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思买失利原因-营销模式最重要

 作者:杨威    104

百思买,这一世界500强企业于2月23日宣布全线关门,这也标志着又一家跨国巨头在中国的倒下。之前人们总说,中国享有人口红利的便利,生意好做。但是近些年我们却发现,中国的市场在变化,中国的企业在变化,中国的消费者也在变化……
  于是,市场变的越来越透明,中国的民营企业变得越来越规范,中国的消费者变得越来越理性。在这种大环境背景下,接下来就是跨国巨头的纷纷失利,雅虎被阿里巴巴收购、易趣被淘宝击败、家乐福欺诈事件、最后到百思买的全线关门……

  可能很多人都会把这次百思买的失利解读为水土不服,但真正什么叫水土不服呢?笔者认为,百思买把国外先进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手法引进中国,看似很潮,但实际上却是生搬硬套。现在中国很多企业还停留在营销的4P上,百思买却早已超越了4C,把客户体验提到了前列,从营销上讲,没有错,但问题是目前国人还没有“进化”到那么先进,体验完的时候,他还是会更关心价格,比如一台彩电,同样的型号,如果你百思买的价格比竞争对手国美、苏宁高出个一两百元,大部分的中国人就吃不消了。因为现在的中国人不是没钱,而是中国人素来都有“节俭”的天性,所以也就不难理解水土不服了。

  此外,除了水土不服之外,营销模式的失误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

  营销模式就是企业内部在营销价值链各环节中一系列业务活动或因素的组合。只有掌握了营销模式的特性和本质,企业才可能透彻了解营销活动的规律,从被动适应转化为主动引领,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营销模式是动态的。只要战略发展阶段发生了变化,只要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企业的营销模式就必须顺时应变。如果企业的营销模式未能随着战略的变化而调整,那么企业的战略实施必然失去必要的支持,无法赢得竞争优势。

  百思买的营销模式在进入中国市场,犯了简单的理性思维的错误,过分注重了行业市场数据的分析、对比。一旦通过数据发现企业的单一门店是亏损的,就会放慢脚步。5年前,不仅百思买的自有门店未能突破10家、走向全国,就连五星电器在全国的开店速度也受到限制,被外界质疑为“发展停滞”。

  而对于百思买这样的外资企业,一遇到亏损就放慢脚步很正常,认为自己不能在亏损的情况下还要再开很多店,更看不懂中国的同行们尽管有很多门店亏损却还要加大开店数量和规模。中国有句古语叫‘墙内损失墙外补’,虽然企业的单店经营业绩亏损,却可以通过规模建立向上游企业博弈的筹码,关键是企业并非简单依靠商品销售赚钱。国美苏宁是这样做的,大型卖场超市也是这样做的,连锁酒店、连苏专卖服装店、双汇雨润也都是这样做的……

  因此战略一定是比战术更重要,笔者曾经服务过雨润,从雨润目前的组织架构和营销手法上来看,实在不敢恭维,粗放程度远比上我们服务的众多知名快速消费品牌,但他还是发展的很好,原因是什么?战略作对了。不停的圈地站位,战略上先领先对手,之后在精细化运作,而这也正符合了中国的国情。所以,营销模式不是靠数据分析出来的,而是从宏观的战略分析加微观数据分析一起总结出来的。

  但愿中国的企业可以引以为戒,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杨威
 营销模式 百思买 最重要 百思 失利 营销 模式 原因 重要

扩展阅读

在位于北京CBD中心的一个由厂房改造的创意园区里,记者见到了刚刚搬来此处办公的凤凰网COO李亚。  在见到李亚之前,他微博上题为《保卫方舟子,捍卫韩寒》和《当求真遭遇为善:超越韩战》的博文给记者留下

  作者:李欣详情


传统企业转型数字化营销面临着哪些难题? 传统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是为了接触终端用户,了解用户的本质需求,进行精细化运营,从而发掘用户的更大价值。 但是,百分之90多的传统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

  作者:杨建允详情


不管是传统品牌方,还是电商品牌,都很依赖渠道商或者平台方,都无法直接触达用户。所以对用户不敏感,无法感知用户的真实需求,所做的市场营销活动,效果自然难以保证。 有人问,DTC和传统渠道的逻辑有什么区

  作者:杨建允详情


作为厂家的管理层,为了规范销售人员的工作行为,提升效率,助力销售,会编制一套营销规范管理制度出来,内容厚达上百页,所包括的内容也是方方面面。诸如厂家发展历史,行业状况,相关法规,厂家文化,品牌故事,产

  作者:潘文富详情


据贵州电视台旗下民生栏目《百姓关注》报道,端午假期,“村超”举办地贵州榕江县共接待游客35.89万人次,同比增长345.8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44亿元,同比增长404.55。据机构预估,受“村

  作者:杨建允详情


如今中国网民上网的主流行为已偏向移动化,用户的媒体消费形态也逐渐向移动端转移。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

  作者:李欣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