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现象”热背后的冷思考
作者:胡宝明 240
晋江被人们冠以“现象”并倍受关注,是从央视5套被戏称为“晋江频道”开始的。
自九十年代以来,晋江的一些鞋服企业就燃起了 “造牌运动”的烽火。令人称奇的是,晋江的企业家们好象普遍有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他们看准了国内消费者过分迷信知名度的特点,几乎采用的是同样的市场战略:给产品整一套VI,编道煽情的广告语,找个明星做代言人,然后凭借多年积累的雄厚资金,大把的往央视扔钱。立体式的、不惜成本的狂轰滥炸,在一段时期内,使得许多曾名不见经传的民营工厂,一下子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牌企业”,销量也得到了立竿见影的提升,有的甚至连年翻番,一跃成为同行的翘楚。
鲜活的成功案例更加推动了“造牌运动”的“白热化”,甚至有人惊呼:在中国,品牌速成的时代已经到来!?
一时间,“央视广告+明星代言”的简单公式成了鞋服同行趋之若骛的“凯旋门”、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于是,更多的钞票流向了央视、明星和策划公司。
当更多的晋江产品在央视拥有了相当的知名度,“晋江频道”也就随之产生了,晋江也就有了令世人为之瞩目的“现象”。
晋江“造牌”造出了“现象”,政府脸上有了光彩,企业也的确获得了不菲的短期回报,央视、明星也都各发了把小财,表面上看来应该是皆大欢喜、一片和谐。 但是,如果我们深入那些企业的背后,你就会知道,“冲动的惩罚”在这里有着同样的写实意义。
我们知道,晋江大部分鞋服企业采取的都是品牌特许专卖的营销模式。在强大的广告效应下,终端加盟的速度迅速飚升,产品需求量瞬间高涨。但重要的是,我们有很多企业原来都是生产型、加工型的企业,很多企业主是从小小的家庭作坊慢慢把企业做大的。对于品牌特许、品牌虚拟经营、系统的规范化管理、数据管理、资金流运作都缺乏清晰的概念。事实上,有些企业在这个时候连一套规范的VI系统都没有,甚至连商标都一直改来改去。于是,终端的形象建设一塌糊涂,品牌包装、宣传品乱七八糟,没有科学的陈列,没有规范的服务;货品方面由于研发、采购、生产、物流、数据管理等没有规范的管理系统,生产缺乏应变能力,产品供应总是赶不上市场的需求;仓促的赶量生产造成质量问题层出不穷;没有科学的订货规划和引导,大量的库存便应运而生,而科学的库存消化系统又没有建立;经销商与企业的利益矛盾便日益尖锐,资金流逐渐陷入恶性循环…等等等等。
没过两三年,企业还没来得及进入“跳跃发展”的美梦,立即又陷入了左支右肘僵局;更重要的是造成了极坏的市场影响。
这个时候,钱也花得差不多了,剩下没花的都在仓库贬着值。看着这许多焦头烂额的问题,许多企业主这个时候才开始一筹莫展,冷汗直流。
当然,也有些企业主清醒地意识到了激进的风险,开始放平心态,认真学习品牌特许经营的游戏规则,稳健务实地抓起了内务,该融资就融资。也有的企业病急乱投医,要么高薪聘请“著名”的经理人来操盘,要么与某大策划公司进行托管合作,把希望寄托于“外来和尚”的灵丹妙药。“外来和尚”为了唬住企业主以渲染自己的高深莫测,往往采取一些匪夷所思的招术,结果往往不切实际,收效甚微;有的甚至把企业推向了更危险的边缘。
这种状况就是“造牌”热背后许多企业目前最真实的状况。同时也是违背经济规律必然出现的结果。
扩展阅读
舆情思考:网络曝光不应变成网络暴力 2025.09.09
舆情思考:网络曝光不应变成网络暴力最近河南某周口妇产科医生因不堪长期被网暴而跳楼轻生。这一沉痛的事实,再次提醒我们网络暴力的危害,执法部门和广大社会公众应该警惕。首先,要区分网络曝光和网络暴力。在由国
作者:沈志勇详情
武大图书馆“性骚扰”事件思考3:及时 2025.09.09
武大图书馆“性骚扰”事件思考3:及时回应舆情为什么这么难?此次事件从最初女性当事人通过网络曝光(2023 年 10 月 11 日下午),到现在将近 2 年,武汉大学始终对事件缺乏回应。在 2024 年
作者:沈志勇详情
武大图书馆“性骚扰”事件思考2:舆情 2025.09.09
武大图书馆“性骚扰”事件思考2:舆情应对不能坐等“上级安排”7月 31日晚,武汉大学校长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电话采访,回应舆情。校长能够公开回应,本来是好事,但却因一句“等上级的安排”,令舆论哗然,引发
作者:沈志勇详情
武大“性骚扰”事件思考1:舆论审判易 2025.09.09
武大“性骚扰”事件思考1:舆论审判易反噬,舆情应对须实事求是7 月 25 日,此前曾备受瞩目的“武汉大学图书馆性骚扰事件”,终于迎来了一审判决:不能认定男生肖某某针对特定对象实施了性骚扰,驳回女生杨某
作者:沈志勇详情
像零售商那样思考 2024.05.25
我在韩国首尔考察零售市场,发现在市中心最现代化的商业大厦之间,居然专门有一些白色帐篷,里面是我们久违了的蔬菜和日用小商品市场。 这是特别保留的市场,因为他们能给居民们提供更个性化、更多样化的一些商
作者:刘巍详情
京刚「说」未来:企业数字化转型:再认 2023.11.01
近年来,随着国家数字化政策不断出台、新兴技术不断进步、企业内生需求持续释放,数字化转型逐步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乃至弯道超车的重要途径。 本文重点分析当下阻碍企业数字
作者:王京刚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 1小型厂家的招商吸引力 16
- 2姜上泉老师:深圳环保 30
- 3经销商发展观的四个突 44
- 4经销商的所有产品都要 53
- 5姜上泉老师降本增效咨 23
- 6酒商对客户的服务从哪 61
- 7重庆通报“中标85万 29
- 8党建引领构建“舆情吹 32
- 9党建是破解网络舆情治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