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本公约各缔约方, | |承认地球气候的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是人类共同关心的。 | |感到忧虑的是,人类活动已大幅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这种增加增强了自| |然温室效应,平均而言将引起地球表面和大气进一步增温,并可能对自然生态系| |统和人类产生不利影响。 | |注意到历史上和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部分源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 |人均排放仍相对较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排放中所占的分额将会增加,以满足其| |社会和发展需要。 | |意识到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中温室气体汇和库的作用和重要性。 | |注意到在气候变化预测中,特别是在其时间、幅度和区域格局方面,有许多不确| |定性。 | |承认气候变化的全球性要求所有国家根据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及| |其社会和经济条件尽可能开展最广泛的合作,并参与有效和适当的国际应对行动| |。 | |回顾1972年6月16日于斯德哥尔摩通过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的有关规定, | |又回顾各国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原则,拥有主权权利按自己的环境和发展| |政策开发自己的资源,也有责任确保在其管辖或控制范围内的活动不对其它国家| |的环境或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造成损害。 | |重申在应付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中的国家主权原则。 | |认识到各国应当制定有效的立法;各种环境方面的标准、管理目标和优先顺序应| |当反映其所适用的环境和发展方面情况;并且有些国家所实行的标准对其他国家|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可能是不恰当的,并可能会使之承担不应有的经济和社会代价| |。 | |回顾联合国大会关于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的1989年12月22日第44/228号决议的| |规定,以及关于为人类当代和后代保护全球气候的1988年12月6日的第43/53号、| |1989年12月22日第44/207号、1990年12月21日第45/212号和1991年12月19日第26| |/169号决议。 | |又回顾联合国大会关于海平面上升对岛屿和沿海地区特别是低洼沿海地区可能产| |生的不利影响的1989年12月22日第44/206号决议各项规定,以及联合国大会关于| |防治沙漠化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的1989年12月19日第44/172号决议的有关规定。 | |并回顾1985年《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1990年6月29日调整和修正的1987年《关| |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 |注意到1990年11月7日通过的第二次世界气候大会部长宣言。 | |意识到许多国家就气候变化所进行的有价值的分析工作,以及世界气象组织、联| |合国环境署和联合国系统的其他机关、组织和机构及其他国际和政府间机构对交| |换科学研究成果和协调研究工作所作的重要贡献。 | |认识到了解和应付气候变化所需的步骤只有基于有关的科学、技术和经济方面的| |考虑,并根据这些领域的新发现不断加以重新评价,才能在环境、社会和经济方| |面最为有效。 | |认识到应付气候变化的各种行动本身在经济上就能够是合理的,而且还能有助于| |解决其他环境问题。 | |又认识到发达国家有必要根据明确的优先顺序,立即灵活地采取行动,以作为形| |成考虑到所有温室气体并适当考虑它们对增强温室效应的相对作用的全球、国家| |和可能议定的区域性综合应对战略的第一步。 | |并认识到地势低洼国家和其他小岛屿国家、拥有低洼沿海地区、干旱和半干旱地| |区易受水灾、旱宵和沙漠化影响地区的国家以及具有脆弱的山区生态系统的发展| |中国家特别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 |认识到其经济特别依赖于矿物燃料的生产、使用和出口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由于为了限制温室气体排放而采取的行动所面临的特殊困难。 | |申明应当以统筹兼顾的方式把应付气候变化的行动与社会和经济发展协调起来,| |以免后者受到不利影响,同时充分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实现持续经济增长和消除贫| |困的正当的优先需要。 | |认识到所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需要得到实现可持续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需的| |资源;发展中国家为了迈向这一目标,其能源消耗将需要增加,虽然考虑到有可| |能包括通过在具有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条件下应用新技术来提高能源效率和一般地|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 |决心为当代和后代保护气候系统。 | |兹协议如下: | |第1条 定 义 | |为本公约的目的: | |“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指气候变化所造成的自然环境或生物区系的变化,这些变| |化对自然和管理下的生态系统的组成、复原力或生产力、或对社会经济系统的运| |作、或对人类的健康和福利产生重大的有害影响。 | |“气候变化”指除在类似时期内所观测的气候的自然变异之外,由于直接或间接的| |人类活动改变了地球大气的组成而造成的气候变化。 | |“气候系统”指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地圈的整体及其相互作用。 | |“排放”指温室气体和/或其前体在一个特定地区和时期内向大气的释放。 | |“温室气体”指大气中那些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幅射的自然的和人为的气态成份。| | |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指一个特定区域的主权国家组成的组织,有权处理本公约| |或其议定书所规定的事项,并经按其内部程序获得正式授权签署、批准、接受、| |核准或加入有关文书。 | |“库”指气候系统内存储温室气体或其前体的一个或多个组成部分。 | |“汇”指从大气中清除温室气体、气溶胶或温室气体前体的任何过程、活动或机制| |。 | |“源”指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气溶胶或温室气体前体的任何过程或活动。 | |第2条 目 标 | |本公约以及缔约方会议可能通过的任何相关法律文书的最终目标是:根据本公约| |的各项有关规定,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 |干扰的水平上。这一水平应在足以使生态系统能够自然地适应气候变化、确保粮| |食生产免受威胁并使经济发展能够可持续地进行的时间范围内实现。 | |第3条 原 则 | |各缔约方在为实现本公约的目标和履行其各项规定而采取行动时,除其它外,应| |以下列作为指导: | |各缔约方应当在公平的基础上,并根据他们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 |为人类当代和后代的利益保护气候系统。因此,发达国家缔约方应当率先对付气| |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 | |应当充分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缔约方尤其是特别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那些发展| |中国家缔约方的具体需要和特殊情况,也应当充分考虑到那些按本公约必须承担| |不成比例或不正常的缔约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缔约方的具体需要和特殊情况。 | |各缔约方应当采取预防措施,预测、防止或尽量减少引起气候变化的原因,并缓| |解其不利影响。当存在造成严重或不可逆转的损害的威胁时,不应当以科学上没| |有完全的确定性为理由推迟采取这类措施,同时考虑到应付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 |施应当讲求成本效益,确保以尽可能最低的费用获得全球效益。为此,这种政策| |和措施应当考虑到不同的社会经济情况,并且应当具有全面性,包括所有有关的| |温室气体源、汇和库及适应措施,并涵盖所有经济部门。应付气候变化的努力可| |由有关的缔约方合作进行。 | |各缔约方有权并且应当促进可持续的发展。保护气候系统免遭人为变化的政策的| |措施应当适合每个缔约方的具体情况,并应当结合到国家的发展计划中去,同时| |考虑到经济发展对于采取措施应付气候变化是至关重要的。 | |各缔约方应当合作促进有利的和开放的国际经济体系,这种体系将促成所有缔约| |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缔约方的可持续经济增长和发展,从而使它们有能力更好地| |应付气候变化的问题。为对付气候变化而采取的措施,包括单方面措施,不应当| |成为国际贸易上的任意或无理的岐视手段或者隐蔽的限制。 | |第4 条 承 诺 | |1、所有缔约方,考虑到他们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以及各自具体的国家和区域 | |发展优先顺序、目标和情况,应: | |(a) | |用待由缔约方会议议定的可比方法编制、定期更新、公布关按照第12条向缔约方| |会议提供关于《蒙特利尔议定书》未予管制的所有温室气体的各种源的人为排放和| |各种汇的清除的国家清单; | |(b) | |制订、执行、公布和经常地更新国家的以及在适当情况下区域的计划,其中包含| |从《蒙特利尔议定书》未予管制的所有温室气体的源的人为排放和汇的清除来着手| |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以及便利充分地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 | |(c) | |在所有有关部门,包括能源、运输、工业、农业、林业和废物管理部门,促进和| |合作发展、应用和传播(包括转让)各种用来控制、减少或防止《蒙特利尔议定 | |书》未予管制的温室气体的人为排放的技术、做法和过程; | |(d) | |促进可持续地管理,并促进和合作酌情维护和加强《蒙特利尔议定书》未予管制的| |所有温室气体的汇和库、包括生物质、森林和海洋以及其它陆地、沿海和海洋生| |态系统; | |(e) | |合作为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做好的准备;拟订和详细制定关于沿海地区的管理、| |水资源和农业以及关于受到旱灾和沙漠化及洪水影响的地区特别是非洲的这种地| |区的保护和恢复的适当的综合性计划; | |(f) | |在它们有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政策及行动中,在可行的范围内将气候变化考虑| |进去,并采用由本国拟订的和确定的适当办法,例如进行影响评估,以期尽量减| |少它们为了减缓或适应气候变化而行的项目或采取的措施对经济、公共健康和环| |境质量产生的不利影响; | |(g) | |促进和合作进行关于气候系统的科学、技术、工艺、社会经济和其他研究、系统| |观测及开发数据档案,目的是增进对气候变化的起因、影响、规模和发生时间以| |及各种应对战略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后...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本公约各缔约方, | |承认地球气候的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是人类共同关心的。 | |感到忧虑的是,人类活动已大幅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这种增加增强了自| |然温室效应,平均而言将引起地球表面和大气进一步增温,并可能对自然生态系| |统和人类产生不利影响。 | |注意到历史上和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部分源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 |人均排放仍相对较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排放中所占的分额将会增加,以满足其| |社会和发展需要。 | |意识到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中温室气体汇和库的作用和重要性。 | |注意到在气候变化预测中,特别是在其时间、幅度和区域格局方面,有许多不确| |定性。 | |承认气候变化的全球性要求所有国家根据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及| |其社会和经济条件尽可能开展最广泛的合作,并参与有效和适当的国际应对行动| |。 | |回顾1972年6月16日于斯德哥尔摩通过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的有关规定, | |又回顾各国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原则,拥有主权权利按自己的环境和发展| |政策开发自己的资源,也有责任确保在其管辖或控制范围内的活动不对其它国家| |的环境或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造成损害。 | |重申在应付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中的国家主权原则。 | |认识到各国应当制定有效的立法;各种环境方面的标准、管理目标和优先顺序应| |当反映其所适用的环境和发展方面情况;并且有些国家所实行的标准对其他国家|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可能是不恰当的,并可能会使之承担不应有的经济和社会代价| |。 | |回顾联合国大会关于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的1989年12月22日第44/228号决议的| |规定,以及关于为人类当代和后代保护全球气候的1988年12月6日的第43/53号、| |1989年12月22日第44/207号、1990年12月21日第45/212号和1991年12月19日第26| |/169号决议。 | |又回顾联合国大会关于海平面上升对岛屿和沿海地区特别是低洼沿海地区可能产| |生的不利影响的1989年12月22日第44/206号决议各项规定,以及联合国大会关于| |防治沙漠化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的1989年12月19日第44/172号决议的有关规定。 | |并回顾1985年《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1990年6月29日调整和修正的1987年《关| |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 |注意到1990年11月7日通过的第二次世界气候大会部长宣言。 | |意识到许多国家就气候变化所进行的有价值的分析工作,以及世界气象组织、联| |合国环境署和联合国系统的其他机关、组织和机构及其他国际和政府间机构对交| |换科学研究成果和协调研究工作所作的重要贡献。 | |认识到了解和应付气候变化所需的步骤只有基于有关的科学、技术和经济方面的| |考虑,并根据这些领域的新发现不断加以重新评价,才能在环境、社会和经济方| |面最为有效。 | |认识到应付气候变化的各种行动本身在经济上就能够是合理的,而且还能有助于| |解决其他环境问题。 | |又认识到发达国家有必要根据明确的优先顺序,立即灵活地采取行动,以作为形| |成考虑到所有温室气体并适当考虑它们对增强温室效应的相对作用的全球、国家| |和可能议定的区域性综合应对战略的第一步。 | |并认识到地势低洼国家和其他小岛屿国家、拥有低洼沿海地区、干旱和半干旱地| |区易受水灾、旱宵和沙漠化影响地区的国家以及具有脆弱的山区生态系统的发展| |中国家特别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 |认识到其经济特别依赖于矿物燃料的生产、使用和出口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由于为了限制温室气体排放而采取的行动所面临的特殊困难。 | |申明应当以统筹兼顾的方式把应付气候变化的行动与社会和经济发展协调起来,| |以免后者受到不利影响,同时充分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实现持续经济增长和消除贫| |困的正当的优先需要。 | |认识到所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需要得到实现可持续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需的| |资源;发展中国家为了迈向这一目标,其能源消耗将需要增加,虽然考虑到有可| |能包括通过在具有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条件下应用新技术来提高能源效率和一般地|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 |决心为当代和后代保护气候系统。 | |兹协议如下: | |第1条 定 义 | |为本公约的目的: | |“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指气候变化所造成的自然环境或生物区系的变化,这些变| |化对自然和管理下的生态系统的组成、复原力或生产力、或对社会经济系统的运| |作、或对人类的健康和福利产生重大的有害影响。 | |“气候变化”指除在类似时期内所观测的气候的自然变异之外,由于直接或间接的| |人类活动改变了地球大气的组成而造成的气候变化。 | |“气候系统”指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地圈的整体及其相互作用。 | |“排放”指温室气体和/或其前体在一个特定地区和时期内向大气的释放。 | |“温室气体”指大气中那些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幅射的自然的和人为的气态成份。| | |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指一个特定区域的主权国家组成的组织,有权处理本公约| |或其议定书所规定的事项,并经按其内部程序获得正式授权签署、批准、接受、| |核准或加入有关文书。 | |“库”指气候系统内存储温室气体或其前体的一个或多个组成部分。 | |“汇”指从大气中清除温室气体、气溶胶或温室气体前体的任何过程、活动或机制| |。 | |“源”指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气溶胶或温室气体前体的任何过程或活动。 | |第2条 目 标 | |本公约以及缔约方会议可能通过的任何相关法律文书的最终目标是:根据本公约| |的各项有关规定,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 |干扰的水平上。这一水平应在足以使生态系统能够自然地适应气候变化、确保粮| |食生产免受威胁并使经济发展能够可持续地进行的时间范围内实现。 | |第3条 原 则 | |各缔约方在为实现本公约的目标和履行其各项规定而采取行动时,除其它外,应| |以下列作为指导: | |各缔约方应当在公平的基础上,并根据他们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 |为人类当代和后代的利益保护气候系统。因此,发达国家缔约方应当率先对付气| |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 | |应当充分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缔约方尤其是特别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那些发展| |中国家缔约方的具体需要和特殊情况,也应当充分考虑到那些按本公约必须承担| |不成比例或不正常的缔约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缔约方的具体需要和特殊情况。 | |各缔约方应当采取预防措施,预测、防止或尽量减少引起气候变化的原因,并缓| |解其不利影响。当存在造成严重或不可逆转的损害的威胁时,不应当以科学上没| |有完全的确定性为理由推迟采取这类措施,同时考虑到应付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 |施应当讲求成本效益,确保以尽可能最低的费用获得全球效益。为此,这种政策| |和措施应当考虑到不同的社会经济情况,并且应当具有全面性,包括所有有关的| |温室气体源、汇和库及适应措施,并涵盖所有经济部门。应付气候变化的努力可| |由有关的缔约方合作进行。 | |各缔约方有权并且应当促进可持续的发展。保护气候系统免遭人为变化的政策的| |措施应当适合每个缔约方的具体情况,并应当结合到国家的发展计划中去,同时| |考虑到经济发展对于采取措施应付气候变化是至关重要的。 | |各缔约方应当合作促进有利的和开放的国际经济体系,这种体系将促成所有缔约| |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缔约方的可持续经济增长和发展,从而使它们有能力更好地| |应付气候变化的问题。为对付气候变化而采取的措施,包括单方面措施,不应当| |成为国际贸易上的任意或无理的岐视手段或者隐蔽的限制。 | |第4 条 承 诺 | |1、所有缔约方,考虑到他们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以及各自具体的国家和区域 | |发展优先顺序、目标和情况,应: | |(a) | |用待由缔约方会议议定的可比方法编制、定期更新、公布关按照第12条向缔约方| |会议提供关于《蒙特利尔议定书》未予管制的所有温室气体的各种源的人为排放和| |各种汇的清除的国家清单; | |(b) | |制订、执行、公布和经常地更新国家的以及在适当情况下区域的计划,其中包含| |从《蒙特利尔议定书》未予管制的所有温室气体的源的人为排放和汇的清除来着手| |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以及便利充分地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 | |(c) | |在所有有关部门,包括能源、运输、工业、农业、林业和废物管理部门,促进和| |合作发展、应用和传播(包括转让)各种用来控制、减少或防止《蒙特利尔议定 | |书》未予管制的温室气体的人为排放的技术、做法和过程; | |(d) | |促进可持续地管理,并促进和合作酌情维护和加强《蒙特利尔议定书》未予管制的| |所有温室气体的汇和库、包括生物质、森林和海洋以及其它陆地、沿海和海洋生| |态系统; | |(e) | |合作为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做好的准备;拟订和详细制定关于沿海地区的管理、| |水资源和农业以及关于受到旱灾和沙漠化及洪水影响的地区特别是非洲的这种地| |区的保护和恢复的适当的综合性计划; | |(f) | |在它们有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政策及行动中,在可行的范围内将气候变化考虑| |进去,并采用由本国拟订的和确定的适当办法,例如进行影响评估,以期尽量减| |少它们为了减缓或适应气候变化而行的项目或采取的措施对经济、公共健康和环| |境质量产生的不利影响; | |(g) | |促进和合作进行关于气候系统的科学、技术、工艺、社会经济和其他研究、系统| |观测及开发数据档案,目的是增进对气候变化的起因、影响、规模和发生时间以| |及各种应对战略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后...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管理工具分类
ISO认证课程讲义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规条例营销资料方案报告说明标准管理战略商业计划书市场分析战略经营策划方案培训讲义企业上市采购物流电子商务质量管理企业名录生产管理金融知识电子书客户管理企业文化报告论文项目管理财务资料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绩效考核资料面试招聘人才测评岗位管理职业规划KPI绩效指标劳资关系薪酬激励人力资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资表格薪资制度招聘面试表格岗位分析员工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入职指引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绩效管理方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绩效考核表格人力资源规划安全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管理办公总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代理连锁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广告策划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进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员工福利制度咨询诊断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办公室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培训绩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荐
- 1暗促-酒店玫瑰静悄悄地开 369
- 2终端陈列十五大原则 381
- 3专业广告运作模式 343
- 4****主营业务发展战略设计 375
- 5中小企业物流发展的对策 394
- 6主顾开拓 482
- 7主动推进的客户服务 342
- 8专业媒体策划与购买 372
- 9中远电视广告CF 417
下载排行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16695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6695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695
- 5员工守则 16695
- 6软件验收报告 16695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6695
- 9文件签收单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