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和治理经销商窜货?
作者:刘蒙 320
对经销商窜货的预防和治理,首先应该引起厂家的高度重视,其次应该采取有效得力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预防为主 从根源上防止窜货的发生
窜货治理要以预防为主,往往等事情发生了以后去补救已经造成挽回的损失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呢?
1.选对经销商
我们在选择经销商的时候,一定要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除了考察他的市场能力、影响理念、合作意愿等因素,还要对其经营历史进行调查,看其有没有恶意窜货的历史。若一个经销商是从卖窜货发的家,而且一直与一些不规范的小企业进行合作,窜货乃家常便饭,你不要指望他与你合作就会“改邪归正”,这样的经销商索性不要与其合作。
2.签合同、明细则
在合作开始确立的时候,就要向经销商宣导厂家严格控制窜货和严厉打击窜货的决心。另外,要在合同条款里明确防止窜货和对窜货行为的处罚条款。虽然签了合同不能从根本上防止他窜货,但至少起到警示作用,增加他窜货的障碍和成本。
3.保持销售网络的健康性和均衡性
在销售网络的建设和规范过程中,既要保证市场的无缝覆盖,又要保证各个经销商之间的市场利益均衡,维持渠道的健康和均衡。如果您在一个地市有五家经销商,一家独大,其他四家没有合理的市场利益保证,那么就为窜货埋下了隐患。
4.完善的价格体系和适宜的激励政策
有些企业,因考虑地域间竞争程度、消费水平、市场发展阶段等因素,往往采取不同地区不同价格的政策。如果不能采取地区间包装差异化、严防死守等积极措施,很可能会导致地区间窜货的发生。
另外,防止窜货也要采取适宜和科学的激励政策。很多企业的返利政策和促销费用政策往往采取层级递进策略,层级之间阶差很大。这就使很多经销商为了拿到更高返利和费用支持,为冲销量不择手段,窜货就发生了。笔者建议,厂家在考虑返利和促销等政策的时候,多采取一些过程性返利政策,在促销方面不要直接向经销商打款了事,而要厂家人员一起参与,形成制约和监督。
5.对销售人员的考核要科学
对销售人员的考核不要简单地“以销量论英雄”,要加强过程性考核。对销售人员的考核,考核铺货率、陈列生动化、经销商服务等指标,比单纯的销量考核有效,也能防止销售人员单纯为冲销量对经销商窜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6.包装差异化
这是大部分企业都能做到的技术性措施。这些措施,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不同地区之间的窜货乱价问题,而无法从根本上防止窜货的发生。
7.设置专人或专门的职能部门
窜货治理是一个需要长期跟进的工作,如果条件允许,设置专门的职能部门进行管理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不能设立专门的职能部门,也应该由专人负责。
治理有力 对已发生的窜货行为进行有效遏制
即使您的预防措施很科学完善,窜货也是难以完全杜绝的。那么当窜货发生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1.严把控 及时了解动态
如果有专门的负责人,就要经常到市场上面了解动态,看是否有窜货的动态。另外,从区域经销商销量报表上也能看出端倪。比如,该区域五家经销商之-全球品牌网-前一直发展很均衡,每月销量平均在100件货左右,突然有一个月其中一家增加到500件货,没有新增的二级商和终端,没有做针对性促销,那么他的状况一定不正常,要及时监控他的销售走向,看有无窜货发生。
2.抓现行 找出窜货黑手
发现窜货的发生,就要试图尽快找出那个窜货的黑手。我们可通过多种途径抓到他的现形,一般我们可通过以下途径:到经销商库房里看有无留下痕迹,借交谈之余看销、进货单,跟踪进送货车辆。总之,用犯罪学的一句话总结就是“每一次犯罪都能留下痕迹”,只要你肯动脑子,一定能抓住经销商窜货的现形。
3.出狠手 坚决打击窜货者的嚣张气焰
一旦抓住现形,就要“下狠心,出狠手”,坚决不能纵容窜货的发生。一般我们可采取以下措施:
(1)扣押金。如果当时合作协议里有明确的条款,并收取了窜货押金,在抓住窜货之后,先扣押金。
(2)断货源。一些畅销品种直接断货,严厉打击其嚣张气焰。
(3)众人围堵。采取针对性促销,使其他经销商对窜货者形成合围之势。另外对其窜货渠道制造障碍,使其难以得逞。
(4)适可而止。对于一些偶然性窜货或非恶意窜货,惩罚要适度,要适可而止。经销商如果能痛改前非,要给他改正的机会。
扩展阅读
经销商发展观的四个突破 2025.10.21
公司的核心是老板,老板的核心是思想。若是老板的思想固束了,甚至是僵化了,公司也就进入停滞状态了,接下来,就看公司的底子有多厚,吃老本还能吃多少年。在计划经济时代,遇到问题就托关系找人来解决问题。在市场
作者:潘文富详情
经销商的所有产品都要赚钱吗 2025.10.14
经销商的主要盈利模式,就是靠产品的进销差价赚钱。按说,每个产品都要赚钱的,只是赚多赚少的区别而已。理论上来说,产品卖得越多,老板也应该赚得越多。但事实上会有两个问题:1.增量不增利。甚至是倒挂,也就是
作者:潘文富详情
党建引领构建“舆情吹哨,部门联动”的 2025.09.09
党建引领构建“舆情吹哨,部门联动”的网络舆情治理模式“舆情吹哨,部门联动”这个提法是笔者根据网络舆情治理的特点,借鉴“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提出的网络舆情治理创新模式。先解释一下“网格吹哨,部门报到”。
作者:沈志勇详情
党建是破解网络舆情治理难题的一把钥匙 2025.09.09
党建是破解网络舆情治理难题的一把钥匙党建制度在社会综合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网络舆情治理领域却相对薄弱。如何利用党建优势破解‘线上爆发、线下根源’的治理难题,成为亟待探索的关键。近年来,通过运用党
作者:沈志勇详情
关于舆情治理,新华社的这两篇文章信息 2025.09.09
关于舆情治理,新华社的这两篇文章信息量很大8月13日,新华视评发布《舆情应对“唯上不唯实”是一种“向上甩锅”》。8月14日,新华社快看 发布视频评论《莫把民情都当作舆情》。中央媒体连续发声,直指目前舆
作者:沈志勇详情
是一锤定音还是一片批评?从“官方通报 2025.09.09
是一锤定音还是一片批评?从“官方通报”看网络舆情治理近年来,在网络舆情事件中,官方通报成为有关部门回应处理网络舆情的重要载体。官方通报的内容不仅通报了事情本身,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有关部门对网络舆情的
作者:沈志勇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 1小型厂家的招商吸引力 16
- 2姜上泉老师:深圳环保 30
- 3经销商发展观的四个突 44
- 4经销商的所有产品都要 53
- 5姜上泉老师降本增效咨 23
- 6酒商对客户的服务从哪 61
- 7重庆通报“中标85万 29
- 8党建引领构建“舆情吹 32
- 9党建是破解网络舆情治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