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功抄底华尔街华人精英?

 作者:于榕    76

 2008年冬天,处于金融风暴中心的华尔街各大金融机构,正经历着冰雪般的严酷洗礼,裁人的消息一个接着一个。万里之外的中国,众多金融企业却厉兵秣马,开始了抄底华尔街人才尤其是华人精英的军备竞赛。然而,与其他金融企业老总摩拳擦掌大相径庭的是,已经提前一步从华尔街吸纳精英的王全德,现在却满脸的沮丧与悔恨。

王全德是真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为了给公司引入国际化的思维,将经营管理提升一个层次,他在2008年年中亲手从华尔街一家知名投行引入了资深人才斯蒂芬•李,出任公司副总裁。然而半年之后的今天,王全德却郁闷地发现,斯蒂芬•李不仅完全没有融入公司,而且引发了内部巨大的矛盾,许多下属因为无法接受他的行事风格和操作手法,愤然离职。去华尔街抄底,抢购清仓商品,怎么就抢来一件光鲜却没法穿的“名牌服装”呢?如何才能成功抄底华尔街的华人精英?

“名牌服装”为何不合身

真信证券的抄底失败几乎是必然的。这是因为,中国与美国的金融环境有着很大的不同,在美国金融领域如鱼得水的人才,如果对国内的金融环境、政策法规完全不了解,肯定没法顺利地开展工作。而且,国际投行的业务模式与中国投行也是完全不同的,国内的投行只能开展一些上市、增发、并购、重组等传统业务,而国际投行有一系列衍生产品,可以开展许多创新业务。业务模式不同也就导致内部组织架构不同,同一个职位上的人,在国际投行与国内投行的工作内容与职责要求差异非常大。

如此一来,只看到成本下降就贸然去引进华尔街的人才,又怎会不变成不合身的“名牌服装”?

推动人才的快速融合

想要抄底抢购的人才适合企业,并产生真正的价值,国内的金融企业不可跳过以下这几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如此才能推动人才与企业的快速融合。

首先要对备选人才进行深度评估。有些金融企业去海外招聘,只要对方在华尔街知名企业工作就要,这是绝对不行的。华尔街各家金融onmouseover=displayAd(3);onmouseout=hideAd(); onclick=linkClick(3);>企业文化都是不一样的,企业必须要评估人才的背景,分析他以前在哪家公司工作,因为公司的文化可能决定了他的投资理念。在金融行业这一点非常重要。华尔街各家企业的优势业务也是不同的,所以企业还需分析人才原来所在的部门在公司里的地位与影响力。另外,绝对不容忽视的一点是,一定要评估人才在出国之前有没有在国内工作过,如果有是在哪种类型机构工作过,这些将直接影响其未来对国内金融环境的融合。

其次要对备选人才进行积极引导。一位金融人士如果离开中国超过五年,就可能对中国的实际情况不太了解了,因为中国发展得非常快。因此王全德们有责任将国内的金融环境、企业目前的真实状况等信息很清晰地告知对方,并提前帮助对方分析未来开展工作可能会面临的问题。这项工作如果在人员到任之前通过专业机构进行培训来完成,效果会更好。在人才上岗之后,企业还可以为其配备一位熟悉国内金融政策与操作规则的副手,与其形成互补。

最后,跟进步骤也必不可少。这种跟进是双方面的,一方面是对引进人才工作的跟进关注,在不插手其工作内容的前提下,对其遇到的关键难题适时予以一定援手;另一方面要与其下属团队的人员深入沟通,让团队明白海外人才带来的是一种新的模式,大家都能学到国际先进的东西,所以要适应与配合其工作开展。人才与团队将因此顺利磨合。
 华尔街 抄底 华尔 精英 华人 成功 如何

扩展阅读

勤劳致富只是说说而已,其实大家更喜欢的是一夜暴富。国人性子急,工作上的事情总喜欢一步到位,做生意更是如此。急的背后,一方面是对物质对金钱对享受生活的渴望,或者说是穷怕了。另一方面是内心深处缺乏安全感,

  作者:潘文富详情


中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金字塔”的塔基,是支撑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数字化浪潮下,中小微企业要想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加速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然而,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仍

  作者:王京刚详情


员工的价值主要就是体现在执行力上。执行力的背后,两大支撑因素,一个是会不会干的技术问题,一个是想不想干的态度问题。态度问题的背后,又牵扯到待遇、企业文化、同事关系、内部氛围、对公司及管理层的信任、管理

  作者:潘文富详情


如今中国网民上网的主流行为已偏向移动化,用户的媒体消费形态也逐渐向移动端转移。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

  作者:李欣详情


3G门户旗下GO桌面品牌,被打造为一个活泼有趣、自信睿智、年轻专业、不断创新进  取,真诚对话的掌中“极客”形象,并走出国门,得到了全球用户的关注和赞许。  受邀参加Google I/O大会前夕,3

  作者:李欣详情


对于汽车行业而言,从品牌传播到落地销售,从新车上市炒热概念赚足眼球,到引导用户实际到店进而购买,是一个长期而漫长、体系化整合传播的过程。在80、90后汽车消费主力军关注的众多内容载体中,视频能够最直

  作者:李欣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