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突围系列谈(13)--暴力谋权(上)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品牌突围系列谈(13)--暴力谋权(上)
品牌突围系列谈(13)--暴力谋权(上) [pic]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2-08-28, 作者: 肖志营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品牌与品牌之间的竞争,永远上演着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 米,虾米求生存的游戏。而鱼与虾米之间的食与被食,往往不按现实的市场游戏规则来 玩儿,但时间久了,也就变成了新的市场法则,一幕一幕,生生不息。 暴力,从权力论的角度来分析,实际上就是在不争得别人的同意,或者故意违反某 一种行为规则,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采取强制型手段,获得一种权力的方法。品牌与 品牌之间的食与被食,实际上有很多因素都充斥着暴力行为。 使用暴力手段,消灭或压制竞争品牌,以提升自己的品牌权力,已成为很多品牌的 谋权密术。当然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即使是品牌之间的暴力夺权,也要依据市场的游 戏规则来玩儿,即要用“合法暴力”。不能直接攻击、诋毁或诽谤敌手,这样一方面行业 法律法规不允许,另一方面显得品牌太没修养,不正当竞争,给消费者造成精神伤害, 到头来不但没有提升品牌权力,还可能因为伤害了消费者的感情,使品牌权力流失,没 准还惹上官司,被敌手反咬一口,告上法庭,落入被动,一准歇菜,得不偿失,何苦呢 ? 所以,精明的品牌操手,无疑都是善用“合法暴力”的世外高手。或杀竞争品牌于无 形,提升自己,或借竞争品牌之强势,顺手赚钱,来去无影,行踪不定,千变万化,防 不胜防。 纵观暴力品牌谋权术,虽法无定法,但万法归一。总结起来,合法暴力的品牌谋权 密术,基本上可分为三大类:品牌租赁谋权;品牌购买谋权;品牌清理谋权,其基本结 构可参看下图。 暴力谋权的三种模式及八种玩法 [pic] 纵观以上品牌暴力谋权密术的八种方式,虽方式不同,形式各异,但归纳起来的总 体思路一般都是通过攻打、压制、“谋杀”等方式,使竞争品牌对自己不再具有威胁力或 竞争力,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品牌,提升品牌权力;另一种方式就是在一个品牌正处 于上升时期,市场潜力看好时,通过品牌权力优势与自身的资本优势等,“强行”对该品 牌进行收购,谋权经营,如果形式看好,就继续经营赚钱,如果形式不好,就想办法把 该品牌的忠诚消费者拉到自己品牌之下,之后便对收购来的品牌弃之不理,从而提升品 牌权力。 品牌租赁突围术--美加净、中华与联合利华 品牌租赁谋权密术,来源于“借鸡生蛋”的思维模式,通过租赁有发展潜力或者前景 看好的品牌,达到经营或扩建品牌,谋取权力与利益的目的。 虽然品牌租赁的目的主要是提升自己品牌权力,但手法不一,因而采取的策略也会 稍有不同。就拿借鸡生蛋来讲,一种是我无蛋,借你鸡来下蛋,共同谋利,此乃善者; 一种是我有鸡,借你鸡来让你无鸡,进而无蛋,而我则有鸡有蛋,分点利润给你,其余 吃鸡吃蛋全由我来决定,此乃狠者。 实际上,品牌租赁与借鸡借蛋的关系与道理一样,只是在实际的品牌经营过程当中 ,披上了层层美丽的外衣,亦或用了“障眼法”,让人始终觉得是一个精彩、平等、好玩 的游戏。但剥开外衣,最终我们便会发现,所谓的品牌租赁,无非有两个主要目的:借 权谋利与借权谋杀。在这里,“美加净”、“中华”与联合利华之间的品牌租与被租之间的 恩恩怨怨,把“借权谋利”与“借权谋杀”演泽得淋漓尽致,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pic] 1:联合利华租赁中华牙膏,借权谋利 对于品牌经营来讲,借势与用势一直被看作是整合资源,取长补短的先进思维模式 ,尤其对于那些进入陌生市场的公司来说,借当地品牌之势,顺势发展,打造品牌,是 一条公认的简易成功之路。 跨国公司联合利华,正是运用了这一方式,进入中国之初,即借上海牙膏厂之势, 租赁了“中华”品牌,进行深入开发与打造,并从中获取了相当可观的利润,取得了很大 的成功。 1994年,联合利华提出与上海牙膏上合资建厂。在合资公司3000万美元的资本中, 联合利华以1800万美元现金入股,取得控股权;上海牙膏厂以土地厂房和设备作价1200 万美元入股,占40%股份。运用合资与品牌租赁的方式,联合利华取得了上海牙膏厂两 个品牌的经营权:“中华”牙膏和“美加净”牙膏。 中华牙膏1954年投产,成为中国牙膏品牌最早,最具知名度,最具影响力的牙膏品 牌之一。联合利华取得了“中华”的品牌经营权之后,对“中华”牙膏进行了全方位的包装 与宣传。联合利华此举的精明之处就在于,正是它看好了“中华”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的 长久沉淀下来的品牌影响,如果再加以先进的品牌经营模式,全方位的品牌宣传与品牌 策略,“中华”决定具有再次腾飞的潜力,进而成为发展最快、实力最强的牙膏品牌。 基于此,联合利华通过对“中华”牙膏这一品牌采取了借权谋利的方式,开始了品牌 打造与谋利之路,并通过本土化经营与重新包装与定位的方式,提升品牌权力。 ·本土化经营 联合利华对发展中华牙膏采用的整体思路是本土化经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际 合作,打造民族精品”的品牌经营模式。为了发展“本土化”品牌,“本土化”文化,联合利 华与卫生部签定了为期5年的合作协议,在全国开展其“新世纪,新中华”的大型口腔健康 促进活动,大力塑造“中华”品牌新形象。并针对中华牙膏存在的价格结构不合理、包装 不够新潮等劣势,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工程。 ·重新包装与定位,创新品牌 公司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密切跟踪消费者对“中华”的使用需求与期望,以便真正贴 近市场需求,对品牌进行建设与维护。经过一系列的市场研究,联合利华为“中华”设计 了“历久中华、焕然一新”的口号,并在形象标识上作全新的设计,目前已为“中华”推出 了有防蛀牙膏、中草药牙膏及草本抗菌牙膏等。 联合利华通过租赁“中华”品牌,并运作科学先进的品牌打造方式与高密度的广告攻 势,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2000年的市场中, 中华牙膏凭借其雄厚的实力,高密度的宣传攻势,以20.64%的市场占有率稳居十大畅销 品牌之首。仅这一个数字,我们就不难看出,联合利华从“中华”身上赚得了多少的利润 。 当然,借权谋利的游戏不仅联合利华会玩儿,宝洁也绝对是个中高手。不信我们看 看宝洁公司目前的三百多个品牌里,就有很多品牌是收购或租赁来的,潘婷与丹碧丝就 是很好的例子。 现在成为宝洁公司的明星品牌的潘婷洗发水,并不是宝洁公司自己原创的品牌,而 是通过收购获得的。1985年,宝洁购买了Richards on 公司,而潘婷就属于该公司的品牌。1992年,宝洁公司重新推出原潘婷品牌,并使它迅 速成为世界上生意发展最快的洗发香波产品。另一个被宝洁公司力推的品牌丹碧丝也是 收购得来,是宝洁公司1997年收购Tambrands公司时一并收购过来的。 [pic] 2:联合利华租赁“美加净”牙膏,借权“谋杀” 与“中华”牙膏一样,美加净也是被联合利华租赁的品牌。但美加净的命运似乎远没 有中华那么幸运,因为在中华顺势腾飞时,美加净却一步步走向了无法自拔的深渊与恶 梦之中,不得不缴械投降,甚至到达了被暗算谋杀的境地。因为从一系列的品牌运作手 法与市场数据可以看出,伴随着联合利华对美加净的策略调整,美加净的忠诚客户迅速 流失,品牌权力锐减,为相关竞争品牌的飞速发展,减少了一个坚强的障碍。 “美加净”牙膏,也算得上是上海牙膏厂的主力品牌了。即便是在把品牌租赁给联合 利华之前,即在1994年双方合资之前,美加净牙膏在中国当时市场上的品牌知外度依然 是很高的,年销售量高达6000万支,出口量全国第一,它和中华牙膏一样,是上海牙膏 厂的两个赚钱大户。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品牌,在被租出去仅数年的时间,年销 售量却只有2000万支,而且市场地位不害下降。或许是联合利华只想利用中华实行“品牌 集权制”,集中一个品牌大量赚钱,或许是联合利华只想把美加净的客户游离到“中华”之 下,之后再把美加净“谋杀”?亦或许对于中华当前的繁荣,也只不是其在中国市场长远 谋权的一个障眼法?或者一个圈套? 但不管怎么说,“美加净”这一品牌被“谋杀”已成不争的事实,不管从销售量的锐减 ,就从品牌宣传的角度上来看,也足以让人心惊胆寒,因为联合利华已连续3年没有在媒 体上做“美加净”的广告了。 品牌“谋杀”的过程似乎并未就此结束,联合利华还从价格上采用“直落”的形式,从 美加净手中直接夺权。在合资的前3年,美加净牙膏的销售一直处于上升状态。但是在联 合利华把“美加净”弄到手后不久,就采取了一项被业界人士认为是对“美加净”这一品牌 的致命的措施:联合利华把美加净的价格从4.5元压到了3元一支。 价格压到这种程度,无论联合利华改不改变美加净的配方,或者是换成比较低档的 原料,仅仅是价格的变化,也足以使原来的美加净的用户出现游离,因为几年的销售, 很多用户已经通过对美加净的使用而认可了联合利华这个公司,因此大多数从美加净上 游离出来的顾客成了联合利华的亲生儿子“洁诺”的用户,而这,也许正是联合利华品牌 夺权的密术。 在完成了“品牌谋杀、游离顾客、品牌夺权”这一过程之后,联合利华在美加净这个 品牌上,就完全成了最终的利润获得者。于是,从1997年开始,联合利华停止在媒体上 投放美加净的广告,品牌夺权术算是告一段落。 从美加净被“谋杀”这一不争的现实来分析,即便是对现在联合利华力推并谋利的“中 华”品牌,会不会也象美加净一样,被列入“暗算”与“谋杀”的品牌夺权的计划之中呢?我 想现在一切的结论还都为时过早,因为真正的“品牌操手”的任何行为,一般在当时都能 做到不留痕迹。而当有一天我们忽然惊醒时却发现,一次新的品牌谋权运动,早已在我 们的睡梦中完成。 品牌谋权的故事似乎又看到了新的曙光,那就是“美加净”现在又开始了反夺权运动 。虽然显得身单影只,但毕竟我们从中学会了谋权与反谋权的招式。有了这样的思想准 备与意识,不管成功或者失败,都不足以让我们后悔了。 2000年上海决定将美加净收回时自己做了。据悉,在收回几个月后,美加净牙膏的 市场占有率现在已有所回升,在各地的市场上,这个创建于1952年的老牌子又可以看到 了。 3:“海鸥”与“淘大”,新的游戏又将上演 你方唱罢我登场,品牌与品牌之间的食与被食的谋权术,似乎也已成了永无终结的 游戏, 这不,刚刚又有传闻,“海鸥”与“淘大”又要成为品牌谋权的主角了。 据了解,于1994年上海海鸥酿造有限公司与法国达能集团合资组建的上海淘大食品 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淘大”牌中高档酱油,以全国市场为销售对象。上海海鸥酿造有限 公司生产的“海鸥”牌酱油,以上海市场为销售对象。 据说,国产“海鸥”牌酱油,将有可能被外资控股的“淘大”牌酱油购并,至于购并的 形式还未可知。但从品牌权力论的角度来分析,我想无非也就两种:品牌借权与品牌夺 权两种。具体是借权谋利,或者夺权谋杀,这一切也还未可知。 但有传闻分析说,如果此举成为事实,“海鸥”牌酱油将从上海市场上消失。如果这 一传闻变成现实,那属谋杀无疑。那么,曾荣获上海市名牌产品称号的“海鸥”酱油,又 将为了“陶大”的发展而拱手让权了吧。
品牌突围系列谈(13)--暴力谋权(上)
品牌突围系列谈(13)--暴力谋权(上) [pic]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2-08-28, 作者: 肖志营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品牌与品牌之间的竞争,永远上演着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 米,虾米求生存的游戏。而鱼与虾米之间的食与被食,往往不按现实的市场游戏规则来 玩儿,但时间久了,也就变成了新的市场法则,一幕一幕,生生不息。 暴力,从权力论的角度来分析,实际上就是在不争得别人的同意,或者故意违反某 一种行为规则,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采取强制型手段,获得一种权力的方法。品牌与 品牌之间的食与被食,实际上有很多因素都充斥着暴力行为。 使用暴力手段,消灭或压制竞争品牌,以提升自己的品牌权力,已成为很多品牌的 谋权密术。当然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即使是品牌之间的暴力夺权,也要依据市场的游 戏规则来玩儿,即要用“合法暴力”。不能直接攻击、诋毁或诽谤敌手,这样一方面行业 法律法规不允许,另一方面显得品牌太没修养,不正当竞争,给消费者造成精神伤害, 到头来不但没有提升品牌权力,还可能因为伤害了消费者的感情,使品牌权力流失,没 准还惹上官司,被敌手反咬一口,告上法庭,落入被动,一准歇菜,得不偿失,何苦呢 ? 所以,精明的品牌操手,无疑都是善用“合法暴力”的世外高手。或杀竞争品牌于无 形,提升自己,或借竞争品牌之强势,顺手赚钱,来去无影,行踪不定,千变万化,防 不胜防。 纵观暴力品牌谋权术,虽法无定法,但万法归一。总结起来,合法暴力的品牌谋权 密术,基本上可分为三大类:品牌租赁谋权;品牌购买谋权;品牌清理谋权,其基本结 构可参看下图。 暴力谋权的三种模式及八种玩法 [pic] 纵观以上品牌暴力谋权密术的八种方式,虽方式不同,形式各异,但归纳起来的总 体思路一般都是通过攻打、压制、“谋杀”等方式,使竞争品牌对自己不再具有威胁力或 竞争力,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品牌,提升品牌权力;另一种方式就是在一个品牌正处 于上升时期,市场潜力看好时,通过品牌权力优势与自身的资本优势等,“强行”对该品 牌进行收购,谋权经营,如果形式看好,就继续经营赚钱,如果形式不好,就想办法把 该品牌的忠诚消费者拉到自己品牌之下,之后便对收购来的品牌弃之不理,从而提升品 牌权力。 品牌租赁突围术--美加净、中华与联合利华 品牌租赁谋权密术,来源于“借鸡生蛋”的思维模式,通过租赁有发展潜力或者前景 看好的品牌,达到经营或扩建品牌,谋取权力与利益的目的。 虽然品牌租赁的目的主要是提升自己品牌权力,但手法不一,因而采取的策略也会 稍有不同。就拿借鸡生蛋来讲,一种是我无蛋,借你鸡来下蛋,共同谋利,此乃善者; 一种是我有鸡,借你鸡来让你无鸡,进而无蛋,而我则有鸡有蛋,分点利润给你,其余 吃鸡吃蛋全由我来决定,此乃狠者。 实际上,品牌租赁与借鸡借蛋的关系与道理一样,只是在实际的品牌经营过程当中 ,披上了层层美丽的外衣,亦或用了“障眼法”,让人始终觉得是一个精彩、平等、好玩 的游戏。但剥开外衣,最终我们便会发现,所谓的品牌租赁,无非有两个主要目的:借 权谋利与借权谋杀。在这里,“美加净”、“中华”与联合利华之间的品牌租与被租之间的 恩恩怨怨,把“借权谋利”与“借权谋杀”演泽得淋漓尽致,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pic] 1:联合利华租赁中华牙膏,借权谋利 对于品牌经营来讲,借势与用势一直被看作是整合资源,取长补短的先进思维模式 ,尤其对于那些进入陌生市场的公司来说,借当地品牌之势,顺势发展,打造品牌,是 一条公认的简易成功之路。 跨国公司联合利华,正是运用了这一方式,进入中国之初,即借上海牙膏厂之势, 租赁了“中华”品牌,进行深入开发与打造,并从中获取了相当可观的利润,取得了很大 的成功。 1994年,联合利华提出与上海牙膏上合资建厂。在合资公司3000万美元的资本中, 联合利华以1800万美元现金入股,取得控股权;上海牙膏厂以土地厂房和设备作价1200 万美元入股,占40%股份。运用合资与品牌租赁的方式,联合利华取得了上海牙膏厂两 个品牌的经营权:“中华”牙膏和“美加净”牙膏。 中华牙膏1954年投产,成为中国牙膏品牌最早,最具知名度,最具影响力的牙膏品 牌之一。联合利华取得了“中华”的品牌经营权之后,对“中华”牙膏进行了全方位的包装 与宣传。联合利华此举的精明之处就在于,正是它看好了“中华”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的 长久沉淀下来的品牌影响,如果再加以先进的品牌经营模式,全方位的品牌宣传与品牌 策略,“中华”决定具有再次腾飞的潜力,进而成为发展最快、实力最强的牙膏品牌。 基于此,联合利华通过对“中华”牙膏这一品牌采取了借权谋利的方式,开始了品牌 打造与谋利之路,并通过本土化经营与重新包装与定位的方式,提升品牌权力。 ·本土化经营 联合利华对发展中华牙膏采用的整体思路是本土化经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际 合作,打造民族精品”的品牌经营模式。为了发展“本土化”品牌,“本土化”文化,联合利 华与卫生部签定了为期5年的合作协议,在全国开展其“新世纪,新中华”的大型口腔健康 促进活动,大力塑造“中华”品牌新形象。并针对中华牙膏存在的价格结构不合理、包装 不够新潮等劣势,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工程。 ·重新包装与定位,创新品牌 公司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密切跟踪消费者对“中华”的使用需求与期望,以便真正贴 近市场需求,对品牌进行建设与维护。经过一系列的市场研究,联合利华为“中华”设计 了“历久中华、焕然一新”的口号,并在形象标识上作全新的设计,目前已为“中华”推出 了有防蛀牙膏、中草药牙膏及草本抗菌牙膏等。 联合利华通过租赁“中华”品牌,并运作科学先进的品牌打造方式与高密度的广告攻 势,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2000年的市场中, 中华牙膏凭借其雄厚的实力,高密度的宣传攻势,以20.64%的市场占有率稳居十大畅销 品牌之首。仅这一个数字,我们就不难看出,联合利华从“中华”身上赚得了多少的利润 。 当然,借权谋利的游戏不仅联合利华会玩儿,宝洁也绝对是个中高手。不信我们看 看宝洁公司目前的三百多个品牌里,就有很多品牌是收购或租赁来的,潘婷与丹碧丝就 是很好的例子。 现在成为宝洁公司的明星品牌的潘婷洗发水,并不是宝洁公司自己原创的品牌,而 是通过收购获得的。1985年,宝洁购买了Richards on 公司,而潘婷就属于该公司的品牌。1992年,宝洁公司重新推出原潘婷品牌,并使它迅 速成为世界上生意发展最快的洗发香波产品。另一个被宝洁公司力推的品牌丹碧丝也是 收购得来,是宝洁公司1997年收购Tambrands公司时一并收购过来的。 [pic] 2:联合利华租赁“美加净”牙膏,借权“谋杀” 与“中华”牙膏一样,美加净也是被联合利华租赁的品牌。但美加净的命运似乎远没 有中华那么幸运,因为在中华顺势腾飞时,美加净却一步步走向了无法自拔的深渊与恶 梦之中,不得不缴械投降,甚至到达了被暗算谋杀的境地。因为从一系列的品牌运作手 法与市场数据可以看出,伴随着联合利华对美加净的策略调整,美加净的忠诚客户迅速 流失,品牌权力锐减,为相关竞争品牌的飞速发展,减少了一个坚强的障碍。 “美加净”牙膏,也算得上是上海牙膏厂的主力品牌了。即便是在把品牌租赁给联合 利华之前,即在1994年双方合资之前,美加净牙膏在中国当时市场上的品牌知外度依然 是很高的,年销售量高达6000万支,出口量全国第一,它和中华牙膏一样,是上海牙膏 厂的两个赚钱大户。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品牌,在被租出去仅数年的时间,年销 售量却只有2000万支,而且市场地位不害下降。或许是联合利华只想利用中华实行“品牌 集权制”,集中一个品牌大量赚钱,或许是联合利华只想把美加净的客户游离到“中华”之 下,之后再把美加净“谋杀”?亦或许对于中华当前的繁荣,也只不是其在中国市场长远 谋权的一个障眼法?或者一个圈套? 但不管怎么说,“美加净”这一品牌被“谋杀”已成不争的事实,不管从销售量的锐减 ,就从品牌宣传的角度上来看,也足以让人心惊胆寒,因为联合利华已连续3年没有在媒 体上做“美加净”的广告了。 品牌“谋杀”的过程似乎并未就此结束,联合利华还从价格上采用“直落”的形式,从 美加净手中直接夺权。在合资的前3年,美加净牙膏的销售一直处于上升状态。但是在联 合利华把“美加净”弄到手后不久,就采取了一项被业界人士认为是对“美加净”这一品牌 的致命的措施:联合利华把美加净的价格从4.5元压到了3元一支。 价格压到这种程度,无论联合利华改不改变美加净的配方,或者是换成比较低档的 原料,仅仅是价格的变化,也足以使原来的美加净的用户出现游离,因为几年的销售, 很多用户已经通过对美加净的使用而认可了联合利华这个公司,因此大多数从美加净上 游离出来的顾客成了联合利华的亲生儿子“洁诺”的用户,而这,也许正是联合利华品牌 夺权的密术。 在完成了“品牌谋杀、游离顾客、品牌夺权”这一过程之后,联合利华在美加净这个 品牌上,就完全成了最终的利润获得者。于是,从1997年开始,联合利华停止在媒体上 投放美加净的广告,品牌夺权术算是告一段落。 从美加净被“谋杀”这一不争的现实来分析,即便是对现在联合利华力推并谋利的“中 华”品牌,会不会也象美加净一样,被列入“暗算”与“谋杀”的品牌夺权的计划之中呢?我 想现在一切的结论还都为时过早,因为真正的“品牌操手”的任何行为,一般在当时都能 做到不留痕迹。而当有一天我们忽然惊醒时却发现,一次新的品牌谋权运动,早已在我 们的睡梦中完成。 品牌谋权的故事似乎又看到了新的曙光,那就是“美加净”现在又开始了反夺权运动 。虽然显得身单影只,但毕竟我们从中学会了谋权与反谋权的招式。有了这样的思想准 备与意识,不管成功或者失败,都不足以让我们后悔了。 2000年上海决定将美加净收回时自己做了。据悉,在收回几个月后,美加净牙膏的 市场占有率现在已有所回升,在各地的市场上,这个创建于1952年的老牌子又可以看到 了。 3:“海鸥”与“淘大”,新的游戏又将上演 你方唱罢我登场,品牌与品牌之间的食与被食的谋权术,似乎也已成了永无终结的 游戏, 这不,刚刚又有传闻,“海鸥”与“淘大”又要成为品牌谋权的主角了。 据了解,于1994年上海海鸥酿造有限公司与法国达能集团合资组建的上海淘大食品 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淘大”牌中高档酱油,以全国市场为销售对象。上海海鸥酿造有限 公司生产的“海鸥”牌酱油,以上海市场为销售对象。 据说,国产“海鸥”牌酱油,将有可能被外资控股的“淘大”牌酱油购并,至于购并的 形式还未可知。但从品牌权力论的角度来分析,我想无非也就两种:品牌借权与品牌夺 权两种。具体是借权谋利,或者夺权谋杀,这一切也还未可知。 但有传闻分析说,如果此举成为事实,“海鸥”牌酱油将从上海市场上消失。如果这 一传闻变成现实,那属谋杀无疑。那么,曾荣获上海市名牌产品称号的“海鸥”酱油,又 将为了“陶大”的发展而拱手让权了吧。
品牌突围系列谈(13)--暴力谋权(上)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管理工具分类
ISO认证课程讲义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规条例营销资料方案报告说明标准管理战略商业计划书市场分析战略经营策划方案培训讲义企业上市采购物流电子商务质量管理企业名录生产管理金融知识电子书客户管理企业文化报告论文项目管理财务资料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绩效考核资料面试招聘人才测评岗位管理职业规划KPI绩效指标劳资关系薪酬激励人力资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资表格薪资制度招聘面试表格岗位分析员工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入职指引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绩效管理方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绩效考核表格人力资源规划安全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管理办公总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代理连锁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广告策划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进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员工福利制度咨询诊断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办公室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培训绩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荐
- 1暗促-酒店玫瑰静悄悄地开 372
- 2终端陈列十五大原则 383
- 3专业广告运作模式 345
- 4****主营业务发展战略设计 377
- 5中小企业物流发展的对策 395
- 6主顾开拓 484
- 7主动推进的客户服务 344
- 8专业媒体策划与购买 374
- 9中远电视广告CF 419
下载排行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16695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6695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695
- 5员工守则 16695
- 6软件验收报告 16695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6695
- 9文件签收单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