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与资本家的“人格冲突”

 作者:金岩石    209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人性贪婪,企业逐利,这已然是公众的认知。所以,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似乎无需论证。俗话说,杀人的事有人做,赔本的事没人做,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那究竟该如何实现健康的企业利润最大化?先弄清企业内部的几个不等式吧!

企业人格≠资本人格

资本家追逐利润的动机来自于资本的本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界定了资本的人格,资本家就是资本的人格化。在企业家等于资本家的时代,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目标是资本的目标。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产生了,这个制度是以资本家退出企业经营为前提的。随着管理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的人格和资本的人格也开始分离。

人们会说:企业的人格最终要体现资本的人格。太对了!可是多数企业是在达到这个“最终”之前就死了,多数企业的创始股东也在企业死亡之前流失了。看看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重组,现在第一、二大股东都是政府,第三大股东是工会。请问:资本家在哪里呢?消失了。由此可见,企业的人格不等于资本的人格,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也就不等于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企业利益 ≠主营利润

现代企业是资本市场交易的商品。这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因为投资人并不是基于自身需要而是基于对他人行为的判断来参与交易的。所以资本市场是一个“空中楼阁”。“空中楼阁”里的特殊商品如何定价?这是数学上无解的“××猜想”,因为商品化的企业在股市中的市值与经营性利润并不成正比。

现代企业通常是“三足鼎立”的标准化商业模式,同时追求着主营利润-资产溢价-企业融资。众所周知,在职业化管理的企业中,职业化的程度越高,管理层的激励越强。同样,过度激励也会导致过度风险,许多激励甚至还以牺牲利润为条件。也就是说,企业的人格与资本的人格存在着内在冲突。

首先,管理者的主要报酬是股权期权;其次,股权期权的价格和股价挂钩,并不和利润挂钩;再次,管理层的关注重点和激励方式相关,必然偏向于追求企业的溢价而非利润的积累。如果把企业的经营性溢价和经营性利润并列作为两个目标,资本家偏好前者,企业家偏好后者。在“三足鼎立”的商业模式中,前者是一条腿,后者是两条腿,所以现代企业的经营重心会从利润最大化转向资产最大化。

资本家≠企业家

企业家是社会的稀缺资源,资本家却未必。因为资本家可以来自于财产继承,而企业家却必须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社会的承认。在现代企业界,对企业家作为稀缺资源的确认方式主要是企业的市值增长,而非企业的利润增长。二者之间的关联性也是一个数学上至今无解的“××猜想”。

在企业家的职业梦想中,起初是经营利润——给资本家打工赚钱;而后是资产规模——给团队打造平台;然后是行业地位——提升排名获得同业的尊重。这样就能看出:企业利润的背后是资本家,资产规模的背后是商业银行,行业地位的背后是投资银行。这就出现了另外三个名词:第一阶段是“高级打工仔”,身后是资本家;第二阶段成为“实业家”,银行嫌贫爱富;第三阶段才被认为是“企业家”,因为投资银行把你和你管理的企业送进了股票市场,于是企业变成了公共商品,企业家被确认为社会的稀缺资源。

毫无疑问,这三步走是一个职业化的成长模式。就和企业上市有了市值一样,企业家也通过企业上市而获得了独立于企业之外的“身价”。所以,在职业化管理的企业中,资本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早期和企业的经营目标一致,后来会在企业的成长中逐渐分离,乃至在企业上市后分道扬镳。 金岩石
 资本家 企业家 本家 人格 冲突 资本 企业

扩展阅读

2023年11月3日—11月4日,在美丽的厦门海滨五星级万丽大酒店,来自福建省15家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带领其高管团队共计60多人参加厦门市降本增效系统企业家研习营。研习中,姜上泉导师重点分享了降本增

  作者:姜上泉详情


中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金字塔”的塔基,是支撑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数字化浪潮下,中小微企业要想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加速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然而,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仍

  作者:王京刚详情


近年来,随着国家数字化政策不断出台、新兴技术不断进步、企业内生需求持续释放,数字化转型逐步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乃至弯道超车的重要途径。 本文重点分析当下阻碍企业数字

  作者:王京刚详情


2023年9月1日—9月2日,来自福建省晋江市的19家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带领其高管团队共计90多人参加晋江市转型赋能企业管理提升之增效降本总裁研修班。晋江市2022年位列全国百强县第三位,生产总值3

  作者:姜上泉详情


  一位正在筹备创业的朋友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企业创业初期的人力资源配备多是朋友+亲戚。首选因素是信得过,能力居次。但是随着企业正常运转起来,需要科学规范的管理时,创业初期的伙伴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要

  作者:姜燕芬详情


所谓利润分享计划,顾名思义,就是一项所有员工参与利润分享的计划。在设计企业利润分享计划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不同层面的人员,根据其在价值创造的过程中担当的职责及发挥的作用来合理地分享其劳动所得。本文将重

  作者:姜燕芬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