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任务、责任、实践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管理:任务、责任、实践
管理—任务、责任、实践 彼得 · 德鲁克 目 录 序:代替专制的唯一选择 1 导论 从管理热潮到管理成果 5 第一章 管理的兴起 6 第二章 管理热潮及其教训 11 第三章 新的挑战 17 第一部 任 务 第四章 管理的各方面 27 第一篇 企业的成就 33 第五章 管理一个企业: 西尔士公司的事迹 34 第六章 什么是一个企业 39 第七章 企业的宗旨和企业的使命 49 第八章 目标的力量和宗旨: 马克斯—斯宾塞公司的经历及其教训 62 第九章 战略,目标,优先次序, 以及工作指派 67 第十章 战略规划:企业家的技能 79 第二篇 服务机构中的工作成绩 85 第十一章 多机构的社会 86 第十二章 服务机构为什么 不能取得成绩 90 第十三章 一些例外及其经验教训 97 第十四章 为了取得成绩而对 服务机构进行管理 103 第三篇 富于生产性的工作 和有成就的职工 108 第十五章 新的现实 109 第十六章 关于工作、做工作和工作者 我们知道些什么(以及不知道些什么) 116 第十七章 使工作富于生产性:工作与程序 127 第十八章 使工作富于生产性:控制与工具 138 第十九章 劳动者和劳动:理论和现实 146 第二十章 成功的事迹: 日本、蔡斯公司、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155 第二十一章 认真负责的职工 166 第二十二章 雇佣,收入和利益 177 第二十三章 “人是我们最大的资产” 186 第四篇 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 194 第二十四章 管理和生活的质量 195 第二十五章 对社会的影响和社会问题 203 第二十六章 社会责任的限度 213 第二十七章 企业与政府 219 第二十八章 绝不明知其有害 而为之:责任的伦理 227 第二部 经营管理者:工作、职务、技能与组织 第二十九章 为什么需要管理人员? 234 第五篇 管理人员的 工作和职务 241 第三十章 什么是一个 管理人员? 242 第三十一章 管理人员及其工作 247 第三十二章 管理职务的 设计和内容 250 第三十三章 管理集团的培训 和管理人员的培训 259 第三十四章 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 265 第三十五章 从中层管理到知识组织 272 第三十六章 取得成就的精神 280 第三十七章 有效的决策 286 第三十八章 管理的信息交流 296 第三十九章 核查、控制以及管理 303 第四十章 管理人员和管理科学 310 第七篇 管理的组织 317 第四十一章 新需要和新途径 318 第四十二章 组织的构成部分… 325 第四十三章 …以及组织的 构成都分如何连接起来 332 第四十四章 组织设计的逻辑和规范 337 第四十五章 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的组织设计: 职能制结构和任务小组结构 341 第四十六章 以成果为中心的组织设计: 联邦分权制和模拟分权制 349 第四十七章 以关系为中心 的组织设计:系统结构 360 第四十八章 关于组织的几个结论 364 第三部 高层管理:任务、组织、战略 第四十九章 乔治·西门士和德意志银行 367 第八篇 高层管理的任务和组织 370 第五十章 高层管理的任务 371 第五十一章 高层管理的结构 375 第五十二章 需要一个有效的董事会 380 第九篇 战略和结构 386 第五十三章 论适当的规模 387 第五十四章 对小企业、中等企业、大企业的管理 390 第五十五章 论规模不当 402 第五十六章 实行多角经营的压力 411 第五十七章 多角经营的统一性 420 第五十八章 多角经营的管理 430 第五十九章 多国公司 440 第六十章 对企业成长进行管理 461 第六十一章 创新性组织 471 结论:管理的合法性 484 序:代替专制的唯一选择 谈论反抗权威和宣告每一个人应该“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性格”,目前已成为 时髦。那么,我就不得不承认,这本书是一本最不时髦的书。它并没有谈到权利,而是 强调责任。它注意的中心不是表现自己的性格,而是履行自己的责任。 在难以置信的短短五十年内,我们的社会已成为一个充满各种机构的社会。它已成为 一个多元的社会,其中每一项主要的社会任务都已交给各种大的组织来承担——从经济商 品和服务的提供到卫生保健,从社会安全和福利到教育,从新知识的探求到自然环境的 保护,都是这样。 当人们突然意识到社会结构中的这种变化以后,激起了“打倒组织”这样一种愤怒的反 应,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这是一种错误的反应。代替进行工作并取得成绩的各种自主机 构的将不是自由,而是极权主义的暴政。 假如没有了那些只有这些机构才能提供的服务,恐怕我们这个社会既不愿存在,也不 能存在。而那些叫得最厉害的现代卢德派[1],那些自称为机构破坏者的人,那些受过高 度教育的年青人,在没有这些大的组织的情况下,比我们其余的人还要更难有所作为。 因为,只有在这些大的组织中,才有着大量的机会使人们得以借知识而谋生、借知识而 做出贡献、借知识而有所成就。 如果在我们这个多元社会中,各个机构不能在“负责的自治”中有所成就,我们就不会 有个人主义和为人们提供实现自己的机会的—种社会。取而代之的将是我们对自己进行完 全的束缚,没有一个人能够自治。我们将没有参与式的民主,更不要讲愉快自由地做自 己的事了。代替强有力的、有成就的自治机构的唯一选择是专制。专制用一个极权的首 领来代替各个互相竞争的机构的多元主义。它用恐怖来代替责任。它的确打倒了各种机 构,但只是把它们全都融合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官僚机构。它也提供出物品和服务,但 数量很少、浪费很大、水平很低,并以巨大的痛苦、屈辱和挫折为代价。所以,使我们 的各种机构负责地、自主地、有高度成就地进行工作就是在这个多元社会中对自由和尊 严的唯一保障。 但是,使各种机构有所成就的是管理者和管理。所以,负责的管理是代替专制的唯一 选择和保护我们免受专制的唯一途径。 管理是一种工作,所以它有自己的技巧、自己的工具、自己的方法。在本书中将对这 些技巧、工具、方法加以探讨,并对其中某些略加详述。但是,本书的重点不是探讨这 些技巧、工具和方法,甚至也不是探讨管理的工作。本书的重点是探讨管理的任务。 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机构以生命的、能动的、动态的器官。没有机构(如工商企 业)就不会有管理。但是,如果没有管理,那也就只会有一群乌合之众而不会有一个机构 。而机构本身又是社会的一个器官,它之所以存在,只是为了给社会、经济和个人提供 所需的成果。可是,器官从来都不是由它们做些什么、更不要说由它们怎么做来确定的 。它们是由其贡献来确定的。 大多数有关管理的书都是论述管理的工作的,它们从内部来考察管理。本书从管理的 任务出发,首先从外部来考察管理并研究管理任务的范围及其各方面的必要条件(第一部 );然后才在第二部中转而讨论组织的工作和管理的技巧,并在第三部中讨论高层管理、 其任务、其结构及战略。 我自己多年来对管理科学,即管理人员的逻辑的和分析的工具深感兴趣。但在本书中 没有方程式,没有曲线图,没有数学公式,甚至没有一张表格。贯彻全书的重点不是论 述如何做,更不是论述如何利用各种工具来做。即使在讨论管理技巧时,甚至在讨论管 理科学本身时,重点都是放在管理的成就和结果上面。本书通篇是以管理任务为中心的 。 本书也是以管理人员为中心的。本书的出发点是这样一个问题:管理人员为了圆满地 实现其任务,必须知道些什么,或至少了解些什么? 大量有关管理的书是以管理技巧为中心、以条规为中心或者以职能为中心的。它们只 从一个管理人员的任务的一个方面去探讨。它们可能探讨管理一个工商企业或一家医院 ,或对人的管理,探讨各种:工具(如控制)或特殊的问题。它们所探讨的是作者特别关 心的或专长的领域,而不是管理人员的任务。 本书的安排则与众不同。作为本书出发点和原则的是阐明管理人员所必备的全部工作 ,而不限于作者自己的知识或特殊兴趣领域。这就说明了本书为什么包括这些内容而不 包括其他一些内容。 本书是一部篇幅很长的书——虽然我不喜欢篇幅长的书。但它并不是包罗万象的,而尽 有高度选择性的。我肯定,许多读者会抱怨这个或那个重要题目甚至没有提到;更多的 读者无疑将批评本书作者决定把重点放在了某一个题目亡而忽视了其他的题目。 无疑,作者自己的判断和他自己的爱好起着一部分作用。可是,我在决定本书应包含 哪些材料以及对各个部分应赋予多大的重要性时,我至少试图以一套客观的标准为准则 。而这套标准是我多年来同各级管理人员,同大企业和小企业的管理人员,以及同工商 业和非工商业的服务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密切联系的工作过程中所形成的。每一个管理人 员所必须知道的已包括在本书之中了。不是每一个管理人员所必须知道的,则无论它是 如何重要和有趣,都未列入本书之中,或者至多只是简略地提到。这就说明了为什么象 “企业中的资金管理”或“从销售到市场推销”(这些是我在初稿中列入的两章)这样的题目 没有包括在本书中;以及例如管理科学只是在简短的一章中予以论述。另一方面,它又 说明了为什么花了许多篇幅来论述高层管理以及结构和战略之间的关系——这些题目在管 理学书籍中一般是不予论述的。 我并不试图包括任何一位管理人员可能面对的每一个问题,但我试图包括所有管理人 员预期要面对的及所有管理人员必须了解的那些领域,不管这些管理人员的职务背景, 其机构的使命与宗旨,或其组织的规模是怎样。鉴于管理人员的职责重大,以及管理任 务的需要,于是,就成了一本分量很大的书。 本书始终认为管理是一门学科,或者至少能够成为一门学科。管理不仅是一种常识, 也不仅是累积起来的经验。它至少蕴藏了一套系统化的知识。本书试图把我们迄今所知 的那点知识介绍出来,但它还试图显示更广泛的经过整理的我们尚未认识的领域,即我 们了解到我们需要新的知识,而且我们知道我们所需要的是什么——但我们迄今尚未拥有 那些知识的领域。 事实上,这些经过整理的尚未认识的领域也许是本书的核心。因为,在管理上,我们 显然已超越了原已掌握的那些知识。这些知识是少数人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五十 年间那个可以称之为“管理的英雄时代”中历尽艰险积累起来的。这些人士绝大多数是独 自地进行工作,依靠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而不是公众的赞扬来持续地工作。正是这些知 识,任第二次世界大战到1970年的二十五年的“管理热潮”期间得到了普及和传播,并在 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地方发挥了作用。 现在我们知道,即使在那些我们稍有所知的领域,我们所知道的也是不够的。在这些 领域中还存在着许多新的任务,对这些新的任务我们还没有准备好考查、证实的方法和 工具。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挑战的领域和新的管理问题。对这些领域,我们还很少做什么 工作,我们还谈不上稍有所知,只能说是一无所知。 本书试图确定和指出这些领域。但本书也试图至少开始接触这些领域,通过政策、原 则和实践来思考,以便实现新的任务并应付新的挑战。本书试图以今后的工作所需的理 解、思考、知识和技巧来武装管理人员。 管理虽然是一门学科——一种系统化的并到处适用的知识——但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它 不是一种超乎价值的科学。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并植根于一种文化(一个社会)、一种价 值传统、习惯和信念之中,植根于政府制度和政治制度之中。管理受到——而且应该受到 ——文化的影响;但是另一方面,管理和管理人员又影响文化和社会的形成。 管理在开始时是多中心的。许多民族和种族的人从开始时就从事作为一门学科的管理 和作为一种实践的管理。在管理热潮的年代,人们忘记了这一点,并与事实相反,认为 管理即使不是美国的一种发明,也是美国的一种特长。这是一种暂时的误解。管理是多 中心的,这一点现在更加明显了。管理热潮并没有使管理美国化。管理中基本的民族特 点在全世界依然未变,例如在政府和企业管理的相互关系,对入进行管理的基本原则, 或高层管理的结构等方面。目前,在西欧或日本同美国之间肯定不存在着什么“管理差距 ”(如果说以前曾存在过这群一种差距的话)。 本书是以我的经验、特别是作为一个管理顾问的经验为依据的。我的这些经验主要来 自美国,或至少包括美国企业和公共服务机构。最近十五年来我曾有意识地扩大我的视 野并同美国以外的管理人土共事(特别是英国、西欧、日本和拉丁美洲的)。我曾试图放 眼于美国国内外来研究管理。本书虽然仍带有浓厚的美国风味(这是不可避免的),我却 曾试图把管理任务、管理工作、管理组织以及管理方法同文化和社会联系起来,并从世 界范围而不是局限于某一国家来介绍管理,特别是在例子和说明中更注重了这一点。 我特别注意于日本的经验——这不仅由于西方的管理人员了解日本的管理和组织的太少 了,而且由于,对日本这个唯一的非西方...
管理:任务、责任、实践
管理—任务、责任、实践 彼得 · 德鲁克 目 录 序:代替专制的唯一选择 1 导论 从管理热潮到管理成果 5 第一章 管理的兴起 6 第二章 管理热潮及其教训 11 第三章 新的挑战 17 第一部 任 务 第四章 管理的各方面 27 第一篇 企业的成就 33 第五章 管理一个企业: 西尔士公司的事迹 34 第六章 什么是一个企业 39 第七章 企业的宗旨和企业的使命 49 第八章 目标的力量和宗旨: 马克斯—斯宾塞公司的经历及其教训 62 第九章 战略,目标,优先次序, 以及工作指派 67 第十章 战略规划:企业家的技能 79 第二篇 服务机构中的工作成绩 85 第十一章 多机构的社会 86 第十二章 服务机构为什么 不能取得成绩 90 第十三章 一些例外及其经验教训 97 第十四章 为了取得成绩而对 服务机构进行管理 103 第三篇 富于生产性的工作 和有成就的职工 108 第十五章 新的现实 109 第十六章 关于工作、做工作和工作者 我们知道些什么(以及不知道些什么) 116 第十七章 使工作富于生产性:工作与程序 127 第十八章 使工作富于生产性:控制与工具 138 第十九章 劳动者和劳动:理论和现实 146 第二十章 成功的事迹: 日本、蔡斯公司、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155 第二十一章 认真负责的职工 166 第二十二章 雇佣,收入和利益 177 第二十三章 “人是我们最大的资产” 186 第四篇 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 194 第二十四章 管理和生活的质量 195 第二十五章 对社会的影响和社会问题 203 第二十六章 社会责任的限度 213 第二十七章 企业与政府 219 第二十八章 绝不明知其有害 而为之:责任的伦理 227 第二部 经营管理者:工作、职务、技能与组织 第二十九章 为什么需要管理人员? 234 第五篇 管理人员的 工作和职务 241 第三十章 什么是一个 管理人员? 242 第三十一章 管理人员及其工作 247 第三十二章 管理职务的 设计和内容 250 第三十三章 管理集团的培训 和管理人员的培训 259 第三十四章 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 265 第三十五章 从中层管理到知识组织 272 第三十六章 取得成就的精神 280 第三十七章 有效的决策 286 第三十八章 管理的信息交流 296 第三十九章 核查、控制以及管理 303 第四十章 管理人员和管理科学 310 第七篇 管理的组织 317 第四十一章 新需要和新途径 318 第四十二章 组织的构成部分… 325 第四十三章 …以及组织的 构成都分如何连接起来 332 第四十四章 组织设计的逻辑和规范 337 第四十五章 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的组织设计: 职能制结构和任务小组结构 341 第四十六章 以成果为中心的组织设计: 联邦分权制和模拟分权制 349 第四十七章 以关系为中心 的组织设计:系统结构 360 第四十八章 关于组织的几个结论 364 第三部 高层管理:任务、组织、战略 第四十九章 乔治·西门士和德意志银行 367 第八篇 高层管理的任务和组织 370 第五十章 高层管理的任务 371 第五十一章 高层管理的结构 375 第五十二章 需要一个有效的董事会 380 第九篇 战略和结构 386 第五十三章 论适当的规模 387 第五十四章 对小企业、中等企业、大企业的管理 390 第五十五章 论规模不当 402 第五十六章 实行多角经营的压力 411 第五十七章 多角经营的统一性 420 第五十八章 多角经营的管理 430 第五十九章 多国公司 440 第六十章 对企业成长进行管理 461 第六十一章 创新性组织 471 结论:管理的合法性 484 序:代替专制的唯一选择 谈论反抗权威和宣告每一个人应该“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性格”,目前已成为 时髦。那么,我就不得不承认,这本书是一本最不时髦的书。它并没有谈到权利,而是 强调责任。它注意的中心不是表现自己的性格,而是履行自己的责任。 在难以置信的短短五十年内,我们的社会已成为一个充满各种机构的社会。它已成为 一个多元的社会,其中每一项主要的社会任务都已交给各种大的组织来承担——从经济商 品和服务的提供到卫生保健,从社会安全和福利到教育,从新知识的探求到自然环境的 保护,都是这样。 当人们突然意识到社会结构中的这种变化以后,激起了“打倒组织”这样一种愤怒的反 应,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这是一种错误的反应。代替进行工作并取得成绩的各种自主机 构的将不是自由,而是极权主义的暴政。 假如没有了那些只有这些机构才能提供的服务,恐怕我们这个社会既不愿存在,也不 能存在。而那些叫得最厉害的现代卢德派[1],那些自称为机构破坏者的人,那些受过高 度教育的年青人,在没有这些大的组织的情况下,比我们其余的人还要更难有所作为。 因为,只有在这些大的组织中,才有着大量的机会使人们得以借知识而谋生、借知识而 做出贡献、借知识而有所成就。 如果在我们这个多元社会中,各个机构不能在“负责的自治”中有所成就,我们就不会 有个人主义和为人们提供实现自己的机会的—种社会。取而代之的将是我们对自己进行完 全的束缚,没有一个人能够自治。我们将没有参与式的民主,更不要讲愉快自由地做自 己的事了。代替强有力的、有成就的自治机构的唯一选择是专制。专制用一个极权的首 领来代替各个互相竞争的机构的多元主义。它用恐怖来代替责任。它的确打倒了各种机 构,但只是把它们全都融合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官僚机构。它也提供出物品和服务,但 数量很少、浪费很大、水平很低,并以巨大的痛苦、屈辱和挫折为代价。所以,使我们 的各种机构负责地、自主地、有高度成就地进行工作就是在这个多元社会中对自由和尊 严的唯一保障。 但是,使各种机构有所成就的是管理者和管理。所以,负责的管理是代替专制的唯一 选择和保护我们免受专制的唯一途径。 管理是一种工作,所以它有自己的技巧、自己的工具、自己的方法。在本书中将对这 些技巧、工具、方法加以探讨,并对其中某些略加详述。但是,本书的重点不是探讨这 些技巧、工具和方法,甚至也不是探讨管理的工作。本书的重点是探讨管理的任务。 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机构以生命的、能动的、动态的器官。没有机构(如工商企 业)就不会有管理。但是,如果没有管理,那也就只会有一群乌合之众而不会有一个机构 。而机构本身又是社会的一个器官,它之所以存在,只是为了给社会、经济和个人提供 所需的成果。可是,器官从来都不是由它们做些什么、更不要说由它们怎么做来确定的 。它们是由其贡献来确定的。 大多数有关管理的书都是论述管理的工作的,它们从内部来考察管理。本书从管理的 任务出发,首先从外部来考察管理并研究管理任务的范围及其各方面的必要条件(第一部 );然后才在第二部中转而讨论组织的工作和管理的技巧,并在第三部中讨论高层管理、 其任务、其结构及战略。 我自己多年来对管理科学,即管理人员的逻辑的和分析的工具深感兴趣。但在本书中 没有方程式,没有曲线图,没有数学公式,甚至没有一张表格。贯彻全书的重点不是论 述如何做,更不是论述如何利用各种工具来做。即使在讨论管理技巧时,甚至在讨论管 理科学本身时,重点都是放在管理的成就和结果上面。本书通篇是以管理任务为中心的 。 本书也是以管理人员为中心的。本书的出发点是这样一个问题:管理人员为了圆满地 实现其任务,必须知道些什么,或至少了解些什么? 大量有关管理的书是以管理技巧为中心、以条规为中心或者以职能为中心的。它们只 从一个管理人员的任务的一个方面去探讨。它们可能探讨管理一个工商企业或一家医院 ,或对人的管理,探讨各种:工具(如控制)或特殊的问题。它们所探讨的是作者特别关 心的或专长的领域,而不是管理人员的任务。 本书的安排则与众不同。作为本书出发点和原则的是阐明管理人员所必备的全部工作 ,而不限于作者自己的知识或特殊兴趣领域。这就说明了本书为什么包括这些内容而不 包括其他一些内容。 本书是一部篇幅很长的书——虽然我不喜欢篇幅长的书。但它并不是包罗万象的,而尽 有高度选择性的。我肯定,许多读者会抱怨这个或那个重要题目甚至没有提到;更多的 读者无疑将批评本书作者决定把重点放在了某一个题目亡而忽视了其他的题目。 无疑,作者自己的判断和他自己的爱好起着一部分作用。可是,我在决定本书应包含 哪些材料以及对各个部分应赋予多大的重要性时,我至少试图以一套客观的标准为准则 。而这套标准是我多年来同各级管理人员,同大企业和小企业的管理人员,以及同工商 业和非工商业的服务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密切联系的工作过程中所形成的。每一个管理人 员所必须知道的已包括在本书之中了。不是每一个管理人员所必须知道的,则无论它是 如何重要和有趣,都未列入本书之中,或者至多只是简略地提到。这就说明了为什么象 “企业中的资金管理”或“从销售到市场推销”(这些是我在初稿中列入的两章)这样的题目 没有包括在本书中;以及例如管理科学只是在简短的一章中予以论述。另一方面,它又 说明了为什么花了许多篇幅来论述高层管理以及结构和战略之间的关系——这些题目在管 理学书籍中一般是不予论述的。 我并不试图包括任何一位管理人员可能面对的每一个问题,但我试图包括所有管理人 员预期要面对的及所有管理人员必须了解的那些领域,不管这些管理人员的职务背景, 其机构的使命与宗旨,或其组织的规模是怎样。鉴于管理人员的职责重大,以及管理任 务的需要,于是,就成了一本分量很大的书。 本书始终认为管理是一门学科,或者至少能够成为一门学科。管理不仅是一种常识, 也不仅是累积起来的经验。它至少蕴藏了一套系统化的知识。本书试图把我们迄今所知 的那点知识介绍出来,但它还试图显示更广泛的经过整理的我们尚未认识的领域,即我 们了解到我们需要新的知识,而且我们知道我们所需要的是什么——但我们迄今尚未拥有 那些知识的领域。 事实上,这些经过整理的尚未认识的领域也许是本书的核心。因为,在管理上,我们 显然已超越了原已掌握的那些知识。这些知识是少数人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五十 年间那个可以称之为“管理的英雄时代”中历尽艰险积累起来的。这些人士绝大多数是独 自地进行工作,依靠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而不是公众的赞扬来持续地工作。正是这些知 识,任第二次世界大战到1970年的二十五年的“管理热潮”期间得到了普及和传播,并在 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地方发挥了作用。 现在我们知道,即使在那些我们稍有所知的领域,我们所知道的也是不够的。在这些 领域中还存在着许多新的任务,对这些新的任务我们还没有准备好考查、证实的方法和 工具。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挑战的领域和新的管理问题。对这些领域,我们还很少做什么 工作,我们还谈不上稍有所知,只能说是一无所知。 本书试图确定和指出这些领域。但本书也试图至少开始接触这些领域,通过政策、原 则和实践来思考,以便实现新的任务并应付新的挑战。本书试图以今后的工作所需的理 解、思考、知识和技巧来武装管理人员。 管理虽然是一门学科——一种系统化的并到处适用的知识——但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它 不是一种超乎价值的科学。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并植根于一种文化(一个社会)、一种价 值传统、习惯和信念之中,植根于政府制度和政治制度之中。管理受到——而且应该受到 ——文化的影响;但是另一方面,管理和管理人员又影响文化和社会的形成。 管理在开始时是多中心的。许多民族和种族的人从开始时就从事作为一门学科的管理 和作为一种实践的管理。在管理热潮的年代,人们忘记了这一点,并与事实相反,认为 管理即使不是美国的一种发明,也是美国的一种特长。这是一种暂时的误解。管理是多 中心的,这一点现在更加明显了。管理热潮并没有使管理美国化。管理中基本的民族特 点在全世界依然未变,例如在政府和企业管理的相互关系,对入进行管理的基本原则, 或高层管理的结构等方面。目前,在西欧或日本同美国之间肯定不存在着什么“管理差距 ”(如果说以前曾存在过这群一种差距的话)。 本书是以我的经验、特别是作为一个管理顾问的经验为依据的。我的这些经验主要来 自美国,或至少包括美国企业和公共服务机构。最近十五年来我曾有意识地扩大我的视 野并同美国以外的管理人土共事(特别是英国、西欧、日本和拉丁美洲的)。我曾试图放 眼于美国国内外来研究管理。本书虽然仍带有浓厚的美国风味(这是不可避免的),我却 曾试图把管理任务、管理工作、管理组织以及管理方法同文化和社会联系起来,并从世 界范围而不是局限于某一国家来介绍管理,特别是在例子和说明中更注重了这一点。 我特别注意于日本的经验——这不仅由于西方的管理人员了解日本的管理和组织的太少 了,而且由于,对日本这个唯一的非西方...
管理:任务、责任、实践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管理工具分类
ISO认证课程讲义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规条例营销资料方案报告说明标准管理战略商业计划书市场分析战略经营策划方案培训讲义企业上市采购物流电子商务质量管理企业名录生产管理金融知识电子书客户管理企业文化报告论文项目管理财务资料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绩效考核资料面试招聘人才测评岗位管理职业规划KPI绩效指标劳资关系薪酬激励人力资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资表格薪资制度招聘面试表格岗位分析员工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入职指引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绩效管理方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绩效考核表格人力资源规划安全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管理办公总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代理连锁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广告策划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进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员工福利制度咨询诊断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办公室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培训绩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荐
- 1暗促-酒店玫瑰静悄悄地开 400
- 2终端陈列十五大原则 404
- 3专业广告运作模式 361
- 4****主营业务发展战略设计 394
- 5中小企业物流发展的对策 410
- 6主顾开拓 514
- 7主动推进的客户服务 359
- 8专业媒体策划与购买 388
- 9中远电视广告CF 443
下载排行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16695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6695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695
- 5员工守则 16695
- 6软件验收报告 16695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6695
- 9文件签收单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