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公司的精益生産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豐田公司的精益生産
丰田公司的精益生产 二战以后,丰田汽车公司的丰田和大野考察了福特汽车公司轿车厂。当时,这个厂日产 7000辆轿车,比丰田公司一年的产量还多。但丰田却没有想到仅简单地照搬福特的生产 模式,他认为“那里的生产体制还有些改进的可能”。回到日本后,丰田和大野进行了一 系列的探索和实验,根据日本国情(社会和文化背景、严格的上下级关系、团队工作精 神),建立了一整套新的生产管理体制,采用精益生产方式组织生产和管理,使丰田汽 车的质量、产量和效益都跃上一个新台阶,变成世界汽车之王。与此同时,其他的汽车 公司和别的行业也纷纷采用这种组织管理方式,使日本经济得到飞速发展。 与技艺性生产和大批量生产不同,精益生产组合了前两者的优点,避免了技艺性生产的 高费用和大批量生产的高刚性。为此目的,精益生产采用的是由多能工人组成的工作小 组和柔性很高的自动化设备。 与大批量生产不同,精益生产的一切都是“精简”的:与大批大量生产相比,只需要一半 的劳动强度、一半的制造空间、一半的工具投资、一半的产品开发时间、库存的大量减 少、废品大量的减少和品种大量的增加。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们的最终目标上:大量 生产强调“足够”好的质量,因此总是存在着缺陷;而精益生产则追求完美性(不断降低 价格、零缺陷、零库存和无限多的品种)。 丰田公司的精益生产 1、精益生产的出现 由丰田和大野创造的精益生产技术可以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在大批大量生产方式下, 制造汽车覆盖件的冲压模的更换是个很大的问题。由于精度要求极高,模具的更换即昂 贵且费时,需要极高技术的工人来完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西方汽车制造商采用一组 冲压机来生产同一种零件,于是,他们可以实现几个月甚至几年不更换模具。对于50年 代的丰田公司,这种办法却行不通,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购买好几百台冲压机用于汽 车覆盖件的生产,他们必须用少数的几条生产线生产所有汽车的冲压件。于是,大野发 明了一种快速更换模具新技术(SMED法──Single Minute of Dies),这种技术使更换一副模具的时间从1天减少到3分钟,也不需要专门的模具更换 工。随后,大野发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小批量生产的成本比大批量生产更低。造 成这种事实有两种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小批量生产不需要大批量生产那样大的库存(当 然包括设备和人员);第二个原因是在装配前,只有少量的零件被生产,发现错误可以 立即更正。而在大批量生产中,零件总是被提前很多时间大批量地制造好,零件的错误 只有到最后装配时才会发现,造成大量的报废或返修。根据后一个原因,大野得出一个 结论,产品的库存时间应控制在两个小时以内(JIT生产和零库存的起源)。而为了实现 这个目标,必须有高度熟练的和高度责任感的工人组成的工作小组。但是,如果工人不 能及时发现问题并随时解决,整个工厂的运行就会变得一团糟。 2、改变劳资关系,同舟共济 在40年代末期,由于整个经济形势不佳,丰田公司面临巨大的经营困难,公司的经营者 提出解雇1/4的工人,但是收到工人和工会的强烈反对。后来,公司与工会达成协议:1 /4的工人被解雇,公司的总管者丰田辞职,作为对公司经营失败的惩罚;其余的工人则 得到双倍的保证,一个是终身雇用,另一个是工资随在公司的工作年限同步增长而不与 工种挂钩。换言之,工人成为公司的一员,享受公司的一切福利。对工人来说,四十年 工龄的工资远比20年工资为多。但如果他转到另一家公司去工作,则他的工龄从零算起 ,比20年工龄的工人还要少得多(因为其他日本公司也同时开始实行这种制度)。在这 种情况下,工人将自己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有主人翁的感觉,迫使他们毕 生为公司拼命工作。他们接受公司指派的任何工作,随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还主 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大家都积极维护公司的利益。而公司亦将工人看作自己的资本,而 且是比机器设备更重要的资本。公司为了充分发挥这些资本的作用,就不断对工人进行 培训以提高工人的技能,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以从雇员身上获得更大的收益。 1、发现问题随时修改 在大批大量生产企业,组装线上的工人只重复地执行一些简单的动作,领班人不承担组 装工作,他只需保证组装线工人按照规定工作。这些规定和要求是由工艺师制定的,并 由他负责提出改进工艺的办法。其他像维修工、清洁工、检验工均各司其职,发现问题 无权当场处理,必须留到组装线终端的返修厂里给予纠正。还有一类工作属于“万能工” ,用来顶替那些临时缺勤的工人。在大批大量生产工厂里,为了保证产量,组装流水线 一般不应停下来,否则无法保证产量,有问题的产品允许继续在流水线上走下去,直到 组装完成后进行返修。大野认为,这个制度会造成惊人的浪费,这种浪费是两方面的: 首先,组装线以外的任何一个专职人员都没有对汽车生产产生一点增值,都是人力浪费 。在这种制度下,组装线上的工人被置于无足轻重的地位,其他人员则重要得多。大野 认为,组装线上的工人能够完成其他专职人员的大部分工作,甚至可以完成得更出色, 因为他们最了解组装线上的一切;其次,为了保证组装线不停下来而允许有错误的产品 继续组装下去,将会使错误不断倍增。而组装线上的工人只要完成自己的工作即可,反 正错误后来总会被纠正。对他们来说,放过错误并不会使他们受罚,但任何使流水线停 止的行动都会受到惩罚。这样做的结果是:或者造成错误的累积,或者由于最前面工序 的一个错误导致在返修现场大量拆卸返修工作。 大野的做法截然相反,首先他把工人分组,组长不仅要协调全组的工作,他本人也承担 组装工作。他领导的工作小组负责一套组装工序,要求大家共同努力,搞好他们的工作 。其次,大野把清理工作现场,工具的小修和质量检查等任务也都交给小组。他还要求 小组定期集体讨论,对改进工艺流程提出建议。这种小组化工作方式就是Team Work和QC小组工作方式的来源,并被认为是未来制造业的主要工作方式之一。接着,大 野在每个工位都设置了一个拉线,并告诉工人,一旦发现问题,只要他们当时解决不了 ,就立刻让整个组装线停下来,然后大家(整个小组)都过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与大 批大量生产中只有专门负责流水线的高级管理人员才有权让生产线停下来相比,这是一 种革命性的措施。另外,在大批大量生产工厂里,倾向于把出现的问题看成是随机事件 ,其思路是单纯的修复。大野则采取了另外的措施,他制定了一套解决问题的制度,叫 做“五个为什么”,告诉每个工人如何系统地追溯每个差错的基本原因,要层层深入地找 问题的根源,对每个不明白的问题都要问个为什么,最后找出改进问题的措施,使这种 问题不致于再发生。这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之一。 不难想象,在大野刚把他的想法付诸实施时,组装车间一片混乱,组装线老是停下来, 工人们也多半感到沮丧。但当所有的工作小组在识别问题、并找出其根本原因方面取得 经验后,差错的数量就大为减少。在今天的丰田组装厂,每个工人都有权让生产线停下 来,但生产线几乎从来没停过。相反,在西方大批大量生产厂里,除组装线的主管以外 ,其他任何人无权让生产线停下来,但生产线却经常停下来,并不是为了纠正错误,停 止的原因是由于材料供应和协调问题。开动率达到90%已被认为是管理良好的标志。 更惊人的是生产线的终端,随着大野实验的进展,返修工作量不断减少,使得出厂汽车 的质量稳步上升。理由很简单,因为专职质检人员,不管如何努力,他也不可能发现象 汽车这样复杂产品(10000多个零件)的所有差错(特别是组装后)。 今天的丰田组装厂里,实际上已没有返修场地,几乎没有返修作业。相反,在今天的许 多大批大量生产厂,有20%的厂房面积和25%的工时是用于返修的。最有说服力的是实 际交到用户手里的汽车质量。根据美国顾客的报告,丰田汽车的缺陷是世界上最少的, 可与德国豪华轿车的最佳水平相媲美。但是,这些德国豪华轿车是在总装厂里费了大量 的调试工时才达到这样质量的。 2、供货环节 汽车制造包括生产超过10000个零件,并把它们组装成100多个主要部件,最后组装成产 品。要使所需要的零件具有高的质量、低的价格,并在正好需要的时间到达装配工位, 这是一个复杂的供货大系统。在大批大量生产厂,最早的企图是建立一个集权的订货系 统,所有订货命令都来自最高决策者。但是,即使是斯隆创造的管理方式也无法圆满解 决这个问题。因此,零件应自制还是外购,是大批量生产厂至今尚未从理论上解决的问 题。但大野和他的同事们却在考虑其他解决方法,他们认为解决汽车总装的货源时,不 论总装厂和协作厂的法律关系如何,问题的实质在于双方共同努力,顺利合作,以降低 成本、提高质量、共同受益。 在美国汽车公司里,汽车上的一万多个零件和总成,都是由公司总部的技术人员负责设 计,然后公司把图纸交给协作厂,再采用招标的方式选择合作厂家。在所有投标单位中 ,报价最低,质量满足要求、交货时间短的中标。在汽车厂和协作厂之间的关系属于临 时性质的,因为汽车厂常常在协作厂之间变动定货单,事先并不通知对方。当汽车工业 的市场出现衰退时,每个公司都各自为自己打算,都以短期行为来处理业务上的联系。 而丰田公司采取的却是另一种办法,把厂内自制的配套部分也分离出去,成为准独立的 第一层次的协作单位,丰田公司保留了一部分股份。丰田公司与它们的关系,就和其他 协作厂一样。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丰田公司与第一层协作厂之间都相互有对方的股份。 此外,丰田公司还和它的协作厂(集团)在人员方面进行交流。当短期内负荷太大时, 把自己的人员借给协作厂,有时,把丰田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输送到协作厂去担任高级 职务。同时,各协作单位都需密切参与丰田的新产品开发,持有丰田公司和丰田集团其 他成员的股份。这样,各协作厂与丰田公司之间互相依赖、生死与共。于是,丰田公司 内部推行的一些管理体制,象JIT,也可以推行到其协作单位,构成一个一环套一环的有 机整体。在这种环境下,丰田公司以天为基础的实时供货制才得以顺利推行。只有当下 一个工序需要时才向上一个工序提出供货要求,上道工序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制造出所 需要的零件并恰好在需要时送到下道工序。这就是著名的“拉动”式实时供货系统。与大 批大量生产中的“推动”式(采用MRPⅡ系统)具有本质性的区别。但是,这种系统的推行 既很困难也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因为它几乎取消所有库存,当一个很小的部分发生故障 ,整个生产系统都会停止。但对于大野,他认为这正是JIT系统的优越性所在,由于取消 了所有的安全措施,它就要求所有的人都时刻密切注意寻找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将它 们消灭在“萌芽“状态。这与我国历史典故中“破釜沉舟”和“置于死地而后生”是同一道理 吧。总之,经过20年的努力,丰田公司终于成功实施了实时供货制,在生产率、产品质 量以及对市场的应变能力方面都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 3、新产品开发 汽车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制作品,它的设计需要许多不同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因此,在 组织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这样的错误,即最后结果要比各部分的总和差(根 据系统工程的观点,总体大于部分之和)。在大批大量生产企业,人们试图通过细分任 务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汽车门锁的设计工程师可以花费毕生的精力去设计门锁,但 是他却不是制造门锁的专家,因为制造是制造工程师的任务。门锁设计工程师只知道设 计它的外观,如果制造无误,门锁应该正常工作。这种详细分工带来大量的问题,西方 公司试图通过组织新产品开发小组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但由于组长权力有限,他实际上 仅是个协调者,每个成员仍对他所从事的专业的上级负责,否则就会影响到他的升迁。 丰田和大野则不然,他们早就认定生产工程内本来就应包括过程和工业工程。因此,他 们所组织的工作小组里包括各方面的专业人员,并且赋于组长强大的权力。在职务晋升 方面也是提拔那些在小组内工作出色的成员,而不是那些不关心小组工作的人。这种打 破部门界限的并行工作方式,对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快速响应用户的需求等方 面都取得巨大成功。 4、品种和批量 用户对汽车的需求量是变化的,人们目前要求更高可靠性和更符合自己需要的汽车。丰 田公司的灵活体制特别适合这种情况。丰田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因而能提供多样化的产 品,买主只要增加不多的费用就能买到想要的产品。1990年,尽管丰田公司的生产规模 只有美国通用公司的一半,但它向市场提供的车型却和通用公司一...
豐田公司的精益生産
丰田公司的精益生产 二战以后,丰田汽车公司的丰田和大野考察了福特汽车公司轿车厂。当时,这个厂日产 7000辆轿车,比丰田公司一年的产量还多。但丰田却没有想到仅简单地照搬福特的生产 模式,他认为“那里的生产体制还有些改进的可能”。回到日本后,丰田和大野进行了一 系列的探索和实验,根据日本国情(社会和文化背景、严格的上下级关系、团队工作精 神),建立了一整套新的生产管理体制,采用精益生产方式组织生产和管理,使丰田汽 车的质量、产量和效益都跃上一个新台阶,变成世界汽车之王。与此同时,其他的汽车 公司和别的行业也纷纷采用这种组织管理方式,使日本经济得到飞速发展。 与技艺性生产和大批量生产不同,精益生产组合了前两者的优点,避免了技艺性生产的 高费用和大批量生产的高刚性。为此目的,精益生产采用的是由多能工人组成的工作小 组和柔性很高的自动化设备。 与大批量生产不同,精益生产的一切都是“精简”的:与大批大量生产相比,只需要一半 的劳动强度、一半的制造空间、一半的工具投资、一半的产品开发时间、库存的大量减 少、废品大量的减少和品种大量的增加。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们的最终目标上:大量 生产强调“足够”好的质量,因此总是存在着缺陷;而精益生产则追求完美性(不断降低 价格、零缺陷、零库存和无限多的品种)。 丰田公司的精益生产 1、精益生产的出现 由丰田和大野创造的精益生产技术可以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在大批大量生产方式下, 制造汽车覆盖件的冲压模的更换是个很大的问题。由于精度要求极高,模具的更换即昂 贵且费时,需要极高技术的工人来完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西方汽车制造商采用一组 冲压机来生产同一种零件,于是,他们可以实现几个月甚至几年不更换模具。对于50年 代的丰田公司,这种办法却行不通,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购买好几百台冲压机用于汽 车覆盖件的生产,他们必须用少数的几条生产线生产所有汽车的冲压件。于是,大野发 明了一种快速更换模具新技术(SMED法──Single Minute of Dies),这种技术使更换一副模具的时间从1天减少到3分钟,也不需要专门的模具更换 工。随后,大野发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小批量生产的成本比大批量生产更低。造 成这种事实有两种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小批量生产不需要大批量生产那样大的库存(当 然包括设备和人员);第二个原因是在装配前,只有少量的零件被生产,发现错误可以 立即更正。而在大批量生产中,零件总是被提前很多时间大批量地制造好,零件的错误 只有到最后装配时才会发现,造成大量的报废或返修。根据后一个原因,大野得出一个 结论,产品的库存时间应控制在两个小时以内(JIT生产和零库存的起源)。而为了实现 这个目标,必须有高度熟练的和高度责任感的工人组成的工作小组。但是,如果工人不 能及时发现问题并随时解决,整个工厂的运行就会变得一团糟。 2、改变劳资关系,同舟共济 在40年代末期,由于整个经济形势不佳,丰田公司面临巨大的经营困难,公司的经营者 提出解雇1/4的工人,但是收到工人和工会的强烈反对。后来,公司与工会达成协议:1 /4的工人被解雇,公司的总管者丰田辞职,作为对公司经营失败的惩罚;其余的工人则 得到双倍的保证,一个是终身雇用,另一个是工资随在公司的工作年限同步增长而不与 工种挂钩。换言之,工人成为公司的一员,享受公司的一切福利。对工人来说,四十年 工龄的工资远比20年工资为多。但如果他转到另一家公司去工作,则他的工龄从零算起 ,比20年工龄的工人还要少得多(因为其他日本公司也同时开始实行这种制度)。在这 种情况下,工人将自己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有主人翁的感觉,迫使他们毕 生为公司拼命工作。他们接受公司指派的任何工作,随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还主 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大家都积极维护公司的利益。而公司亦将工人看作自己的资本,而 且是比机器设备更重要的资本。公司为了充分发挥这些资本的作用,就不断对工人进行 培训以提高工人的技能,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以从雇员身上获得更大的收益。 1、发现问题随时修改 在大批大量生产企业,组装线上的工人只重复地执行一些简单的动作,领班人不承担组 装工作,他只需保证组装线工人按照规定工作。这些规定和要求是由工艺师制定的,并 由他负责提出改进工艺的办法。其他像维修工、清洁工、检验工均各司其职,发现问题 无权当场处理,必须留到组装线终端的返修厂里给予纠正。还有一类工作属于“万能工” ,用来顶替那些临时缺勤的工人。在大批大量生产工厂里,为了保证产量,组装流水线 一般不应停下来,否则无法保证产量,有问题的产品允许继续在流水线上走下去,直到 组装完成后进行返修。大野认为,这个制度会造成惊人的浪费,这种浪费是两方面的: 首先,组装线以外的任何一个专职人员都没有对汽车生产产生一点增值,都是人力浪费 。在这种制度下,组装线上的工人被置于无足轻重的地位,其他人员则重要得多。大野 认为,组装线上的工人能够完成其他专职人员的大部分工作,甚至可以完成得更出色, 因为他们最了解组装线上的一切;其次,为了保证组装线不停下来而允许有错误的产品 继续组装下去,将会使错误不断倍增。而组装线上的工人只要完成自己的工作即可,反 正错误后来总会被纠正。对他们来说,放过错误并不会使他们受罚,但任何使流水线停 止的行动都会受到惩罚。这样做的结果是:或者造成错误的累积,或者由于最前面工序 的一个错误导致在返修现场大量拆卸返修工作。 大野的做法截然相反,首先他把工人分组,组长不仅要协调全组的工作,他本人也承担 组装工作。他领导的工作小组负责一套组装工序,要求大家共同努力,搞好他们的工作 。其次,大野把清理工作现场,工具的小修和质量检查等任务也都交给小组。他还要求 小组定期集体讨论,对改进工艺流程提出建议。这种小组化工作方式就是Team Work和QC小组工作方式的来源,并被认为是未来制造业的主要工作方式之一。接着,大 野在每个工位都设置了一个拉线,并告诉工人,一旦发现问题,只要他们当时解决不了 ,就立刻让整个组装线停下来,然后大家(整个小组)都过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与大 批大量生产中只有专门负责流水线的高级管理人员才有权让生产线停下来相比,这是一 种革命性的措施。另外,在大批大量生产工厂里,倾向于把出现的问题看成是随机事件 ,其思路是单纯的修复。大野则采取了另外的措施,他制定了一套解决问题的制度,叫 做“五个为什么”,告诉每个工人如何系统地追溯每个差错的基本原因,要层层深入地找 问题的根源,对每个不明白的问题都要问个为什么,最后找出改进问题的措施,使这种 问题不致于再发生。这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之一。 不难想象,在大野刚把他的想法付诸实施时,组装车间一片混乱,组装线老是停下来, 工人们也多半感到沮丧。但当所有的工作小组在识别问题、并找出其根本原因方面取得 经验后,差错的数量就大为减少。在今天的丰田组装厂,每个工人都有权让生产线停下 来,但生产线几乎从来没停过。相反,在西方大批大量生产厂里,除组装线的主管以外 ,其他任何人无权让生产线停下来,但生产线却经常停下来,并不是为了纠正错误,停 止的原因是由于材料供应和协调问题。开动率达到90%已被认为是管理良好的标志。 更惊人的是生产线的终端,随着大野实验的进展,返修工作量不断减少,使得出厂汽车 的质量稳步上升。理由很简单,因为专职质检人员,不管如何努力,他也不可能发现象 汽车这样复杂产品(10000多个零件)的所有差错(特别是组装后)。 今天的丰田组装厂里,实际上已没有返修场地,几乎没有返修作业。相反,在今天的许 多大批大量生产厂,有20%的厂房面积和25%的工时是用于返修的。最有说服力的是实 际交到用户手里的汽车质量。根据美国顾客的报告,丰田汽车的缺陷是世界上最少的, 可与德国豪华轿车的最佳水平相媲美。但是,这些德国豪华轿车是在总装厂里费了大量 的调试工时才达到这样质量的。 2、供货环节 汽车制造包括生产超过10000个零件,并把它们组装成100多个主要部件,最后组装成产 品。要使所需要的零件具有高的质量、低的价格,并在正好需要的时间到达装配工位, 这是一个复杂的供货大系统。在大批大量生产厂,最早的企图是建立一个集权的订货系 统,所有订货命令都来自最高决策者。但是,即使是斯隆创造的管理方式也无法圆满解 决这个问题。因此,零件应自制还是外购,是大批量生产厂至今尚未从理论上解决的问 题。但大野和他的同事们却在考虑其他解决方法,他们认为解决汽车总装的货源时,不 论总装厂和协作厂的法律关系如何,问题的实质在于双方共同努力,顺利合作,以降低 成本、提高质量、共同受益。 在美国汽车公司里,汽车上的一万多个零件和总成,都是由公司总部的技术人员负责设 计,然后公司把图纸交给协作厂,再采用招标的方式选择合作厂家。在所有投标单位中 ,报价最低,质量满足要求、交货时间短的中标。在汽车厂和协作厂之间的关系属于临 时性质的,因为汽车厂常常在协作厂之间变动定货单,事先并不通知对方。当汽车工业 的市场出现衰退时,每个公司都各自为自己打算,都以短期行为来处理业务上的联系。 而丰田公司采取的却是另一种办法,把厂内自制的配套部分也分离出去,成为准独立的 第一层次的协作单位,丰田公司保留了一部分股份。丰田公司与它们的关系,就和其他 协作厂一样。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丰田公司与第一层协作厂之间都相互有对方的股份。 此外,丰田公司还和它的协作厂(集团)在人员方面进行交流。当短期内负荷太大时, 把自己的人员借给协作厂,有时,把丰田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输送到协作厂去担任高级 职务。同时,各协作单位都需密切参与丰田的新产品开发,持有丰田公司和丰田集团其 他成员的股份。这样,各协作厂与丰田公司之间互相依赖、生死与共。于是,丰田公司 内部推行的一些管理体制,象JIT,也可以推行到其协作单位,构成一个一环套一环的有 机整体。在这种环境下,丰田公司以天为基础的实时供货制才得以顺利推行。只有当下 一个工序需要时才向上一个工序提出供货要求,上道工序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制造出所 需要的零件并恰好在需要时送到下道工序。这就是著名的“拉动”式实时供货系统。与大 批大量生产中的“推动”式(采用MRPⅡ系统)具有本质性的区别。但是,这种系统的推行 既很困难也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因为它几乎取消所有库存,当一个很小的部分发生故障 ,整个生产系统都会停止。但对于大野,他认为这正是JIT系统的优越性所在,由于取消 了所有的安全措施,它就要求所有的人都时刻密切注意寻找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将它 们消灭在“萌芽“状态。这与我国历史典故中“破釜沉舟”和“置于死地而后生”是同一道理 吧。总之,经过20年的努力,丰田公司终于成功实施了实时供货制,在生产率、产品质 量以及对市场的应变能力方面都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 3、新产品开发 汽车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制作品,它的设计需要许多不同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因此,在 组织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这样的错误,即最后结果要比各部分的总和差(根 据系统工程的观点,总体大于部分之和)。在大批大量生产企业,人们试图通过细分任 务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汽车门锁的设计工程师可以花费毕生的精力去设计门锁,但 是他却不是制造门锁的专家,因为制造是制造工程师的任务。门锁设计工程师只知道设 计它的外观,如果制造无误,门锁应该正常工作。这种详细分工带来大量的问题,西方 公司试图通过组织新产品开发小组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但由于组长权力有限,他实际上 仅是个协调者,每个成员仍对他所从事的专业的上级负责,否则就会影响到他的升迁。 丰田和大野则不然,他们早就认定生产工程内本来就应包括过程和工业工程。因此,他 们所组织的工作小组里包括各方面的专业人员,并且赋于组长强大的权力。在职务晋升 方面也是提拔那些在小组内工作出色的成员,而不是那些不关心小组工作的人。这种打 破部门界限的并行工作方式,对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快速响应用户的需求等方 面都取得巨大成功。 4、品种和批量 用户对汽车的需求量是变化的,人们目前要求更高可靠性和更符合自己需要的汽车。丰 田公司的灵活体制特别适合这种情况。丰田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因而能提供多样化的产 品,买主只要增加不多的费用就能买到想要的产品。1990年,尽管丰田公司的生产规模 只有美国通用公司的一半,但它向市场提供的车型却和通用公司一...
豐田公司的精益生産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管理工具分类
ISO认证课程讲义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规条例营销资料方案报告说明标准管理战略商业计划书市场分析战略经营策划方案培训讲义企业上市采购物流电子商务质量管理企业名录生产管理金融知识电子书客户管理企业文化报告论文项目管理财务资料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绩效考核资料面试招聘人才测评岗位管理职业规划KPI绩效指标劳资关系薪酬激励人力资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资表格薪资制度招聘面试表格岗位分析员工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入职指引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绩效管理方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绩效考核表格人力资源规划安全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管理办公总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代理连锁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广告策划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进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员工福利制度咨询诊断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办公室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培训绩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荐
- 1暗促-酒店玫瑰静悄悄地开 369
- 2终端陈列十五大原则 381
- 3专业广告运作模式 343
- 4****主营业务发展战略设计 375
- 5中小企业物流发展的对策 394
- 6主顾开拓 482
- 7主动推进的客户服务 342
- 8专业媒体策划与购买 372
- 9中远电视广告CF 417
下载排行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16695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6695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695
- 5员工守则 16695
- 6软件验收报告 16695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6695
- 9文件签收单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