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经济发展透视

 作者:钟永生    415

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产业选择,因而形成了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特征。从发展特征看,我国民营企业主要是发展速度快、经济效益好、成长能力强。民营企业在国内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充分显示了民营机制的独特优势。如果说改革开放20多年掀起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东方大潮,那么,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则是这汹涌大潮中最为波澜壮阔、气势如虹的潮头巨浪。神州大地一个以民营经济为主导的新时代,正沐浴着21世纪的曙光向我们悄然走来。

一、动荡的环境、辉煌的业绩
现代企业越来越被卷入到一个巨大而复杂的动态系统之中,并作为其中的一部分而运作,它们所面临的一切都在变,而且都在加速地变。要同系统整体的动态性相协调,企业本身也要不停地变革,才会不至于被淘汰。因此,企业是否具有适应变革的活性,是否具有突破生命周期陷阱的活力,就成为其维持生存和实现成长的重要保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竞争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整个经济和企业运行系统节奏加快,一切都处在转型和巨变之中,形成了一个空前动荡的经营生态。
相对于80年代初期民营经济艰苦的创业环境,在计划经济全面走向市场经济,传统经济全面走向新经济的大背景中,我国民营企业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一大批民营企业迅速成长起来。其中有像希望集团、联想集团、等年度销售数百亿的大型民营企业,同时也涌现出一大批迅速崛起并初具规模的科技型或服务型的民营企业,此外还有数量众多的分布于各行各业的中小型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在社会经济中表现非常活跃,占国民经济总量的比例不断提升,其优势日趋明显,在广东、浙江、福建等地区,民营企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在60%以上。
民营企业从1978年开始,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首先是80年代个体经济的发展;到80年代中期,国家开始允许雇工8人以上的企业为私营经济,并将私营经济作为国有经济的补充。1997年党的十五大要求完善所有制结构,将“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至此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得以明确,民企自主发展的基本框架基本确立。中共十六大提出的“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则无疑会对民营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进行推算:“九五”末期的2000年,我国内资民营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比重约为42.8%,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的比重约为12.6%,二者之和约占GDP的55%。到“十五”末期的2005年,内资民营经济在GDP中的比重约为49.7%,外商和港澳台经济比重约为15%-16%,两者相加约占65%左右。在工业方面,2005年与2000年相比,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年共增长246%,年均增长28%。2005年,民营工业比重达到60%左右,比2000年提高约14个百分点。
  特别要指出的是,私营工业增长更为迅猛。私营工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1318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8290亿元,2005年预计将超过1万亿元,五年增长7倍多,年均增长约50%;私营工业利润从2000年的190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1237亿元,2005年将达1460亿元,五年增长7.2倍,年均增长超过50%;远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21%和工业利润平均增长25%的速度。

  二、就业主渠道、社会和谐的生力军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社会稳定的基本因素。 随着我国的社会转型和改革的深入,一方面,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农村转移劳动力日益增多,另一方面,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就业问题对社会稳定构成了巨大挑战。由于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巨大劳动力需求,吸纳了劳动力增量和存量转移的绝大部分,明显改善了就业结构、缓解了就业压力。仅 “十五”期间,民营经济在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净增7000万人。城镇民营经济就业人数,净增5700万人。而同期城镇就业总数之增加了4100万人,国有单位就业减少了约1500万人,个体私营企业就业增加了2600万人。民营经济在二、三产业就业的比重,已经从2000年的77.5%增加到2005年的84%。民营经济占城镇就业的比例从2000年的为65%左右增加到时2005年的75%以上。民营经济创造的就业,不仅分担了国企“减员增效”的后顾之忧,而且吸纳了更多的新增劳动力。可以说,没有民营经济,就没有就业问题的基本解决,也就没有社会的基本稳定。
  民营经济不仅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税收,而且成为中国社会走向共同富裕和谐发展的重要生力军。首先,近2500万家个体工商户,户均注册资金近2.5万元,涉及家庭人口达7500多万人,多数人基本上过上了小康生活。其次,430多万家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金近150万元,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涉及投资者超过1000万人,家庭人口超过3000万人。第三,在个体私营企业就业的人数达1亿至2亿人,他们因有了工作获得生活保障,其中多数人过上了温饱和小康生活。

三、民营企业素质全面提高
 
 长期以来,民营企业主要分布在市场竞争比较充分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随着市场准入的放宽以及企业自身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私人资本进入到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的重化工业与基础产业中。例如,从全国工商联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数据来看,黑色、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是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2004年的营业收入总额和税后净利润总额跃居各个行业首位。民营企业品牌意识不断增。
 民营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 民营经济 国民 透视 民营 经济 发展 中国

扩展阅读

公司的核心是老板,老板的核心是思想。若是老板的思想固束了,甚至是僵化了,公司也就进入停滞状态了,接下来,就看公司的底子有多厚,吃老本还能吃多少年。在计划经济时代,遇到问题就托关系找人来解决问题。在市场

  作者:潘文富详情


伴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日益发展,一个崭新的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国际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各行业所看重,正如专家所言,企业如果不加强培训,那么企业就会在与其他企业的较量中死去。于是国内培训业

  作者:刘东明详情


DAMA国际数据管理专业人士认证(CDMP)与中国数据治理工程师认证(CDGA)是数据管理领域两大权威资质,分别面向国际与国内市场,共同推动数据治理人才专业化发展。CDMP认证由国际数据管理协会(DA

  作者:IT直通车详情


企业设计帮助中小企业确定发展方向作者:企业设计专家导师盛战咨询公司董事王韵壹先生针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企业设计系统化构建解决方案,可以从商业模式重构、组织能力升级、资源整合创新三大维度切入,结合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重塑五大资本:构建可持续发展新范式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在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企业的价值创造已从单一维度竞争转变为系统化资本管理能力的较量。传统依赖财务杠杆驱动的增长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破局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中小企业的生存困局并非偶然,其发展阻滞本质是系统性的战略失衡——既暴露了企业基因中的内生性缺陷,又折射出外部生态的

  作者:王韵壹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