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心理现象:人际间的相互作用(ppt)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群体心理现象:人际间的相互作用(ppt)
群体心理现象:人际间的相互作用
竞争与合作
侵犯行为与利他行为
决策研究
转型期国民心态
合作与竞争
相互作用中的决策有三种情况:
一种是纯冲突的情况(一方赢,另一方输);
另一种是纯合作的情况(双方一起输赢);
第三种情况是既有合作也有冲突。
影响合作的几个因素:
相互作用的次数:要求两人作一次游戏比重复做更少合作;
对结果预先的评价也会引起不同的行为:是否强调竞争,赢对方,如国际间的比赛或热身赛、友谊赛性质不同;
社会文化背景与年龄的影响:有些文化强调合作,有些文化强调竞争;
威胁与信息交流的影响。
相互作用中的经济原则
在交易和比赛中,主要的考虑是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
如果人们感到自己战胜了对方,超过了别人,那么就会乐意接受较少的收益。
如果双方意见不一,通过协商,双方做出让步,达成协议,则双方不仅感到获得好处,也感到取得胜利。
目标手段的相互依赖关系:
当目标和手段是积极地相互依赖时最可能产生合作关系。如两人抬一块石头走向共同的目标;有竞争对手在场时运动员的成绩好(尤其是短跑运动员)。
一般我们认为团体之间有竞争与协作,应以竞争为主;在团体内部有竞争与合作,应以合作为主,团体内部的合作更有助于团体间的竞争。
决策研究
价值:最大价值,它受人们对收益与代价的评价的影响;
机遇:
实际生活中的决策往往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既包括对各种可能后果效用的评价,又包括对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行冒险。所以在考察决策行为时,效用和机遇都要加以考察。
马科维茨(1952)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在如下六种情况中你会如何行动:
肯定得到0.1美元还是有1/10的机会得到1美元
肯定得到1美元还是有1/10的机会得到10美元
肯定得到10美元还是有1/10的机会得到100美元
肯定得到100美元还是有1/10的机会得到1000美元
肯定得到1000美元还是有1/10的机会得到1万美元
肯定得到1百万美元还是有1/10的机会得到1千万美元
分析:
在1——3中,你可能宁愿冒险不愿取得肯定的数额,但到一定数额时,可能反过来,除非你对冒险的刺激给予极高的效用;
从冒险转到肯定的转折点依赖于你的财富。越是富有你越愿意对大数额冒险;
当结果是不确定时,机会和效用都应考虑,同时还要考虑概率和预期价值。
主观概率与客观概率
人们倾向于高估低概率事件的出现,低估高概率事件的出现;
人们倾向于表现出赌徒的谬误,预测暂时未出现的事件很可能最近出现;
人们倾向于高估对他们有利的事件的真实概率,低估对他们不利的事件的真实概率。
二、侵犯行为和利他行为
侵犯行为是指有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任何行为,也称攻击行为。分语言侵犯和动作侵犯两种。
从侵犯行为的社会性质看,根据其是否违背社会准则,分为反社会侵犯行为;亲社会的侵犯行为(如公安的执法,抓强盗等)和被认可的侵犯行为(如自卫行为)。
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本能说、动机说和社会学习说
挫折挑动:身体遭受疼痛刺激以及语言的辱骂;炎热、气候的暂时性变化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受他人的侵犯;拥挤;
侵犯线索的引发:第三者的挑动;身边的武器;他人的侵犯行为。
酒精
个人特点:男性成年人与儿童比女性有更多的侵犯行为;异常焦虑、渴望寻求社会承认的人不大可能采取侵犯行为;
暴力电视与儿童的侵犯行为:提供了榜样;影响了儿童的情绪和情感。
利他行为
指提供时间、资源或能量以帮助他人的行为,也称亲社会行为或助人行为。其特点是不期望日后报答而出于自愿的助人行为。
助人者看到他人处于困难的情境时,会产生一种专注于自我内心焦虑或专注于同情他人的情绪,由此产生两种取向:自我性利他主义和纯利他主义。
自我性利他主义和纯利他主义
前者是为了减轻自己内心的紧张和不安而采取的助人行为,这是自我报偿性的,通过助人行为来减少自己的苦恼,使自己感到有力量,或体会到一种自我价值;
后者是受外部动机所驱动,因他人的处境而产生同情心,从而做出助人行为以减轻他人的痛苦,其目的是为了他人的幸福。
利他行为的动机:
利益;
助人行为付出的代价;
个人烦恼;
他人的评价;
助人行为之后的自我评价;
同情。
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个人因素(上面的6种动机);
环境教育因素(电视、宗教信仰等);
社会文化因素(东方文化强调团体的和谐,因而赞扬利他行为,这与西方的个人主义形成鲜明的对比);
被帮助者的特点(包括性别、年龄和仪表,以及需要的性质,包括需要的合理性,需要的原因,人们更愿意帮助一个由于无法控制的原因而需要帮助的人,即人天生有同情弱者的本能。)。
人们往往会考虑帮助的代价。
其他人的影响:
其他人在场的旁观者效应:他人起观众作用;他人起榜样作用;他人在场削弱旁观者的个人责任——责任扩散。
当时的情境:以抢救溺水者为例,如果有6位旁观者,其中只有1名年轻男子,其他都是女性,则男子不大可能因为有旁观者而推卸自己的责任。
四、社会转型期公众的心态
国民心态: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发展时期普遍呈现的一种认识倾向、情感倾向和行为倾向的“集合”。它是社会心理的存在状态。
国民性:指的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符合该国(或该民族)国情的人格特征及其行为方式。
国民性是国民人格发展的历史凝聚;
国民心态则是国民人格在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反映、表现;
国民性是历史的、稳定的、静态的、本质的;
国民心态是现实的、发展中的、动态的、现象性的。
影响社会转型期国民心态的社会因素:
历史的国民性的制约;
现实的国民性的影响:包括从解放至文化大革命结束这一时期所形成的国民性的制约;
改革开放后复杂的社会因素所制约。
转型社会国民心态发展的特点
从发展方向看,由无序向有序发展:改革开放之初,国民的行为方向感并不十分明确,主流与支流、健康与非健康、正义与非正义、积极与消极都是无序地纠缠在一起。
从表现的方式来说,由转型初期的简单两极性逐渐向复杂多向性发展:两极指政治人心态和经济人心态,暴发户现象;
从表现的内容看,由浮躁的、非理性逐渐向冷静的、理性方向发展: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热点多就是例子,包括从政热、炒股热、下海热、出国热和追星热等。
有人概括了中国近10年的时尚:出国、下海、炒股、成腕、离婚、车牌、MBA、伊妹儿(E-mail)、写传记、留墓地。
民谣、市井文化最能反映国民心态
现代社会问题就有了老百姓的现代注解,以中国式的、世纪末式的、黑色幽默式的。
斯普兰格的五种典型个性类型:
经济实用型:重视实用事物,关注行之有效的现实;
艺术审美型:重视美与和谐,乐于欣赏多种情趣;
政治权益型:重视权力等级,有支配人的愿望与才能;
社会集体型:重视交际关系,以提供服务为最大乐趣;
宗教信仰型:重视命运,喜欢创造最高满足的价值经验;
转型期的青年人,即“过渡人”的个性特点:
从“自励+无奈”到“自觉+主动”——经济层面个性的过渡性;
从“自我+恋旧”到“自由+展望”——文化层面个性的过渡性;
从“自持+浮躁”到“自尊+丰富”——素质层面个性的过渡性;
思考题
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应该包括哪些方面的素质?
在一个群体的人际互动中,领导者与成员之间有哪些典型的行为规范?
群体心理现象:人际间的相互作用(ppt)
群体心理现象:人际间的相互作用
竞争与合作
侵犯行为与利他行为
决策研究
转型期国民心态
合作与竞争
相互作用中的决策有三种情况:
一种是纯冲突的情况(一方赢,另一方输);
另一种是纯合作的情况(双方一起输赢);
第三种情况是既有合作也有冲突。
影响合作的几个因素:
相互作用的次数:要求两人作一次游戏比重复做更少合作;
对结果预先的评价也会引起不同的行为:是否强调竞争,赢对方,如国际间的比赛或热身赛、友谊赛性质不同;
社会文化背景与年龄的影响:有些文化强调合作,有些文化强调竞争;
威胁与信息交流的影响。
相互作用中的经济原则
在交易和比赛中,主要的考虑是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
如果人们感到自己战胜了对方,超过了别人,那么就会乐意接受较少的收益。
如果双方意见不一,通过协商,双方做出让步,达成协议,则双方不仅感到获得好处,也感到取得胜利。
目标手段的相互依赖关系:
当目标和手段是积极地相互依赖时最可能产生合作关系。如两人抬一块石头走向共同的目标;有竞争对手在场时运动员的成绩好(尤其是短跑运动员)。
一般我们认为团体之间有竞争与协作,应以竞争为主;在团体内部有竞争与合作,应以合作为主,团体内部的合作更有助于团体间的竞争。
决策研究
价值:最大价值,它受人们对收益与代价的评价的影响;
机遇:
实际生活中的决策往往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既包括对各种可能后果效用的评价,又包括对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行冒险。所以在考察决策行为时,效用和机遇都要加以考察。
马科维茨(1952)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在如下六种情况中你会如何行动:
肯定得到0.1美元还是有1/10的机会得到1美元
肯定得到1美元还是有1/10的机会得到10美元
肯定得到10美元还是有1/10的机会得到100美元
肯定得到100美元还是有1/10的机会得到1000美元
肯定得到1000美元还是有1/10的机会得到1万美元
肯定得到1百万美元还是有1/10的机会得到1千万美元
分析:
在1——3中,你可能宁愿冒险不愿取得肯定的数额,但到一定数额时,可能反过来,除非你对冒险的刺激给予极高的效用;
从冒险转到肯定的转折点依赖于你的财富。越是富有你越愿意对大数额冒险;
当结果是不确定时,机会和效用都应考虑,同时还要考虑概率和预期价值。
主观概率与客观概率
人们倾向于高估低概率事件的出现,低估高概率事件的出现;
人们倾向于表现出赌徒的谬误,预测暂时未出现的事件很可能最近出现;
人们倾向于高估对他们有利的事件的真实概率,低估对他们不利的事件的真实概率。
二、侵犯行为和利他行为
侵犯行为是指有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任何行为,也称攻击行为。分语言侵犯和动作侵犯两种。
从侵犯行为的社会性质看,根据其是否违背社会准则,分为反社会侵犯行为;亲社会的侵犯行为(如公安的执法,抓强盗等)和被认可的侵犯行为(如自卫行为)。
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本能说、动机说和社会学习说
挫折挑动:身体遭受疼痛刺激以及语言的辱骂;炎热、气候的暂时性变化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受他人的侵犯;拥挤;
侵犯线索的引发:第三者的挑动;身边的武器;他人的侵犯行为。
酒精
个人特点:男性成年人与儿童比女性有更多的侵犯行为;异常焦虑、渴望寻求社会承认的人不大可能采取侵犯行为;
暴力电视与儿童的侵犯行为:提供了榜样;影响了儿童的情绪和情感。
利他行为
指提供时间、资源或能量以帮助他人的行为,也称亲社会行为或助人行为。其特点是不期望日后报答而出于自愿的助人行为。
助人者看到他人处于困难的情境时,会产生一种专注于自我内心焦虑或专注于同情他人的情绪,由此产生两种取向:自我性利他主义和纯利他主义。
自我性利他主义和纯利他主义
前者是为了减轻自己内心的紧张和不安而采取的助人行为,这是自我报偿性的,通过助人行为来减少自己的苦恼,使自己感到有力量,或体会到一种自我价值;
后者是受外部动机所驱动,因他人的处境而产生同情心,从而做出助人行为以减轻他人的痛苦,其目的是为了他人的幸福。
利他行为的动机:
利益;
助人行为付出的代价;
个人烦恼;
他人的评价;
助人行为之后的自我评价;
同情。
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个人因素(上面的6种动机);
环境教育因素(电视、宗教信仰等);
社会文化因素(东方文化强调团体的和谐,因而赞扬利他行为,这与西方的个人主义形成鲜明的对比);
被帮助者的特点(包括性别、年龄和仪表,以及需要的性质,包括需要的合理性,需要的原因,人们更愿意帮助一个由于无法控制的原因而需要帮助的人,即人天生有同情弱者的本能。)。
人们往往会考虑帮助的代价。
其他人的影响:
其他人在场的旁观者效应:他人起观众作用;他人起榜样作用;他人在场削弱旁观者的个人责任——责任扩散。
当时的情境:以抢救溺水者为例,如果有6位旁观者,其中只有1名年轻男子,其他都是女性,则男子不大可能因为有旁观者而推卸自己的责任。
四、社会转型期公众的心态
国民心态: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发展时期普遍呈现的一种认识倾向、情感倾向和行为倾向的“集合”。它是社会心理的存在状态。
国民性:指的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符合该国(或该民族)国情的人格特征及其行为方式。
国民性是国民人格发展的历史凝聚;
国民心态则是国民人格在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反映、表现;
国民性是历史的、稳定的、静态的、本质的;
国民心态是现实的、发展中的、动态的、现象性的。
影响社会转型期国民心态的社会因素:
历史的国民性的制约;
现实的国民性的影响:包括从解放至文化大革命结束这一时期所形成的国民性的制约;
改革开放后复杂的社会因素所制约。
转型社会国民心态发展的特点
从发展方向看,由无序向有序发展:改革开放之初,国民的行为方向感并不十分明确,主流与支流、健康与非健康、正义与非正义、积极与消极都是无序地纠缠在一起。
从表现的方式来说,由转型初期的简单两极性逐渐向复杂多向性发展:两极指政治人心态和经济人心态,暴发户现象;
从表现的内容看,由浮躁的、非理性逐渐向冷静的、理性方向发展: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热点多就是例子,包括从政热、炒股热、下海热、出国热和追星热等。
有人概括了中国近10年的时尚:出国、下海、炒股、成腕、离婚、车牌、MBA、伊妹儿(E-mail)、写传记、留墓地。
民谣、市井文化最能反映国民心态
现代社会问题就有了老百姓的现代注解,以中国式的、世纪末式的、黑色幽默式的。
斯普兰格的五种典型个性类型:
经济实用型:重视实用事物,关注行之有效的现实;
艺术审美型:重视美与和谐,乐于欣赏多种情趣;
政治权益型:重视权力等级,有支配人的愿望与才能;
社会集体型:重视交际关系,以提供服务为最大乐趣;
宗教信仰型:重视命运,喜欢创造最高满足的价值经验;
转型期的青年人,即“过渡人”的个性特点:
从“自励+无奈”到“自觉+主动”——经济层面个性的过渡性;
从“自我+恋旧”到“自由+展望”——文化层面个性的过渡性;
从“自持+浮躁”到“自尊+丰富”——素质层面个性的过渡性;
思考题
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应该包括哪些方面的素质?
在一个群体的人际互动中,领导者与成员之间有哪些典型的行为规范?
群体心理现象:人际间的相互作用(ppt)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管理工具分类
ISO认证课程讲义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规条例营销资料方案报告说明标准管理战略商业计划书市场分析战略经营策划方案培训讲义企业上市采购物流电子商务质量管理企业名录生产管理金融知识电子书客户管理企业文化报告论文项目管理财务资料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绩效考核资料面试招聘人才测评岗位管理职业规划KPI绩效指标劳资关系薪酬激励人力资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资表格薪资制度招聘面试表格岗位分析员工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入职指引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绩效管理方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绩效考核表格人力资源规划安全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管理办公总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代理连锁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广告策划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进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员工福利制度咨询诊断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办公室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培训绩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荐
下载排行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16695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6695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695
- 5员工守则 16695
- 6软件验收报告 16695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6695
- 9文件签收单 16695
- 10跟我学礼仪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