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返利的真实面目

 作者:曾祥    370

  每当临近年底,很多企业的营销老总就开始为来年的销售政策犯愁,而销售政策中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就是“返利”。

  本来,“返利”是工程机械产品营销中运用非常普遍的一种竞争手段,企业常常用返利来激励和控制经销商。但是,在市场实战中,“返利”却成为经销商用来进行价格竞争的资本。有些人不明白,为什么经销商不惜以低于厂家供货价的价格销售产品?为什么经销商如此作为还能继续生存下去?原因就在于有“返利”在背后撑腰,经销商其实是牺牲了返利来进行价格竞争的。部分企业也将错就错,将“返利”作为一种变相降价的手段,使“返利”的本来面目似乎越来越模糊,其对销售方的激励作用和控制作用也越来越弱。“返利返利,越返越没利”,这几乎已经成了工程机械行业的真实写照,那么,“返利”真的有利吗?我们只要对企业与经销商双方之间的需求联系稍加分析,就可以得出结论。一方面,企业为了强化对市场的掌控力,需要更多的控制手段;另一方面,经销商并不满足于产品差价,希望从企业得到更多的利润支持。因此,“返利”在现阶段应该是对企业和经销商双方都有利的,但是,“返利”能否达成此目的的关键在于我们的企业如何正确对待“返利”。

  一、 将返利与经销商合理利润进行区分。

  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句话的意思尽管是教育后人不要获取不义之财,其实对现代企业同样有教育意义。一个产品、一个品牌要想获得持久的成功,企业必须制定一个有利于参与各方的“游戏规则”。根据这个游戏规则,企业与经销商在利润分配方面也应该实现“双赢”,企业既要为自己考虑合理的利润空间,也要为经销商考虑合理的利润空间。只有这样,企业与经销商之间的合作才能持久、才能互相促进发展。在实际市场运作中,由于竞争压力大,一些企业不在产品研发、降低成本、市场推广等方面想办法,却死盯着经销商的利润不放,希望降低经销商的利润来实现竞争力的增强,“返利”在这个时候往往牺牲品。正常的返利应该是企业从自己的利润中拿出一部分返还给经销商,经销商得到的应该是额外利润。而这些企业的做法则是把经销商应有的利润部分重新进行分解,从经销商的利润中拿出一部分作为返利,经销商最后得到的返利实际上是自己本来就应该得到的利润。稍微精明一点的经销商很快就会算明白,本来通过努力可能获取的额外利润没有了,原有的正常利润空间被压缩了,应该得到的部分利润(指返利部分)变得没谱了。毫无疑问,经销商的积极性肯定因此受到影响。企业这种挤压经销商利润来强化产品竞争力的做法,很可能导致经销商转向其他品牌产品。  

  二、 将返利与经销商奖励进行区分。

  返利具有激励作用,也被企业视为激励经销商的主要手段之一。与返利相同的是,企业为鼓励经销商完成各项营销目标而制定的名目繁多的奖励也属于激励手段。但我们需要分清楚的是,返利不等于奖励。首先,二者激励对象不同。返利是普遍性的,是针对每一个经销商的,每一个经销商只要完成相应指标就可以获得相应的返利,只是返利多少不同,所谓是“做了就有奖,多做多奖,少做少奖”;而奖励则是针对少数优秀经销商甚至是个别优秀经销商的,所谓是“不奖好的,只奖最好的”。其次,二者激励目的不同。返利主要用来促进销量或销额的提升,常常与经销商的销量或销额挂钩,而奖励则是根据企业营销策略需要制定的,涉及面远远超过销量和销额。第三,二者激励形式不同。返利基本上都是以现金或产品的形式兑现的,而奖品形式可能会因时而变,企业设立的奖品往往是经销商普遍感兴趣的,如出国旅游、免费赠车、贵重礼品、免费培训和实用物品等,而尽量避免现金和产品。第四,二者激励作用不同。返利是对经销商的核心工作进行激励,不仅可以促进销量或销额的提升,而且可以稳定经销商队伍,增加经销商利润来源,而奖励则是对经销商的非核心工作进行激励,促进经销商整体营销素质的均衡发展。

  三、 将返利与经销商主要利润进行区分。

  对于经销商而言,通过销售产品来获取产品差价,最终实现利润。换句话说,经销商的主要利润应该来源于产品差价。如果出现经销商将返利视为主要利润来源的现象,应该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这里存在两种可能:一是产品竞争力亟需加强,具体表现在价格竞争力低下,经销商必须通过降低销售价格、压缩正常利润空间来实现销售,正常利润空间被压缩后就非常需要“返利”这块额外利润来补充;二是经销商管理亟需加强,具体表现在市场价格混乱,同一产品的不同经销商为实现销售而相互杀价,正常的利润空间被严重破坏。无论是哪一种原因导致经销商将返利视为主要利润来源,企业都必须迅速采取措施,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否则极可能将企业拖入价格战的旋涡之中,严重消耗企业资源。

  四、 将返利与产品对经销商的吸引力进行区分。

  一个产品是否对经销商有吸引力,关键在于产品能否为经销商带来利润,而不是由返利高低决定的。有些企业为了争取经销商,在制定销售政策的时候,盲目地将返利比例提高,希望藉此增强对经销商的吸引力。殊不知,企业这样做的后果实际上是在埋地雷。近年来,工程机械行业由于严重的供求矛盾和产品同质化,大多数产品的利润空间已经降到比较低的水平。在这种背景下,除非企业拥有较大的成本优势,否则,高额返利就是以牺牲企业的持续竞争力为代价。高额返利可以有效地增强产品对经销商的吸引力,但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如果产品本身具备畅销特质,即产品在同档次产品中具有出色的性价比,产品畅销了,返利才会多,高额返利才可能实现。

  我们常说经销商“唯利是图”,没有利润的驱使,经销商很难对一个产品感兴趣,企业也很难得到经销商的支持。但是,如果企业对经销商的利润空间没有合理的规划,过分突出返利的激励作用,甚至将返利凌驾于正常利润之上的做法,最终受伤害最大的只能是企业自己。所以,正确对待“返利”问题,还“返利”一个真实的面目,企业才能“返利返利,越返越有利” !

 认清,返利,真实,面目,每当

扩展阅读

系列专题:向韩非学管理原文:《韩非子、二柄》第三段人主有二患:任贤,则臣将乘于贤以劫其君;妄举,则事沮不胜。故人主好贤,则群臣饰行以要群欲,则是群臣之情不效;群臣之情不效,则人主无以异其臣矣。故越王好

  作者:王山详情


工业生产的标准化,与消费或使用的个性化,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先有工厂,再有市场,导致推销盛行。只有卖得出去,企业才能生存。那么,一个企业,若能有明确而稳定的客户群,并提前知道他们的偏好,以及随之而来的产

  作者:叶敦明详情


  渠道促销是厂家针对经销商的促销。在形形色色的渠道促销方式中,“台阶返利”是使用最多、最频繁的形式之一。正因为“台阶返利”太普遍了,好象人人都会应用。但实际上未必人人能够用好。这正如炒菜,大白菜人人

  作者:盛斌子详情


  一、被曲解和神化的背后  这些年,与大客户有关的营销培训和书籍铺天盖地,似乎大客户营销也成了救命稻草。仿佛大家在心中有了这么一个公式:大客户数量和质量=公司销售战略成败。很多中小企业都很羡慕那些拥

  作者:叶敦明详情


想必很多人都看过《真实的谎言》这部电影,不过,我们在这里要谈的显然不是它,而是要拿它来说事儿的。因为当我们谈“质量管理”(QM)的时候,实际上是把QM和“质量控制”(QC)给混淆了,而这种混淆所带来的

  作者:杨钢详情


 何志毅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之间或者说何志毅与张维迎之间的矛盾,可能主要是因为《北大商业评论》主办权变更、旁落的问题激发的。  今天,本人从网上看到有关《北大商业评论》的资料:  1、人民网:《北大

  作者:刘先明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