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合理的薪酬体系

 作者:田晶    505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人才流失问题越来越严重,合理的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其实,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不一定是高工资、高待遇,而是能保证组织内部的公平性和在市场上的竞争性,再考虑到组织的规模、效益而设计出来的适合本企业的体系。

一、企业目前薪酬存在的问题

这里主要指还没有建立起合理薪酬体系的企业,如中小型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

1、“彼得高地”

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在1969年出版的《彼得原理》一书中,曾经发出这样的警告,在企业和各种其他组织中都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将员工晋升到一个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上去的总体倾向。也就是说一旦员工在所在职位上干的很好,企业就将其提升到高一级的职位上作为奖励或认为他也会干的很好,一直到将员工提升到一个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上以后,才停止对该员工的提升。这样,就造成了这样的结果,本来该员工在低一级职位上会是一个很优秀的员工,但是他不得不呆在一个自己不能胜任的职位上。最典型的例子是提拔部门经理的情形,技术部门的技术骨干(比如售前工程师)往往被提拔为该部门的负责人,其实,本来他做技术支持做的很好,善于跟客户沟通交流,却不懂或不善管理,把他提拔为部门经理,就造成“彼得高地”这种尴尬的情形中。这种状况对员工和企业来说都是损失。对员工来说,工作做起来感到吃力,找不到工作的乐趣,没有成就感;对公司来说,并不是所有职位上的人都是最优秀的,失去了很多岗位上的明星员工。

员工在岗位上不能发挥他的专长,企业不能保持它的“明星员工”,这样的薪酬体系是不合理的。

2、工资密集

通常情况下,每个工资范围中的最低水平是企业愿意为该工资级别中的工作支付的最低工资。从理论上说,新雇员工的工资应该等于或接近其所在级别中的最低工资水平。但实际上,新员工的工资通常比最低工资水平高很多,有时只比已经在企业工作过一段时间的员工的工资低一点,或甚至更高。企业新员工或资格较差的员工和资历较长或资格较高的员工之间的工资差额较小的现象叫做工资密集(Pay compression)。

造成工资密集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企业没有增加工资范围的最低和最高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还是保持原来设定的范围。第二种情况是某种工作缺乏合格的候选人。当这类候选人的供应低于企业的需求时,随着企业对人才的互相竞争,新就业的员工的工资水平就会上升。工资密集会对企业的竞争优势造成不利影响。工资密集可能造成的结果是人才流失。因为企业的薪酬体系没有保证内部员工之间的公平性。

3、不成体系

大家都知道,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几个部分:招聘与选拔、绩效管理、培训、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劳资管理、离职管理和相关法规等。每一部分都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现在有的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所处的阶段却不成体系,或者说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太少。这样的薪酬制度很难吸引人。

二、薪酬体系设计程序

薪酬体系设计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不是靠文字堆砌而成的方案就能完成的,而是企业全体都参与的过程,是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部分紧密结合的过程。

1、培育管理环境

薪酬体系不是靠人力资源部闭门造车、不是靠参加几次培训、更不是靠完全把它交给咨询企业就能完成的。保证良好的管理环境,如同培育好的土壤:与上层沟通好,获得支持;与中层沟通好,获得配合;与员工沟通好,获得认同。

2、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是保证组织里所有的工作都能合理分配到合适的人身上,为随后的岗位评价奠定基础。工作分析活动需要由人力资源部、员工及其主管上级通过共同努力与合作来完成的。通常采用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和现场工作日记/日志法,最后形成职位说明书和工作规范。职位说明书是描述工作执行者实际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以及工作环境的书面文件;工作规范以职位说明书的内容为依据,说明工作执行者组要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等。

3、职位评价

职位评价是对组织中所有职位的相对价值进行排序的过程,主要方法有:排序法、分类法、要素比较法和要素点值法。其中最复杂也是相对比较科学的是要素点值法,它是选取若干关键性的薪酬要素,并对每个要素的不同水平进行界定,同时给各个水平赋予一定的分值,这个分值也叫做“点值”或“点数”,然后按照这些关键的薪酬要素对职位进行评估,得到每个职位的总点数,以此决定职位的相对薪酬,保证组织内部薪酬的公平性。

著名的HAY海氏因素点值评估体系认为智能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职务所承担的责任最主要的付酬因素,每个要素是用一个多维矩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4、薪酬市场调查

由于由自己做薪酬调查效果难以保证,一般可以到咨询企业购买市场薪酬调查报告。但由于企业之间同一职位名称而工作内容的非同一性,再加上市场调查结果是统计分析后的总体性,所以,市场调查结果也只是起到参考作用,具体到企业的薪酬设计,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包括企业规模、盈利情况、员工层次等等。

5、与其他制度衔接

上面已经提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每一部分都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比如,薪酬设计出来以后,对招聘工作有指导作用,而每个员工的具体薪酬又是由绩效考核结果决定的,绩效考核的结果又影响到培训、晋升等,这些进而又影响薪酬。所以,设计薪酬体系,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和认可。

三、薪酬体系设计要解决的问题

1、短期与长期的结合

月工资给员工带来的是短期激励,是为了满足员工的基本生活需要。那么,随着员工级别的提高,其工资也会随之上涨,特别是对于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和骨干员工,其薪酬应如何发放才能产生很好的激励作用呢?

这时就需要引入长期激励机制,包括股票期权、递延支付、bonus pool等等。联想集团在1985年拿出35%的股份按比例分配给初创人员和其他员工,有效地激励了士气,也增加了企业凝聚力,使之不断发展并成为我国电子百强之首。长期激励方案目的是使员工也企业成为利益共同体,双方为企业的未来一起承担风险,共享收益。所以,长期激励方案设计的好,将是增加企业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2、个人与团队

为了强化激励,企业往往过分强调员工个人的考核与激励,但如果过分强调个人的作用,必将会影响员工之间的协作精神,从而影响组织整体的运作能力,最终导致企业经营管理链条的断裂。绝大多数关于激励方案已经被应用到团队中,然而,也不能说团队激励的效果绝对好,如果团队不超过8人到12人,并且给予他们的任务是整个团队的任务而非单个人任务的话,团队激励方案的实施效果将是最好的。但如果工作的性质属于个人创造性的,再过分强调团体的利益,就会导致员工吃大锅饭的思想。

3、新员工与老员工

由于企业创业者在创业初期风险大,收入少,投入多,为了激发创业者的创业激情,企业往往描绘未来的美景,给员工承诺一个金色的世界。当企业发展起来后,新老员工的利益冲突日益显示出来。老员工由于历史的贡献分享今天的成果,甚至一些企业的初始投资者始终保持企业剩余价值的独享权,这样,外部的优秀人才进入企业后找不到创业的感觉,甚至感到被老员工剥削。一个企业如果不能不断地吸取外部优秀人才并激发其创业激情,不能及时补充新的血液,企业的机能必将逐步退化,最终导致企业的死亡。

另一个问题是上面提到的工资密集现象。一般情况下,同一职位上资格较老、资历较深的员工比新员工要创造出高的工作绩效,体现在薪酬上也应该有相应的差别。其中相差的比例和额度要根据组织的业务,具体职位的特点而有所不同,这也要求人力资源部即了解组织业务和各职位特点、熟悉每个员工的情况,又要根据时间的推移调整工资范围,保证薪酬在组织内部的相对公平性和外部的竞争性。

既要避免工资密集现象发生,设计出比较合理的差别,又能吸引新人才加盟,让新员工看到其在公司未来的发展。让新老员工一起向前看,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做事业。总而言之,在设计薪酬体系时,必须考虑企业文化,组织的核心价值观以及企业的历史状况和未来发展,既要吸收新鲜血液,又要考虑到老员工的历史贡献,避免不和谐的氛围。

从整体上讲,企业薪酬体系设计是一种战略决策,与企业经营发展方向、行业特点、竞争环境、企业历史和文化等密切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推行新的薪酬制度时一定要慎重而行。 田晶
 薪酬 合理 体系 如何 设计

扩展阅读

炖品醇香浓郁,米饭松软有嚼头,蒸物原汁原味……科技发展让越来越多人可以轻松享受精致生活,想要食物更好吃,现在可以不靠经验,小巧精致、高效节能的“聪明”厨房烹饪家电就能做到。厨房小家电产品朝着多元化、

  作者:李欣详情


勤劳致富只是说说而已,其实大家更喜欢的是一夜暴富。国人性子急,工作上的事情总喜欢一步到位,做生意更是如此。急的背后,一方面是对物质对金钱对享受生活的渴望,或者说是穷怕了。另一方面是内心深处缺乏安全感,

  作者:潘文富详情


中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金字塔”的塔基,是支撑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数字化浪潮下,中小微企业要想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加速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然而,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仍

  作者:王京刚详情


与对外销售工作相配套的,是内部的销售管理。销售管理主要也就是记录、转交、汇总、分析这几大功能,业务量不大的时候,简单的手抄单,纸面账,面对面沟通,微信短信等措施也行,甚至靠记性也行。但业务量放大之后,

  作者:潘文富详情


员工的价值主要就是体现在执行力上。执行力的背后,两大支撑因素,一个是会不会干的技术问题,一个是想不想干的态度问题。态度问题的背后,又牵扯到待遇、企业文化、同事关系、内部氛围、对公司及管理层的信任、管理

  作者:潘文富详情


如今中国网民上网的主流行为已偏向移动化,用户的媒体消费形态也逐渐向移动端转移。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

  作者:李欣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