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的风险控制

  文件类别:其它

  文件格式:文件格式

  文件大小:58K

  下载次数:78

  所需积分:2点

  解压密码:qg68.cn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

清华大学卓越生产运营总监高级研修班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的风险控制
论文摘要 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是我国政府的一项重要国策,政府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 题专门成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但由于目前国内 信用环境及担保补偿机制尚未完善,而中小企业担保业务又突出表现其政策性和非盈利 性,这也就决定了担保机构难于避免地要承担着巨大的经营风险,因此担保机构在经营 中一定要树立风险意识,强化风险管理,提高防范风险能力。本文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 风险形成和担保风险管理出发,结合担保实务操作,阐述了担保机构在担保风险管理过 程中控制担保风险的措施和实践,并提出了完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外界环境的建议。全 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介绍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现状和担保风险管理的过程。由于目前国内信用制 度建设滞后、中小企业整体经营风险较大、担保风险收益不对称、担保风险的补偿来源 匮乏等现象存在,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在经营中承担着巨大的风险,担保机构必须重视担 保风险管理。担保风险管理流程包含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三个主要环节,其 中担保风险控制作为风险管理的实施阶段,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担保风险控制可分为 担保主体(担保机构)风险控制和担保客体(被担保企业)风险控制两方面。 第二章分析了担保主体风险的表现形式和担保主体风险控制措施,并结合案例分析举 例阐述了控制措施的具体应用。担保主体风险主要体现在担保项目审查、风险监控和业 务操作的合法合规性三方面。担保主体风险控制包含规范担保业务流程、建立风险监控 机制、充实自身资源等内容。 第三章分析了担保客体风险的表现形式和担保客体风险控制措施,并结合案例分析举 例阐述了控制措施的具体应用。被担保企业情况千差万别,风险表现形式各异,导致担 保客体风险发生的主客观因素复杂,风险的不确定性较大。担保客体风险控制手段主要 有风险回避、风险抑制、风险分散、风险转移、风险补偿等。担保机构应根据具体项目 的风险特性,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或组合,在实践中也应注重对具有行业共性的中小企 业担保客体风险控制方案的总结归纳。 第四章总结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完善担保机构进行担保风险管理的外界环境的建议 。作者认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大,担保机构一方面应注重担保主体风险控制,完 善内控机制,充足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另一方面应根据具体担保客体风险情况综合运 用风险控制方法,设计可行的风险控制方案。并且作者建议,为完善担保机构的担保风 险管理,政府应借鉴国外经验,建立担保补偿机制;推行企业征信系统,立法规范信用 行为;同时出面协调担保机构与银行的合作关系。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控制。 前 言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在创造就业、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科技 创新、为大企业配套服务等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 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中小企业 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融资困难的问题也日益为政府和经济界所关注。各地的中小企 业信用担保机构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试点成立的,旨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从已召开的2001年及2002年中国担保论坛发表的论文及相关资料来看,政府主管部门 、理论界专家及担保业内人士从政府、社会、法律、会计等多方位、多角度对信用担保 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不同层次的有益研讨,为我国的信用担保,特别是中小企业信用担 保的运行提供了必要的指导方向。 对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运营,各方人士也作了较多原则性、方向性的探索。中 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之大是显而易见的,如何使担保机构在充分发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的作用同时,保证其自身的持续经营,这应当是每一家从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的担 保机构必须面对的最大问题;这也要求担保机构在经营活动中应树立风险意识,加强担 保风险管理,努力避免或降低担保风险。在担保风险管理过程中,担保风险控制作为具 体实施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因此研究和探讨担保风险控制对担保机构的运营和发展具有了较大的意义,本人基于 在担保机构从事信用担保业务的经验,运用在MBA学习中获取的知识,并结合担保实务操 作,尝试对担保风险管理中风险控制环节作出一个较为准确、全面的认识,为担保机构 的风险管理提供一些思路。 由于学识所限,对于本文论述及观点中不成熟乃至谬误之处,敬请批评 指正。 第一章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现状与风险管理 信用担保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是政府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业务。随着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的逐步深入贯彻, 各地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运作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第一节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现状 信用担保是由具有充足信用能力的第三方(担保人)基于其资金实力和信誉为信用不 足的当事方(被担保人)提供保证的一种行为。在运行机制上,信用担保有政策性和商 业性担保两大类。[1] 政策性信用担保指由政府出资或建立担保基金,明确政策服务方向、对象和管理方法, 由承担政策性担保业务的法人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按市场经济原则进行运作的一种 信用担保。商业性担保是采用担保风险与收益对等的原则,完全市场化运作的一种信用 担保。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属于政策性信用担保,它是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为中小企业的 融资、投标、履约等经济活动提供信用担保的业务。以下提及的“信用担保”如无特殊注 明,均特指为中小企业提供的“信用担保”。 一、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发展过程 从各国的经济发展历程来看,中小企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在国民经济中 的贡献,或是在技术创新、专业化协作、劳动就业等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 在我国,根据1999年8月由国家计委牵头,国家统计局、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共同参 与对《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的最近一次修改,我国的中小企业应指年销售收入和 资产总额均在5亿元以下的企业。[2] 据资料统计,2000年我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已占企业总数的99%,其中,中小企业 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税利分别占全部工业总量的60%、57%和40%;中小流通企业占全 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中小企业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近年来出口总额中, 有60%以上为中小企业贡献。[3] 为了体现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并有效地配置社会经济资源,促进市场经济中的公 平竞争,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许多经济较发达国家和地 区专门成立了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的信用机构,如日本的“日本信用保证协会”、美 国的“小企业管理局”、意大利的“共同信用保证协会”、台湾地区的“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 金”等信用担保机构。 与这些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实践上开展较晚,从 发展顺序来看,主要分以下几个阶段:[4] (一)起步阶段(1992年—1998年)。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实际起步于1992年的区 域性实践,主要以互助担保基金会形式为代表,如重庆私营中小企业互助担保基金会和 上海工商联企业互助担保基金会,各基金会由当地政府牵头,提供主要注册资金,各企 业会员单位按一定比例出资,信用担保服务范围也主要限于会员单位。 (二)发展阶段(1998年—1999年)。1998年10月,为了切实推动中小企业发展,政 府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作为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的突破口,决定在 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工作,自此,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迅速在 我国全面铺开。从1998年年底开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全国范围的试点工作在江苏镇江 、山东济南、吉林长春、安徽铜陵及北京、河南等地陆续展开。参加试点的各地政府相 应成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担保对象针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产品、有市场、有 发展前景、有利于技术进步与创新的技术密集型和扩大城乡就业的劳动密集型的各类中 小企业。 (三)规范阶段(1999年- 2000年)。在各地试点实践的基础上,国家经贸委于1999年6月14日下发了《关于建立中 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就试点的指导原则、模式体系、担保机构的资金 来源、职责与程序、协作银行、风险控制及责任分担、内外部监管及其组织实施等作了 明确规定,规范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工作。 (四)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关 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下发,文件就中小企业发展相关的结构 调整、科技创新、财税扶持、资金融通、服务体系、外部环境、加强领导等作了规定。 该文件还专章列出了信用担保一节,并明确提出了加快和完善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 系的要求。2003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在第二章第十三 条指出国家设立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将用于支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明确地予 以立法支持。这都标志着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工作进入了完善阶段。 可以看到,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发展相当迅速,特别是近三年来,我国的中小企 业信用担保机构数量增长较快,据国家经贸委中小企业司提供的数字显示:截止2001年 底,全国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0多个地、市、州、盟、区成立了专门为中小 企业提供担保服务的各类担保机构,募集的各类担保资金已达150亿元,筹集方式主要为 政府预算拨款、资产划拨、会员企业风险保证金、企业入股等;从已进入试点范围的22 6家担保机构情况看,125家为企业法人,88家为事业法人,13家为社团法人,共募集担 保资金70亿元。[5] 按照5倍的放大倍数和发放一年以内银行贷款推算,可为中小企业提供近400亿元的信用 担保贷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现阶段的主要困难 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从无到有,在几年来的发展中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但与 国外成功经验比较,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发展尚不成熟,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 运营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障碍,主要包括: (一)信用制度建设滞后。总体上说,我国目前的信用缺失现象比较严重,信用状况 堪忧,信用制度建设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原先人们对个人信用的认识只停留在道德 层次上,伴随着个人消费信贷的逐渐热化,意识到信用问题成为途中的一块绊脚石。从 企业层面上来说,各种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商品市场,三角债问题在金融市场上十分严重 ,赖债逃债频频,不良资产居高不下。信用缺失,使个人之间、企业之间、个人、企业 和政府之间缺乏正常沟通、交往的平台和正常运行的基础,让人没有安全感。这种状况 ,轻则损害个人形象和消费者的利益,重则扰乱经济秩序,加大交易的风险和成本,阻 碍市场主体间的正常经济交往,压抑资本的活跃程度。有关信用制度建设的法律法规、 行业自律规范、企业和个人信用征询系统等尚在创立阶段,信用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于市 场经济的发展,增大了担保机构运营的风险。 (二)担保对象风险较大。信用担保所面对的中小企业群体在经营及财务管理上普遍 存在一定的不规范,产业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程度低,管理水平不高,资产规模相对较 小,抗风险能力弱;并且由于经营及财务上的不规范,中小企业在工商、税务等方面的 一些公开信息失真,信息不对称现象尤为突出,为取得贷款或担保,多数企业往往只提 供其好的或经修饰的一面,道德风险系数较大。 (三)风险收益不对称。信用担保是高风险行业,在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高风险应 以高收益作为补偿,但是由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作为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手 段,担保收费标准又必须考虑到中小企业普遍的承受能力。根据国家财政部2001年3月2 6日颁发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担保机构收取的担保费不得 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50%。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业务年收费标准普 遍在1%—2%,而银行给予中小企业的实际贷款利率在基准贷款利率上普遍上浮20%以上幅 度,担保收费远低于银行的利息收入;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一般采用与银 行进行比例担保的形式,承担着70%或80%的担保责任,在此意义上,银行作为融资风险 的较小承受者,不但有比担保费用收入更高的存贷利差收入,还有融资客户所带来的其 他业务收入;显而易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收益是极不对称的。 (四)风险的补偿来源匮乏。由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风险大,并且承办的信用担保 业务为风险较高的融资担保业务,发生担保代偿的几率高,客观要求有充足的损失...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的风险控制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