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民”与“新农村”

 作者:艾秋芳 钟永生    335

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特别是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形成,市场机制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但由于,市场本身的缺陷,中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发展不平衡,历史和市场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城乡矛盾日益尖锐。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历史机遇,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构想,是中国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才能有效地建设“新农村”,使农村能够持续快速发展呢?当然,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但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更需要大批有理想、有文化、热爱农村、扎根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和造就适应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要求的现代农民,这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一、 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

农民是农业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创造力的因素,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生产力水平的高低,进而决定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速度和效益。新农村建设面临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二、三产业)调整的艰巨任务,产业结构调整意味着就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改变,这种改变对劳动力的技术水平要求更高,唯有较高素质的农民才能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能,也才能根据市场变化适时主动地调整产业产品结构。我国土地资源稀缺,人均可耕地面积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2/5,同时又人口众多,而且还将继续增加,人地关系将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在这种形势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满足全体人民食物需求,将主要依靠农业科技进步。除了国家组织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外,技术应用将取决于农民的科学技术素质,高素质的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较强,对新技术的反映敏捷,这将加快技术扩散的速度和范围,新技术对农业的贡献将极大地提高。另外,高素质农民将形成对农业新技术要素的持续旺盛需求,刺激和诱致农业新技术的研究和发明,增强农村自主创新能力,扩大供给,从而保证农业和农村经济长期持续发展。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

二、 当前中国农村的人力资本现状

建设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以及要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迫切要求把提高亿万农民的自身素质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但从目前的总体状况上看,我国农村的劳动力素质和整体文化水平都较低,缺乏职业技能。因此,在我国农村相当多的地区实际上形成了这么一种“恶性循环”:由于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低,致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又反过来制约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目前我国农村还有上亿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但是这些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低,缺乏职业技能培训,又给农村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带来巨大的障碍。
据东北某市统计调查显示,2004年全市共有农村劳动力103299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约占0.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1.6%,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8.6 %,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6.3%,文盲与半文盲约占3.2%(与统计部门公布数字基本接近)。大多数农民缺乏科学生产基本知识,没有掌握一技之长,对一些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实验、示范,即使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也很难完成;一部分青壮年农民对一般性农业生产技术都不能很好掌握。思想观念落后。小富即安、故土难离和满足现状等传统观念仍然束缚着农民的思想。相当一部分农民思想保守,逢事喜欢走老路,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和敢闯、敢干、敢试的勇气和信心。

三、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与方法

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从新农村建设的长远着眼,必须把农村义务教育当成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来抓,切实抓紧、抓好、抓实。因此,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起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从为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真正重视农村义务教育,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从源头上杜绝新文盲的再生产。国家的教育资源应向农村倾斜,一方面保普及,一方面促提高。农村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辍学率较高和教育质量较低,要从解决这两方面问题入手,彻底改变农村教育现状。各高等院校要履行社会公共责任,建立长期稳定的救助机制,帮助升入大学的农村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农村家庭因学致贫、因学返贫的情况较为严重,要重视和解决这个问题。教育公正是社会一切公正的阀门,教育机会平等是实现公民权利平等的前提条件。
与此同时,要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要立足于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要让农民学习、掌握和应用新的适宜技术。职业技能培训还要着眼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既要抓好季节性进城务工农民的技能培训,又要有计划的对即将变为城市人口的农民进行培训,要为农民身份的改变创造就业结构改变所要求的职业技能条件。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提高补助标准,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各级财政要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预算,不断增加投入。
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要全面面向农村,充分发挥现有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及一切教育资源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新农民。中高等学历教育主要针对农村村干部、农村各类专业户、农村各类经济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和具有一定培养前途的新型农民,此项培训可由各类成人中高等专业学校承担。要积极开展定单、定点和定向培训,鼓励校校、校乡和校企之间联合开展培训,争取培训后的农民充分就业。研究和制定鼓励农民参加实用技术培训、绿色证书培训、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农村党员干部培训等各项培训的有关优惠政策,要让参加培训的农民尝到甜头,同时真能使农民通过参加培训达到增收的目的。建立健全正确有效地利用人才的体制机制。
农民是新农村的建设者,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现代新型农民;农村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是农民,没有新型的农民,就不可能建成新农村;没有农民的现代性,就不可能有农村的现代化。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通过有效开发和利用农村人力资源,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
 新农村 新农 农民 农村

扩展阅读

传统为什么会复兴?过去三十年,传统在复兴,儒学在复兴。对此,有些具有反传统倾向的文人说,这还不是因为上面的有意提倡。我的不少朋友都试图通过这种论式告诉我,儒学正在被利用,我不应当参与儒学的复兴。 

  作者:秋风详情


在当前农村,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文化生活和发展则表现为较为滞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搞好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

  作者:李春华详情


10月2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颁发“农民”奖章。该奖设立于1977年,为FAO最高荣誉,旨在表彰在促进粮食生产、消除贫困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各国领导人。在笔者看来,中

  作者:郑风田详情


我国将近有13亿人口,有8亿多在农村,这么大的一个市场,其潜在效益是巨大的。尤其对家电市场而言,近几年随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有力地改善了农村家电消费环境,提高了农村居民购买家电的积极性。对家

  作者:朱波详情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学部委员张晓山  《中国经营报》:最近两三年,关于农民资金合作社领域出现的问题一直层出不穷,在全国多地都有发生。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张晓山:目前在农村出现的大量金融

  作者:刘弘毅详情


农业时代还在神州大地游走,一下子就工业化了,而今又冷不丁地信息化了。中国人,是神,20年自我更新一次,一辈子的精彩顶得上欧美人三辈子,这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我们的祸根。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进步的太快了,总

  作者:叶敦明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