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闽派”服装
作者:胡宝明 759
中国的服装业界,说起来就像是武侠小说里的江湖,既有地域之分,也有门派之别。比如既有深圳女装、杭州女装、温州男装之分,也有海派服装、粤派服装、京派服装等说法。
其中有一种提法就叫“闽派”。
闽派”服装提法,据笔者了解,在福建服装业界其实由来已久,也不断有人提及。
然而多年以来,不知何故,江湖上只见来自福建服装业界的列位大侠以各自的名号在孤身作战,却鲜闻他们以什么派的名义在武林上联合展开厮杀,“闽派”服装的提法本身,在业界也莫衷一是。
“闽派”服装最终能否在江湖上真正以派的名义为人所共识,并成就名门大宗的风范?笔者未知,这有待江湖考验。
但作为专事记录江湖风云的好事者,笔者却觉得有必要及时为这个呼之欲出的显贵群体考究身世,并看看他们论剑江湖究竟是凭借了什么秘诀与心法,甚至,做些苛刻的追究,探访其江湖岁月的成长与隐痛。
毕竟,作为服装从业人员或受惠者,我们没有理由不弄清楚什么是“闽派”服装。
第一节:“闽派”问世
在武侠小说里,江湖上每隔五至十年就会有一批新的武林势力崛起。中国服装业界也大致如此。
据不完全统计,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近十年间,中国服装业界就相继崛起了温州服装板块、宁波服装板块、杭州服装板块、深圳服装板块、大连服装板块等一大批新兴势力。
福建地面上的一大批服装业界武侠高手也多是在这十年间开始笑傲江湖的。
这其中包括在国内休闲茄克堪称江湖顶尖高手的七匹狼品牌、在国内西裤市场综合占有率遥遥领先的九牧王、在西装产量雄霸天下的柒牌,以及丝光绵及拉链各占国内鳌头的盖奇和浔兴。
可以说,自名下众高手纷纷现身江湖的那一天起,福建服装业界就是中国服装业界中最值得期待的成就名帮大派之所在。
以福建服装业界近二十年来的战绩和功力,在中国服装业界其实早就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门派确立。
据说,“闽派”大概也就是在这十年间,在福建服装业界悄然叫开的。
第二节:江湖面目
然而放眼中国服装业界这个偌大的江湖,虽然说门派庞杂、势力繁多,但大凡成帮成派的一个个定位清晰、形象鲜明,江湖上一经提起大多不用再多做解释。
比如京派服装。
京派服装又称“北派服装”,讲究洒脱稳重,人们一提起京派服装就知道它是以北京为代表,多采用比较传统的款式设计,但很注重面料的选择,如冬春装一般采用纯天然毛料和混纺毛料,色泽偏中性,讲究线条大方简洁,穿起来显得脱俗而又稳重,较适合身材高大和成熟的女性穿着。
再比如温州女装。
在中国的服装业界,温州女装与深圳、杭州等女装相比,目前特色还不是很明显,还达不到开宗明派的程度,但人们一听到这个名头就自然知道它是产自温州,有知名品牌雪歌、骊谷、迪奈尔、好日子等等。
而“闽派”服装,人们听到它却要费一番思量。
“闽派”服装到底是整个福建服装业的统称呢?还是某一个区域的服装?或直接就是某种特色服装板块?
在福建的服装业界,“闽派”服装的说法据说由来已久。
据记者多方调查,此前确有个别福建服装企业曾经或仍然打着“闽派”服装的旗号,莆田的云敦至尊就是其中一家。也有个别专家学者在自己的文稿中偶有提及,比如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的庄乐文、石狮市委党校的常务副校长陈世雄等。此外在一些媒体记者的报道中也能见到一鳞半爪。
但一直以来,从未见有谁对“闽派”服装的说法予以广泛响应,也从未见有谁对“闽派”服装的内涵和外延进行过深究。更未见到“闽派”服装被广泛公认的确凿证据。
“闽派”服装在江湖上的身份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界定。
“闽派”服装的江湖面目于是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起来。
第三节:武林悬疑
“闽派”服装目前是一个连福建服装业内人士都莫衷一是的提法,更不要说外界对它的认知度了。
笔者此次为了求证“闽派”服装的提法,曾寻访众多泉州纺织服装业界人士,结果发现,有一部分受访者认为,所谓“闽派”服装,顾名思义,应该就是整个福建服装业的统称;还有一部分受访者认为,“闽派”服装仅指泉州及其周边地面上的休闲服装,尤其是休闲男装;另有部分受访者认为,现在提“闽派”服装,无论指定哪里都尚名不符实,但这个提法有利于福建服装业日后对外日渐形成真正的“闽派”。
第一部分受访者的依据是,福建的服装业在国内属“较早练武之辈”,经过二十多年的勤学苦练,已不仅是福建省的重点产业,也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服装生产基地之一。最新统计资料表明,截止2002年,福建省有服装服饰企业近2万家,从业人员27万人,资产合计197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72亿元,产品销售收入300亿元,出口交货值155亿元,服装产量21亿件。这样的规模在全国“道上”名列第五。
问题是有规模有产量就能成其为派吗?
第二部分受访者的观点是,一个地方的服装业只有在形成庞大的产业集群、鲜明的产业特征和服饰风格的时候,才能称其为派,目前只有泉州及其周边地区的休闲服装产业初具这个条件。
第三种观点是,福建的服装业在企业与企业、品牌与品牌之间,还没有形成一种内在合力,产品冠以“闽派”尚不能增加市场号召力,因此现在提“闽派”是空有“闽”之名没有“派”之实。
第四节:三大高手
有人用排除法试图为记者廓清“闽派”服装到底所指是谁。
据多位业内人士共同分析,福建的服装业现在虽然已经是全国五大服装大省之一,但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服装纺织行业的第一集团军是山东、广东及江苏、浙江、上海,其服装产量占全国总量的76%;而福建的成衣产量只占到全国的3%多一点。座下三大服装板块也都各自为政,各具特点。从现已被业界公认的几大服装流派的一些基本要素来对照福建的整体服装业,成衣量少是一方面,派的公共标识一时还找不出,市场上直接以“福建的”概念来认知福建产服装的思维意识还没有形成。福建服装业暂时还难以一省称派。
座下三大高手之一的福州服装板块,由福州市区、长乐、福清三地组合的服装上下游产业集群区域已初步形成,截止目前共拥有各类所有制的服装企业近400家,从业人员10万多人,产值达50亿元以上,年产服装2000万件以上,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年产值500万元以上)近百家,产值38亿元,年产服装1500万件。并拥有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3个、市著名商标5个,出现了诸如“名师路”、“维温”、“卡奴琦”、“翔奴”等一大批知名女装品牌。
福州服装板块以女装著称,但整个服装板块成其为派的风格特征也还不明显,业界影响力也远远不够。
和北京、大连、上海、杭州、深圳等这些女装生产重地相比,厦门女装起步不算晚,如“宝姿”“卓雅”“恩曼琳”的生产基地很早就设在厦门,众多的台湾纺织服装企业也到特区来投资办厂,带动了厦门服装的发展。如今,厦门已涌现出一大批享誉神州的品牌,如潘蜜拉、伟伦时尚、恩曼琳、阳光海岸、东方巴厘、黎姿等。但厦门女装已经有了鹭派的提法,不太可能再延用闽派之名。
“闽派”别无选择的就落在了泉州服装板块的头上。

扩展阅读
解读旅游微博营销 2025.08.12
2010年,互联网上最流行一句话:当你的粉丝超过100,你就是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0000,你就是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全国性报纸;超过100
作者:刘东明详情
淘宝创想传统服装品牌电商化攻略 2025.08.12
如今电子商务已经日益风行,服装自然不甘落后,日益成为网购第一大类商品。这种趋势使得越来越多的传统服装品牌纷纷“触网”,开始布局网络销售渠道。北京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刘东明老师解释说,尽管现在服装企业
作者:刘东明详情
终端变革下服装营销渠道的选择 2025.02.18
北方人所谓“猫有猫道,鼠有鼠道”,服装的营销渠道也有自身的发展特点。如果要解决服装营销渠道的问题,首先应明白什么是营销渠道? 营销渠道是当产品从生产者向最后消费者或最终产业用户转移时,直接或间接
作者:郑磊详情
解读旅游网络营销十八般兵器 2025.02.18
兵器一、网络社区营销——给网民织张网社区的增长特别是用户规模以及用户吸引力停留时间的增长,使整个由此而引发的营销模式产生一些改变,这个改变体现于中国社区的一些特性,社区用户的主动访问性很高,互动能力很
作者:刘东明详情
服装品牌构建O2O闭环的五大核心 2023.03.28
系列专题:o2o营销模式观察关于O2O要不要闭环,有人赞成,有人唾骂。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著名销售培训专家,电商战略和O2O商业模式培训专家高定基老师认为,闭环更符合管理学原理,像PDCA循环,经
作者:高定基详情
解读涂料行业的“N+1”模式与“一片 2023.03.24
在现在国内的涂料行业的中,有两种渠道运营和管理模式是盛行的,一种是N+1模式,就是在一个区域开发多个经销商,形成对经销商数量上的制约,如果某个经销商稍有三心二意,那么“处理”你没有商量,这种模式的
作者:崔学良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 1引进非酒类商品之前的 20
- 2网络营销惊喜无限源于 24
- 3清扬《无懈可击之美女 21
- 4中华牙膏“相约星期兔 16
- 5解读旅游微博营销 13
- 6资生堂网络营销之恋 13
- 7杰士邦日全食营销,雷 14
- 8兰蔻小黑瓶掀起全球基 16
- 9微博营销,微力炸弹震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