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企业盈利面临年度大考

 作者:刘步尘    96

提读:巴菲特说,“只有退潮了,才知道谁在裸泳”。空调行业“节能惠民”政策的终止,让那些盈利能力不足、过度依赖财政补贴的企业现出原形。可以预见的是,2011年大多数空调企业盈利表现不容乐观,并将分化成“高盈利”和“微盈利”两个明显的阵营。
来自新华每日电讯消息称,7月7日,志高控股大跌,其引发深度下跌的导火索来自7月6日的公司公告。该公告称:“由于受到政府补贴金额大减的影响,志高控股预期中期纯利润同比将大幅下跌。”
无独有偶,美的电器2011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利润同比增长仅12.65%。而2010年利润同比增长65%,达31.27亿元,其中财政补贴25.7亿元,占净利润总额的82%。新华每日电讯分析认为,美的电器盈利能力下降同样与财政补贴减少有关。
业界普遍认为,自身造血能力不足、过度依赖国家财政补贴的空调企业,将面临年度利润大考。
国家实施节能补贴的初衷,是通过给消费者以补贴鼓励购买高能效产品,从而实现能效升级,促进节能型社会建设,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然而,种种迹象表明,两年的节能补贴,并未真正补到老百姓的口袋里。志高空调一纸公告,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专家分析认为,国家“节能惠民”补贴刚于2011年5月31日终止,空调企业利润即出现大幅下降,说明空调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比人们预想的弱,甚至部分企业对国家财政补贴政策的依赖程度已经超出人们的想象。
但是,空调企业对节能补贴政策的终止反应不一。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的态度与志高形成鲜明对比,她甚至使用了“最好不过,非常欢迎”这样的表达方式。她说:企业真正的竞争力不能依赖于外部,要靠内在的变化,那就是自主创新。就像输血一样,我们最终不能靠输血,要靠自身造血。
“节能惠民”政策的终止,将加速中国空调企业两极分化,并有可能沉淀出“高盈利”和“微盈利”两个截然不同的阵营。投资者可以关注空调企业第三季度乃至年度报表,看看不同空调企业的“利润”表现。
节能补贴政策是怎么沦落为某些企业盈利工具的呢?据业内人士讲,无良企业通常用虚标能效等级,比如把五级能效标为三级,把三级能效标成一级,以此拖延高能耗产品退市时间,同时骗取国家补贴。《瞭望东方周刊》曾报道某主流空调企业把家用空调换上商用空调的马甲,继续生产高能耗的5级空调,并在福建等地销售。
企业此举必然带来两大恶果:一则国家资金被套走,形成国有资产流失。新华社曾报道上述某空调企业以此手法套取国家补贴资金达8亿元之巨,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最终不了了之。二是消费者利益受损,消费者用买高能效产品的钱,买来的却是高能耗的产品。
我们一般认为,缺乏行业监管是导致企业造假的主因,而缺乏核心技术则是企业铤而走险的根源。虽然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空调生产与销售国,但是,中国空调企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多数企业仍停留在引进、模仿阶段,并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创新能力,在日益高企的成本压力之下,铤而走险以求生存便不难理解。今年以来,大多数空调企业盈利能力明显下降,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空调企业的出路在哪里?答案只有一个:尽快实现从“营销主导型”企业向“技术主导型”企业转型,靠营销技巧生存没有未来。中国企业要与国际接轨,首先是经营理念接轨,技术创新是国际企业最通行的理念。

 大考 盈利 空调 年度 面临 企业

扩展阅读

潘文富关于生意的发展,有几个基本点:1.生意的发展,不在乎起步时的规模大小,关键是起步后的发展速度。2.生意没有原地踏步,要么前进,要么后退,萎缩,甚至关门。3.基于成本的固定增长和竞争的加剧,生意只

  作者:潘文富详情


2023年11月3日—11月4日,在美丽的厦门海滨五星级万丽大酒店,来自福建省15家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带领其高管团队共计60多人参加厦门市降本增效系统企业家研习营。研习中,姜上泉导师重点分享了降本增

  作者:姜上泉详情


中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金字塔”的塔基,是支撑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数字化浪潮下,中小微企业要想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加速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然而,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仍

  作者:王京刚详情


近年来,随着国家数字化政策不断出台、新兴技术不断进步、企业内生需求持续释放,数字化转型逐步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乃至弯道超车的重要途径。 本文重点分析当下阻碍企业数字

  作者:王京刚详情


2023年9月1日—9月2日,来自福建省晋江市的19家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带领其高管团队共计90多人参加晋江市转型赋能企业管理提升之增效降本总裁研修班。晋江市2022年位列全国百强县第三位,生产总值3

  作者:姜上泉详情


中国民营医院发展研究咨询中心通过长期的专题调研,发现当前中国民营医院的发展急需解决15大问题。  1、医院的经营管理机制问题.医院体制改革不仅仅限于国有医院,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符合国家和社会、经济

  作者:李名梁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