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发展的新方向

  文件类别:其它

  文件格式:文件格式

  文件大小:18K

  下载次数:61

  所需积分:2点

  解压密码:qg68.cn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

清华大学卓越生产运营总监高级研修班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经济学发展的新方向
经济学发展的新方向  2002年12月26日,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行为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奚恺元先生就心理学影响下的经济学以及经济学发展的新方向为中欧学员们做了精彩的 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2002年,普林斯顿大学的 Kahneman 教授和乔治梅森大学的 Smith 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Kahneman 教授是一位心理学家,他和他的合作者 Tverskey 的研究成果从很多方面证实了传统经济学的一些基础理论存在的错误。我的演讲主要围 绕 Kahneman 的理论及其影响,针对新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的修正以及经济学发展的新方向做一些阐 述。 我主要讲新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区别:首先,在对人的行为的假设 方面,传统经济学认为人是理性的,而新经济学认为人是有限理性的。其次,在理论模 式上,传统经济学是规范性的,新经济学是描述性的。最后,从研究目的来讲,传统经 济学主要研究如何增加人们的财富,但是我认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是研究如何从根本上 增加人的幸福,这里的幸福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 |传统经济学 |新方向 | |假设: |人是理性的 |人是有限理性的 | |理论: |规范性的 |描述性的 | |研究目标: |财富 |广义的幸福 | 理性和有限理性 传统经济学认为,人都是有理性的,关于理性,传统经济学有几个基本的假设,比如 传统经济学相信,对于好的东西和坏的东西,人们总是愿意为好的支付更多的钱。早在 上个世纪50年代,Simon 就首先对理性人这个基本假设发出了质疑,他提出了有限理性这个概念。但是一直到了 Kahneman 和 Tverskey,人们才开始具体地研究人在什么时候是不理性的,在什么情况 下人的行为会背离理性假设。 有两类违反理性假设的研究。第一类研究说明了人的行为有的时候会违背Dominance原 则。举个例子来说,有两个比萨饼,如果他们的配料和口味等其他方面都相同,只不过 一个比另外一个大一些,那么根据传统经济学的理论,人们肯定会愿意为大的比萨支付 更多的钱,起码为大比萨支付的钱不会比为小比萨支付的钱少。这就是Dominance原则。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做决策的时候,并不是看一个物品的真正价值,而是用某 种容易评价的线索来进行决策,这就是Evaluability的概念。 假定有两杯哈根达斯冰淇淋(见图1),一杯冰淇淋A有7盎司,装在5盎司的杯子里面 ,看起来满满的;另外一杯冰淇淋B是8盎司,但是装在10盎司的杯子里,所以看起来冰 淇淋装得不满。客观来讲,哪一杯冰淇淋更好呢?按照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如果说人们 喜欢冰淇淋,那么8盎司的冰淇淋比7盎司的多,如果人们喜欢杯子,那么10盎司的杯子 比5盎司的杯子大,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传统经济学都认为人们愿意为冰淇淋B支 付更多的钱。但是试验表明,在分别判断的情况下(也就是人们不能把这两杯冰淇淋放 在一起比较),人们反而愿意为冰淇淋A多付钱。平均来讲,人们愿意花2.26美元买冰淇 淋A,却只愿意用1.66美元买冰淇淋B。这就是说,如果这两杯冰淇淋都标价2美元,那么 人们情愿选择冰淇淋A。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人们在作决策的时候,通常不是象传 统经济学那样判断一个物品的真正价值,而是根据一些比较容易评价的线索来判断。在 这个实验中,人们就是根据冰淇淋到底满还是不满来决定给不同的冰淇淋支付多少钱。 这种行为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人们有可能在一个差的物品上花费更多的钱。 [pic] 这个例子虽小,却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我曾经在从中国回美国的时候给两个朋友分别 买了两个礼物。一个是400块的羊毛围巾,另外是价值500块的大衣。把礼物送到两个朋 友手里之后,两个礼物却带来了完全不同的结果。拿到400块围巾的朋友非常高兴,而且 觉得我很慷慨。但是另外一个拿到500块大衣的朋友却不太高兴,尽管他拿到的大衣要比 围巾贵。相对大衣来说,围巾比较便宜,一个40O块的围巾,人们就觉得这个礼物已经足 够好了,它就像在实验里面那杯比较少但装得比较满的冰淇淋;而500块的大衣就让人觉 得,和其它大衣比起来并不是很昂贵,就好像是比较多但装得不太满的冰淇淋。可见人 们就是靠比较容易评价的线索来判断一个礼物的好坏的。这个例子引申出一个常常被人 们所忽视的送礼之道。那就是,在送礼物的时候,一个礼物到底值多少钱并不十分重要 ,重要的是,这个礼物在它所属的类别里面是不是昂贵。在一个不太昂贵的礼物类别选 择一个比较贵的礼物,要比在一个比较昂贵的礼物类别里选一个比较便宜的礼物要好得 多。 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Evaluability概念的重要应用。比方说太平上有小岛遭受台风 侵袭,联合国需要决定到底给这个小岛支援多少钱。假设这个小岛上面有100O户居民, 90%居民的房屋都被台风摧毁了。那么如果你是联合国官员,你认为联合国应该支援多少 钱呢?但是加入这个岛上有18000户居民,其中有10%居民的房子被摧毁(你不知道前面 一种情况),你这时认为联合u应该支援多少钱呢?从客观的角度来讲,后面一种情况下 的损失更大。但是调查的结果,人们觉得在前面一种情况下,联合国需要支援1500万美 元,但是在后面一种情况下,人们觉得联合国只需要支援1000万美元。(见表格1) |岛A |岛B | |有1000户居民 |有18000户居民 | |90%居民的房子被毁 |10%居民的房子被毁 | | | | |人们觉得联合国应该支援的金额: | |岛A:1500万美元 |岛B: 1000万美元 | |(表格1) | 实验结果再一次说明,具体900户居民和1800户居民,如果不能互相比较,人们很难知 道900户和1800户是多是少,但是百分比这个信息即使不需要比较,人们也很容易地知道 90%很多,10 %很少。这又是一个Evaluability的例子。 为了说明Evaluability的概念,我再举一个关于餐具的例子。比方说有一家家具店在 清仓,你想买一套餐具。你看到一套餐具,有24件,每件都是完好的。那么你愿意支付多 少钱买这套餐具呢?另外如果你看到的餐具有40件,这40件中的24件和我们刚刚提到的完 全相同,而且也是完好的,此外这套餐具还有8个杯子和8个茶托,其中2个杯子和7个茶 托都已经破损了。你愿意为这么餐具支付多少钱呢?(见表格2) |A套餐具(包括24个餐具) |B套餐具(包括40个餐具) | |8个菜碟:全部完好 |8个菜碟:全部完好 | |8个汤碗:全部完好 |8个汤碗:全部完好 | |8个点心碟:全部完好 |8个点心碟:全部完好 | | |8个杯子:2个已碎 | | |8个茶托:7个已碎 | | | | |实验结果:人们愿意为这套餐具支付的价格: | |A套餐具:33美元 |B套餐具:24美元 | |(表格2) | 实验发现,在分别判断的时候(人们只知道其中一套餐具的情况),人们愿意为第一 套餐具支付33美元,却只愿意为第二套餐具支付24美元。这个结果再次违反了传统经济 学的Dominance假设。因为第二套餐具比第一套多出了6个好的杯子和1个好的茶托,人们 愿意支付的线反而少了。这个例子也说明,到底24件和31件(9件不计在内)算多算少, 如果不互相比较是很难判断的,但是餐具到底完好无缺还是已经破损是很容易判断的, 因此人们仍旧是依据容易判断的线索做出决策。这个例子其实很有意思,引申到现实生 活中 甚至可以指导我们的为人之道,那就是情愿一直做好事,做得不多但是没有做错过 ,也不要做了很多好事 但是做了一两件错事。 以上的例子说明了人的行为并不完全遵守传统经济学的Dominance假设。这是证明人是 有限理性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许多行为学的研究表明,钱并不具备传统经济学所认 为的替代性。钱的替代性是指钱就是钱,同样100元钱,不管是挣来的,还是赢来的,或 者拣来的,对消费者来说都是一样的。但是许多研究表明并非如此。芝加哥大学商学院 的Thaler教授根据钱的不完全可替代性提出了 Mental Accounting的概念。 考虑下面的情形:今天晚上你打算去听一场音乐会。票价是200块钱。在你马上要出发 的时候,你发现你把你最近买的价值200块钱的电话卡弄丢了。你是否还会去听这场音乐 会?大部分的回答者仍旧会去听音乐会。但是如果情况变化一下,假设昨天你花了200块 钱买了一张今天晚上的音乐会票子。在你马上要出发的时候,你发现你把票子弄丢了。 如果你想要听这场音乐会,你必须再花200块钱买张票。你是否还是会去听这场音乐会? 大部分人回答说不去了。仔细想想,这两个回答是自相矛盾的。不管消费者丢掉的是电 话卡还是音乐会票,总之是丢失了价值200元的东西从fungibility的角度来讲没有理由 丢失了电话卡后仍旧去听音乐会,而丢失了票子后就不去听了。原因到底何在呢?事实 上,在人们的头脑里,钱并不像传统经济学所假设的那样,具有完全可替代性。真正的 情况是,人们会把不同的东西归在不同的Mental Accounts里面。电话卡和音乐会票分别在两个账户里面,所以丢失了电话卡不会影响音 乐会票子所在账户的预算和支出,大部分人仍旧选择去听音乐会。但是丢了的音乐会票 和后来需要再买的票子都被归在一个账户里,所以看起来就好像花了400元钱听一场音乐 会一样。人们当然觉得这不合算 所以就不去了。 比方说,如果你是一个理性的人,那么对你来说,不管是挣来的钱还是一笔意外之财 ,对你来说应该没有什么区别。但时,一般来说,你会把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存起来 不舍得花,但是如果是一笔意外之财,你就很快地花掉了。这其实说明人们在头脑里分 别为这两类钱建立了两个不同的账户,挣来的钱和意外之财是不一样的。另外,这个概 念还可以帮助政府制订政策。比方说,一个政府如果想通过减少税收的方式刺激消费, 可以有两个做法,一个是减税,即降低税收水平,另外一个是退税,就是一段时间以后 返还纳税人一部分税金。这两个做法从fungibility的角度来讲没有差别,减收5%和返 还5%的税是一样的。但是减税和退税在刺激消费上的作用却非常不同。人们觉得减收的 那部分税金是自己本来该得的,自己挣来的,所以增加消费的动力并不大;但是返还的 税金对人们来说就如同一笔意外之财,这时人们才有可能增加更多的消费。如果一个政 府不明白这个道理,很有可能减少了财政收入,却起不到刺激消费的作用。 规范性理论和描述性理论的区别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新经济学对微观经济学很重要的一个内容——风险决策理论的修正。 传统的经济学是一个规范性的经济学,也就是教育人们应该怎样做。而在心理学影响 下的新经济学是一个描述性的经济学,它主要描述人们事实上是怎样做的。这就好像一 个人在高速公路上开车,交通法规规定限速80公里,这是规范性的;而事实上人们在车 辆稀少的时候会开到100公里,这就是一个描述性的。比方说,宗教就是规范性的,而物 理学则是描述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经济学更像是家教,而新的经济学更像是科 学。 最早的风险决策理论叫做期望值理论。这个理论提出,人们是根据风险决策的期望值 大小来进行选择的。比方说有两个选择,A是有30%的可能性赢2000元,B是有70%的可 能性赢1000元。这两个选择的期望值分别是600和700。那么期望值理论认为人们会选择 B。这个理论认为人们都是风险中立的,即人们只考虑一个选择的期望值,而不考虑它的 风险大小,这是这个理论的一个很重要的假设。 但是人是否是风险中立的呢?请你思考以下这样两个选择,A是有100%的可能性赢10 00元,B是有50%的可能性赢2100元,有50%的可能性一分钱也拿不到。从期望值来说, B大于A。但是如果要你来选择,你会选择哪一个呢?大部分的人会选择A。200多年前, 贝努力为了解释这一现象,提出了期望效用理论。这个理论指出,财富的边际效用是递 减的,50%可能性赢2100元的效用小于 100%赢1000元的效用。这个理论是一个规范...
经济学发展的新方向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