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钢铁案例分析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青岛钢铁案例分析
青岛钢铁案例分析 1 、数据信息报告 1.1 钢铁行业历史回顾 钢铁行业长期以来对我国经济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在每年的 工业总产值中,5--6%的份额来源于钢铁行业的贡献。钢铁行业还是我国职工就业 的一个重要领域,90年代以来,从业职工总数一直保持在350万人左右,占全国职 工总数的5%左右,为社会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同时,钢铁行业的稳定发展也带动 了能源、运输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在全国每年消耗的能源总量中,有10%左右用于钢 铁行业的生产建设,12.5%左右的铁路货运量,12%左右的铁路货物周转量,1 7.5%左右的水路货运量,20%左右的水路货物周转量用于钢铁和金属矿石的运输 。作为基础原材料产业,钢铁行业的发展为我国农业、建筑、化工、机械电子等行业的 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九十年代前期,我国钢铁工业得到长足发展。这一时期是我国改革开放深入的时期,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的钢铁工业快速发展的时期。我国钢 产量1991年为7100万吨,到1996年就超过了亿吨,居世界钢产量首位。 我国钢材的需求和供应在九十年代前期发生了较大变化。1991年国内钢材消费量6 034万吨,而资源的供应主要是为了国内生产,供应和需求比较平稳;1992年钢 材消费量增加到约7500万吨;1993年国内钢材需求膨胀,价格上涨,消费量达 到亿吨的水平;这一年进口钢材也达到创纪录的3044万吨;由于国家实行宏观经济 调控政策,1994年的钢材消费量有所下降,加上1993、1994两年的大量进 口(总计5327万吨),钢材供应超过了国内需求,造成钢材市场疲软,库存增加, 价格下降。由于国内生产快速增长和进出口调节,钢材市场总体表现为供略大于求,市 场比较平淡。 自1991年以来,我国钢材供需形势发生的较大变化,主要与经济发展和宏观经济环 境的变化有直接关系。1991、1992年经济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过大,19 93年经济出现过热,国家实行了宏观经济调控,1994年至今属于平稳调整时期, 国内钢材消费量也就经历了快速增长、达到顶峰、回落调整的变化。 中国钢材供应和需求的主要矛盾已从数量转向品种质量。虽然我国已是世界上的钢铁大 国,但并不是钢铁强国,产品的结构不合理,总体质量不高。所以,在总量上基本能满 足国内需求后,品种质量的矛盾就比较突出。目前,国内生产不能满足需求、属短缺的 品种主要有石油专用管、H型钢、宽板面造船板、高压锅炉板、高压锅炉管、冷轧薄板 、搪瓷板、彩涂板、不锈钢板、冷轧变压器硅钢片等,这些品种每年供需缺口约在60 0万--700万吨,主要依靠进口解决。近年来钢铁行业在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强 化了投资结构的调整,由过去的以基本建设投资为主,改变为以更新改造投资为主,9 0年代以来,钢铁行业历年更新改造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平均为55.38%, 最高的1994年的这一比重达到62.47%,这种投资结构的变化已经产生了积极 的作用。 在这一时期钢材价格发生了较大变化。以1993年为一个重要分界线。在这一年93 %的钢材产品价格全部放开,取消了钢材价格双轨制,加上经济过热,钢材需求膨胀, 钢材价格也从1991年上涨以来达到最高点,而1994、1995年则出现了平稳 的回落。造成了进入市场调节以后,钢材价格经历了一条暴涨暴跌的驼峰式曲线。以线 材(Φ6.5mm)每吨平均价为例,1992年3月仅为1750元,1992年7月 上涨到2500元,1993年初上涨到3500元以上,比一年前上涨了一倍以上, 1994年初下降到了3000元,到1995年1月,又跌到2358元,比最高峰 下降了33%以上,目前价格稳定在2800元左右。 1995年是我国钢铁行业发展最困难的一年,钢材需求不旺,价格疲软,市场经营 清淡,亏损企业增多,在10个钢材品种中,有6个品种价格呈下降趋势,它们是:线 材、螺纹钢、角钢、中板、热轧硅钢片、无缝管。这6个品种都是我国的长线产品,生 产能力能够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其他4个品种加上冷轧取向硅钢片都是国内短缺钢材, 生产能力不足,短时期内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大部分靠进口解决,这部分钢材价格受国 际市场价格拉动,故市场价格上涨幅度较大。 1995年,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在 固定资产投资额中,技术改革与房地产投资比重上升,基本建设投资比重下降,钢材消 费强度降低。由于社会需求下降,钢厂被迫降低产量。钢厂实行“不付款不发货”的原则 ,也就是以销定产,改变过去钢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的计划经济作法。为了杜绝新的 “三角债”困扰,加速资金周转,钢厂一律实行按合同组织生产、组织发货,不付款者不 予发货,为此也减少了部分产量。同时,国家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使 那些贷不到款的生产企业和建设单位无力购买钢材,从而在资金上限制了计划外项目乱 上马、乱建设的需求,但客观上减少了对钢材的需求,这也是钢厂减产的原因之一。 1996年的钢材市场,总的印象是,经营清淡,价格回落,成交率低,资金周转放慢 ,企业经济效益下滑。据冶金部财务快报统计,1996年1~11月全国重点钢铁企 业亏损户达23家,同比增加6家,累计亏损金额17.40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 加76.98%;中型骨干钢铁企业亏损户24家,同比增加4家,累计亏损金额7. 4677亿元,同比增加7.84%。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供求关系的平衡 ,钢材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国际国内钢材价格的接轨,使钢材价格波动幅度逐步变 小。过去,由于受国家计划经济影响,钢铁行业具有生产成本上的优势。一是依靠国内 煤、电、油、矿和运输等偏低价格,二是依靠钢铁职工长期付出的廉价劳动力。过去钢 铁产品成本中的人工费用比例只有7--9%,与国外15--25%相比具有很大的 优势,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上游产品逐步涨价,以及钢铁行业的职工工资 福利的快速增长(据统计1995年工资福利每吨钢材的人工成本构成已经从8%提高 到13%以上,接近韩国水平),原来意义上的成本优势已荡然无存。 [pic] 与此同时,世界钢材市场价格走低,从1996年下半年起,俄罗斯取代了日本的地 位,成为我国第一钢材进口国。目前在国内市场能够参与价格竞争的普通棒材、板材主 要来自独联体国家。但是,由于从俄罗斯等国进口的钢材价格很低,有些钢材到岸价已 经低于我国一些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如在国内销售的从独联体进口的热轧板,销售价 仅为2400元左右,以如此之低的价格在国内销售,必然带动国内钢材市场的价格下 滑,加之上游原材料价格涨价,致使1996年我国钢铁行业利润出现大幅滑坡,亏损 企业增加。从1994年以来,钢材市场价格不断下滑,到1996年趋向稳定。钢材 价格下滑并趋于稳定,主要反映了供求关系的变化,但还有两个因素也不可忽视:一是 国家价格体系的改革结果。国家价格的调整使各工业部门的资金利税率基本拉平。煤炭 、钢铁、化工、电子等行业资金利税率基本趋同,且均略低于全部工业资金利税率的7 .7%。我国钢铁工业已不是90年代初期的高利润部门了。随着原料、电力、运输等 的进一步调价,钢铁工业的资金利税率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促使钢材价格趋向稳定的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国际国内钢材市场的接轨,国内钢材价格不可能脱离国际价格而有大 的变化。 1997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平稳增长,但由于耗钢材多的一些行业投资不足,生产 徘徊,从而使钢材消费水平难以有明显增长。1997年由于火车全面提速换轨,同时 这一年轻轨也处于换轨高峰,从而使重轨和轻轨的消费需求有较大增加,带动了铁路用 材生产的全面增长,预计全年重轨产量将达到80多万吨。轻轨产量将达到22万吨以 上,增长幅度均在2位数以上,但是由于国内有150万吨重轨及50多万吨轻轨的生 产能力,从供给能力上看,仍是供大于求。由于供略大于求所形成的买方市场格局,导 致1997年钢市价位一直呈下滑状态,这种价位下滑态势,是1997年国内钢材市 场供需情况的真实反映。 全行业盈利能力1993年始迅速下降,1996年降为40亿元,1997年上半年 进一步下滑,1--7月全行业亏损2.16亿元,到8月份盈亏持平。其中75家重 点统计企业1--9月实现利税139亿元,实现利润28.1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 7.3%和39.4%。业内专家预测:随着钢铁上游产品的继续涨价,现有的利润会 进一步被消化。 中国钢材需求具有周期波动性,目前其波动不仅与世界钢材市场波动不同步,而且二者 还常处于相反周期,预计随着国内钢材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国际钢材市场对中国钢 材市场的波动影响将越来越大。1994年--1996年中国钢材市场需求处于疲软 的时期,1997年是恢复时期,1998年达到此轮周期的高峰。从1998年开始,钢 铁行业逐步走出低谷,产销量和钢材价格稳中有升。1999年,钢铁行业运行平稳,整体 进入了平衡发展时期。 进入2000年以来,由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出现转折性增长,GDP增长达到8%以上,工 业完成增加值增长11%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加,消费钢材较多的建筑、机械、轻工、汽 车等行业快速增长,有力地拉动了钢材需求的增长。以钢材的表观消费量计算,2000年 共消费钢材将达到14121万吨,同比增加901万吨,增长6.8%。在国内需求增加,而钢 铁行业又实行总量控制政策,限制无效、低效产品高速增长的形势下,钢铁产品市场供 大于求的阶段性过剩局面开始缓解。其重要标志是连续下滑多年的钢铁产品价格明显回 升,钢铁工业企业开始走出行业濒临亏损的边缘,生产供给开始逐步向有效供给方向发 展国内钢铁产品价格自1993年以来,经历了连续7个年头的下滑,多数钢材产品价格已到 了无利可图的地步。2000年在需求增长和供给控制的复合作用下,钢铁产品价格出现了 明显回升。首先,1999年底板材类价格平稳小幅上涨,拉开了钢铁产品价格回升的序幕 。2000年一季度建筑类钢材价格跌到了谷底,也开始反弹。4月中旬建筑类钢材价格大幅 上涨,推动了钢铁产品价格的全面回升。面对2000年6月份以来国际钢材市场价格的持续 下跌,2001年国内钢材市场就如同我国经济走势一样-- "前高后低"。进入下半年后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出现了连续下跌,但与国际钢材市场价格 早在上半年就创下近二十年新低且仍未出现止跌迹象相比,可谓是"不幸中之万幸也", 称中国钢材市场"一枝独秀"也不为过。 从产量变化的企业类型看,由于2001年国家继续倡导“结构调整,总量控制”的产业政 策,特大型钢铁企业钢产量变化相对较小,而一批原中型骨干和地方中小以及民营钢铁 企业的产量增幅很大。2002年,我国钢铁行业产销大幅增长,全年钢产量预计将达 1.8亿吨,实现利润超过250亿元,远远好于预期。 1.2 八家钢铁企业基本信息 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八家钢铁企业,对各方面指标进行对比研究。以下为初步 的研究结果: 钢铁企业人员过多,包袱过重,劳动生产率低。目前我国生产1亿吨钢用了300万 职工,而海外的6亿吨钢雇用了150万人。我国钢铁企业年人均产钢只有33.7吨 ,而日本、韩国的主要钢厂人均产钢在七、八百吨。国家提倡减员增效,职工人数呈下 降趋势,企业经营成本有所下降职工工资平稳上升,但是青岛钢铁职工工资仍处于较低水 平。(见下图) [pic] 业是规模经营显著的产业,国内外专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年产钢300万吨为最小合 理规模。我国钢铁工业大而散必然导致产业集中度低,我国四大钢铁企业(宝钢、鞍钢 、首钢和武钢)的年产量只占全国钢产量的30%,而美国的6大钢铁企业钢产量占全 国钢产量的50%;日本5个钢铁企业的钢产量占全国钢产量的60%;德国蒂森·克虏 伯·斯塔尔钢铁公司占全国钢产量的37.6%;韩国浦项占韩国钢产量的63.7%; 英国的英钢、法国的于齐诺尔·萨西洛尔、意大利的伊瓦尔、比利时的考克里几乎囊括了 所在国家的全部钢铁生产,中国的钢铁企业规模普遍偏小。 我国骨干钢铁企业大多是五六十年代兴建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 了几十年,技术落后、设备陈旧、机制僵化、包袱沉重,面对市场经济下新的运行环境 、新的需求结构,显得极不适应。我国较长期固守平炉、模铸、初轧等老技术,总水平 大约落后国际先进水平15--20年。目前工艺装...
青岛钢铁案例分析
青岛钢铁案例分析 1 、数据信息报告 1.1 钢铁行业历史回顾 钢铁行业长期以来对我国经济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在每年的 工业总产值中,5--6%的份额来源于钢铁行业的贡献。钢铁行业还是我国职工就业 的一个重要领域,90年代以来,从业职工总数一直保持在350万人左右,占全国职 工总数的5%左右,为社会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同时,钢铁行业的稳定发展也带动 了能源、运输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在全国每年消耗的能源总量中,有10%左右用于钢 铁行业的生产建设,12.5%左右的铁路货运量,12%左右的铁路货物周转量,1 7.5%左右的水路货运量,20%左右的水路货物周转量用于钢铁和金属矿石的运输 。作为基础原材料产业,钢铁行业的发展为我国农业、建筑、化工、机械电子等行业的 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九十年代前期,我国钢铁工业得到长足发展。这一时期是我国改革开放深入的时期,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的钢铁工业快速发展的时期。我国钢 产量1991年为7100万吨,到1996年就超过了亿吨,居世界钢产量首位。 我国钢材的需求和供应在九十年代前期发生了较大变化。1991年国内钢材消费量6 034万吨,而资源的供应主要是为了国内生产,供应和需求比较平稳;1992年钢 材消费量增加到约7500万吨;1993年国内钢材需求膨胀,价格上涨,消费量达 到亿吨的水平;这一年进口钢材也达到创纪录的3044万吨;由于国家实行宏观经济 调控政策,1994年的钢材消费量有所下降,加上1993、1994两年的大量进 口(总计5327万吨),钢材供应超过了国内需求,造成钢材市场疲软,库存增加, 价格下降。由于国内生产快速增长和进出口调节,钢材市场总体表现为供略大于求,市 场比较平淡。 自1991年以来,我国钢材供需形势发生的较大变化,主要与经济发展和宏观经济环 境的变化有直接关系。1991、1992年经济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过大,19 93年经济出现过热,国家实行了宏观经济调控,1994年至今属于平稳调整时期, 国内钢材消费量也就经历了快速增长、达到顶峰、回落调整的变化。 中国钢材供应和需求的主要矛盾已从数量转向品种质量。虽然我国已是世界上的钢铁大 国,但并不是钢铁强国,产品的结构不合理,总体质量不高。所以,在总量上基本能满 足国内需求后,品种质量的矛盾就比较突出。目前,国内生产不能满足需求、属短缺的 品种主要有石油专用管、H型钢、宽板面造船板、高压锅炉板、高压锅炉管、冷轧薄板 、搪瓷板、彩涂板、不锈钢板、冷轧变压器硅钢片等,这些品种每年供需缺口约在60 0万--700万吨,主要依靠进口解决。近年来钢铁行业在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强 化了投资结构的调整,由过去的以基本建设投资为主,改变为以更新改造投资为主,9 0年代以来,钢铁行业历年更新改造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平均为55.38%, 最高的1994年的这一比重达到62.47%,这种投资结构的变化已经产生了积极 的作用。 在这一时期钢材价格发生了较大变化。以1993年为一个重要分界线。在这一年93 %的钢材产品价格全部放开,取消了钢材价格双轨制,加上经济过热,钢材需求膨胀, 钢材价格也从1991年上涨以来达到最高点,而1994、1995年则出现了平稳 的回落。造成了进入市场调节以后,钢材价格经历了一条暴涨暴跌的驼峰式曲线。以线 材(Φ6.5mm)每吨平均价为例,1992年3月仅为1750元,1992年7月 上涨到2500元,1993年初上涨到3500元以上,比一年前上涨了一倍以上, 1994年初下降到了3000元,到1995年1月,又跌到2358元,比最高峰 下降了33%以上,目前价格稳定在2800元左右。 1995年是我国钢铁行业发展最困难的一年,钢材需求不旺,价格疲软,市场经营 清淡,亏损企业增多,在10个钢材品种中,有6个品种价格呈下降趋势,它们是:线 材、螺纹钢、角钢、中板、热轧硅钢片、无缝管。这6个品种都是我国的长线产品,生 产能力能够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其他4个品种加上冷轧取向硅钢片都是国内短缺钢材, 生产能力不足,短时期内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大部分靠进口解决,这部分钢材价格受国 际市场价格拉动,故市场价格上涨幅度较大。 1995年,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在 固定资产投资额中,技术改革与房地产投资比重上升,基本建设投资比重下降,钢材消 费强度降低。由于社会需求下降,钢厂被迫降低产量。钢厂实行“不付款不发货”的原则 ,也就是以销定产,改变过去钢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的计划经济作法。为了杜绝新的 “三角债”困扰,加速资金周转,钢厂一律实行按合同组织生产、组织发货,不付款者不 予发货,为此也减少了部分产量。同时,国家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使 那些贷不到款的生产企业和建设单位无力购买钢材,从而在资金上限制了计划外项目乱 上马、乱建设的需求,但客观上减少了对钢材的需求,这也是钢厂减产的原因之一。 1996年的钢材市场,总的印象是,经营清淡,价格回落,成交率低,资金周转放慢 ,企业经济效益下滑。据冶金部财务快报统计,1996年1~11月全国重点钢铁企 业亏损户达23家,同比增加6家,累计亏损金额17.40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 加76.98%;中型骨干钢铁企业亏损户24家,同比增加4家,累计亏损金额7. 4677亿元,同比增加7.84%。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供求关系的平衡 ,钢材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国际国内钢材价格的接轨,使钢材价格波动幅度逐步变 小。过去,由于受国家计划经济影响,钢铁行业具有生产成本上的优势。一是依靠国内 煤、电、油、矿和运输等偏低价格,二是依靠钢铁职工长期付出的廉价劳动力。过去钢 铁产品成本中的人工费用比例只有7--9%,与国外15--25%相比具有很大的 优势,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上游产品逐步涨价,以及钢铁行业的职工工资 福利的快速增长(据统计1995年工资福利每吨钢材的人工成本构成已经从8%提高 到13%以上,接近韩国水平),原来意义上的成本优势已荡然无存。 [pic] 与此同时,世界钢材市场价格走低,从1996年下半年起,俄罗斯取代了日本的地 位,成为我国第一钢材进口国。目前在国内市场能够参与价格竞争的普通棒材、板材主 要来自独联体国家。但是,由于从俄罗斯等国进口的钢材价格很低,有些钢材到岸价已 经低于我国一些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如在国内销售的从独联体进口的热轧板,销售价 仅为2400元左右,以如此之低的价格在国内销售,必然带动国内钢材市场的价格下 滑,加之上游原材料价格涨价,致使1996年我国钢铁行业利润出现大幅滑坡,亏损 企业增加。从1994年以来,钢材市场价格不断下滑,到1996年趋向稳定。钢材 价格下滑并趋于稳定,主要反映了供求关系的变化,但还有两个因素也不可忽视:一是 国家价格体系的改革结果。国家价格的调整使各工业部门的资金利税率基本拉平。煤炭 、钢铁、化工、电子等行业资金利税率基本趋同,且均略低于全部工业资金利税率的7 .7%。我国钢铁工业已不是90年代初期的高利润部门了。随着原料、电力、运输等 的进一步调价,钢铁工业的资金利税率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促使钢材价格趋向稳定的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国际国内钢材市场的接轨,国内钢材价格不可能脱离国际价格而有大 的变化。 1997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平稳增长,但由于耗钢材多的一些行业投资不足,生产 徘徊,从而使钢材消费水平难以有明显增长。1997年由于火车全面提速换轨,同时 这一年轻轨也处于换轨高峰,从而使重轨和轻轨的消费需求有较大增加,带动了铁路用 材生产的全面增长,预计全年重轨产量将达到80多万吨。轻轨产量将达到22万吨以 上,增长幅度均在2位数以上,但是由于国内有150万吨重轨及50多万吨轻轨的生 产能力,从供给能力上看,仍是供大于求。由于供略大于求所形成的买方市场格局,导 致1997年钢市价位一直呈下滑状态,这种价位下滑态势,是1997年国内钢材市 场供需情况的真实反映。 全行业盈利能力1993年始迅速下降,1996年降为40亿元,1997年上半年 进一步下滑,1--7月全行业亏损2.16亿元,到8月份盈亏持平。其中75家重 点统计企业1--9月实现利税139亿元,实现利润28.1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 7.3%和39.4%。业内专家预测:随着钢铁上游产品的继续涨价,现有的利润会 进一步被消化。 中国钢材需求具有周期波动性,目前其波动不仅与世界钢材市场波动不同步,而且二者 还常处于相反周期,预计随着国内钢材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国际钢材市场对中国钢 材市场的波动影响将越来越大。1994年--1996年中国钢材市场需求处于疲软 的时期,1997年是恢复时期,1998年达到此轮周期的高峰。从1998年开始,钢 铁行业逐步走出低谷,产销量和钢材价格稳中有升。1999年,钢铁行业运行平稳,整体 进入了平衡发展时期。 进入2000年以来,由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出现转折性增长,GDP增长达到8%以上,工 业完成增加值增长11%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加,消费钢材较多的建筑、机械、轻工、汽 车等行业快速增长,有力地拉动了钢材需求的增长。以钢材的表观消费量计算,2000年 共消费钢材将达到14121万吨,同比增加901万吨,增长6.8%。在国内需求增加,而钢 铁行业又实行总量控制政策,限制无效、低效产品高速增长的形势下,钢铁产品市场供 大于求的阶段性过剩局面开始缓解。其重要标志是连续下滑多年的钢铁产品价格明显回 升,钢铁工业企业开始走出行业濒临亏损的边缘,生产供给开始逐步向有效供给方向发 展国内钢铁产品价格自1993年以来,经历了连续7个年头的下滑,多数钢材产品价格已到 了无利可图的地步。2000年在需求增长和供给控制的复合作用下,钢铁产品价格出现了 明显回升。首先,1999年底板材类价格平稳小幅上涨,拉开了钢铁产品价格回升的序幕 。2000年一季度建筑类钢材价格跌到了谷底,也开始反弹。4月中旬建筑类钢材价格大幅 上涨,推动了钢铁产品价格的全面回升。面对2000年6月份以来国际钢材市场价格的持续 下跌,2001年国内钢材市场就如同我国经济走势一样-- "前高后低"。进入下半年后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出现了连续下跌,但与国际钢材市场价格 早在上半年就创下近二十年新低且仍未出现止跌迹象相比,可谓是"不幸中之万幸也", 称中国钢材市场"一枝独秀"也不为过。 从产量变化的企业类型看,由于2001年国家继续倡导“结构调整,总量控制”的产业政 策,特大型钢铁企业钢产量变化相对较小,而一批原中型骨干和地方中小以及民营钢铁 企业的产量增幅很大。2002年,我国钢铁行业产销大幅增长,全年钢产量预计将达 1.8亿吨,实现利润超过250亿元,远远好于预期。 1.2 八家钢铁企业基本信息 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八家钢铁企业,对各方面指标进行对比研究。以下为初步 的研究结果: 钢铁企业人员过多,包袱过重,劳动生产率低。目前我国生产1亿吨钢用了300万 职工,而海外的6亿吨钢雇用了150万人。我国钢铁企业年人均产钢只有33.7吨 ,而日本、韩国的主要钢厂人均产钢在七、八百吨。国家提倡减员增效,职工人数呈下 降趋势,企业经营成本有所下降职工工资平稳上升,但是青岛钢铁职工工资仍处于较低水 平。(见下图) [pic] 业是规模经营显著的产业,国内外专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年产钢300万吨为最小合 理规模。我国钢铁工业大而散必然导致产业集中度低,我国四大钢铁企业(宝钢、鞍钢 、首钢和武钢)的年产量只占全国钢产量的30%,而美国的6大钢铁企业钢产量占全 国钢产量的50%;日本5个钢铁企业的钢产量占全国钢产量的60%;德国蒂森·克虏 伯·斯塔尔钢铁公司占全国钢产量的37.6%;韩国浦项占韩国钢产量的63.7%; 英国的英钢、法国的于齐诺尔·萨西洛尔、意大利的伊瓦尔、比利时的考克里几乎囊括了 所在国家的全部钢铁生产,中国的钢铁企业规模普遍偏小。 我国骨干钢铁企业大多是五六十年代兴建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 了几十年,技术落后、设备陈旧、机制僵化、包袱沉重,面对市场经济下新的运行环境 、新的需求结构,显得极不适应。我国较长期固守平炉、模铸、初轧等老技术,总水平 大约落后国际先进水平15--20年。目前工艺装...
青岛钢铁案例分析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管理工具分类
ISO认证课程讲义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规条例营销资料方案报告说明标准管理战略商业计划书市场分析战略经营策划方案培训讲义企业上市采购物流电子商务质量管理企业名录生产管理金融知识电子书客户管理企业文化报告论文项目管理财务资料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绩效考核资料面试招聘人才测评岗位管理职业规划KPI绩效指标劳资关系薪酬激励人力资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资表格薪资制度招聘面试表格岗位分析员工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入职指引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绩效管理方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绩效考核表格人力资源规划安全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管理办公总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代理连锁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广告策划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进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员工福利制度咨询诊断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办公室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培训绩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荐
- 1暗促-酒店玫瑰静悄悄地开 372
- 2终端陈列十五大原则 383
- 3专业广告运作模式 345
- 4****主营业务发展战略设计 376
- 5中小企业物流发展的对策 395
- 6主顾开拓 484
- 7主动推进的客户服务 344
- 8专业媒体策划与购买 374
- 9中远电视广告CF 419
下载排行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16695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6695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695
- 5员工守则 16695
- 6软件验收报告 16695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6695
- 9文件签收单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