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培?需求分析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第一講:培?需求分析
o 培训需求预测 o 培训需求现象及好处分析 o 培训的需求评估 o 培训需求评价的作用 o 个体因素的需求评价 o 知识技能的需求评价 o 胜任特征的需求评价 o 组织气氛的需求评价 o 基于意图的培训需求评价 |培训需求预测 | |需求预测可以考虑各种变化因素,目前对企业来说主要考虑以下四个因| |素: | |(一) 自然减员因素(X1i) | |自然减员因素包括职工的老(退休)、病(病退、退养)、死(病故、| |工伤死亡等在职死亡)等要素。 | |1、 退休人员的需求量(X11)。退休人员的预测应当根据本企业职工 | |年龄分布进行。假设以2014年为预测年度,则从2000~2014年,共15年 | |。而国家规定男职工是55岁退休,干部是60岁退休;女职工是50岁退休| |,干部是55岁退休。那么把职工按工人和干部,男和女进行细分,分别| |统计41~45,46~50,51~55,56~60阶段的人数。 | |2、 死亡减员的需求量(X12)。根据本企业在岗死亡的历史统计数据得 | |出年平均死亡率,而后进行推算。计算公式如下: | |死亡减员的需求量=目前在岗人数*平均死亡率*预测期间(如从2000~20| |14年,共15年) | |3、 内退的需求量(X13)。目前有些国营企业对于某些尚未达到退休年 | |龄,而且又无工作能力的职工,采取一定的灵活促使。他们所造成的岗| |位空缺即位内退需求量。 | |可得自然减员需求量(X1i)=X11+X12+X13 | |(二) 现有岗位的需求量(X2i) | |1、 科学而合理的设置岗位和工种。参照国家对职业类别和性质的界定| |,结合行业、地方和企业性管标准,确定本企业所需的岗位和工种。对| |于那些重复设置的岗位,应作些相应的调整和合并,严格按照因事设岗| |,而非因人设岗。 | |2、 统计各岗位、各工种的人员情况(X21)。对本企业的各岗位、各 | |工种的类型、年龄结构及文化结构进行分析和评价,其目的就是反映各| |岗位的实际情况。 | |3、 定额定员(X22)。在完成(2)程序后,对本企业的工作进行量化| |分析。这也企业使用劳动力的基本依据,同时也为劳动力的管理和合理| |流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当然,企业定额定员时也应考虑到发展的需要| |。 | |4、 征求专家们的意见。根据各岗位所定的人员情况,编制成规范性文| |件,组织专家讨论,征求意见后再确定岗位所需的名额。 | |可得,岗位的需求量(X2i)=预测年度岗位规范数(X21)-现岗位人数| |(X22) | |(三) 企业规模扩大需求量(X3i) | |1、 企业发展的相关因素。企业规模的变化有诸多因素,如人员的变动| |、企业的兼并和重组、组织机构的调整以及资本的运营等等,这些因素| |对人才的选择有很大关系。 | |2、 分析相关因素。对以上这些权变因素进行分析和筛选,剔除一些干| |扰因素,同一口径。 | |3、 建立数学模型。这时分析这些因素最为关键的一步。一般采用一元| |线性回归。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a+bX | |式中:Y为所需人员数; | | X为相关变量; | | a、b为模型稀疏。 | |4、 利用数学模型进行计算。该项计算工作技术性较强,最好由专家进| |行测算,从而增加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 |(四) 技术发展的需求量(X4i) | |1、 收集与本企业技术发展有关的一切资料,包括本企业、本行业今后| |技术发展状况,本企业技术发展规划,国外有关企业的资料等。 | |2、 用调查方法请专家进行预测,进行几次的反馈,直到取得较一致的| |结果为止。 | |3、 对专家意见进行处理。最后用加权平均方法预测出具体的被预测年| |度技术发展的需求量。 | |把上述各预测的量进行汇总,可得: | |人员需求预测量=X1i+X2i+X3i+X4i | |培训的需求评估 | | | |(一) 需求评估的内容 | |1、 组织分析,着重确定组织范围内的培训需求,包括对组织目标、资源和环 | |境的分析,以及对人力资源的重要或关键方面进行分析。从企业组织内外的对 | |比分析中,从生产经营过程的现状和问题的对比分析中,确定企业组织的人才 | |需求结构,进而确定培训的目标与计划大纲。 | |2、 工作分析。即按照企业职务工作标准和相当职务所需的能力标准(职能标 | |准),对各部门、各职务工作(岗位)状况,主要是对担当工作的职工及职工 | |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等,进行比较分析,以确定企业组织成员在 | |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是否胜任所承担的工作,进而确定企业培训的需求结构。 | |3、 个体分析。逐一对职工的工作过程和工作结果以及工作态度进行考核评价 | |,尤其对那些关键工作、关键岗位的人员素质,进行测评,以确定需要培训的 | |内容和人员。 | |上述三种分析过程是三位一体的,由综合分析到单项分析、由总体分析到个体 | |分析、由抽象分析到具体分析,由大至小逐步明确确定培训对象。下面是培训 | |需求评估模型:[pic] | |(二) 培训需求调查与预测方法的运用 | |通常企业可以选择以下各种方法,对培训需求作出调查与预测。 | |1、 自我申报。即设立“自我申报参加培训制度”,让职工申诉参加培训的理由 | |与依据。 | |2、 人事考核。即依靠人事管理的考核结果,诸如工作成绩、能力和态度考核 | |结果,分析确定培训的对象和内容。 | |3、 人事档案。即利用人事档案,对人员情况及历史状况作出调查,确定培训 | |的需求。 | |4、 人员素质测评。即用一套标准的统计分析量表,对各类人员的素质进行评 | |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培训对象与内容。 | |培训需求评价的作用 | |(一) 需求评价结果是培训的依据 | |培训需求的科学性,直接决定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和考核标准设计的科| |学性。因此,作为分析阶段的培训需求评价是培训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它是其他阶段进行的前提和实施的依据。 | |培训需求评价应从组织分析、任务分析和人员分析三个方面进行,通过| |对三方面评价结果的比较和综合,确定出可培训因素及培训重点,即最| |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这时制定培训内容规划的依据。 | |(二) 再培训需求评价过程中,分析需求是关键,而揭示绩效问题原 | |因又是关键之关键 | |1、 通过理想状况和实际情况间的差距分析,筛选出当前问题存在的原| |因; | |2、 区分可训练因素和不可训练因素; | |3、 根据因素的重要性,确定其在培训内容中的结构权重。 | |(三) 强调对特定职务的胜任特征是培训需求评价的新趋势之一 | |通过需求评价,发现能预测或决定有卓越表现的深层胜任特征,如动机| |、自信心等能决定行为及绩效的关键特征。在技能需求评价中,应特别| |关注对心智技能的分析和培训。此外,胜任特征分析也对培训需求的评| |价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仅仅采用问卷法是不够的,需要探索其他更为| |有效的方法来完善。 | |个体因素的需求评价 | |E.瓦伦其等人认为,个体行为也是组织行为的基本组成单位。个体的需| |要、动机、个性、感知、学习、态度和技能等因素都会对人的行为产生| |影响。此外,工作满意度与员工的工作士气、工作绩效等有密切的关系| |,一些实际的工作条件因素,如报酬、监督方式、工作本身的特点、工| |作伙伴、安全、晋升等,也对工作满意度有相当的影响。这些因素是培| |训需求评价中应考虑的重要因素。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多年研究证明,| |高/低绩效的员工在个人心理因素方面有显著差别的特征是成就定向、 | |自信心、主动性、组织责任感和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 |知识技能的需求评价 | |John Amold等人在考察知识需求时,主张从三方面进行需求评价:对组| |织系统和人员信息网络知识的分析;对产品服务、竞争者的知识分析;| |对专业性知识的分析。在技能分析方面,根据员工心智技能模拟培训法| |的研究结果,主张将心智技能作为培训的重点,并在实际的技能培训中| |采用了专家口语报告方法和汇编删格法(Repetery Grid Methods)来 | |建立专家解决问题的认知模型,明显提高了培训效果。 | |胜任特征的需求评价 | |在培训需求评价中,尤为值得关注的趋势是对胜任特征(competency)| |的需求评价。这种分析不是仅局限于组织、任务或人员分析的某一个层| |面,而是强调需求分析和培训结果应能提高培训这对未来职务的胜任能| |力。所谓胜任特征是指能将某一工作(或某一组织、某一文化)中有卓| |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特征。各种胜任特征可以描述为| |在水中飘浮的一座冰山。水上的部分代表表层的特征,如技能、知识、| |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等,这些特征易于感知,但不能预测或决定能否有| |卓越表现。而处在水下部分的深层胜任特征,如动机等,决定着人们的| |行为及表现。Mcclelland特别强调对胜任特征的测量,即对成功人士与| |担任相似工作的一般人员相比所具有的突出品质的测量。美国明尼苏达| |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20多种胜任特征,如获| |取信息的技能、分析思考的技能、概念思考的技能、策略思考的技能、| |人际理解和判断的技能、帮助/服务定向的技能、对他人的影响技能、 | |对组织的知觉技能、建立和管理人际关系的技能、发展下属的技能、指| |挥技能、小组工作和协作技能、小组领导技能等等。这些胜任特征的提| |出,对于改进培训需求评价的内容结构设计具有重要的价值。 | |组织气氛的需求评价 | |人的称职行为不仅取决于价值观和能力,也取决于员工所处的组织气氛| |环境。员工对组织的看法和感觉的一致性程度对组织目标的实现具有重| |要作用。组织气氛代表了组织内部环境的一种较持久的特征,这些特征| |包括:成员的经验、可能影响成员行为的因素和可资利用的组织特性或| |属性。 | |George认为,组织气氛包括9个因素:结构,责任,奖酬,风险,情谊 | |,支持,绩效标准,冲突,归属程度。Mcclelland指出,组织的成就定| |向是揭示不同组织气氛的根本要素。其所在的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 |在多年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高/低绩效的组织在组织气氛上最具 | |差异的7种特征:规范的灵活性;灵活的环境背景;赋予的责任;绩效 | |标准;奖罚方式...
第一講:培?需求分析
o 培训需求预测 o 培训需求现象及好处分析 o 培训的需求评估 o 培训需求评价的作用 o 个体因素的需求评价 o 知识技能的需求评价 o 胜任特征的需求评价 o 组织气氛的需求评价 o 基于意图的培训需求评价 |培训需求预测 | |需求预测可以考虑各种变化因素,目前对企业来说主要考虑以下四个因| |素: | |(一) 自然减员因素(X1i) | |自然减员因素包括职工的老(退休)、病(病退、退养)、死(病故、| |工伤死亡等在职死亡)等要素。 | |1、 退休人员的需求量(X11)。退休人员的预测应当根据本企业职工 | |年龄分布进行。假设以2014年为预测年度,则从2000~2014年,共15年 | |。而国家规定男职工是55岁退休,干部是60岁退休;女职工是50岁退休| |,干部是55岁退休。那么把职工按工人和干部,男和女进行细分,分别| |统计41~45,46~50,51~55,56~60阶段的人数。 | |2、 死亡减员的需求量(X12)。根据本企业在岗死亡的历史统计数据得 | |出年平均死亡率,而后进行推算。计算公式如下: | |死亡减员的需求量=目前在岗人数*平均死亡率*预测期间(如从2000~20| |14年,共15年) | |3、 内退的需求量(X13)。目前有些国营企业对于某些尚未达到退休年 | |龄,而且又无工作能力的职工,采取一定的灵活促使。他们所造成的岗| |位空缺即位内退需求量。 | |可得自然减员需求量(X1i)=X11+X12+X13 | |(二) 现有岗位的需求量(X2i) | |1、 科学而合理的设置岗位和工种。参照国家对职业类别和性质的界定| |,结合行业、地方和企业性管标准,确定本企业所需的岗位和工种。对| |于那些重复设置的岗位,应作些相应的调整和合并,严格按照因事设岗| |,而非因人设岗。 | |2、 统计各岗位、各工种的人员情况(X21)。对本企业的各岗位、各 | |工种的类型、年龄结构及文化结构进行分析和评价,其目的就是反映各| |岗位的实际情况。 | |3、 定额定员(X22)。在完成(2)程序后,对本企业的工作进行量化| |分析。这也企业使用劳动力的基本依据,同时也为劳动力的管理和合理| |流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当然,企业定额定员时也应考虑到发展的需要| |。 | |4、 征求专家们的意见。根据各岗位所定的人员情况,编制成规范性文| |件,组织专家讨论,征求意见后再确定岗位所需的名额。 | |可得,岗位的需求量(X2i)=预测年度岗位规范数(X21)-现岗位人数| |(X22) | |(三) 企业规模扩大需求量(X3i) | |1、 企业发展的相关因素。企业规模的变化有诸多因素,如人员的变动| |、企业的兼并和重组、组织机构的调整以及资本的运营等等,这些因素| |对人才的选择有很大关系。 | |2、 分析相关因素。对以上这些权变因素进行分析和筛选,剔除一些干| |扰因素,同一口径。 | |3、 建立数学模型。这时分析这些因素最为关键的一步。一般采用一元| |线性回归。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a+bX | |式中:Y为所需人员数; | | X为相关变量; | | a、b为模型稀疏。 | |4、 利用数学模型进行计算。该项计算工作技术性较强,最好由专家进| |行测算,从而增加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 |(四) 技术发展的需求量(X4i) | |1、 收集与本企业技术发展有关的一切资料,包括本企业、本行业今后| |技术发展状况,本企业技术发展规划,国外有关企业的资料等。 | |2、 用调查方法请专家进行预测,进行几次的反馈,直到取得较一致的| |结果为止。 | |3、 对专家意见进行处理。最后用加权平均方法预测出具体的被预测年| |度技术发展的需求量。 | |把上述各预测的量进行汇总,可得: | |人员需求预测量=X1i+X2i+X3i+X4i | |培训的需求评估 | | | |(一) 需求评估的内容 | |1、 组织分析,着重确定组织范围内的培训需求,包括对组织目标、资源和环 | |境的分析,以及对人力资源的重要或关键方面进行分析。从企业组织内外的对 | |比分析中,从生产经营过程的现状和问题的对比分析中,确定企业组织的人才 | |需求结构,进而确定培训的目标与计划大纲。 | |2、 工作分析。即按照企业职务工作标准和相当职务所需的能力标准(职能标 | |准),对各部门、各职务工作(岗位)状况,主要是对担当工作的职工及职工 | |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等,进行比较分析,以确定企业组织成员在 | |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是否胜任所承担的工作,进而确定企业培训的需求结构。 | |3、 个体分析。逐一对职工的工作过程和工作结果以及工作态度进行考核评价 | |,尤其对那些关键工作、关键岗位的人员素质,进行测评,以确定需要培训的 | |内容和人员。 | |上述三种分析过程是三位一体的,由综合分析到单项分析、由总体分析到个体 | |分析、由抽象分析到具体分析,由大至小逐步明确确定培训对象。下面是培训 | |需求评估模型:[pic] | |(二) 培训需求调查与预测方法的运用 | |通常企业可以选择以下各种方法,对培训需求作出调查与预测。 | |1、 自我申报。即设立“自我申报参加培训制度”,让职工申诉参加培训的理由 | |与依据。 | |2、 人事考核。即依靠人事管理的考核结果,诸如工作成绩、能力和态度考核 | |结果,分析确定培训的对象和内容。 | |3、 人事档案。即利用人事档案,对人员情况及历史状况作出调查,确定培训 | |的需求。 | |4、 人员素质测评。即用一套标准的统计分析量表,对各类人员的素质进行评 | |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培训对象与内容。 | |培训需求评价的作用 | |(一) 需求评价结果是培训的依据 | |培训需求的科学性,直接决定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和考核标准设计的科| |学性。因此,作为分析阶段的培训需求评价是培训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它是其他阶段进行的前提和实施的依据。 | |培训需求评价应从组织分析、任务分析和人员分析三个方面进行,通过| |对三方面评价结果的比较和综合,确定出可培训因素及培训重点,即最| |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这时制定培训内容规划的依据。 | |(二) 再培训需求评价过程中,分析需求是关键,而揭示绩效问题原 | |因又是关键之关键 | |1、 通过理想状况和实际情况间的差距分析,筛选出当前问题存在的原| |因; | |2、 区分可训练因素和不可训练因素; | |3、 根据因素的重要性,确定其在培训内容中的结构权重。 | |(三) 强调对特定职务的胜任特征是培训需求评价的新趋势之一 | |通过需求评价,发现能预测或决定有卓越表现的深层胜任特征,如动机| |、自信心等能决定行为及绩效的关键特征。在技能需求评价中,应特别| |关注对心智技能的分析和培训。此外,胜任特征分析也对培训需求的评| |价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仅仅采用问卷法是不够的,需要探索其他更为| |有效的方法来完善。 | |个体因素的需求评价 | |E.瓦伦其等人认为,个体行为也是组织行为的基本组成单位。个体的需| |要、动机、个性、感知、学习、态度和技能等因素都会对人的行为产生| |影响。此外,工作满意度与员工的工作士气、工作绩效等有密切的关系| |,一些实际的工作条件因素,如报酬、监督方式、工作本身的特点、工| |作伙伴、安全、晋升等,也对工作满意度有相当的影响。这些因素是培| |训需求评价中应考虑的重要因素。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多年研究证明,| |高/低绩效的员工在个人心理因素方面有显著差别的特征是成就定向、 | |自信心、主动性、组织责任感和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 |知识技能的需求评价 | |John Amold等人在考察知识需求时,主张从三方面进行需求评价:对组| |织系统和人员信息网络知识的分析;对产品服务、竞争者的知识分析;| |对专业性知识的分析。在技能分析方面,根据员工心智技能模拟培训法| |的研究结果,主张将心智技能作为培训的重点,并在实际的技能培训中| |采用了专家口语报告方法和汇编删格法(Repetery Grid Methods)来 | |建立专家解决问题的认知模型,明显提高了培训效果。 | |胜任特征的需求评价 | |在培训需求评价中,尤为值得关注的趋势是对胜任特征(competency)| |的需求评价。这种分析不是仅局限于组织、任务或人员分析的某一个层| |面,而是强调需求分析和培训结果应能提高培训这对未来职务的胜任能| |力。所谓胜任特征是指能将某一工作(或某一组织、某一文化)中有卓| |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特征。各种胜任特征可以描述为| |在水中飘浮的一座冰山。水上的部分代表表层的特征,如技能、知识、| |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等,这些特征易于感知,但不能预测或决定能否有| |卓越表现。而处在水下部分的深层胜任特征,如动机等,决定着人们的| |行为及表现。Mcclelland特别强调对胜任特征的测量,即对成功人士与| |担任相似工作的一般人员相比所具有的突出品质的测量。美国明尼苏达| |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20多种胜任特征,如获| |取信息的技能、分析思考的技能、概念思考的技能、策略思考的技能、| |人际理解和判断的技能、帮助/服务定向的技能、对他人的影响技能、 | |对组织的知觉技能、建立和管理人际关系的技能、发展下属的技能、指| |挥技能、小组工作和协作技能、小组领导技能等等。这些胜任特征的提| |出,对于改进培训需求评价的内容结构设计具有重要的价值。 | |组织气氛的需求评价 | |人的称职行为不仅取决于价值观和能力,也取决于员工所处的组织气氛| |环境。员工对组织的看法和感觉的一致性程度对组织目标的实现具有重| |要作用。组织气氛代表了组织内部环境的一种较持久的特征,这些特征| |包括:成员的经验、可能影响成员行为的因素和可资利用的组织特性或| |属性。 | |George认为,组织气氛包括9个因素:结构,责任,奖酬,风险,情谊 | |,支持,绩效标准,冲突,归属程度。Mcclelland指出,组织的成就定| |向是揭示不同组织气氛的根本要素。其所在的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 |在多年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高/低绩效的组织在组织气氛上最具 | |差异的7种特征:规范的灵活性;灵活的环境背景;赋予的责任;绩效 | |标准;奖罚方式...
第一講:培?需求分析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管理工具分类
ISO认证课程讲义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规条例营销资料方案报告说明标准管理战略商业计划书市场分析战略经营策划方案培训讲义企业上市采购物流电子商务质量管理企业名录生产管理金融知识电子书客户管理企业文化报告论文项目管理财务资料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绩效考核资料面试招聘人才测评岗位管理职业规划KPI绩效指标劳资关系薪酬激励人力资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资表格薪资制度招聘面试表格岗位分析员工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入职指引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绩效管理方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绩效考核表格人力资源规划安全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管理办公总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代理连锁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广告策划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进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员工福利制度咨询诊断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办公室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培训绩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荐
- 1暗促-酒店玫瑰静悄悄地开 369
- 2终端陈列十五大原则 382
- 3专业广告运作模式 345
- 4****主营业务发展战略设计 375
- 5中小企业物流发展的对策 394
- 6主顾开拓 482
- 7主动推进的客户服务 343
- 8专业媒体策划与购买 372
- 9中远电视广告CF 417
下载排行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16695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6695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695
- 5员工守则 16695
- 6软件验收报告 16695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6695
- 9文件签收单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