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敏捷供应链与精益供应链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浅析敏捷供应链与精益供应链
浅析敏捷供应链与精益供应链 1 概述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产品生命周期的不断缩短、越来越趋向于白热化 的竞争使市场中原本诸多的不确定因素更加复杂,因此,“时间”已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 ,冗长、反应迟钝的供应链流程对于任何谋求发展的企业都是不可容忍的。 在这种基于时间的竞争中,要求企业用尽可能短的时间满足客户的要求,使企业的 供应链运作与市场中的需求同步,这不仅仅要求企业的响应速度,同时还强调反应的“柔 性”,形成“响应型的供应链”。以往人们认为在制造中通过使用自动化的技术、设备来适 应市场中快速的变化就叫做“柔性”。但是在当前市场环境所指的“柔性”或者“敏捷性”的 意义包涵更广,它的概念最早起源于“柔性制造系统”(FMS),是指一个企业的综合 能力,包括了企业中的组织结构、信息系统、物流过程以及最重要的企业文化的影响。 企业的这种“敏捷性”与“精益”的概念极易混淆。“精益”的概念起源于精益制造(L ean Manufacturing),其中以日本的“丰田制造系统”(TPS)最为 著名,它的核心就是减少、消除企业中的浪费,使企业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 的收益。但是很多企业在实施他们的精益制造战略时,却将它与企业的“敏捷性”混淆, 自然也就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如精益制造系统确实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产量,缩短生产时间,与此同时企业产成品的库存也是高得惊人,但这并没有提高企业 的服务水平,顾客往往要为他们所需要的产品等待很长的时间,这种需求与供给中的矛 盾也造成了顾客对企业的满意度低。因此“精益”是企业所必需的一项能力,是“敏捷性” 所必备的一部分,可是这种能力本身却不能使企业快速、准确的响应市场中变化万千的 客户需求。 企业在运作中讲求“敏捷”是在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中利用知识、虚拟企业的优势去 发掘一切可以获利的机会;而讲求“精益”则是去创造一条消除一切浪费、物尽其用的价 值链。 当今世界,由于生产技术的高度发达,产品过剩,市场已经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化 为买方市场--买方掌握着企业的命脉。各个企业必须完全理解参与市场竞争所应具备 的基本能力和在竞争中取胜的武器是不同的:基本能力只能够确保企业合格,够资格参 与市场竞争,只是一个合格者(Qualifier),但是并不能保证企业获得成功 ;而成为市场中的赢家(Winner)不仅要求企业知道适当的制造战略,更重要的 是要制定合适的供应链 战略。 企业的战略取向不同,自然各个企业衡量成功的标准也就不同:当企业采用“精益” 理念时,“成本”是成功的标尺;当供应链的目标是“敏捷”时,成功与否取决于市场中的 消费者,客户的满意度和对市场的理解程度就成为供 应链在竞争中获胜的关键。 成本的定义不仅仅指产品的生产成本,而是指供应链中产品交付过程的总成本: 总成本=实物处理的成本+在市场中适销性成本 上面公式中的实物处理成本包括所有生产、分销和存储的成本,这部分的成本直接 与企业的效率——“精益性”有关;而在市场中适销性成本则是指因过期或缺货而导致的损 失和成本,它与企业的“敏捷性”相关。在以前传统的成本计算中企业并没有考虑这部分 成本,但是在当今残酷的竞争环境下,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忠诚度已大不如前,这部分由 过期或缺货而产生的成本是无法弥补的,更应引起企业的充分重视。 2 精益供应链与敏捷供应链的比较 2.1精益供应链与敏捷供应链的相同点 首先,“敏捷”和“精益”都对产品提出了高质量的要求。 其次,他们对于提前期的要求也都是尽可能的短。对于敏捷供应链而言,市场中的 变动大,难以预测,如果从供应端至消费端之间的耗时过长,必然会影响企业响应市场 变化的速度,对于发现市场机会就比较困难。另外企业在缩短反应周期的过程中做出的 努力会涉及到企业运作的其他方方面面,往往还会带来企业制造成本的大幅度下降和生 产效率的大幅提高;而对于精益供应链而言,它的定义是消除一切多余的浪费,反映在 时间上就是要求提前期最短。 2.2精益供应链与敏捷供应链的不同点 第一,从为顾客提供价值的方面来看,敏捷供应链以客户服务为主要标准,用客户 满意度来衡量;而精益供应链以成本为标准,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产品的价格。产品的价 格只是顾客衡量产品和服务的一个方面,并不能代表顾客的所有要求,因此精益生产只 是企业达到“敏捷”的一个必要条件。 第二,在采购政策上两者也有所不同。精益供应链采用的是“顺流而下”的方式,即 在供应链上游企业获得订单之后进行产品生产,然后产品或者零部件顺流而下流向市场 中进行销售;而敏捷供应链则是在供应链的末端对产能进行分配,配合企业快速响应的 要求。 最后,在信息技术上,供应链各方对市场信息的共享是敏捷供应链的一项强制性要 求,供应链各方为了信息沟通的流畅还必须进行相应的流程整合,实现各方之间的无缝 对接,使各个供应链成员的行动统一。而对于精益供应链而言信息技术的使用只是一种 理想的状态,并不是必要的条件之一。 3 敏捷供应链的特性 首先,敏捷供应链必须对市场敏感。这种敏感是指企业能够把握市场的真实需求,并在 此基础上给予及时的响应。绝大多数的企业组织是由预测来驱动产品生产,换句话说, 由于企业所能够获得的来自市场中的直接数据、信息太少,不足以支持企业的实时响应 ,所以,只能够依赖历史数据进行预测,而把预测生产的数量和实际需求之间的差额转 化为企业的库存。这种情况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有了明显的改进:有效的客户响应(EC R)和信息技术的使用,使企业能够从市场的实时销售中获取直接的需求数据,企业对 市场的把握更加准确、反应更加及时。 其次,这种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的买方与供应商之间的数据共享也在无形中形成了一 条以信息技术为支持的虚拟供应链。这条虚拟链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供应链,是以库存 为基础--供应链的管理主要强调对供应链各方之间多级库存的管理,它的目标就是使 系统中的库存在数量上和地理位置的分布上均达到最优,所以在管理中会用到许多的数 学公式和算法进行最优的规划。而虚拟供应链的基础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如EDI、I nternet等,通过对信息的共享使需求对企业透明,让供应链各方的行动依据统 一,避免企业运作各自为政,产生“牛鞭效应”。 第三,对于信息的共享仅仅利用信息技术也是不能完全达到预期目标的。在提出敏 捷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后,一些传统的组织结构形式和业务流程会显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 ,因而要想共享的信息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企业之间必须进行流程的整合——买方和供应 商之间的协同合作,共同进行产品的开发、各系统的规范统一和信息共享。 最后,在当前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要想赢得竞争优势,必须从自身实际情况( 内部环境)和外部市场环境出发,培育核心竞争力。敏捷供应链管理强调把主要精力放 在企业的关键业务上,充分扬其所长,同时与全球范围内的合适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企业中非核心业务则由非核心企业完成,这样就产生了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扩展 企业”。扩展企业超越了传统组织的界限,它不仅包括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本身,而且涵 盖了企业与它的顾客、供应商、商业伙伴的关系。扩展企业要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负 责:从原材料购买和供应管理、产品分销和客户服务,最后直到产品的回收和处理,主 要有以下特征: ●核心企业集中体现核心竞争力的商业活动,对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外部产品和服务供 应商。 ●扩展企业的核心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建立一种长期、互相信赖的关系,把他们当作 合作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 ●为了实现供应商--客户在商业和技术信息上的集成与共享,扩展企业采用先进的 通信技术和运输手段,支持跨组织的商业活动。 按照以上扩展企业的概念,我们也可以认为敏捷供应链是各个合作伙伴所组成的一 个企业联盟,他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控制,从原料采购开 始、生产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到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供应商、制造 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模式。现在市场中的竞 争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供应链网络之间的竞争。谁能够更好地组织构建这个与各方和睦融 洽的关系,共同协作,综合利用各方的优势强项,更好的响应市场中的变化,谁就会在 竞争中占有先机。 4 精益供应链与敏捷供应链的综合应用 由上面的论述可以知道,虽然精益供应链与敏捷供应链有很多不同之处,但也有很 多共同共通之处,只要我们充分理解两者的意义并在实际中加以适当的管理与控制,这 两者是可以共同存在的,共同为企业达到目标而服务。在现阶段的研究中主要有以下几 种思路: 4.1帕雷托曲线法 8020法则现在已经被企业界所普遍认同,它的主要思想是:企业中20 %的生 产线承担了企业80 %的产出量,而企业80 %的利润来源于20 %的产品,所以对 于这20 %的产品管理自然要求不同于其他的80 %的产品。 在当今买方市场的前提条件下,顾客对于产品的需求各不相同,个性化极强,反映 在企业的生产上也许就是只有20 %的产品相对较容易预测,生产水平比较稳定,企业 可以考虑运用精益的思想;而对于剩下80 %的生产,由于需求波动较大,企业应该在 生产过程中更多的强调“敏捷性”,做到及时的响应客户的需求。 4.2基本需求与变动需求的分离 现在市场中的产品如此繁多,顾客的个性化要求如此高,使得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组 织生产非常困难,要想使产品的生产计划做到适时、适地更不容易。 尽管市场需求的变化很大,但仍然可以将其划分为两大类:基本需求和变动需求。 基本需求可以依据以前的历史数据来预测,满足这部分需求可以采用精益生产方式 ,减少、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一切浪费,进行大批量的生产,从而获得规模经济收益。 对于变动需求,很难用以往活动的信息、数据加以预测,也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生产 ,满足这部分变动需求的产品无论从数量或是品种上灵活性都很大,成本也较高,相比 较而言,敏捷性的供应链更能够适应这些特性的产品需求。 4.3延迟技术--敏捷与精益的结合 制造商之所以会在安排生产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过期、缺货、过剩而造成积压等 ,一个首要的问题就是对于市场中的实际需求(real demand)把握不准。传 统的供应链网络结构中,从最初的供应商到最终的市场之间存在有多级库存,是企业生 产由预测驱动的机制导致这些库存的问题,如果生产是由市场中的实际需求所驱动,这 个问题会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对产品的需求是由最终的市场向上游的供应商逐级渗透的。这种实际需求信息向上 游渗透得越远,对供应商而言市场的实际需求就越透明。企业最理想的目标就是实现供 应链需求的全程透明。要想达到这种状态并非短期努力可及的,也就是说需求信息会在 供应链的某个节点停滞,从而将供应链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以直接满足客户服务为 目标的,另一部分则是在生产计划基础上建立的。 市场信息向左渗透得越多,需求透明度也就越高,供应链就越趋向于由市场实际需 求所驱动。 这种透明程度的不同在库存形式上也有所反应:如图中最理想的状态--需求信息 直接向上游渗透到制造商时,库存大多以零部件、原材料的形式存在;而最不理想的情 况下--需求只对供应链的末端透明时,库存就会以产成品的形式存在,这样应付市场 变动的灵活性自然降低。 敏捷供应链要求对市场的变化做出快速、准确的反应,所以希望在供应链中的库存 以通用部件的形式存在,企业中针对通用部件组织生产以提高生产制造柔性的技术——“延 迟”是敏捷供应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延迟”技术在生产时使用通用的产品设计平台,标准化的零部件,而最后的个性化 组装是在有确实的产品需 求时在销售当地进行的。 节点之后以直接满足客户服务为目标的敏捷供应链运用“延迟”技术有以下优势: ·库存以通用部件的形式存在,品种和数量上的变化减少,库存总量也就减少,便于 集中管理。 ·库存以通用部件的形式存在,能够提供的产品变化组合选择也就更多。 ·对通用部件的预测较之对最终成品的预测要容易得多。 ·在销售当地组装满足客户个性化要求的产品,帮助企业节省了运输和存储成本,可 以使企业用较低的成本向顾客提供多种多样的产品选择,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 位置。 而在图中...
浅析敏捷供应链与精益供应链
浅析敏捷供应链与精益供应链 1 概述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产品生命周期的不断缩短、越来越趋向于白热化 的竞争使市场中原本诸多的不确定因素更加复杂,因此,“时间”已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 ,冗长、反应迟钝的供应链流程对于任何谋求发展的企业都是不可容忍的。 在这种基于时间的竞争中,要求企业用尽可能短的时间满足客户的要求,使企业的 供应链运作与市场中的需求同步,这不仅仅要求企业的响应速度,同时还强调反应的“柔 性”,形成“响应型的供应链”。以往人们认为在制造中通过使用自动化的技术、设备来适 应市场中快速的变化就叫做“柔性”。但是在当前市场环境所指的“柔性”或者“敏捷性”的 意义包涵更广,它的概念最早起源于“柔性制造系统”(FMS),是指一个企业的综合 能力,包括了企业中的组织结构、信息系统、物流过程以及最重要的企业文化的影响。 企业的这种“敏捷性”与“精益”的概念极易混淆。“精益”的概念起源于精益制造(L ean Manufacturing),其中以日本的“丰田制造系统”(TPS)最为 著名,它的核心就是减少、消除企业中的浪费,使企业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 的收益。但是很多企业在实施他们的精益制造战略时,却将它与企业的“敏捷性”混淆, 自然也就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如精益制造系统确实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产量,缩短生产时间,与此同时企业产成品的库存也是高得惊人,但这并没有提高企业 的服务水平,顾客往往要为他们所需要的产品等待很长的时间,这种需求与供给中的矛 盾也造成了顾客对企业的满意度低。因此“精益”是企业所必需的一项能力,是“敏捷性” 所必备的一部分,可是这种能力本身却不能使企业快速、准确的响应市场中变化万千的 客户需求。 企业在运作中讲求“敏捷”是在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中利用知识、虚拟企业的优势去 发掘一切可以获利的机会;而讲求“精益”则是去创造一条消除一切浪费、物尽其用的价 值链。 当今世界,由于生产技术的高度发达,产品过剩,市场已经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化 为买方市场--买方掌握着企业的命脉。各个企业必须完全理解参与市场竞争所应具备 的基本能力和在竞争中取胜的武器是不同的:基本能力只能够确保企业合格,够资格参 与市场竞争,只是一个合格者(Qualifier),但是并不能保证企业获得成功 ;而成为市场中的赢家(Winner)不仅要求企业知道适当的制造战略,更重要的 是要制定合适的供应链 战略。 企业的战略取向不同,自然各个企业衡量成功的标准也就不同:当企业采用“精益” 理念时,“成本”是成功的标尺;当供应链的目标是“敏捷”时,成功与否取决于市场中的 消费者,客户的满意度和对市场的理解程度就成为供 应链在竞争中获胜的关键。 成本的定义不仅仅指产品的生产成本,而是指供应链中产品交付过程的总成本: 总成本=实物处理的成本+在市场中适销性成本 上面公式中的实物处理成本包括所有生产、分销和存储的成本,这部分的成本直接 与企业的效率——“精益性”有关;而在市场中适销性成本则是指因过期或缺货而导致的损 失和成本,它与企业的“敏捷性”相关。在以前传统的成本计算中企业并没有考虑这部分 成本,但是在当今残酷的竞争环境下,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忠诚度已大不如前,这部分由 过期或缺货而产生的成本是无法弥补的,更应引起企业的充分重视。 2 精益供应链与敏捷供应链的比较 2.1精益供应链与敏捷供应链的相同点 首先,“敏捷”和“精益”都对产品提出了高质量的要求。 其次,他们对于提前期的要求也都是尽可能的短。对于敏捷供应链而言,市场中的 变动大,难以预测,如果从供应端至消费端之间的耗时过长,必然会影响企业响应市场 变化的速度,对于发现市场机会就比较困难。另外企业在缩短反应周期的过程中做出的 努力会涉及到企业运作的其他方方面面,往往还会带来企业制造成本的大幅度下降和生 产效率的大幅提高;而对于精益供应链而言,它的定义是消除一切多余的浪费,反映在 时间上就是要求提前期最短。 2.2精益供应链与敏捷供应链的不同点 第一,从为顾客提供价值的方面来看,敏捷供应链以客户服务为主要标准,用客户 满意度来衡量;而精益供应链以成本为标准,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产品的价格。产品的价 格只是顾客衡量产品和服务的一个方面,并不能代表顾客的所有要求,因此精益生产只 是企业达到“敏捷”的一个必要条件。 第二,在采购政策上两者也有所不同。精益供应链采用的是“顺流而下”的方式,即 在供应链上游企业获得订单之后进行产品生产,然后产品或者零部件顺流而下流向市场 中进行销售;而敏捷供应链则是在供应链的末端对产能进行分配,配合企业快速响应的 要求。 最后,在信息技术上,供应链各方对市场信息的共享是敏捷供应链的一项强制性要 求,供应链各方为了信息沟通的流畅还必须进行相应的流程整合,实现各方之间的无缝 对接,使各个供应链成员的行动统一。而对于精益供应链而言信息技术的使用只是一种 理想的状态,并不是必要的条件之一。 3 敏捷供应链的特性 首先,敏捷供应链必须对市场敏感。这种敏感是指企业能够把握市场的真实需求,并在 此基础上给予及时的响应。绝大多数的企业组织是由预测来驱动产品生产,换句话说, 由于企业所能够获得的来自市场中的直接数据、信息太少,不足以支持企业的实时响应 ,所以,只能够依赖历史数据进行预测,而把预测生产的数量和实际需求之间的差额转 化为企业的库存。这种情况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有了明显的改进:有效的客户响应(EC R)和信息技术的使用,使企业能够从市场的实时销售中获取直接的需求数据,企业对 市场的把握更加准确、反应更加及时。 其次,这种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的买方与供应商之间的数据共享也在无形中形成了一 条以信息技术为支持的虚拟供应链。这条虚拟链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供应链,是以库存 为基础--供应链的管理主要强调对供应链各方之间多级库存的管理,它的目标就是使 系统中的库存在数量上和地理位置的分布上均达到最优,所以在管理中会用到许多的数 学公式和算法进行最优的规划。而虚拟供应链的基础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如EDI、I nternet等,通过对信息的共享使需求对企业透明,让供应链各方的行动依据统 一,避免企业运作各自为政,产生“牛鞭效应”。 第三,对于信息的共享仅仅利用信息技术也是不能完全达到预期目标的。在提出敏 捷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后,一些传统的组织结构形式和业务流程会显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 ,因而要想共享的信息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企业之间必须进行流程的整合——买方和供应 商之间的协同合作,共同进行产品的开发、各系统的规范统一和信息共享。 最后,在当前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要想赢得竞争优势,必须从自身实际情况( 内部环境)和外部市场环境出发,培育核心竞争力。敏捷供应链管理强调把主要精力放 在企业的关键业务上,充分扬其所长,同时与全球范围内的合适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企业中非核心业务则由非核心企业完成,这样就产生了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扩展 企业”。扩展企业超越了传统组织的界限,它不仅包括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本身,而且涵 盖了企业与它的顾客、供应商、商业伙伴的关系。扩展企业要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负 责:从原材料购买和供应管理、产品分销和客户服务,最后直到产品的回收和处理,主 要有以下特征: ●核心企业集中体现核心竞争力的商业活动,对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外部产品和服务供 应商。 ●扩展企业的核心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建立一种长期、互相信赖的关系,把他们当作 合作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 ●为了实现供应商--客户在商业和技术信息上的集成与共享,扩展企业采用先进的 通信技术和运输手段,支持跨组织的商业活动。 按照以上扩展企业的概念,我们也可以认为敏捷供应链是各个合作伙伴所组成的一 个企业联盟,他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控制,从原料采购开 始、生产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到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供应商、制造 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模式。现在市场中的竞 争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供应链网络之间的竞争。谁能够更好地组织构建这个与各方和睦融 洽的关系,共同协作,综合利用各方的优势强项,更好的响应市场中的变化,谁就会在 竞争中占有先机。 4 精益供应链与敏捷供应链的综合应用 由上面的论述可以知道,虽然精益供应链与敏捷供应链有很多不同之处,但也有很 多共同共通之处,只要我们充分理解两者的意义并在实际中加以适当的管理与控制,这 两者是可以共同存在的,共同为企业达到目标而服务。在现阶段的研究中主要有以下几 种思路: 4.1帕雷托曲线法 8020法则现在已经被企业界所普遍认同,它的主要思想是:企业中20 %的生 产线承担了企业80 %的产出量,而企业80 %的利润来源于20 %的产品,所以对 于这20 %的产品管理自然要求不同于其他的80 %的产品。 在当今买方市场的前提条件下,顾客对于产品的需求各不相同,个性化极强,反映 在企业的生产上也许就是只有20 %的产品相对较容易预测,生产水平比较稳定,企业 可以考虑运用精益的思想;而对于剩下80 %的生产,由于需求波动较大,企业应该在 生产过程中更多的强调“敏捷性”,做到及时的响应客户的需求。 4.2基本需求与变动需求的分离 现在市场中的产品如此繁多,顾客的个性化要求如此高,使得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组 织生产非常困难,要想使产品的生产计划做到适时、适地更不容易。 尽管市场需求的变化很大,但仍然可以将其划分为两大类:基本需求和变动需求。 基本需求可以依据以前的历史数据来预测,满足这部分需求可以采用精益生产方式 ,减少、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一切浪费,进行大批量的生产,从而获得规模经济收益。 对于变动需求,很难用以往活动的信息、数据加以预测,也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生产 ,满足这部分变动需求的产品无论从数量或是品种上灵活性都很大,成本也较高,相比 较而言,敏捷性的供应链更能够适应这些特性的产品需求。 4.3延迟技术--敏捷与精益的结合 制造商之所以会在安排生产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过期、缺货、过剩而造成积压等 ,一个首要的问题就是对于市场中的实际需求(real demand)把握不准。传 统的供应链网络结构中,从最初的供应商到最终的市场之间存在有多级库存,是企业生 产由预测驱动的机制导致这些库存的问题,如果生产是由市场中的实际需求所驱动,这 个问题会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对产品的需求是由最终的市场向上游的供应商逐级渗透的。这种实际需求信息向上 游渗透得越远,对供应商而言市场的实际需求就越透明。企业最理想的目标就是实现供 应链需求的全程透明。要想达到这种状态并非短期努力可及的,也就是说需求信息会在 供应链的某个节点停滞,从而将供应链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以直接满足客户服务为 目标的,另一部分则是在生产计划基础上建立的。 市场信息向左渗透得越多,需求透明度也就越高,供应链就越趋向于由市场实际需 求所驱动。 这种透明程度的不同在库存形式上也有所反应:如图中最理想的状态--需求信息 直接向上游渗透到制造商时,库存大多以零部件、原材料的形式存在;而最不理想的情 况下--需求只对供应链的末端透明时,库存就会以产成品的形式存在,这样应付市场 变动的灵活性自然降低。 敏捷供应链要求对市场的变化做出快速、准确的反应,所以希望在供应链中的库存 以通用部件的形式存在,企业中针对通用部件组织生产以提高生产制造柔性的技术——“延 迟”是敏捷供应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延迟”技术在生产时使用通用的产品设计平台,标准化的零部件,而最后的个性化 组装是在有确实的产品需 求时在销售当地进行的。 节点之后以直接满足客户服务为目标的敏捷供应链运用“延迟”技术有以下优势: ·库存以通用部件的形式存在,品种和数量上的变化减少,库存总量也就减少,便于 集中管理。 ·库存以通用部件的形式存在,能够提供的产品变化组合选择也就更多。 ·对通用部件的预测较之对最终成品的预测要容易得多。 ·在销售当地组装满足客户个性化要求的产品,帮助企业节省了运输和存储成本,可 以使企业用较低的成本向顾客提供多种多样的产品选择,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 位置。 而在图中...
浅析敏捷供应链与精益供应链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管理工具分类
ISO认证课程讲义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规条例营销资料方案报告说明标准管理战略商业计划书市场分析战略经营策划方案培训讲义企业上市采购物流电子商务质量管理企业名录生产管理金融知识电子书客户管理企业文化报告论文项目管理财务资料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绩效考核资料面试招聘人才测评岗位管理职业规划KPI绩效指标劳资关系薪酬激励人力资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资表格薪资制度招聘面试表格岗位分析员工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入职指引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绩效管理方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绩效考核表格人力资源规划安全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管理办公总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代理连锁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广告策划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进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员工福利制度咨询诊断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办公室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培训绩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荐
- 1暗促-酒店玫瑰静悄悄地开 369
- 2终端陈列十五大原则 381
- 3专业广告运作模式 342
- 4****主营业务发展战略设计 375
- 5中小企业物流发展的对策 394
- 6主顾开拓 482
- 7主动推进的客户服务 342
- 8专业媒体策划与购买 372
- 9中远电视广告CF 417
下载排行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16695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6695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695
- 5员工守则 16695
- 6软件验收报告 16695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6695
- 9文件签收单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