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講:非分析方法

  文件类别:其它

  文件格式:文件格式

  文件大小:30K

  下载次数:88

  所需积分:3点

  解压密码:qg68.cn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

清华大学卓越生产运营总监高级研修班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第二講:非分析方法
o 分类法 o 排列法 o 点数法 o 配对比较法 o 点数加权法 o 工资市场调查 |分类法 | | | |分类法是排列法的改革,又称归级法。它是在岗位分析基础上,采用一| |定的科学方法,按岗位的工作性质、特征、繁简难易程度、工作责任大| |小和人员必须具备的资格条件,对企业全部(或规范范围内)岗位所进| |行的多层次的划分,即先确定等级结构,然后再根据工作内容对工作岗| |位进行归类。 | |这种方法中,最关键的一项工作是确定等级标准。各等级标准应明确反| |映出实际上各种工作在技能、责任上存在的不同水平。在确定不同等级| |要求之前,要选择出构成工作基本内容的基础因素,但如何选择因素或| |选取多少则依据工作性质来决定。在实际测评时,应注意不能把岗位分| |解成各构成要素,而是要作为整体进行评定。岗位分类同企业单位以外| |的职业分类标准存在密切的联系。各类职业分类标准是以企业单位、国| |家机关岗位分类为基础制定的。一旦这类标准建立之后,企业单位在进| |行岗位分类时,便可依据、参照或执行这类标准。 | |(一) 分类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 |1、 岗位分析。和其他方法一样,岗位分析是基础的准备工作。由企业| |内专门人员组成的评定小组,收集各种有关的资料、数据,写出调查报| |告。 | |2、 岗位分类。按照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类岗位的作用和特征,首先将全| |部岗位划分为若干个大类。然后在划分大类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按每一| |大类中各种岗位的性质和特征,划分为若干中类。最后,再根据每一种| |类中反映岗位性质的显著特征,将岗位划分为若干小类。 | |3、 建立等级结构和等级标准。由于等级数量、结构与组织结构有明显| |的关系,因此这一步骤比较重要和复杂。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 |(1) 确定等级数量。等级的数量取决于工作性质、组织规模、功能的| |不同和有关人事政策。不同企业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一定的等级| |数量,并没有同一的规定和要求。但无论是对单个的职务还是对组织整| |体都要确定等级数量。 | |(2) 确定基本因素。通过这些基本因素测评每一职位或工作岗位的重| |要程度。当然,不同的机构选择的因素也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 |理。 | |(3) 确定等级标准。因为等级标准为恰当的区分工作重要性的不同水| |平以及确定工作评价的结果提供了依据,所以它是这一阶段的核心。在| |实际操作中,一般是从确定最低和最高的等级标准开始的。 | |4、 岗位测平和列等。等级标准确定后,对岗位的测评和列等就根据这| |些标准,将工作说明书与等级标准逐个进行比较,并将工作岗位列入相| |应等级,从而也评定出不同系统、不同岗位之间的相对价值和关系。 | |对小企业来说分类法的实施相当简单,若应用到由大量工作人员的大企| |业,则会变得很复杂。 | |(二) 分类法的优点 | |1、 比较简单、所需经费、人员和时间也相对较少。这种方法在工作内| |容不太复杂的部门,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满意的结果。 | |2、 由于等级标准都参照了制定因素,使其结果比排列法更准确、客观| |。当出现新的工作或工作进行变动时,按照等级标准很容易确定其等级| |。 | |3、 由于等级的数量以及等级与组织结构之间的相应关系在各个工作列| |等之前已经确定下来,因此采用分类法分出的等级结构能如实反映组织| |结构的情况。 | |4、 由于分类法应用起来比较灵活,适应性强,为劳资双方谈判解决争| |端留有余地。 | |(三) 分类法的缺点 | |1、 由于确定等级标准上的困难,对不同系统的岗位评比存在着相当大| |的主观性,从而导致许多难以定论的争议。 | |2、 由于等级标准常常知道分类结果之后才能被确定,从而影响了评定| |结果,使其准确度较差。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欧美及日本等国家的企| |业一般不再采用分类法。 | |排列法 | | | |排列法是一种最为简单、最易操作的岗位评价方法,也是较早使用的非分析| |方法之一。排列法是采用非分析和非定量的方法,由评定人员凭着自己判断| |,不将工作内容分解为组成要素,而只是根据工作岗位的相对价值按高低次| |序进行排列,从而确定一个工作岗位与其他工作岗位的关系。这种方法主要| |的优点在于能尽快确立新的工作岗位等级,有时也被作为鉴别不合理工资差| |异的初步措施。但由于主观性太强,随着分析法在岗位评价中的应用,它将| |逐步被淘汰。 | |(一) 排列法的运用步骤 | |1、 岗位分析。由有关人员组成评价小组(最好有企业领导干部、主管部门| |领导、劳动人事干部和职工代表参加),并做好相应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 |对工作岗位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收集有关岗位方面的资料、数据,并写出调| |查报告,其中要特别说明基本的工作要素:任务、责任、与其他工作岗位的| |联系、工作条件、技能和能力要求等。 | |2、 选择标准工作岗位。评定人员对各岗位的资料、数据收集齐全后,通常| |要选择若干个标准工作岗位作为参照系数。由于其他岗位的排列顺序是以标| |准岗位作为参照对象,因此标准岗位的选择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必须| |满足两个条件: | |(1) 必需广泛分布与现有的岗位结构中,同时其彼此之间的关系需要得到| |广泛的认同。 | |(2) 必须能代表岗位所包括的职能特性和要求。 | |标准岗位的数量没有统一规定,但通常要选取总岗位个数的10~15%作为标准| |岗位。在对工作岗位详细调查之后,标准岗位的选取先由班组和车间等基层| |部门着手进行,然后再由评定小组根据以上两个条件综合后确定。评定小组| |在甄选标准工作岗位的同时,要建立起一个用以排列其他岗位的结构框架,| |其余的工作岗位在与一个或两个标准工作岗位比较后,确定其相对的位置。| |3、 工作岗位排列。在确定标准工作岗位之后,通过与标准工作岗位的比较| |,对其余的工作岗位进行综合评估。对本企业同类岗位中的各岗位的重要性| |或者其要求的潜力、智力和技能条件是大于、小于或等于标准工作岗位,从| |而做出评判。这种情况是基于工作基本相同,或在同一单位或部门,用非分| |析方法对工作岗位进行比较相对比较容易。而对于估计两个不相仿或不相关| |的岗位,就比较困难,难以确定。因此,如何正确选择标准工作岗位,对于| |岗位排列而言是一个关键。只有正确的选择标准工作岗位,在对其他大多数| |的比较和测评就有了一个指导标准,从而使排列工作岗位不会特别困难。同| |时,评定人员依照标准工作岗位对工作岗位进行排列时,还必须对有关工作| |进行全面了解,如果评定人员不熟悉该工作,应征求工作执行者及其同事和| |直接上级等有关人员的意见。总而言之,对工作岗位排列情况的综合判断是| |复杂的,尤其是很难说某个岗位实际上应该排在与其相邻的岗位之前还是之| |后。所以,在实际排列过程中,岗位不仅要与标准岗位相比,也要同已排列| |好的岗位相比,那么做出判断就会容易些。事实上,许多岗位处于同等的地| |位,通过排列建立起来的岗位等级呈金字塔形。 | |4、 岗位定级。按评定人员事先确定的评判标准,对各岗位的重要性做出评| |判,然后将每个岗位经过所有评定人员的评定结果汇总,得到序号和除以评| |定人数得到每一岗位的平均序数。最后,按平均序数的大小,由小到大评定| |出岗位的相对价值的次序。 | |例如:有甲、乙、丙三人组成的评定小组对A、B、C、D、E、F、F等7个岗位| |进行评定,结果如下表: | |岗位评定表 | |[pic] | |根据上表的结果可知,被评定的7个岗位的相对价值,按重要性由大到小排 | |列其次序应为A、B、C、D、E、F、G。也就是说依据其重要程度把工作岗位 | |排列成一种等级结构。但为确定某一种工资结构,对这些工作岗位进行定级| |时应注意,排列法本身并不能对等级划分提供依据,通常还要按照管理上的| |要求与组织和各层次中的责任相符的等级;排列法本身对工作等级之间的差| |异程序没有精确的指标,不能成为一种衡量尺度。在实践中不同等级之间的| |工资级别和标准通常是通过劳资谈判来确定。总之,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谨| |慎的给那些岗位确定起点工资标准,以便在一个适当的工资水平上达成协议| |。因为工资数一经确定,便成为今后工资管理的基础。 | |采用这种方法对岗位进行评定时,其最大的优点就是简便易行。一旦标准工| |作岗位及其相应位置被确定后,排列其他岗位就相对简单。另一个优点是每| |个岗位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评定的,从而避免了对工作要素的分解而引起| |的矛盾和争论。总之,排列法采用这种直观的方法,对数量不太多的互相联| |系的工作岗位进行测评往往能得出正确和满意的结果。 | |(二) 排列法的不足之处 | |1、 由于大企业岗位分布呈金字塔形,需要定级的工作岗位数量多并且不相| |近,评定结果最终又必须依靠评定人员的判断。因此难于找到对工作内容都| |相当熟悉的评定人员。而且评定人员的组成和各自的条件、能力并不是一致| |的,这势必会影响评定结果的准确程度。 | |2、 由于这种方法完全是凭借评定人员的知识和经验主观的进行评价,缺乏| |严格的、科学的评判标准,使评价结果弹性大,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 |3、 由于工作岗位没有进行因素比较,方法相对简单、粗糙,它只适用生产| |单一、岗位较少的中小企业。 | |为克服这些缺陷,改进排列法的最新办法就是制定某些参考因素。对工作岗| |位进行排列时,先依据每一因素对工作进行排列,再根据因素排列的平均结| |果确定工作岗位排列的顺序。虽然这种改进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排列的特性| |,但依据它所建立起来的岗位等级更加精确。 | |点数法 | | | |点数法是对各种工作评定点数,以取得各工种的相对工作值,并据以定出工| |资等级的一种技术方法。企业类型与工资制度和形式决定采用何种计点法。| |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多采用500点计点法,我国多采用600点计点法;各种| |因数(工作因素)的百分比也视企业类型而不同。一般来说,美国较为广泛| |的分配比例是:智能占50%左右;责任占20%左右;体能和工作环境占15%。 | |但近年来随着自动化和技能化的发展,比例有所变动,需要企业根据实际需| |要进行调整、确定。下面介绍美国的一些纺织企业进行工作评估中,对点数| |法的运用。 | |1、 工作要素分类。可以把工作绩效按三大要素分类:个人条件、工作类别| |和环境、工作责任;亦可以分为四大类:智能、责任、体能和工作环境。然| |后根据需要将三类要素随工种进行划分。取出包括高、中、低三个工资层次| |的10~15个工种,求出各类要素比...
第二講:非分析方法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