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理学术的迷失与反思

 作者:邓中华    185

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里,有些事未必不是确定不疑的。譬如,中国的经理们对中国管理学术界存有不满和轻视,相对而言,他们更渴望得到经济学家的教诲。经理们抱怨学者们未能及时地挖掘其行为背后的真正逻辑,不能对他们的问题给出良方,为其迷惘指引方向。在用的层面,他们更相信自己的经验和借鉴其他经理的做法,更愿意拜“洋和尚”为“导师”,甚至还有企业家公开收徒,传授中国式创业、管理和领导的秘籍,诸如此类。
毋庸置疑,这背后当然也有经理人和中国商业生态的种种是非。许多企业家绝非熊彼特所说的“创造性破坏”型企业家,充其量是大企业主,他们在“台风来了,猪都会飞”的年代,所获得的成功即便未必不是暂时的,也多少不能毫无遮掩地自以为是(譬如,《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主人公学历造假这个“小案例”背后所揭露出来的荒唐故事)。

学术与实践:“双轨”运行
中国的管理学术和中国管理实践者,从大数上说,即便未达到“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也是在“双轨运行”。
不过,据詹姆斯 · 马奇的观察,在诸如医学、工程学、法学、教育学、公共政策与行政管理学院以及管理学院(商学院)都存在着如是争论:学术的有用性。马奇描绘道:管理学院(商学院)的争论分为两派:一派为管理学教育冥顽不化,追求学术纯粹性、牺牲有用性而痛心疾首;一派为管理学教育目光短浅,重视实际问题、轻视基础知识和基础研究而扼腕叹息。
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公布,美国纽约大学教授托马斯 · J. 萨金特(Thomas Sargent)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克里斯托弗 · A. 西姆斯(Christopher Sims),由于对宏观经济影响研究而获奖。有记者问向来犀利的许小年教授获奖者的研究成果有何现实价值,他“毫不客气”愤然答道:“别用中国人的眼光看天下事,学术就是学术,不问现实意义。前两天颁出物理学奖,获奖人证明宇宙在加速膨胀,有何现实功用?胡适早就说过:‘短见的功用主义乃是科学与哲学思想发达的最大阻力。’一句‘学以致用’,害得中国没了学术。”
其实,这个问题是个老问题,但是在当下的中国管理学界,却显得颇为紧迫。并不老练的中国管理学术界正在企图寻找自己的价值,他们必须因为这样一些问题而挣扎、纠结:中国的经理们是自己的客户,还是学生?如果是客户,他们能为经理们提供什么具有价值的“服务”,仅仅贩卖国外的管理思想、研究,并以此发展出对企业管理的工具,甚至连工具也直接“拿来”?他们能深刻洞悉客户的需求吗?还是像乔布斯一样,信奉“顾客多数时候并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如果是学生,他们又能培训经理们—尤其是开着宝马、奔驰从“恩师”的自行车旁边疾驰而过的“学生”们—何种思维、技能,启发其何种蒙昧?
在中国文化体系里,会使用“既又”句式和思维的人十有八九。对于原本应该“相互纠缠而不是相互对立”的经验知识和学术知识的“恩怨”,任何一个智商在60以上的人,特别是有些官员们,会急不可耐、脱口而出地告诉你这样一个答案:平衡和整合。
知易行难。平衡点在何处?如何整合?请你不要往下问。

美国商学院里的“河东河西”
我们可以稍许安慰的是,这样的问题,在美国的商学院历史上以及现在也同样存在着。
20世纪上半阙,商学院的用处在于为想靠管理为生的学生提供敲门砖,其博士点几乎不为学术谋,它们聘请经验丰富的经理人做教授,“企图通过案例教学法、老师参与咨询法、课程论文结合公司实习法复制经验,力求成为‘最佳实务’的传播者”,这让人想起职业技能培训和那个业已古老的制度—师徒制。据马奇介绍,连哈佛商学院在哈佛也是被瞧不起的二流学院。这就是代价。
赫伯特 · 西蒙如是写道:准确也好,不准也罢,我们认为那个时期(二战刚刚结束),美国的商学院教育还处于洪荒的职业主义(vocationalism)阶段,需要开垦,以及尽快进入基于科学的专业主义(science-based professionalism)阶段,就像医学和工程学在之前一两代所经历的转变一样。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变革发生了,就朝着西蒙所描绘和“建议”的方向发展而去。基础学院(譬如数学、哲学等等)的教师被抽调到商学院,以支持商学院的变革和“求上进”。商学院减少了直接与实务挂钩的研究项目的支持,转而强调通过研究产生知识,提高治学严谨性,多用数学模型,多应用心理学和经济学的研究发现,用正式的分析代替经验法则。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20世纪90年代,商学院的学术化、脱离实际被部分“革命者”(其实是回归传统的“保守派”)嗤之以鼻并猛烈攻击。的确,你很难想象,一个经理人会轻而易举地应用博弈论、混沌理论、进化论、图形学等等来管理他们的下属和负责的事务。

“双十主张”,“吹响面向实践的号角”
类似的声音,在中国也有,起先还算稀落,渐强,渐强。
2010年11月号的《管理学报》发表了一篇有三十九名学者联署的倡议书—《出路与展望:直面中国管理实践》,在分析了中国管理学术之弊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科学未来发展的10项倡议和10个方面的突破。
该倡议书由南开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齐善鸿教授领衔。其余三十八人分别是:白长虹、陈春花、陈劲、程新生、韩德强、焦媛媛、李德昌、李季、李莉、李新建、林润辉、刘广灵、刘云柏、罗纪宁、罗永泰、彭贺、齐岳、申光龙、沈超红、石鉴、孙继伟、王芳、王学秀、吴晓云、武立东、武亚军、邢宝学、许晖、薛有志、严建援、杨坤、于斌、袁庆宏、吴剑峰、张永强、周建、周建波、周晓苏。
文章的核心是,呼吁管理学者“走出书斋,投入到管理实践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理论”,认为这是中国管理研究的必由之路!
这10项倡议是:(1)研究者要深入到管理实践中去寻找问题,寻找实践给理论的挑战和启迪;(2)研究者要以职业的责任感和做人的良知去对待自己的研究成果,积极主动与实践结合;(3)管理机构要注重成果评价中的实践导向,如何评价也需要规范化并使之科学化;(4)研究者和实践者要积极地靠近,联合起来共同探讨管理中困境的解决办法,相关机构也应该支持;(5)基金资助机构和管理者,要引导理论和实践结合型研究,不再单纯看文章数量和质量,而要加大评测实践效果的比重;(6)真正的研究者要坐得住冷板凳,“十年磨一剑”;(7)教育机构应积极提倡和鼓励研究者深入实践,积极创造机会;(8)学术期刊要大胆关注实践类探索文章、反思和思想争鸣文章;(9)研究者要勇敢突破学术研究小圈子,跨专业合作、融合;(10)企业要注重人的成长和发展,关怀员工和顾客内心的幸福感。
10大突破是:(1)加强管理思想史的研究,从管理哲学的视角加强对现实问题的研究;(2)未来要在管理的根本问题上实现突破,而不是就细枝末节进行原有理论的阐发;(3)未来的研究成果一定能够转化为生产力,不再是文献堆砌和自言自语的大部头;(4)未来的管理研究是基于经验又跨越经验、具有理论高度和对现有理论具有突破性的管理新命题;(5)未来的管理研究会重新定位企业的性质,并将走出单纯经济组织的藩篱,重塑一个有机系统的思想体系;(6)对人性认知的改变将为新的思想和理论的诞生敲开管理智慧之门;(7)将在企业家的人格塑造方面产生新的视角,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将成为引领;(8)将循管理思想的逻辑演进方向向前推进,并借助哲学和数学等实现突破;(9)外部约束性制度不是万能的,制度在心灵契约高度的突破将完善其效能;(10)有使命感的企业家将成主流,造就员工幸福快乐,关心社会民生,环境优化,更好的人文、自然和生态,这是未来管理研究的价值取向。

 管理学 理学 迷失 反思 学术 管理 中国

扩展阅读

2024年3月15日—3月16日,姜上泉导师在济南市主讲第230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2天训战营。金锣集团、临工集团、新华医疗、联创集团、惠发食品等近30家企业的130多位经管人员参加了2天《利

  作者:姜上泉详情


2024年3月6日,浙江杰诺电器精益管理项目启动,杰诺电器董事长、总经理、总监、经理等30多位经管人员及降本增效云学院(深圳市财智菁英咨询)3位咨询导师出席了项目启动会。杰诺电器2024年精益管理项目

  作者:姜上泉详情


2024年1月23日,浙江立久佳运动器材精益管理第5期项目启动,立久佳董事长、总经理、总监、经理等20多位经管人员及降本增效云学院(深圳市财智菁英咨询)3位咨询导师出席了项目启动会。立久佳运动器材20

  作者:姜上泉详情


Business Leadership Model起源于IBM,是一个中高层用于战略制定与执行连接的方法与平台。至今,华为对该模型的实践应用深度与广度,已经远远超过IBM。华为不仅将这个模型应用于公司

  作者:曹扬详情


2023年12月14日—12月16日,姜上泉导师在上海市银星皇冠大酒店主讲第223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3天2夜方案训战营。延锋集团、远景能源、蒙牛集团、科达集团、晶科集团、浦耀贸易、拓尚实业等

  作者:姜上泉详情


2023年12月7日—12月9日,姜上泉导师在济南市主讲第222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3天2夜方案训战营。东阿阿胶、兖矿集团、圣泉集团、玫德集团、中东集团等多家知名企业的经管人员参加了3天2夜《

  作者:姜上泉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