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上奔驰的中国“雄狮”
786
●一张中国轨道交通产品的“中国名片”,不断吸引着来自印度新德里地铁车辆、沙特干线机车、马来西亚城际轨道的订单
近几年,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和快速崛起让国内外同行感到震惊,也使中国南车这样一个原来传统的制造业焕发了青春活力。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新宁告诉记者:“可以说,中国高速铁路成就了中国南车,中国南车也为中国高速铁路增添了光彩。”
让知识真正成为力量
300多年前,英国思想家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而让知识真正成为力量、让科技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并不是知识或者科技本身,而是面向市场进行创新的公司组织。
在中国高速铁路这样一个产业系统中,中国南车是生产动车组的核心企业。到目前为止,中国南车已经实现了产业的转换和升级,构建了一个轨道交通产品从设计到制造、实验、服务的完整产业平台。用张新宁的话说,铁路轨道交通行业,就是拉得动、跑得稳、停得住。这里面涉及了大量牵引动力问题,运行过程中的空气动力学问题、轻量化问题、安全规定范围内要把车停稳的问题。“所有的核心都是围绕这三句话,我们现在把问题全部攻克掉,而且全面实现生产了。”
把火车开到世界上海拔最高、自然环境最为复杂的青藏高原,没有任何先例可循。外国人认为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保持高原净土脆弱的生态环境,还要克服高寒缺氧、低气压、强紫外线和异常多变的气候……一系列难题都在自主研发和创新中解决。随着青藏客车的诞生,其多项技术也成为世界瞩目的首创:采用弥散式和分布式相结合的制氧系统、沿途“零排放”的独特绿色环保设计、特有的防紫外线、防风沙措施等等。青藏客车向世人充分地证明了中国民族工业自主创新的实力。
和谐号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在沪航线的试运中,再次展示了中国南车高速重载装备领先世界的水平——创造了每小时416.6公里的世界铁路商业运行的最高速度。目前,我国已投入运营的高铁营运里程达到7055公里,居世界第一位,其中有1600多公里运营时速为350公里。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快、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而中国南车提供的300公里时速动车组,已安全运行200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500圈,经过实地测试,各项性能指标均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领先,必须是世界公认。根据国际铁路联盟公布的标准,铁路安全指标“脱轨系数”小于0.8时能够绝对保证安全。中国南车曾引进日本的时速250公里动车组,在中国线路上测试的数字是0.72,而南车自主创新的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为0.34,最近投放市场时速380公里的高速列车,脱轨系数达到了0.04。
对于舒适性指标,国际铁路联盟规定小于2为优秀,2到2.5为良好,2.5到3为合格。南车时速为300公里-350公里的动车组为1.8,时速380公里的小于1.6,它的舒适性随着速度的提高反而越来越好。
更有意思的是,噪声也是衡量舒适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波音飞机噪音是80分贝,奥迪车在高速公路上时速120公里时的噪音是76分贝,而南车自主研发的时速350公里以上的动车组噪音为67分贝-69分贝。
符合国情的创新模式
在第二届中国企业自主创新TOP100高峰论坛上,张新宁告诉记者,我国轨道交通制造领域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除了有一流的制造能力以外,关键在于这个产业选择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自主创新的模式。中国南车走的是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快速成长的道路。“和谐号380A就是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实施自主创新的重要标志性产品。”张新宁说。
从2004年开始,铁道部组织铁路汽车装备车辆的大规模引进,按照国家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这样的指导方针,中国南车通过与国外先进企业进行对接,成功地实现了技术和产业的升级,快速地培养了企业在高端技术方面进行创新的能力。
选择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自主创新方式,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佳方式。然而,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采用这种方式发展的企业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他们有的失去了自主研发的能力,科技人员流失,有的失去了自己的品牌,有的甚至失去了自己的企业,沦为别人的加工厂,有的企业进入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引进的怪圈。而南车的具体做法是两条腿走路。一条腿走引进、消化吸收之路,一条腿走再创新之路。“没有一个强壮的身体和发达的消化系统,对引进的技术也不能消化好、吸收好,也不能再创新。加强自主创新的能力,这是企业发展非常重要的方面,关键还是要靠自己做。”张新宁幽默地说,“我们一套人马跨两边,引进250公里动车组技术的同时,启动了自主开发时速350公里及以上的技术。”
为了把引进、消化过程中学习的国外先进的、好的技术和方法固化下来,南车打造了产品平台、设计平台和制造平台三大技术平台。“说白了,打造这三大平台,目的就是为了走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怪圈。”他介绍说,对此南车的投入非常大,将近达到一比三的比例,引进初期的一块钱,再创新要花三块钱,甚至更多。
张新宁说,在整个自主创新过程中,铁道部、科技部制定了联合行动计划,财政部、国资委、发改委在资源上给予了大力支持。据统计,在380A新一代动车组研制中,包括南车在内国内50多家企业、330余家科研院所等高校参与了研发制造,有近60名院士、500多名大学教授和近万名企业研发人员参加到了项目的研发中,中国南车投入了400名研发人员进行研发。通过3、4年的时间,攻克了成百上千个难关,最终取得了成功。这种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集团作战式的技术创新体系,是中国特有的,是外国人学不来的。
2009年11月份,美国总统奥巴马来中国访问,对中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感到震惊,甚至在他的国情咨文里第一次提到了中国高速铁路,说美国没有理由在高速铁路上落后于中国。“我当时感到非常振奋。”张新宁说。更让南车人自豪的是,美国正在规划发展高速铁路,GE公司希望在美国建设350公里时速的高速铁路项目方面跟南车进行合作,并提出了“反向创新”这样一个概念,就是将中国的做法移植到美国去,进而再进一步拓展全球市场。
动力来自于广阔的市场
我国已经有8.6万公里的铁路,计划到2012年达到1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达到1.3万公里。但是按照我国单位国土面积和人均拥有的铁路来计算,与发达国家比相差还很远,甚至还比不上印度。因此其发展的空间还很大。
欧洲、美国、俄罗斯、印度、巴西、中东等国家和地区,正在制定高铁发展计划。这两年,南车在海外市场也实现了两个转变:一是从单个零部件出口到整批出口;二是从一般普通档次的产品出口实现了高端产品出口。现在动车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占南车整个产值的80%,去年海外市场的订单达到近13亿美元。
中国高铁作为带动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大大加快我国铁路现代化进程,而且对国家的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而作为一个企业,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应起到怎样的作用呢?南车的发展或许给了我们答案。在人们的印象中,南车集团就是做轨道交通装备的,实际上,南车已经把这项专有技术向外延伸应用到了风能、太阳能新能源产品当中,应用到了节能电动汽车、智能电网等领域当中。
前不久,德国一家咨询公司发布了2010年全球铁路市场调查报告,认为中国南车已经成功跻身为世界轨道交通行列的第三位,市场分析人指出,到2010年年底,中国南车的市场规模有可能上升为全球第二位;在跻身世界前三强的目标之后,中国南车向“世界行业第一”发起了总攻,2015年力争进入世界五百强。
扩展阅读
中国教育培训业2012发展大趋势 2025.08.12
伴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日益发展,一个崭新的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国际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各行业所看重,正如专家所言,企业如果不加强培训,那么企业就会在与其他企业的较量中死去。于是国内培训业
作者:刘东明详情
DAMA国际数据管理专业人士认证(C 2025.06.09
DAMA国际数据管理专业人士认证(CDMP)与中国数据治理工程师认证(CDGA)是数据管理领域两大权威资质,分别面向国际与国内市场,共同推动数据治理人才专业化发展。CDMP认证由国际数据管理协会(DA
作者:IT直通车详情
万物归移—2016中国移动互联网大趋 2025.02.18
PC突破了空间轴的界限,移动互联填平了时间轴的鸿沟;在这个岁末年初的晨昏交界点,我们清晰的嗅到移动互联网营销将成为新常态。互联网平台巨头移动端角力加剧,用户争夺战时时可见,谁将问鼎天下?APP朝生暮
作者:刘东明详情
2014年中国网络营销发展八大趋势 2025.02.18
大趋势总是鼓舞人心的。2014年已经走完一半,进入下半场,大趋势的倾向性越来越明显,大趋势的力量愈加不可忽视。笔者刘东明简单分享2014中国网络营销大趋势观点,也期待更多的观点百家争鸣。一、4G王的盛
作者:刘东明详情
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盘点:移动支付 2025.02.18
系列专题:大数据营销 2013年一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在这一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以颠覆者的姿态挺进金融业;大数据风靡全球,冲击传统银行业陈旧的信贷和服务理念;阿里巴巴、京东、苏宁都推出了自
作者:刘东明详情
2012中国电子商务十大趋势 2025.02.18
主编单位:人民大学新传媒网络舆情技术实验室中国电子商务协会PCEM网络整合营销研究中心新媒体领军学院专家顾问:何加正 人民网原总裁、新传媒产业联盟主席王斌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新传媒网总裁喻国明中国人
作者:刘东明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 1引进非酒类商品之前的 24
- 2网络营销惊喜无限源于 27
- 3清扬《无懈可击之美女 22
- 4中华牙膏“相约星期兔 17
- 5解读旅游微博营销 16
- 6资生堂网络营销之恋 14
- 7杰士邦日全食营销,雷 14
- 8兰蔻小黑瓶掀起全球基 18
- 9微博营销,微力炸弹震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