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需求理论案例

  文件类别:其它

  文件格式:文件格式

  文件大小:7K

  下载次数:130

  所需积分:2点

  解压密码:qg68.cn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

清华大学卓越生产运营总监高级研修班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链接:需求理论案例
案例1 汽油价格与对小型汽车的需求 当对几种产品的需求交织在一起时,影响一种产品价格的条件将影响另一种产品的需求 。例如,在70年代,当美国的汽油价格上升时,这种变化影响了对小型汽车的需求。 实际上,汽油价格在70年代有两次暴涨:一次是1973年,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对美 国实施禁运,一次是1979年由于伊朗国王被推翻而导致该国石油供应瘫痪。汽油价格从 1973年的每加仑0.27美元攀升至1981年的每加仑1.40美元。美国人如何节约使用汽油呢 ?从家到办公室的距离不会缩短,而人们还得上班。美国人找到的一个解决办法是,当 他们要换新车时,他们购买每加仑汽油跑的里程更大的小型汽车。 分析家依据汽车的大小对汽车的销量进行分类。紧接着第一次油价上涨的几年里,每年 销售2500万辆大型汽车、2800万辆微型汽车和2300万辆准微型轿车。到了1985年,这一 比例有了很大的变化,该年度只出售了1500万辆大型汽车,比70年代中期有了大幅度的 下降。准微型轿车的销量相对不变,为2200万辆,而微型轿车的销量却上升到了3700万 辆。 任何一种商品(比如汽车)的需求曲线都假定其互补品(比如汽油)的价格固定不变。 汽油价格的上升导致小型汽车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大型汽车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假设你每年要行驶15000英里。大型汽车每加仑汽油行驶15英里,这 就是说你每年需要1000加仑的汽油;而小型汽车每加仑汽油行驶30英里,则你每年只需 要500加仑汽油。以1981年的最高汽油价格,即每加仑1.40美元计算,这就等于节约了7 00美元。 资料来源:Gasoline prices taken from various issues of Survey of Current Business; auto sales figures from Linda Williams and Patricia Hu of 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 Light Duty Vehicle Summary: Model Year 1976 to the first Half of Model Year 1989. 案例2 奢侈品需求的惊人弹性 在这个纷争四起的世界上,持不同政见的政客们大约至少会对一件事持相同态度,那就 是他们都声称不喜欢加税,因为这样做通常只会引起选民的反感乃至抗议,闹不好就得 下台。美国政府也是如此。1990年,作为力图削减美国财政赤字的一揽子计划的一部分 ,国会同意对价格昂贵的奢侈品征收10%的“奢侈品税”。这样的奢侈品包罗万象,几个明 显例子就是豪华游艇、私人飞机、高级轿车、珠宝首饰和皮革。通常情况下,所有其他 税项可能都是令人痛苦的负担,但是只对购买奢侈品的有钱人征收的水乡却是一个例外 ,原因很简单,就是其实没有几个人真的不得不上交这笔额外的税项。有钱人可以选择 是否购买奢侈品,从而选择自己是否需要为此交税。简言之,他们有选择是否交税的权 利。所以,对奢侈品征税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不那么痛苦的赋税。 然而,本章讨论的弹性需求和非弹性需求,应当促使你对政府开征奢侈品税的主要假定 提出疑问,这就是认为对上述奢侈品的需求相当缺乏弹性的假定。我们可以把奢侈品税 等价地想象为提高了生产这些商品的成本,从而供给曲线确实会向上移动。这样一来, 由于奢侈品税而造成行业供给曲线上移,均衡交易量的变化将很少,但是均衡价格将会 上升很多,富人几乎承担了所有额外成本。 不过,这样温和的税收能否获得预期的成功,为政府带来额外的收入,完全取决于奢侈 品的需求弹性。如果奢侈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很高,那么奢侈品税只能导致奢侈品的价格 轻微上升,却带来奢侈品需求的大幅度下降。这就是说购买奢侈品的人将会大幅度减少 ,政府实际上没有多少征税机会,国库收入也就不会增加。 事实证明,奢侈品的需求确实存在很大的弹性。到了此年,也就是1991年初,由于有钱 人为了逃避税收转而前往邻国巴哈马等地购买游艇,导致美国东海岸度假胜地南佛罗里 达地区的游艇销量迅速下降90%,令人吃惊。包括德国“奔驰”和日本“凌志”在内的高级轿 车的销量也出现急剧下降的趋势。加上1991年开始出现的经济衰退,导致有钱人的投资 收入下降,对于奢侈品的销售无异于雪上加霜,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总体销量继续下跌 。 奢侈品需求的高弹性颇有些出人意料,而且为经济带来两个不利影响:一是与政府的愿 望背道而驰,原本预期由有钱人承担的税务负担最后落在有关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身 上,而这些人本身多半并不会富有到可以支付奢侈品税的地步。二是这一新税带来的收 入远远小于预期的数额。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曾经估计这一税项可以在未来5年内为国库 带来大约15亿美元的进帐,平均每年应该达到3亿美元。然而就在第一年,即1991年,有 钱人总共才为购置奢侈品上交了3000万美元的税金,只有与预期平均值的1/10。如果将 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和实施这一税项所消耗的费用计算在内,这3000万美元很有可能不敷 支出,美国政府实际上还到赔了钱。经过这么一番简单考虑,但我们知道美国政府在两 年后的1993年便宣布撤销这一税项,使其成为最短命的税项之一时,就不应该感到惊奇 了。 资料来源: 1. Bernard Baumohl, "Tempest in a Yacht Basin," Time, July 1, 1991, p. 52. 2. Nick Ravo, "Big Boats Take It on the Chin," New York Times, April 14, 1991, sec. II, p. 9.
链接:需求理论案例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