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易报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中国贸易报
中国贸易报 品牌不是万金油 ——专访著名广告策划人叶茂中 □本报记者李跃坤 叶茂中迅速窜红,应该得益于他近年来做的很多个大广告客户,诸如海王、金六福 、大红鹰、白沙、孔府家等等,哪一个不是大名鼎鼎?据称,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有近 四分之一的广告是他的作品。当然,也还包括他的天份和勤奋。叶茂中自吹,他从小极 具天赋,读小学时,语文老师要求学生用“像”造句,叶茂中紧盯年轻女老师突然来了一 句:老师的眼睛就像大海,我真想跳进去游泳。全班哗然。 与叶茂中聊天是一件愉快而又痛苦的事,他有一大堆令人捧腹的段子,但急性子一 上来又非常“爱好骂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由于向记者展示其作品,公司的弟兄们手 脚不够麻利,一个光盘的文件老打不开,原本一脸笑容的叶茂中竟刹那间由晴转阴再转 打雷:别放了,别放了,拿出去扔了。在他装璜独特的办公室,挂满了极具“爆破力”的 语句:“我们拒绝平庸,我们拒绝驯化”;“没有好的创意就去死吧”;“我们渴望成为英雄 ”。叶茂中说,他每天上班前都要默念一遍,然后就要战战兢兢一会儿。所以,他每天都 对自己及公司里的孩子们吼:“要出大创意”。 10月12日,这位广告界的“奇人”接受了记者专访。 销量不是衡量名牌的唯一标准记者:大家对于“叶茂中”的了解,大概是从您所著的 《广告人手记》开始的,但业界尊称您为“大师”,可能是最近一两年您在广告界的业绩, 先谈谈您的发迹史。 叶茂中:我不是什么大师,倒是十分渴望成为英雄。我1968年端午节出生于江苏一 个小县城,自己本来应该属狼那一类,但是12生肖没有狼,就只好属猴了,所以有时候 猴急猴急的。干策划有十多年了,1996年开始抱着一本《广告人手记》进京发展,那本书 没有什么深度,因为那时自己确实没什么厚度,就没做过什么大的策划。这几年,相继 做了几个比较有影响力的东西,外界也许就认为我接近“英雄”了吧,其实离我的目标相 差甚远,谈什么“发迹”。 记者:众所周知,您是产品品牌研究方面的专家,从纯营销的角度看,一个知名的 产品究竟有多大的能量? 叶茂中:毫无疑问,一个名产品与一个不知名的产品摆在一起,其销量对比度是相 当大的。但是,把销量与名牌划上等号就大错特错了,名牌一定卖得好,卖得好却不一 定是名牌。在很多企业营销主管的营销计划中,常常一味强调销售量的提升,把产品销 量作为企业追求的最大目标。他们大都有一个“共识”:做销量就是做品牌,只要销量上 来了,品牌自然会得到提升。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 片面追求销量的结果往往导致对品牌其他要素(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 品牌联想等)的建设视而不见。哈药集团凭借铺天盖地的广告倾泄,赢得了销售额的增 长,据称哈药的广告投入每增加一倍,销售额便要翻一番。但是,哈药在公众中的品牌 形象如何呢?从盖中盖“捐赠”希望工程事件和大大小小报刊质疑文章中,我们不难得出 结论。 记者:为什么造成这种局面呢? 叶茂中: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是看它的外形有多高多大,而是取决于他最短的 那块木板。可能肯定地说,哈药如果继续它以前的策略,而不尽快对其短边的建设——美 誉度、忠诚度的提升以及品牌联想的建设,木桶的水将会慢慢枯竭。广告应该达到两个 目的:一是销量的增长,二是品牌形象提升的品牌资产的积累,如果是满足了其中一个 目的,都不能说是成功的广告。 品牌不是靠轰炸出来的记者:现在,有许多企业家感慨,并不是缺少一个好的创意 ,关键是缺少推广这一创意的资本。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只要有钱,进行铺天盖地的 媒体轰炸,就可以促进产品销售,树立一个品牌。 叶茂中:我举一个宝洁公司品牌推广的例子。宝洁认为,消费者购买的主要是品牌 ,而不完全是产品的功特,特别是当产品功能没有多少差异的情况下,虽然产品的功能 是品牌的核心本体,但是品牌也有独特的个性和特色,产品和消费者情感及信赖的联系 ,以与竞争品牌区分。在这样一个策略指导下进行品牌的广告运作,不仅会在广告中提 供给消费者产品功能的利益,更要传递给消费者品牌主张和情感利益,在品牌整体的规 划和设计之下进行的广告运作“都是对品牌有效的投资”,贯穿所有的品牌运动,不拘时 间和空间,而非短期的巨额广告投人。品牌的创建,广告只是利用工具,而非依赖的法 宝!于是,我们看到了飘柔、汰渍、舒肤佳、佳洁士等一大批品牌大军,占据我国日用 品市场的大部分江山。这样的佳绩,只凭广告是做不到的,正确的品牌规划加上持续的 传播推广是宝洁品牌雄霸天下的真正原因。 回头再分析哈药,去年,该集团的广告额支出达10亿元,其覆盖面之广,播出频率 之高,投资额之大远胜于当年的“标王”。盖中盖的明星广告,不仅引起舆论争议,司法 纠纷,更触发了众多消费者对盖中盖广告的反感情绪。 明星广告无可厚非记者:提到明星广告,本报曾几次约请专家谈了一些看法,从今 年底开始,国家也将出台相关政策,限制明星在某些特定领域的“误导”。据我所知,您 所做的广告片里面,大多是明星主角,您如何看待目前一窝蜂似的明星广告? 叶茂中:明星广告无可厚非。这个观点是明确的。国家的限制,明星产生的所谓“误 导”,恰好说明了明星的价值所在。请明星是要花高价的,但企业为何乐此不疲?有利用 价值嘛。明年,国家不允许明星为药品做广告,主要原因还是这个行业里面的“水份”太 多,明星见利忘义,而产生误导,限制也是有道理的,只能说明我们对明星的应用还不 够成熟,对明星广告的把握不够准确。 现在,我做的一个有关刘欢的广告正在各地热播,我觉得就非常成功。这个孔府佳 酒的广告本身与刘欢很有渊源,以前孔府佳的“孔府佳酒,叫人想家”就是利用刘欢的“千 万里,我一定要回到我的家”的创意,而这次刘欢亲自“代言”孔府家,并且是刘欢第一次 为企业做广告,以刘欢在中国号召力,引来媒体爆炒是非常正常的,这对孔府家是肯定 一个很有利的发展机会。 规划“孔府家”记者:但是,近年来,山东的酒业发展似乎十分不顺,从秦池标王的 没落,到“孔府”之争(孔府家与孔府晏等系列争论),孔府家酒能力挽狂澜吗? 叶茂中:这个问题应该由企业来回答。不过我做了孔府家酒的全面品牌规划,也知 道一些内幕。关于鲁酒即勾兑酒的公众舆论,对孔府家酒的销量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如何改变这一印象,可以说是大费脑筋。孔府家企业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孔府家酒作 为国有企业,有很多国有企业所共有的弊端。比如:行动缓慢、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倾 向。孔府家企业本身也有许多正面的优点,但不突出。没有明显的特征,很大程度上是 因为我们没有去提炼、强化、传播自己的特征。 记者:那么,如何去挖掘、抓住这些特征呢? 叶茂中:当时孔府家的人找到我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已经咨询了很多策划公司,也 提出了彻底改变孔府家形象的要求。但在我看来,孔府家仍然是一个名牌,这个名牌需 要修缮、维护与提高。比如“孔府家酒,让人想家”绝对不能变,为什么要变呢?作为一 个酒业,致力于健康、致力于家庭幸福,这个基调有什么错。一点问题都没有。其次, 低度白酒是孔府家第一个研制并推出的,孔府家酒应该扮演低度白酒的专家形象,这有 利孔府家在白酒行业赢得地位。 记者:为什么会选择刘欢? 叶茂中:白酒市场快速成长,孔府家核心产品的包装一直没有变,而价格却比几年 前更低。孔府家自1996年以来,一直躺在过去的成就上,没有更大的动作,很多年轻人 几乎不知道孔府家。但孔府家当年遗留下来一个核心的品牌价值,那就是“叫人想家”, 一个永恒的元素,孔府家所有的品牌行为必须遵循“家”的理念开展。在这一理念要求下 ,选择一个什么样的人来做代言人更显得非常重要。我的理解,他应该是一个有品位的 人,不媚俗、不低级,有自己的原则,想到他,就令人感到温馨,好像回到家一样,情 感有了依靠。当然,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知名度、美誉度都很高的人。刘欢难道不是 最好的吗? 广告创意能值多少?记者:对于一个策划人来说,创意可能意味着一切,就象以前 就有什么“点子大王”的说法,您是如何理解一个点子的价值的? 叶茂中:一个好的创意可以赚更多的钱可能没人反对,但绝不是一切,一般陷入这 个误区的企业对品牌的概念知之甚少,对怎样创建一个品牌也一知半解,似乎一个好的 广告创意就能树立起品牌。这就陷入了一个为创意而创意的误区,这样的观念是十分危 险的。 一个好的创意,应该建立在一个正确的策略基础之上,有一个摩托车的广告,仅仅 为了能和航空母舰搭上钩,生硬地做出了一版关于航空母舰和摩托车的广告,其品牌优 点、品牌定位毫无体现,整个广告让人不知所云,甚至连品牌名都没有让人记住,这样 的“好创意”怎能塑造出品牌来?何况,品牌或营销中的每一块“木板”,只有环环相扣、 紧密配合,才能使品牌营销发挥最大的作用。 记者:那么,如何创建鲜明的品牌认同,并且让广告创意对品牌做有效的投资呢? 叶茂中:我想对于策略性的品牌分析,包括顾客分析、竞争分析和自我品牌分析。 这里应当注意的是品牌分析,而非市场分析。品牌分析涉及品牌形象、品牌策略、品牌 遗产、企业组织价值、品牌力等关于品牌方面的内容,和市场分析有很大的区别。在品 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完整的品牌认同系统,包括基本认同和延伸认同,必须从以 下四个方面进行创建:产品、企业、性格、符号。虽然这是四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是 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利用这些不同的层面,建立更清晰、更丰富、更与众不 同的品牌认同。然后,根据认同中能提供比较利益的点进行品牌定位,并针对某个目标 群进行积极的传播。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最后传播表现的广告创意的地位的确举足轻重 ,但是,也必须在正确的策略之下进行,而非无的放矢、“为创意而创意”。当然,在品 牌广告执行之后,应当随时进行效果追踪。 我在给圣象(地板)做品牌整合策划时,提出了“让生命与生命更近一些”的理念作 为圣象的品牌核心认同。我们的目标是使圣象地板成为地板行业的第一品牌,所以,这 个具有深刻人文内涵的品牌理念,区别于所有的竞争对手,并力求引起目标消费群的共 鸣。 广告创意作为策略的重要部分,能使你的品牌发出耀眼的光芒,但如果过分迷信广 告创意的威力,必将使你的品牌成为一个无法成长的孩子,迷失在市场的潮流中。
中国贸易报
中国贸易报 品牌不是万金油 ——专访著名广告策划人叶茂中 □本报记者李跃坤 叶茂中迅速窜红,应该得益于他近年来做的很多个大广告客户,诸如海王、金六福 、大红鹰、白沙、孔府家等等,哪一个不是大名鼎鼎?据称,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有近 四分之一的广告是他的作品。当然,也还包括他的天份和勤奋。叶茂中自吹,他从小极 具天赋,读小学时,语文老师要求学生用“像”造句,叶茂中紧盯年轻女老师突然来了一 句:老师的眼睛就像大海,我真想跳进去游泳。全班哗然。 与叶茂中聊天是一件愉快而又痛苦的事,他有一大堆令人捧腹的段子,但急性子一 上来又非常“爱好骂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由于向记者展示其作品,公司的弟兄们手 脚不够麻利,一个光盘的文件老打不开,原本一脸笑容的叶茂中竟刹那间由晴转阴再转 打雷:别放了,别放了,拿出去扔了。在他装璜独特的办公室,挂满了极具“爆破力”的 语句:“我们拒绝平庸,我们拒绝驯化”;“没有好的创意就去死吧”;“我们渴望成为英雄 ”。叶茂中说,他每天上班前都要默念一遍,然后就要战战兢兢一会儿。所以,他每天都 对自己及公司里的孩子们吼:“要出大创意”。 10月12日,这位广告界的“奇人”接受了记者专访。 销量不是衡量名牌的唯一标准记者:大家对于“叶茂中”的了解,大概是从您所著的 《广告人手记》开始的,但业界尊称您为“大师”,可能是最近一两年您在广告界的业绩, 先谈谈您的发迹史。 叶茂中:我不是什么大师,倒是十分渴望成为英雄。我1968年端午节出生于江苏一 个小县城,自己本来应该属狼那一类,但是12生肖没有狼,就只好属猴了,所以有时候 猴急猴急的。干策划有十多年了,1996年开始抱着一本《广告人手记》进京发展,那本书 没有什么深度,因为那时自己确实没什么厚度,就没做过什么大的策划。这几年,相继 做了几个比较有影响力的东西,外界也许就认为我接近“英雄”了吧,其实离我的目标相 差甚远,谈什么“发迹”。 记者:众所周知,您是产品品牌研究方面的专家,从纯营销的角度看,一个知名的 产品究竟有多大的能量? 叶茂中:毫无疑问,一个名产品与一个不知名的产品摆在一起,其销量对比度是相 当大的。但是,把销量与名牌划上等号就大错特错了,名牌一定卖得好,卖得好却不一 定是名牌。在很多企业营销主管的营销计划中,常常一味强调销售量的提升,把产品销 量作为企业追求的最大目标。他们大都有一个“共识”:做销量就是做品牌,只要销量上 来了,品牌自然会得到提升。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 片面追求销量的结果往往导致对品牌其他要素(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 品牌联想等)的建设视而不见。哈药集团凭借铺天盖地的广告倾泄,赢得了销售额的增 长,据称哈药的广告投入每增加一倍,销售额便要翻一番。但是,哈药在公众中的品牌 形象如何呢?从盖中盖“捐赠”希望工程事件和大大小小报刊质疑文章中,我们不难得出 结论。 记者:为什么造成这种局面呢? 叶茂中: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是看它的外形有多高多大,而是取决于他最短的 那块木板。可能肯定地说,哈药如果继续它以前的策略,而不尽快对其短边的建设——美 誉度、忠诚度的提升以及品牌联想的建设,木桶的水将会慢慢枯竭。广告应该达到两个 目的:一是销量的增长,二是品牌形象提升的品牌资产的积累,如果是满足了其中一个 目的,都不能说是成功的广告。 品牌不是靠轰炸出来的记者:现在,有许多企业家感慨,并不是缺少一个好的创意 ,关键是缺少推广这一创意的资本。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只要有钱,进行铺天盖地的 媒体轰炸,就可以促进产品销售,树立一个品牌。 叶茂中:我举一个宝洁公司品牌推广的例子。宝洁认为,消费者购买的主要是品牌 ,而不完全是产品的功特,特别是当产品功能没有多少差异的情况下,虽然产品的功能 是品牌的核心本体,但是品牌也有独特的个性和特色,产品和消费者情感及信赖的联系 ,以与竞争品牌区分。在这样一个策略指导下进行品牌的广告运作,不仅会在广告中提 供给消费者产品功能的利益,更要传递给消费者品牌主张和情感利益,在品牌整体的规 划和设计之下进行的广告运作“都是对品牌有效的投资”,贯穿所有的品牌运动,不拘时 间和空间,而非短期的巨额广告投人。品牌的创建,广告只是利用工具,而非依赖的法 宝!于是,我们看到了飘柔、汰渍、舒肤佳、佳洁士等一大批品牌大军,占据我国日用 品市场的大部分江山。这样的佳绩,只凭广告是做不到的,正确的品牌规划加上持续的 传播推广是宝洁品牌雄霸天下的真正原因。 回头再分析哈药,去年,该集团的广告额支出达10亿元,其覆盖面之广,播出频率 之高,投资额之大远胜于当年的“标王”。盖中盖的明星广告,不仅引起舆论争议,司法 纠纷,更触发了众多消费者对盖中盖广告的反感情绪。 明星广告无可厚非记者:提到明星广告,本报曾几次约请专家谈了一些看法,从今 年底开始,国家也将出台相关政策,限制明星在某些特定领域的“误导”。据我所知,您 所做的广告片里面,大多是明星主角,您如何看待目前一窝蜂似的明星广告? 叶茂中:明星广告无可厚非。这个观点是明确的。国家的限制,明星产生的所谓“误 导”,恰好说明了明星的价值所在。请明星是要花高价的,但企业为何乐此不疲?有利用 价值嘛。明年,国家不允许明星为药品做广告,主要原因还是这个行业里面的“水份”太 多,明星见利忘义,而产生误导,限制也是有道理的,只能说明我们对明星的应用还不 够成熟,对明星广告的把握不够准确。 现在,我做的一个有关刘欢的广告正在各地热播,我觉得就非常成功。这个孔府佳 酒的广告本身与刘欢很有渊源,以前孔府佳的“孔府佳酒,叫人想家”就是利用刘欢的“千 万里,我一定要回到我的家”的创意,而这次刘欢亲自“代言”孔府家,并且是刘欢第一次 为企业做广告,以刘欢在中国号召力,引来媒体爆炒是非常正常的,这对孔府家是肯定 一个很有利的发展机会。 规划“孔府家”记者:但是,近年来,山东的酒业发展似乎十分不顺,从秦池标王的 没落,到“孔府”之争(孔府家与孔府晏等系列争论),孔府家酒能力挽狂澜吗? 叶茂中:这个问题应该由企业来回答。不过我做了孔府家酒的全面品牌规划,也知 道一些内幕。关于鲁酒即勾兑酒的公众舆论,对孔府家酒的销量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如何改变这一印象,可以说是大费脑筋。孔府家企业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孔府家酒作 为国有企业,有很多国有企业所共有的弊端。比如:行动缓慢、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倾 向。孔府家企业本身也有许多正面的优点,但不突出。没有明显的特征,很大程度上是 因为我们没有去提炼、强化、传播自己的特征。 记者:那么,如何去挖掘、抓住这些特征呢? 叶茂中:当时孔府家的人找到我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已经咨询了很多策划公司,也 提出了彻底改变孔府家形象的要求。但在我看来,孔府家仍然是一个名牌,这个名牌需 要修缮、维护与提高。比如“孔府家酒,让人想家”绝对不能变,为什么要变呢?作为一 个酒业,致力于健康、致力于家庭幸福,这个基调有什么错。一点问题都没有。其次, 低度白酒是孔府家第一个研制并推出的,孔府家酒应该扮演低度白酒的专家形象,这有 利孔府家在白酒行业赢得地位。 记者:为什么会选择刘欢? 叶茂中:白酒市场快速成长,孔府家核心产品的包装一直没有变,而价格却比几年 前更低。孔府家自1996年以来,一直躺在过去的成就上,没有更大的动作,很多年轻人 几乎不知道孔府家。但孔府家当年遗留下来一个核心的品牌价值,那就是“叫人想家”, 一个永恒的元素,孔府家所有的品牌行为必须遵循“家”的理念开展。在这一理念要求下 ,选择一个什么样的人来做代言人更显得非常重要。我的理解,他应该是一个有品位的 人,不媚俗、不低级,有自己的原则,想到他,就令人感到温馨,好像回到家一样,情 感有了依靠。当然,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知名度、美誉度都很高的人。刘欢难道不是 最好的吗? 广告创意能值多少?记者:对于一个策划人来说,创意可能意味着一切,就象以前 就有什么“点子大王”的说法,您是如何理解一个点子的价值的? 叶茂中:一个好的创意可以赚更多的钱可能没人反对,但绝不是一切,一般陷入这 个误区的企业对品牌的概念知之甚少,对怎样创建一个品牌也一知半解,似乎一个好的 广告创意就能树立起品牌。这就陷入了一个为创意而创意的误区,这样的观念是十分危 险的。 一个好的创意,应该建立在一个正确的策略基础之上,有一个摩托车的广告,仅仅 为了能和航空母舰搭上钩,生硬地做出了一版关于航空母舰和摩托车的广告,其品牌优 点、品牌定位毫无体现,整个广告让人不知所云,甚至连品牌名都没有让人记住,这样 的“好创意”怎能塑造出品牌来?何况,品牌或营销中的每一块“木板”,只有环环相扣、 紧密配合,才能使品牌营销发挥最大的作用。 记者:那么,如何创建鲜明的品牌认同,并且让广告创意对品牌做有效的投资呢? 叶茂中:我想对于策略性的品牌分析,包括顾客分析、竞争分析和自我品牌分析。 这里应当注意的是品牌分析,而非市场分析。品牌分析涉及品牌形象、品牌策略、品牌 遗产、企业组织价值、品牌力等关于品牌方面的内容,和市场分析有很大的区别。在品 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完整的品牌认同系统,包括基本认同和延伸认同,必须从以 下四个方面进行创建:产品、企业、性格、符号。虽然这是四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是 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利用这些不同的层面,建立更清晰、更丰富、更与众不 同的品牌认同。然后,根据认同中能提供比较利益的点进行品牌定位,并针对某个目标 群进行积极的传播。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最后传播表现的广告创意的地位的确举足轻重 ,但是,也必须在正确的策略之下进行,而非无的放矢、“为创意而创意”。当然,在品 牌广告执行之后,应当随时进行效果追踪。 我在给圣象(地板)做品牌整合策划时,提出了“让生命与生命更近一些”的理念作 为圣象的品牌核心认同。我们的目标是使圣象地板成为地板行业的第一品牌,所以,这 个具有深刻人文内涵的品牌理念,区别于所有的竞争对手,并力求引起目标消费群的共 鸣。 广告创意作为策略的重要部分,能使你的品牌发出耀眼的光芒,但如果过分迷信广 告创意的威力,必将使你的品牌成为一个无法成长的孩子,迷失在市场的潮流中。
中国贸易报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管理工具分类
ISO认证课程讲义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规条例营销资料方案报告说明标准管理战略商业计划书市场分析战略经营策划方案培训讲义企业上市采购物流电子商务质量管理企业名录生产管理金融知识电子书客户管理企业文化报告论文项目管理财务资料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绩效考核资料面试招聘人才测评岗位管理职业规划KPI绩效指标劳资关系薪酬激励人力资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资表格薪资制度招聘面试表格岗位分析员工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入职指引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绩效管理方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绩效考核表格人力资源规划安全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管理办公总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代理连锁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广告策划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进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员工福利制度咨询诊断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办公室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培训绩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荐
- 1暗促-酒店玫瑰静悄悄地开 376
- 2终端陈列十五大原则 388
- 3专业广告运作模式 349
- 4****主营业务发展战略设计 381
- 5中小企业物流发展的对策 398
- 6主顾开拓 490
- 7主动推进的客户服务 347
- 8专业媒体策划与购买 378
- 9中远电视广告CF 423
下载排行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16695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6695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695
- 5员工守则 16695
- 6软件验收报告 16695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6695
- 9文件签收单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