失恋后也采取了类似的方法,跑到了高加索参加了对土耳其的战斗。
3、减轻挫折引起的不良影响
天灾人祸,生老病死,都是自然规律,非人为所能为也,活着的人要更好的活着。
(八)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友情是一种来自心底的力量,别人的认同和友善也是一种肯定力量。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要克服挫折,增强对挫折的适应能力,离不开和谐的人际关系。当一个人在遭遇挫折之际,得到朋友和周围人的同情、理解、关心、鼓励和支持时,就会减轻挫折反应的强度,增强对挫折的承受力和适应性。因此,大学生必须学会与人交往,努力拓展自己的交往空间,建立广泛而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既是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也是增强挫折承受力的重要途径。
学习与思考
1.什么是挫折?你如何看待生活中的挫折?
2.你认为大学生活中的主要挫折有哪些?你是如何应对的?
3.挫折与压力的关系?
4.如何提高自身的抗挫折能力?


参考文献:
1.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的性、爱与爱欲 安东尼. 吉登斯著 陈永国 汪民安等译 社会文献出版社 01年2月版
2. 中国当代大学生性观念与性行为 潘绥铭 曾静著 商务印书馆00年
3. 弗洛伊德的爱欲论——自由及其限度 艾布拉姆森著 陆杰荣 顾春明等译 辽宁大学出版社87年出版
4. 爱的艺术 艾.弗洛姆 李健鸣译 商务印书馆 87年版
5. 人类性爱史话 蕾伊.唐娜希尔著 李意马译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88年版
6. 情爱论 瓦西列夫著 赵永穆 范国恩 陈行慧译 商务印书馆86年版
7. 女性性向学 岛田一男著 区伟强译 甘肃人民出版社 87年版
8. 人格心理学 Jreey M.Burger著 陈会昌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00年1月版
9. 大学心理学 张厚粲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00年版
10.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00年版
11.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 M.艾森克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00年版
12.心理学的故事 亨廷.霍顿著
13.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14.健康心理与人才培养 贺淑曼 蔺桂瑞编著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99年版
15.林崇德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 安徽人民出版社
16.桑志芹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 南京大学出版社
17.性心理学 蔼理士著 光复旦译 三联出版社 88年版
18.大学生心理卫生概论 边和平 周玉清主编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95年7月出版
19. 张厚粲,大学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0. 陈琦 现代教育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1. 郑日昌主编,心理测量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2. 林崇德著,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3. 林崇德主编,学习与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4. 陈英和编著,现代认知发展心理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 心理健康 健康教育 大学生 心理 健康 学生 大学 教育

扩展阅读

预防医学,和“治未病”的指导原则,加速了我国大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 21世纪人们最需要的是健康。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没有健康的身心一切无从谈起。 生命健康是个全程呵护的过程,面对现代病,事

  作者:王晓楠详情


2021年11月2日,中国民生银行某分行《员工心理调整与压力疏导》课程圆满结束!特邀“压力绩效管理专家”郭敬峰老师精彩授课:情绪管理技巧、员工辅导技术、压力疏导方法,大家积极互动,课程氛围轻松活泼,激

  作者:郭敬峰详情


前不久看到一则新闻,报道天津大学在2008年师资培训方面做出的一个重要举措,即所有的新教师员工在走上三尺讲台之前,必须接受为期42课时的关于“师资创新能力与职业发展规划”方面的课程培训,授课老师多半是

  作者:李名梁详情


有一次,去一个老同学家里叙旧,聊天时,老同学谈了几个事情很有意思,老师和学生也常常在“谈判quot;。  老同学说,一个女孩子不剪头发,搞一种很时尚的发型。班主任和她说也没用。副班主任去找她的时候,

  作者:高定基详情


周末上午,陪一位朋友带着她两岁的小孩到上海徐家汇的一家外资幼教机构参加音乐课,一个小时的音乐课,给我很大震撼,从中悟出很多管理上的道道。  其实,管理员工有时和带孩子一样有许多相同之处。  我们很多企

  作者:董栗序详情


小学生与总经理是风马牛尾不相及的事,但在笔者身边的现实生活当中,的的确确有不少总经理是小学毕业生,还有的初中上了一、二年,完整的初中毕业生都不多。他们的事业都做得很大,均是千万身价,或开很多店,或开很

  作者:董栗序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