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人才资源开发新路研究

  文件类别:其它

  文件格式:文件格式

  文件大小:209K

  下载次数:75

  所需积分:2点

  解压密码:qg68.cn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

清华大学卓越生产运营总监高级研修班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新世纪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人才资源开发新路研究
新世纪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人才资源开发新路研究 课题组 二零零二年十一月整理 新世纪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人才资源开发新路研究 ----课题的提出 探索新世纪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人才资源开发新路(以下简称“人才新路”),基于以 下几个方面的需要: 首先是大力实施人才战略的需要。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 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努力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实 施人才战略,是党中央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全面审视新世纪国际国内形势做出的重 要决策。江泽民同志最近在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对上海代表团提出了“思考得更深一些, 眼光更宽一些,要求更高一些”的指示,并强调“大力实施人才战略”。这一切,对上海的 人事人才工作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21世纪初,是上海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 和航运中心之一的新时期,也是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地位、全面提高城市综 合竞争力的新阶段。为此,必须在更高的起点上探索上海人才战略问题。要从我国国情 和上海市情出发,从发展开放型经济必须按照国际通行惯例办事的要求出发,从拓展经 济发展空间必须融入全国和世界的要求出发,进行“人才新路”探索,为建成国际经济中 心城市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其次是上海构筑国际人才资源高地的需要。自94年黄菊同志提出构筑上海人才高地这 一战略命题后,它成为贯穿上海“九五”期间人事人才工作全过程的中心目标。但是,“人 才高地”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如果说它过去主要是指国内人才高地的话,那么,随着21世 纪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中国加入WTO的临近,上海的城市定位及发展目标,要求 我们必须明确提出“构筑国际人才资源高地”的命题。近代历史发展表明,上海要想汇入 亚太地区高速发展的经济圈,发挥它在当代中国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必须将人才发展提 到经济发展的首位。构筑国际人才资源高地,这是上海在全球化过程中找准自身发展位 置,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途径,也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 要支撑。 第三是适应新世纪激烈国际竞争的需要。21世纪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世纪,经济发 展将从主要依靠自然资源优势、依靠资本投入,转到主要依靠知识和技术、依靠知识化 的劳动者和信息化的劳动工具上来。知识和掌握知识并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人才正在 成为决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因素。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越来越决定着各国在全球政 治、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和尊严。特别是我国即将加入WTO,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以人才争 夺为核心的激烈国际竞争。西方发达国家在人才竞争中的领先优势有目共睹,而一些发 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急起直追,令人刮目相看。如印度在短短十多年中,信息技术迅猛发 展,已成为软件开发和制造的世界第二大国。我们的竞争对手不是少了,而是不断在扩 大。当今社会,国际性城市已成为国家现代化的象征,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充满活力的 城市,历史潮流已把它推向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正如黄菊同志反复强调的那样 ,90年代的发展只是打基础,上海真正的发展在于21世纪头十年的功能性发展。因此, 提高人才国际竞争力已是刻不容缓,这是我们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关键。 二、国际参照系中上海人才资源开发面临的差距 据调查及有关资料统计,上海构筑人才高地初见成效,人才状况在国内具有相当的优 势。但是,上海的城市定位及发展目标是确立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而且,一旦加 入WTO后,将由国内市场经济进入国际市场经济,这对上海的人才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上海的人才发展应以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参照。如此比较,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人才国际化程度低 从世界范围看,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通常都是开放度很大、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城市,其 中,人才构成的国际化是重要的衡量标准。上海自改革开放以来,各个行业、各个领域 的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在独资、合资企业中,来自外国及港澳台的就业者持 续上升;还出现了外国人社区、外国人学校;截止2000年底,在沪常住外国、港澳台专 家4.5万人。但是,目前上海人才构成的国际化程度依然很低,据不完全统计,在上海1 300多万人口中,现在常住的外国人口只有6万人左右,占上海总人口的比例不到1%,与 国际大都市所应达到的15-20%的比例相差甚远(见表一)。在新加坡,每年机场出入 境人数就达6000多万人次。 表一:上海与纽约、香港常住外国人口占人口比率比较 | |上海 |纽约 |香港 | |现有总人口 |1300万 |1400万 |651万 | |常住外国人口 |6万 |280万 |49.5万 | |常住外国人口占总人口比例|0.46% |20% |7.60% | 人才国际化程度低还表现在沪的国际机构、在沪召开的国际会议寥若晨星。而世界上 的一些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国际机构云集,国际化程度很高。如纽约,有 170多个领事馆,130多个百老会、剧场,有200多种语言在交流(见表二)。 表二:上海与纽约、东京、日内瓦等国际城市的国际组织数量比较 | |上海 |纽约 |东京 |日内瓦 |香港 |新加坡 |汉城 | |国际组织(个|0 |356 |128 |1500 |23 |74 |40 | |) | | | | | | | | 上海的国际化程度底,还表现在缺乏大量的国际化人才。例如,建设市场上就急需一 大批取得国际化执业资格的高级人才,如注册建筑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注册 结构工程师、注册设计师等,而这类人才存量稀少。又如在金融保险业方面,严重缺乏 熟悉国际惯例的高层次、国际化的金融保险业专业人才,难以适应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 心日益增长的对人才的迫切需要。至于上海企业中具有国际市场开拓意识和开拓能力的 国际化经营者,更是凤毛麟角。 (二)人才综合素质低 从人力资本投入水平看,上海与国际大都市的差距很大。上海的人均公共教育经费仅 88美元,每十万人在校大学生1180人,每万人拥有科技人员637人;而东京人均公共教育 经费957美元,每十万人在校大学生5538人,每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6586人,分别是上海 的10倍、4.7倍和10.3倍(详见表三)。 表三:上海与东京、新加坡、香港、汉城、台湾省等人力资本投入情况比较 | |综合生产率(|人均公共教育|每十万人在校|每万人拥有科| | |美元/人) |经费(美元)|大学生数(人|技人员数(人| | | | |) |) | |东京 |120927 |957 |5538 |6586 | |新加坡 |52572 |769 |954 |2500 | |香港 |50171 |438 |1155 |800 | |汉城 |27441 |320 |2958 |2953 | |台湾省 |24143 |632 |3306 |36 | |上海 |4778 |88 |1180 |637 | 从人口素质看,和国际大都市相比,上海人力资本的存量也不高。上海受高等教育人 数占人口的比率是9%,而东京是34.27%、香港是21.3%(见表四)。 表四:上海与纽约、东京、香港人力资本存量状况比较 | |上海 |纽约 |东京 |香港 | |受高等教育 |9% |24.4%① |34.27% |21.3% | |人数占人口比率 | | | | | 注:①为美国平均数 另据99年抽样调查显示:在全市就业人口中,专业技术人员仅占14.8%,远低于日本 的21.2%、加拿大的38.3%、波兰的37.8%(见表五)。 表五:上海与日本、加拿大、波兰等国人力资本存量状况比较 | |上海 |日本 |加拿大 |波兰 | |专业技术人员占 |14.8% |21.2% |38.3% |37.8% | |就业人口的比率 | | | | | 目前,上海各类人才总量为113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19%,每万人口中各类人才比 例约为870人,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中的国际性大都市水平,人才资 源总量不足。 从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和素质看,上海与国际大都市的差距更明显,甚至在国内也不 占优势。在本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尽管近几年上海青年人才的比例在逐步提高,但 目前35岁以下青年人才只占39.4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个百分点,比深圳低24个百分 点,年龄结构不够合理。特别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35岁以下的人员仅占5.39%,而 55岁以上的却占到33.55%,高层次青年人才严重缺乏。 上海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也难以适应新世纪全球化竞争的需要。入世后,决定企业在 全球大市场竞争中兴衰的关键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为此,上海将需要不少于一万名的 高素质现代化企业管理人才,但这类人才奇缺。企业调查显示,15%的企业目前迫切需 要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11.2%的企业迫切需要三总师;另据对全市商业领域1000多 名集团经营者的调查,掌握外语的不到10%,有75%以上的人不能使用计算机,不到本 科学历,无法适应现代化商务的信息化发展和国际化竞争。 (三)人才与经济的融合度低 国际普遍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以后的发展历程,实际上是一个国家或地区 从发展中阶段走向发达阶段的过程,是从富裕的小康走向中等发达水平的过程。一般来 说,这一阶段发展的主要特点:一是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加快;二是必须建设比较完善 的城市综合服务体系;三是人民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虽然目前上海人均GD P已达4100多美元,居国内首位。但在人才与经济的融合度方面,矛盾依然十分突出。主 要表现在:首先人才分布结构不合理。上海企业的人才仅占人才总数40%,而在美国的 国际大都市,企业人才一般要占人才总数的80%左右。 具体来讲,上海的人才分布主要集中在教育(占29.17%)、制造业(占19.03%)和卫 生(占11.99%)等领域,在上海“十五”重点发展的信息、金融、商贸、汽车、成套设备、 房地产、生物医药、新材料、环境保护、现代物流等产业,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如在 金融保险业方面,2000年的金融保险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1%,占GDP比重从上年14. 3%上升至15.2%;在沪营业性外资金融机构(含保险公司)达69家,总资产占全国的比 重为50%以上。但目前上海金融保险业的专业人才总共只有6万余人,所占人才比重只比 上年增加了0.82%。其中,中高级人才只有1.5万余人,保险职工7000余人。可见,上海 金融保险业人才的现状,严重滞后于产业的发展,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结构、质量上 都存在严重不足。 其次,上海人才与经济的融合度低,还表现在新兴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人才的匮乏。 按现行的十九个专业技术职务序列统计,2000年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按专业分类,主 要集中在工程(24.0%)、教学(23.3%)、经济(14.3%)、卫生(12.7%)、会计 (10.7%)等五类,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85%;而律师、公证、翻译、农业、科研等专 业序列的人员所占比例极低。这说明上海人才资源的相对优势,主要表现在传统专业领 域。根据上海新一轮经济发展战略,上海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物流等新兴产 业快速增长,这方面的人才短缺的矛盾日益显现。如仅上海贝尔有限公司一家企业,目 前就急需IT和微电子方面的专业人才1500名。又如,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内的浦东软件 园,目前就缺软件开发人员数千人。 此外,随着入世的临近,需要大批熟悉国际惯例和国际市场的专业人士的咨询引导, 如国内企业目前迫切需要熟悉WTO规则和欧盟市场标准的专业人士提供咨询服务,上海这 方面的人才普遍缺乏。据统计,目前全市信息服务人员总共只有5万人,仅占全市从业人 员的0.6%;而且大部分集中在信息简单咨询领域,无法满足市场日趋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 (四)人才产出水平低 “九五”期间,上海人才总量增长近50%,年均增长近10%,与上海GDP年均同步增长。 这同时也充分证明了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2000年人均GDP已达到34560元 人民币(4180美元),但与国际大都市相比,上海的劳动生产率(人均GDP)依然要低得 多(见表六)。 表六:上海与纽约、东京、新加坡、香港劳动生产率比较 | |上海 |纽约 |东京 |新...
新世纪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人才资源开发新路研究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