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资料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企业信息化资料
企业信息化资料 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英文标题】A Study of the Problems in the Enterprise Informationization Development of Ch ina a nd Relative Solutions 【标题注释】[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105(2001)03- 0035-(03) [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9725002)和信息产业部软科学资助项目 【文章日期】[收稿日期]2001-07-10 【 作 者 】葛中全/唐小我/李仕明 【作者简介】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 610054 葛中全(1964—)男,重庆市人,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唐小我(1955—)男,四川彭 州市人,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仕明(1954—)男,四川仁寿县人, 电 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内容提要】基于我国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与国外相 比,存在着水平、速度和规模的差距,本 文分析了产生这一差距的主要原因,在借鉴美国、日本和韩国在实施企业信息化过程中 的成 功经验基础之上,提出了我国在实施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六条对策选择。 【英文摘要】Regarding the fact that our country is behind advanced countries in the standa rd,sp eed and scale of the enterprise informationization development,this paper f irst analyses the re asons why such gap exists,and then presents six measures to implement the enterprise informatio niz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our country by learning the effective experience of the USA,Ja pan and Korea. 【关 键 词】中国/企业信息化/问题/对策/China/Enterprise informationization/Problem/Measure 【 正 文 】 一、问题的提出 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宣布:为加快我国企业信息化进程,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和 竞争力,由国家经贸委和信息产业部共同发起了全国企业信息化工程,该工程已于2001 年1 月26日正式启动。同时,我国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宏伟战略,表明我国不再 重 复发达国家先实现工业化再进入信息化的传统模式,而是把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起来, 用信 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面对这样的大背景,传统 工业 企业应该抓住机遇,主动应对扑面而来的信息化浪潮,才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然而, 调查 表明,在我国,全部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的企业 不足 10%; 作为企业电子商务最核心的ERP系统,目前已实现的企业仅占2.9%;占我国工商企业总数 99% 的中小企业中,有一半的企业还没有配备计算机。在美国,企业已有近70%的业务行为是 在 互联网上完成的;欧洲的企业也有近50%的业务行为在网上完成。这一比较中存在着很大 的 反差!导致中国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远远落后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应如何进行企业信息化建 设? 二、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落后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方面的原因 一般而言,企业信息化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信息化的认知阶段;二是实施阶段;三是后 期运营、维护阶段。首先从认知阶段来讲,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还不能从企业发 展的战 略高度认识信息化的重要性,不能系统地了解信息化建设的知识。有些企业虽然认识到 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但当他们面对铺天盖地的技术名词、花样不断翻新的设备和软 件时无所适从。他们很难找到一个专业的顾问能帮助他们选择所需要的技术和设备,进 而提供一整套针对其业务特点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其次,企业信息化在实施过程中更是 充满艰辛,经常出现的情况是,企业从硬件设备的采购、应用软件的开发直到系统的集 成建设都要面对不同的厂商,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系统的兼容性、稳定性不够,一旦出 现问题,供应商之间经常相互扯皮,这导致很多企业渴望利用信息技术来增加他们的竞 争力,但面对信息化道路上的“刀山火海”不战而退了;再次,从信息系统的维护、运营 阶段看,由于企业的业务运行分秒不停,这也就要求企业的信息系统必须得到长期可靠 的运营保证。因此不同的企业根据其自身能力和业务特点,需要随时能够接通的热线电 话支持,需要维修工程师随时到达现场解决问题,可是,目前国内IT产业的状况还远未 达到这样的水平,多数厂商还只能提供如一年上门 、三年保修这样的服务。除了对少数大客户外,用户的个性化维修服务要求更不能满足 。 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正是由于缺乏针对客户需求的IT方案和服务,才造成了 企业信息化的步履维艰,用户的需求与IT厂商们的能力产生了距离,厂商所提供的并不 是用户 想要的,难怪用户觉得那么难。 (二)靠产品“推动”企业信息化模式方面的原因 2000年底,一家权威市场研究机构对我国中小企业IT应用水平进行的专项调研。结果表 明 ,目前看来,我国中小企业IT应用主要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单机商务应用,指企 业为 提高工作效率,在生产经营管理中运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制作报表和上网获取信息 等; 第二个层次是简单的局域网应用,指企业通过内部局域网络建设,实现协同办公、信息 共享 和对外交流;第三个层次是企业个性化应用和电子商务,指企业通过开展ERP管理,建立 基 于网络的企业物流管理、网络营销、技术交流、客户关系管理和实现电子商务等。然而 ,在 拥有计算机的中小企业中有大约85%的企业还只停留在第一个层次的单机应用,距离实现 电 子商务的阶段还相差甚远;即使中小企业有第二、三个层次应用动机,但是,中小企业 也需 要有为它们“量身定做”的IT产品 。由于应用需求千差万别,导致市场上没有完全适合中小 企业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许多国外知名企业提出的所谓中小企业解决方案往往只停留在 宣传 阶段,远远没有取得中小企业的广泛认同。同时,由于厂商对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缺乏应 有的 培训和帮助,导致了中小企业对IT产品的恐惧和生疏。 很明显,以上障碍主要是IT厂商长期采取“产品驱动”策略的结果。 (三)企业握住建设目标与工具的关系方面的原因 著名的管理学家西蒙教授曾对管理有过一句很经典的概括:管理就是决策。这句话道出 了 管理的本质,管理的本质就是决策。那么决策的依据是什么?是信息。信息的获取形式 是多 种多样的,但决策是有时效性的,如果事情已经发生了再决策就没有意义了。怎么样更 快地 获得信息?必然要借助于工具,这个工具就是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 从目前众多的实施系统来看,不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求大、求全,对软件系统的期望、 依 赖过高,没能把握系统的实质,把信息系统的开发实施当作最终目标,总觉得一上这个 系统 就可以达到所谓科学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一切就万事大吉了,结果是期望值越高 ,失 望就越大。 信息系统的建设首先是一个管理思想的建设。这里管理思想包括了多个层面,它既包括 了 领导层的宏观管理思想,也包括了具体业务人员的微观管理思想(工作流程)。实际上 前面提 到的那些概念如MRP、ERP、SCM等都是管理思想,而相关软件只是实现或实施这些管理思 想 而已。 如果仅是把信息系统建设理解为上一套软件,后果就是要么软件迁就现有的工作管理模 式 ,要么就是盲目地上所谓具有众多新功能、新方法的软件,与现实工作脱节,基础用户 觉得 比手工还复杂许多,因此抵触情绪很大,或者干脆就不用。 对于企业来讲,管理思想、体制的建设应该是自上而下的行为,而实施这些思想的辅助 手 段如软件等可以是自下而上的建设。现在很多信息系统的实施恰恰相反,是自下而上开 始, 希望靠这个系统(软件)来改变管理的体制,这也是众多系统不成功的症结所在。 三、对发达国家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政策的借鉴 (一)美国 激烈的选战刚结束,布什即将入主白宫之际,布什即着手准备在美国政府内设置首席信 息 官并拨款一亿美元,资助建立跨部门的电子政府,并将互联网税收延期五年。布什的具 体计 划:布什打算取消民主党政府提出的学校补助计划。该计划出资30亿美元,以改善学校 和公 共图书馆的上网条件;布什坚决支持北大西洋自由贸易协定,打算恢复总统参加的贸易 谈判 。谈判目的是:使互联网成为世界的免税区;消除信息技术的非关税壁垒;保护美国的 新思 想和知识产权;在全世界建立国际通行的电子商务标准。 (二)日本 日本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加快信息化进程,希望到2005年建成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社会, 成 为信息化方面的 先进国家。为此,日本国会于2000年通过了《日本高度信息网络社会形成基 本法》,明确了信息化的基本方针 、领导机构和信息化推进重点。该法为日本政府采取相应 的措施提供了法律依据。日本政府还依据《基本法》 在内阁成立了建设高度信息网络社会的 战略总部,由首相、国务大臣和优秀的专业人员任部长、副部长和委员 ,负责审议并实施信 息化的重点计划。日本经济产业省一改长期以来不制定经济发展计划的做法,在2000年 用 一 年的时间制定了《e-Japan战略》。《基本法》和《e- Japan战略》都明确规定:民间机构( 包括企业、行 业协会、公共团体等)是信息化的主体,在信息化建设中起主导作用。政府主 要发挥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为民 间机构发挥信息化主导作用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如修改阻 碍信息化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改进和完善政策措 施等;二是推进民间机构力所不能及的领 域的信息化建设,如政府信息化、消除社会各阶层间存在的数字鸿沟 、研究开发民间机构无 法独立进行的科研项目等。 (三)韩国 韩国政府认为电子商务是大势所趋,并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推进本国电子商务的发 展 。韩国电子商务 的主要做法有:首先建立全国电子商务信用体系,以确保网上交易的可靠性 ;其次,为保护网上隐私权、知识 产权等制定相应的措施;大力发展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 更新全国通讯网络,建立和完善网上商店的供货共享 系统;加强电子商务技术的研究,推动 电子商务的标准化。 对韩国来说,B- C领域的障碍是价格机制缺乏竞争性,没有从商家到消费者的送货系统;韩 国在B- B领域的 主要障碍是不同行业、不同商家之间条块分割严重,缺乏合作的文化氛围和 共同的营运标准。据预测,今年韩 国的电子商务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55.5亿美元。 综上所述,美国,日本和韩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举措对我国企业有着重要启迪。 四、加快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对策选择 (一)加强网络建设,扩大网络应用 为加速信息化进程,美国、韩国和日本都大力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极大地促进了网络应 用 。目前,我国网 络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传输速度慢,使用费用高,致使许多网络应用 无法开展,直接阻碍了企业信息化 进程。因此,推动企业信息化,网络建设要先行。要加大 在网络建设领域的投入,消除垄断,引入竞争,充分 发挥政府和企业的作用,调动各方面资 金,加快高速信息网络建设,扩大网络覆盖范围,降低使用费用。要加 快解决“最后一公里 ”问题,尽快实现高速信息网与企业的互联互通。 (二)加强培训教育,普及信息化知识 目前,导致我国企业信息化水平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信 息 化知识,对用信 息技术改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作用认识不足。美国、日本和韩国政府主要 是为民间机构发挥信息化主导作用 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如宣传、培训和加大教育投入等, 这值得我国政府借鉴。政府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 种渠道开展多层次的信息化知识宣传、 培训和推广。特别是要加大对中小企业、落后地区的企业和传统劳动密 集型企业的信息化知 识培训力度,增加这类企业的信息化意识和知识,提高对信息化的认识水平。 (三)丰富信息资源,完善信息服务 美国、日本和韩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经验表明,企业对网络的应用水平,不仅与网络基 础 设施有关,还与 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程度和信息服务的水平密切相关。目前,我国政府和企 业上网水平低,网络信息资源还不 够丰富,在信息的形式、内容、针对性等诸方面还不能满 足企业的多种需求,信息服务的方式和水平也有待于 进一步完善。因此,要继续推动政府和 企业上网,丰富政策信息和商务信息;促进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服务中介 机构的发展,增加信 息服务品种,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四)发挥专业化优势,避免重复建设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美国、日本和韩国企业意识到,广泛应用ERP是一项投资大、 见 效慢的工程, 因此,不约而同地走上了ASP专业化经营的道路,实行业务外包。ASP涉及客户 关系管理、电子商务应用程序、 企业资源计划、电子应用程序集成、网上远程监控服务、数 据中心、客户支持等多个领域,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和规模...
企业信息化资料
企业信息化资料 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英文标题】A Study of the Problems in the Enterprise Informationization Development of Ch ina a nd Relative Solutions 【标题注释】[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105(2001)03- 0035-(03) [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9725002)和信息产业部软科学资助项目 【文章日期】[收稿日期]2001-07-10 【 作 者 】葛中全/唐小我/李仕明 【作者简介】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 610054 葛中全(1964—)男,重庆市人,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唐小我(1955—)男,四川彭 州市人,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仕明(1954—)男,四川仁寿县人, 电 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内容提要】基于我国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与国外相 比,存在着水平、速度和规模的差距,本 文分析了产生这一差距的主要原因,在借鉴美国、日本和韩国在实施企业信息化过程中 的成 功经验基础之上,提出了我国在实施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六条对策选择。 【英文摘要】Regarding the fact that our country is behind advanced countries in the standa rd,sp eed and scale of the enterprise informationization development,this paper f irst analyses the re asons why such gap exists,and then presents six measures to implement the enterprise informatio niz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our country by learning the effective experience of the USA,Ja pan and Korea. 【关 键 词】中国/企业信息化/问题/对策/China/Enterprise informationization/Problem/Measure 【 正 文 】 一、问题的提出 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宣布:为加快我国企业信息化进程,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和 竞争力,由国家经贸委和信息产业部共同发起了全国企业信息化工程,该工程已于2001 年1 月26日正式启动。同时,我国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宏伟战略,表明我国不再 重 复发达国家先实现工业化再进入信息化的传统模式,而是把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起来, 用信 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面对这样的大背景,传统 工业 企业应该抓住机遇,主动应对扑面而来的信息化浪潮,才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然而, 调查 表明,在我国,全部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的企业 不足 10%; 作为企业电子商务最核心的ERP系统,目前已实现的企业仅占2.9%;占我国工商企业总数 99% 的中小企业中,有一半的企业还没有配备计算机。在美国,企业已有近70%的业务行为是 在 互联网上完成的;欧洲的企业也有近50%的业务行为在网上完成。这一比较中存在着很大 的 反差!导致中国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远远落后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应如何进行企业信息化建 设? 二、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落后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方面的原因 一般而言,企业信息化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信息化的认知阶段;二是实施阶段;三是后 期运营、维护阶段。首先从认知阶段来讲,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还不能从企业发 展的战 略高度认识信息化的重要性,不能系统地了解信息化建设的知识。有些企业虽然认识到 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但当他们面对铺天盖地的技术名词、花样不断翻新的设备和软 件时无所适从。他们很难找到一个专业的顾问能帮助他们选择所需要的技术和设备,进 而提供一整套针对其业务特点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其次,企业信息化在实施过程中更是 充满艰辛,经常出现的情况是,企业从硬件设备的采购、应用软件的开发直到系统的集 成建设都要面对不同的厂商,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系统的兼容性、稳定性不够,一旦出 现问题,供应商之间经常相互扯皮,这导致很多企业渴望利用信息技术来增加他们的竞 争力,但面对信息化道路上的“刀山火海”不战而退了;再次,从信息系统的维护、运营 阶段看,由于企业的业务运行分秒不停,这也就要求企业的信息系统必须得到长期可靠 的运营保证。因此不同的企业根据其自身能力和业务特点,需要随时能够接通的热线电 话支持,需要维修工程师随时到达现场解决问题,可是,目前国内IT产业的状况还远未 达到这样的水平,多数厂商还只能提供如一年上门 、三年保修这样的服务。除了对少数大客户外,用户的个性化维修服务要求更不能满足 。 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正是由于缺乏针对客户需求的IT方案和服务,才造成了 企业信息化的步履维艰,用户的需求与IT厂商们的能力产生了距离,厂商所提供的并不 是用户 想要的,难怪用户觉得那么难。 (二)靠产品“推动”企业信息化模式方面的原因 2000年底,一家权威市场研究机构对我国中小企业IT应用水平进行的专项调研。结果表 明 ,目前看来,我国中小企业IT应用主要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单机商务应用,指企 业为 提高工作效率,在生产经营管理中运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制作报表和上网获取信息 等; 第二个层次是简单的局域网应用,指企业通过内部局域网络建设,实现协同办公、信息 共享 和对外交流;第三个层次是企业个性化应用和电子商务,指企业通过开展ERP管理,建立 基 于网络的企业物流管理、网络营销、技术交流、客户关系管理和实现电子商务等。然而 ,在 拥有计算机的中小企业中有大约85%的企业还只停留在第一个层次的单机应用,距离实现 电 子商务的阶段还相差甚远;即使中小企业有第二、三个层次应用动机,但是,中小企业 也需 要有为它们“量身定做”的IT产品 。由于应用需求千差万别,导致市场上没有完全适合中小 企业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许多国外知名企业提出的所谓中小企业解决方案往往只停留在 宣传 阶段,远远没有取得中小企业的广泛认同。同时,由于厂商对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缺乏应 有的 培训和帮助,导致了中小企业对IT产品的恐惧和生疏。 很明显,以上障碍主要是IT厂商长期采取“产品驱动”策略的结果。 (三)企业握住建设目标与工具的关系方面的原因 著名的管理学家西蒙教授曾对管理有过一句很经典的概括:管理就是决策。这句话道出 了 管理的本质,管理的本质就是决策。那么决策的依据是什么?是信息。信息的获取形式 是多 种多样的,但决策是有时效性的,如果事情已经发生了再决策就没有意义了。怎么样更 快地 获得信息?必然要借助于工具,这个工具就是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 从目前众多的实施系统来看,不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求大、求全,对软件系统的期望、 依 赖过高,没能把握系统的实质,把信息系统的开发实施当作最终目标,总觉得一上这个 系统 就可以达到所谓科学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一切就万事大吉了,结果是期望值越高 ,失 望就越大。 信息系统的建设首先是一个管理思想的建设。这里管理思想包括了多个层面,它既包括 了 领导层的宏观管理思想,也包括了具体业务人员的微观管理思想(工作流程)。实际上 前面提 到的那些概念如MRP、ERP、SCM等都是管理思想,而相关软件只是实现或实施这些管理思 想 而已。 如果仅是把信息系统建设理解为上一套软件,后果就是要么软件迁就现有的工作管理模 式 ,要么就是盲目地上所谓具有众多新功能、新方法的软件,与现实工作脱节,基础用户 觉得 比手工还复杂许多,因此抵触情绪很大,或者干脆就不用。 对于企业来讲,管理思想、体制的建设应该是自上而下的行为,而实施这些思想的辅助 手 段如软件等可以是自下而上的建设。现在很多信息系统的实施恰恰相反,是自下而上开 始, 希望靠这个系统(软件)来改变管理的体制,这也是众多系统不成功的症结所在。 三、对发达国家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政策的借鉴 (一)美国 激烈的选战刚结束,布什即将入主白宫之际,布什即着手准备在美国政府内设置首席信 息 官并拨款一亿美元,资助建立跨部门的电子政府,并将互联网税收延期五年。布什的具 体计 划:布什打算取消民主党政府提出的学校补助计划。该计划出资30亿美元,以改善学校 和公 共图书馆的上网条件;布什坚决支持北大西洋自由贸易协定,打算恢复总统参加的贸易 谈判 。谈判目的是:使互联网成为世界的免税区;消除信息技术的非关税壁垒;保护美国的 新思 想和知识产权;在全世界建立国际通行的电子商务标准。 (二)日本 日本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加快信息化进程,希望到2005年建成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社会, 成 为信息化方面的 先进国家。为此,日本国会于2000年通过了《日本高度信息网络社会形成基 本法》,明确了信息化的基本方针 、领导机构和信息化推进重点。该法为日本政府采取相应 的措施提供了法律依据。日本政府还依据《基本法》 在内阁成立了建设高度信息网络社会的 战略总部,由首相、国务大臣和优秀的专业人员任部长、副部长和委员 ,负责审议并实施信 息化的重点计划。日本经济产业省一改长期以来不制定经济发展计划的做法,在2000年 用 一 年的时间制定了《e-Japan战略》。《基本法》和《e- Japan战略》都明确规定:民间机构( 包括企业、行 业协会、公共团体等)是信息化的主体,在信息化建设中起主导作用。政府主 要发挥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为民 间机构发挥信息化主导作用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如修改阻 碍信息化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改进和完善政策措 施等;二是推进民间机构力所不能及的领 域的信息化建设,如政府信息化、消除社会各阶层间存在的数字鸿沟 、研究开发民间机构无 法独立进行的科研项目等。 (三)韩国 韩国政府认为电子商务是大势所趋,并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推进本国电子商务的发 展 。韩国电子商务 的主要做法有:首先建立全国电子商务信用体系,以确保网上交易的可靠性 ;其次,为保护网上隐私权、知识 产权等制定相应的措施;大力发展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 更新全国通讯网络,建立和完善网上商店的供货共享 系统;加强电子商务技术的研究,推动 电子商务的标准化。 对韩国来说,B- C领域的障碍是价格机制缺乏竞争性,没有从商家到消费者的送货系统;韩 国在B- B领域的 主要障碍是不同行业、不同商家之间条块分割严重,缺乏合作的文化氛围和 共同的营运标准。据预测,今年韩 国的电子商务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55.5亿美元。 综上所述,美国,日本和韩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举措对我国企业有着重要启迪。 四、加快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对策选择 (一)加强网络建设,扩大网络应用 为加速信息化进程,美国、韩国和日本都大力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极大地促进了网络应 用 。目前,我国网 络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传输速度慢,使用费用高,致使许多网络应用 无法开展,直接阻碍了企业信息化 进程。因此,推动企业信息化,网络建设要先行。要加大 在网络建设领域的投入,消除垄断,引入竞争,充分 发挥政府和企业的作用,调动各方面资 金,加快高速信息网络建设,扩大网络覆盖范围,降低使用费用。要加 快解决“最后一公里 ”问题,尽快实现高速信息网与企业的互联互通。 (二)加强培训教育,普及信息化知识 目前,导致我国企业信息化水平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信 息 化知识,对用信 息技术改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作用认识不足。美国、日本和韩国政府主要 是为民间机构发挥信息化主导作用 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如宣传、培训和加大教育投入等, 这值得我国政府借鉴。政府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 种渠道开展多层次的信息化知识宣传、 培训和推广。特别是要加大对中小企业、落后地区的企业和传统劳动密 集型企业的信息化知 识培训力度,增加这类企业的信息化意识和知识,提高对信息化的认识水平。 (三)丰富信息资源,完善信息服务 美国、日本和韩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经验表明,企业对网络的应用水平,不仅与网络基 础 设施有关,还与 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程度和信息服务的水平密切相关。目前,我国政府和企 业上网水平低,网络信息资源还不 够丰富,在信息的形式、内容、针对性等诸方面还不能满 足企业的多种需求,信息服务的方式和水平也有待于 进一步完善。因此,要继续推动政府和 企业上网,丰富政策信息和商务信息;促进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服务中介 机构的发展,增加信 息服务品种,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四)发挥专业化优势,避免重复建设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美国、日本和韩国企业意识到,广泛应用ERP是一项投资大、 见 效慢的工程, 因此,不约而同地走上了ASP专业化经营的道路,实行业务外包。ASP涉及客户 关系管理、电子商务应用程序、 企业资源计划、电子应用程序集成、网上远程监控服务、数 据中心、客户支持等多个领域,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和规模...
企业信息化资料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管理工具分类
ISO认证课程讲义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规条例营销资料方案报告说明标准管理战略商业计划书市场分析战略经营策划方案培训讲义企业上市采购物流电子商务质量管理企业名录生产管理金融知识电子书客户管理企业文化报告论文项目管理财务资料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绩效考核资料面试招聘人才测评岗位管理职业规划KPI绩效指标劳资关系薪酬激励人力资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资表格薪资制度招聘面试表格岗位分析员工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入职指引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绩效管理方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绩效考核表格人力资源规划安全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管理办公总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代理连锁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广告策划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进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员工福利制度咨询诊断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办公室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培训绩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荐
- 1暗促-酒店玫瑰静悄悄地开 401
- 2终端陈列十五大原则 405
- 3专业广告运作模式 361
- 4****主营业务发展战略设计 395
- 5中小企业物流发展的对策 410
- 6主顾开拓 514
- 7主动推进的客户服务 359
- 8专业媒体策划与购买 389
- 9中远电视广告CF 443
下载排行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16695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6695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695
- 5员工守则 16695
- 6软件验收报告 16695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6695
- 9文件签收单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