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科技的电子书陷阱

 作者:沈闻涧    517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一年前,依靠“电子书”这一新产品将“多年来萎靡不振”的汉王科技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后,还成功拉动了企业在资本市场的扩张;一年后的今天,汉王科技在国内电子书市场上则面临着“前有包抄、后有追兵”的严峻考验,未来发展或将身陷电子书“单兵布局”的尴尬陷阱中。

  据了解,2009年,汉王科技一度占据着中国电子书市场90%以上的份额,并位列全球三大电子纸领军品牌行列。不过,今年以来,随着平板电脑的出现并在全球主要消费国得到了“飞跃式”普及,有关“电子书只是过渡性产品,平板电脑未来才是主流”的言论也在业内迅速蔓延,令在国内电子书市场一路凯歌高奏的汉王科技略显尴尬。

  不容忽视的是,今年以来,随着方正、爱国者等电脑数码企业,中国移动等电信内容运营商以及来自深圳等地区域大量山寨工厂纷纷加入到电子书市场的份额争夺,亦将汉王科技的“一枝独秀”局面快速推向了“群雄并起”的新格局。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年初汉王还强势表态“平板电脑”的出现不会对电子书市场造成冲击,更不会取代电子书。但目前,汉王科技已经悄然布局平板电脑市场,发布了多款平板电脑产品。

  去年底,汉王科技董事长刘迎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表示,面对电子书高达数千元的市场售价也颇感无奈:产品的主要部件“墨水屏”主要掌握在一家企业中,下游整机制造商没有议价话语权。但今年以来,随着深圳等地山寨企业的异军突起以及爱国者、方正等品牌企业的参与抢夺,汉王科技也向市场推出了售价仅为1000多元的普及型电子书,并表示还将推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据了解,为了应对当前的市场竞争局面,汉王除了在电子书、平板电脑上进行“双腿式”布局,又推出了“脸部识别考勤机”新品,意在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寻找到第三条腿。不过,当前汉王科技仍无法摆脱依靠“电子书”单条腿走路的尴尬现状。更为重要的是,在电子书市场竞争中,汉王科技只有“时间上的领先优势”,而缺乏“产品上的技术优势”。

  在电子书这一产品上,汉王只是一家终端制造商,由于缺乏对于电子书这一产品的原创性技术优势,从而让企业一旦遭遇激烈的市场竞争就面临利润和份额双下滑的尴尬局面。今年,汉王在国内电子书市场份额的下滑已成定局。

  多年来,就整个产业价值链的分配规律来看,电子书的利润同样是掌握在上游的屏企业手中。未来无论平板电脑何时会否取代电子书,对于这两大产品而言,盈利模式的关键点还在于内容平台的建设和构建,从而为企业找到持续盈利的道路。与中国移动、方正等同行相比,汉王缺乏内容和平台建设上的先天性竞争力,而汉王多年前开发的手写技术也无法在市场普及期成为电子书的核心内涵。而如果汉王要转型成为电子书的内容运营商,这又将会拖累其在电子书产品上的市场竞争力,需要在运营模式、人才队伍、资源积累等方面重新开始。

  不做内容这摊子事,汉王的电子书会面临市场同质化挤压。做内容又会消耗企业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做与不做都是难。电子书在拯救汉王科技过去发展的同时,未来又将会为汉王的发展埋下巨大的隐性陷阱,如何走出电子书,将是汉王未来最大的挑战。

 电子书 汉王 陷阱 科技 电子

扩展阅读

2025年10月17日─18日,姜上泉导师莅临世界500强深圳投资控股集团隶属企业深圳环保科技集团训练辅导《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深环科技各分子公司负责人及集团各中心负责人参加了2天的训战辅导。姜

  作者:姜上泉详情


2025年5月9日─10日,姜上泉导师莅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核心隶属企业深圳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训练辅导《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长城开发各事业部负责人及集团各中心负责人参加了2天1夜的训战辅

  作者:姜上泉详情


主编单位:人民大学新传媒网络舆情技术实验室中国电子商务协会PCEM网络整合营销研究中心新媒体领军学院专家顾问:何加正 人民网原总裁、新传媒产业联盟主席王斌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新传媒网总裁喻国明中国人

  作者:刘东明详情


如果现在,要问我们的父母最喜欢哪家银行,估计他们对银行的喜好程度会和银行与家的距离成反比;但如果我们要问年轻一些的朋友们,他们喜欢哪家银行?那他们考量银行的标准一定和银行的电子渠道服务水平正相关。

  作者:刘东明详情


几乎所有的创业者和企业家,都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向债务陷阱的: 第一步,带着满腔的热情,奋不顾身地掏空家底,夫妻的所有积蓄,父母的养老储蓄,甚至拿房拿车抵押。一旦失败,必然一无所有! 第二步,各种

  作者:王晓楠详情


未来,每个行业,每个企业,电子商务都不能少。正如张近东所言,电子商务将成为企业的标配。传统行业要进军电子商务,不能按照传统行业的思维来做,以传统思维做电子商务,可能会死得很难看。  有个企业想请高定基

  作者:高定基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