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发展上的四个惰性

 作者:舒化鲁    729

所有员工都有作为人所共有的弱点,这就是惰性。这种惰性不仅会表现为他们对他人的事业的冷漠和不关心,而且还表现为自身的一种得过且过、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的行为选择。这种惰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意志方向不稳定。

他们所企求的目标,往往过多地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不能稳定地把握自己,明确自己的追求,并沿着这种追求不懈地努力下去。而是很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诱导作用,使之随波逐流,不断改变自己的追求。这也就是说,在人的意志趋向中,存在着过多的媚俗从众趋势,即求他人之所求,好他人之所好。当代社会中各种各样的追星族,就是典型的事例。这使他们并没有从自身的利益出发,通过思考之后,做出理性的选择。在这种意志活动中,就明显表现为一种意志方向选择的惰性。从而把自己的选择仅仅建立在别人选择的基础上,而放弃自己独立的选择。而这种惰性在人性中又是根深蒂固、不可逾越的。

意志努力程度不稳定。
员工意志努力程度的稳定性,严重地受到他对意志需求满足的信心的影响。当这种意志满足的信心过大时,他会放松自己的意志努力,以为这种意志需求的满足是轻而易举的事,结果自我放松意志努力。当这种意志满足的信心不足时,他又往往过于悲观,认定自己意志努力的意义不大,从而自我放弃意志努力,使本应该得到的意志满足而最终无法得到。而人在现实活动中,对意志需求满足的可能性的判断,往往容易徘徊于过于自信和没有信心两个端点之间。当他把问题看得很简单时,因为努力的程度不够,而导致最终目的达成的困难加大,这就使他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而怀疑事物发展的可能性,失去信心,放弃努力。

意志方向选择刚性
当一个人的意志目标相对稳定下来之后,往往很难发生转移,结果是宁可在一棵歪脖子树上吊死,也不愿意重新审查自己意志方向选择的合理性。这种惰性在现实中,表现为一种自身价值观念的设限,也就是当他认定或者接受了一种特定的价值观念之后,很难改变这种价值观念判断,更无法从实际出发来分析检验这种价值观念的合理性,从而使自己的思维和行动,完全局限于这种价值观念,不能突破。结果是放弃了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和很多发展机会。

机会主义的心理和行为。
即总希望可以通过搭便车获得自己努力之外的意志需求满足,或者希望通过很少的努力赚取巨大的回报。这是赌博行为受到广泛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全世界的所有民族,都有众多的人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各种赌博中,总是希望好运降临给自己,从而致使自己放弃应该做的努力而寻求这种意外的成功。这也就是机会主义的心理带来的行为选择。

本文著作权归舒化鲁教授所有,转载须署名,违者必究!

舒化鲁
舒化鲁舒化鲁,管理资源网专栏人物,舒化鲁,著名管理学家,企业规范化管理权威专家。 1956年生于屈原故里,中南财经大学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曾经担任过公务员、厂长经理、大学教授。从事企业规范化管理研究20多年,先后到10多个国家对发展稳定、基业长青的企业进行调研、考察,其中包括二十多个世界500强企业。他把西方企业管理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相结合,创建了他独树一帜的企业管理理论体系和系统的技术工具和方法。并在企业管理咨询实践过程中研究企业管理理论,在企业管理理论研究过程中发展完善企业管理咨询方法。目前,舒化鲁教授对规范化管理的研究,已经形成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成套系统技术方法。
 惰性 四个 员工 发展

扩展阅读

伴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日益发展,一个崭新的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国际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各行业所看重,正如专家所言,企业如果不加强培训,那么企业就会在与其他企业的较量中死去。于是国内培训业

  作者:刘东明详情


企业设计帮助中小企业确定发展方向作者:企业设计专家导师盛战咨询公司董事王韵壹先生针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企业设计系统化构建解决方案,可以从商业模式重构、组织能力升级、资源整合创新三大维度切入,结合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重塑五大资本:构建可持续发展新范式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在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企业的价值创造已从单一维度竞争转变为系统化资本管理能力的较量。传统依赖财务杠杆驱动的增长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破局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中小企业的生存困局并非偶然,其发展阻滞本质是系统性的战略失衡——既暴露了企业基因中的内生性缺陷,又折射出外部生态的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推动中小企业突破发展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盛战企业设计是中小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核心手段,通过系统化的设计思维优化组织结构、战略定位、资源分配和商业模式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定义未来是引领企业发展的最优路径 作者:中国企业设计专家导师

  作者:王韵壹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