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历史背景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第1讲历史背景
第一讲,历史时期粮食生产结构与效率特点 一.换一个角度看历史 二.主谷式农业类型 三、小型化生产规模 四、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 五、结构特征的初始原因推测 六.粮食生产效率结构和变动趋势 一、换一个角度看历史 工业化以前我国是农业社会,粮食生产在经济中具有支配地位。农业社会粮食生产的 结构和效率特征,对于说明新中国粮食制度和政策安排,理解当代粮食体制和政策的改 革演变过程,具有重要的认识启示作用。 传统农业社会是以金属材料的手工工具为主要生产手段,以种植、畜牧、饲养作为支 配性经济活动方式的社会经济形态。农业社会是从原始采集和狩猎经济进化而来的。工 业革命以前人类文明成就主要是在农业社会基础上孕育发生的。这些成就为工业革命提 供了知识、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人类几个主要文明发源地与农业革命发源地大体吻 合。我国农业社会大体发韧于夏商周三代,秦汉以后进入发达阶段,并在唐宋明清时代 进入高度成熟时期。 本讲以西欧国家前工业化时代的经济状态为比较参照系,对我国秦汉到明清农业社会 粮食生产和效率的结构性特点做粗略观察和探讨。 二、主谷式农业 概念 又称“跛足农业”、“单一种植”、“低层次平面垦植”等: (1)种植业生产与畜牧业关系上,种植业占绝对支配地位; (2)粮食生产和经济作物关系上,粮食占绝对支配地位。 (3)与西欧中世纪“谷草式农业”类型形成对照。 农业生产等于“种田种地” 《汉书·食货志》:“辟土殖谷曰农”, 《管子》:“行其田野,视其耕耘,计其农事,而饥饱之国可知也”, 该书的一个著名公式:“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兵疆,兵 疆者战胜,战胜者地广。”[1]因而,“彼守国者,守谷而已矣”[2]。吕不韦:“农攻粟”。 贾谊说:“一夫不耕,或受之饥”。晁错认为:“耕而食之”。二十世纪日常把农民称作“种 田人”。 收入结构和食物结构 基本农耕区城内,食物以谷物、蔬菜等种植业产品占绝对支配地位;肉类乳酷等畜产 品或不能为普通人经常食用、或不构成人们正常饮食来源。 “肉食者”、“鱼肉人民”、“酒池肉林”、“朱门酒肉臭”,都是揭露权势阶层剥削人民和生 活奢侈的代用词语。孟子说:“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日常语 汇中“进餐”和“吃饭”是同义语。 西欧的比较背景 古罗马时代动物生产地位重要性就不在作物种植业之下。中世纪西欧继承了谷草式农 业生产结构特点。经济史家指出,西欧中世纪农业把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起来的传统, 是西方在技术和文明上区别于远东的最重要基础。 除大片永久性草地,实行三圃制和二圃制耕作法,“收获后田地及闲田都变成全村牲 口的公共牧场”。畜产品是基本食物来源之一。每年年底,人们要宰杀一批牲畜,处理、 贮藏畜肉作为冬天食物。一般劳动群众也能经常获得肉食。据经济史家估计,一个有20 英亩耕的自由佃农,全家每年食肉800磅。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描写了一位贫穷寡妇 饮食结构:“她不喝酒,桌上的食物无非是黑白两色,牛奶和粗面包是不会缺乏的,还有 烤腌肉以及不时一两个鸡蛋”。 主谷式农业结构与动物生产 在基本农耕区也广泛存在动物生产。然而,在动物生产与种植业生产的关系上,前者 总量规模远远小于后者;并且规模较小的动物生产在经济内容上也较为紧密地和作物生 产结合在一起,牛马之属主要是用作耕作、运输及其它用途的役畜。如汉代龚遂当渤海 太守时,劝导人们“卖剑买牛,卖刀买犊”,从事农业生产,完全把牛看作生产资料。 三、小型化生产规模 与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家庭农场经营上万亩耕地相比,各国传统普遍是小型化 的。这里的“小型化”,其着眼点不在于刻画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经营规模不同,而是说 明我国传统农业时代一般农户土地经营规模明显小于中世纪西欧,从而由人地比例关系 方面揭示中国和西欧传统农业生产力结构方式的比较差异。 若干朝代土地生产规模变化情况(万、亩) | |农户数 |指数 |耕地数 |指数 |户均耕地 |指数 | |汉(前206-220 |1100 |100 |57076 |100 |51.9 |100 | |) | | | | | | | |唐(618-907) |1440 |131 |62600 |110 |43.5 |84 | |宋(960-1279)|1879 |171 |63000 |110 |33.5 |65 | |明(1368-1644 |2738 |249 |78400 |137 |28.6 |55 | |) | | | | | | | |清(1616-1911 |7442 |677 |110000 |193 |14.8 |29 | |) | | | | | | | 中外学者普遍认为,西欧中世纪农民土地生产规模一般至少总在百亩以上,多则达到 好几百亩。就是说,在正常条件下,西欧中世纪农户经营耕地面积比中国农民高出若干 倍。这一数量水平差异,集中提示了中国传统农业生产规模小型化的特点。 四、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 农业技术体系是农业生产各个环节操作方式(即广义耕作方式)的总和。精耕细作是 中国传统农业技术体系的内核;与此相比较。西欧相同历史阶段的农业生产则遵循粗放 式技术路线发展。 精耕细作原则体现在农业生产整体中的选种、耕地、施肥、中耕、灌溉、农作制等各 个方面,概括了农业技术体系的基本特征。这里仅对施肥、耕作制做简单比较。 施肥技术 肥料供给作物生产发育所必需的养分。中世纪西欧采用休闲的消极方式式恢复地力。 10- 11世纪,西欧个别“比较先进的庄园里开始采用肥料”,但直至中世纪鼎盛时期,农业施 肥仍未普遍推广。 我国农业施肥历史悠久,技术发达。荀子认为:“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可 见战国时施肥已普遍化,当时肥料主要包括人畜粪﹑蚕矢、泥肥和草肥等。西汉《泛胜之 书》依据施肥方式不同。把肥料划分为基肥、种肥和追肥等类别。魏晋南北朝时,由以前 利用野生绿肥,转变为广泛栽培绿肥。《齐民要术》记载的当作绿肥栽培的作物已有绿豆 、小豆、胡麻等等。据统计,宋、元时肥料种类达60多种,明、清时增加到100种以上。 施肥技术上,宋、元农书一再强调“用肥得理”,“用粪犹用药”,针对不同的土壤、作 物,选择、精施相应的肥料。在发达施肥技术基础上,我国古代农学家很早就提出“地力 常新论”的命题,和西方“地力衰减论”形成鲜明对照。 农作制 西欧中世纪农作制基本形式是三田制和二田制。早期流行原始的火耕抛荒耕作法,后 来才逐步在二田制和抛荒制基础上发展起三田制。三田制已是西欧中世纪农业技术的最 重要的进步之一。 我国传统农业社会主导耕作制形态是连作制和复种制。诸子著作留下了当时农业生产 “一年两收”和“四年五熟”的记载;《泛胜之书》记载关中地区已实行谷子和冬麦轮作复种 。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作制一大进步,是江南地区改变“伐木而树谷,燔菜而播粟,火耕而 水耨”的原始农业生产方式,开发较早地区已出现双季稻。明清时代,南方发展了以水稻 为中心、以水旱轮作为基础的一年二熟制和三熟制;北方发展了粮棉作物轮作的二年三 熟制和一年二熟制。 我国传统农业复种指数远远高于西欧,反映了我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技术路线的特点 。 五、结构特点初始原因的推测 为什么有上述比较特点?一种解释是中国人口太多,所以要小规模,把人口作为外生 变量有一定道理。还有双向因果关系分析解释:小规模经营要求劳动密集投入,精耕细 作又制约了经营规模扩大。 还可以从高气候变率比较特点来探讨这一问题。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 的统一,不同气候类型构成部分自然要素资源的配置方式。高气候变率下,要达到资源 优化配置,必须适应自然生产要素配置过程的特殊规律,选择适当的生产方式和技术类 型。中国和西欧农业生态环境一个重要特点,是中国降水变率较高: 高降水变率的影响 高气候变率背景下,畜牧业难以和种植业同步发展的关键原因。在于传统农业时代的 社会经济力量,不能在效益优化前提下,解决饲草供给的波动性与牧畜对草食需求平稳 性的矛盾。 畜牧业包含了植物(牧草)生产和动物(牧畜)生产两大物质———能量转换流程。发 展畜牧业,客观要求两个流程之间建立稳定平衡的供求关系。植物生产流程直接受气候 等环境条件制约。气候变率越大,牧草时季生长供给量的波动幅度也越大;然而,在动 物生产环节,牲畜对牧草需求的变动性则受动物生长规律支配:牧草供给丰裕之际,不 可能持续超量进食在体内储存能量,牧草短缺时,则会掉膘、生病直至饥乏而死。因而 ,在气候高变率环境下,饲草生长供给的剧烈波动与牲畜对牧草的需求规则存在尖锐矛 盾。即便考虑人工贮草的调节作用,在中国这样气候高变率地区广泛发展畜牧业,必然 伴生着稀缺资源的很大浪费。 高气候变率则使某些种植业获得优势。首先,与牲畜相比,农作物生产周期较短。我 国南方水稻生长期短的不到100天,长的不过200天,可能通过选择适宜的农作物品种和 耕作制度。使作物生长期避开由于气候高变率造成某些要素极度短缺“瓶颈”阶段。 其次,农作物在生长的不同阶段。其光合作用吸收、转化物质、能量的强度和数量不 大相同,如小麦越冬季节对水分需求量很小。开花、成熟期则需大量水分。因而,人们 同样可以通过技术性选择,使自然要素资源供、求两方面变动节奏形成某种配合关系。 如夏季集中降雨对水稻生长有利。 再次,农作物对某些生长要素短缺状态的反应方式或抗逆能力不同。某些农作物能在 一定时间内采用停止生长、进入休眠状态的方式(如小麦冬眠、小米耐旱等)摆脱生长 要素短缺的困境,这也是一般牲畜所不能相比的。 由此可见,在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带来“饲料革命”以前,中国东部广大农耕区发展畜 牧业受到气候变率背景的致命制约。从这个角度分析,中国传统农业“主谷式”结构特征 具有合理性背景。 规模小型化特征同样可以从高气候变率方面得到说明。北魏贾思勰说过:“凡人家营 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里,“量己力”、定规模,是符合现代经济学原 理的。因为,传统农业时代农户经营规模取决于两方面基本因素:劳动等要素投入能力 ,特定面积耕地在农忙季节对投入要素的持续需求量。高气候变率影响经营规模,主要 因为它直接规定了单位面积耕地农忙季节对劳动需求的较大强度和密度,从而在其它经 济条件类同情况下导致农户合理经营规模的收缩。 首先,高气候变率下,完成同类操作内容的农忙季节持续时间缩短,从而使忙季劳动 需求强度增加。如我国冬小麦适宜播期在秋分前后,约15——20天上下;春小麦适宜播期 在春分前后,不到25天。提早或推迟都会带来减产损失。西欧中世纪主要春播作物如燕 麦、裸麦、大麦等,适宜播期较长。大约包括2——3月的两个月时间。我国收获季节时程 更为紧迫,冬小麦正常收获期限只有十多天,所以古人说“收获如寇盗之至”,必须火速 从事,西欧中世纪秋收季节比较忙,但8到9月都是秋收季节,明显长于中国。 其次,由于气候变率类型不同,农忙季节某些同类耕作环节需要劳动量显著不同。在 气候高变率背景下,耕整土地操作环节不仅要松动土壤,而且兼有抢墒蓄水职能,从而 增大了劳动需求量。从农史上看,耕整土地的抢墒蓄水职能主要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第 一,雨季头场透雨之后,趁墒情适中时深播土地,截纳伏天雨水;雨季过后耙平地面以 减少水分蒸发,改变上年植物利用和长期蒸发形成的土壤水分严重亏缺状况,恢复耕地 深水层。第二,采用犁头细窄的耕具进行细耕,增加犁具通过土层切割毛细次数,抑制 促使土壤水分蒸发的毛细管作用。第三,耕后耙劳,进一步破坏毛细管作用,并使耕地 表层平整,松润细实。减少因土壤大面积暴露和干旱风直接吹刮而发生的水分大量蒸发 。显然,无论深耕蓄水、细耕耙劳收墒,都要明显增大单位面积土地劳动投入量和忙季 劳动需求强度。 由于生态环境的特点,中国农忙季节劳动需求强度较高,土地经营规模相应缩小是合 规律现象。因而,从傅玄倡导“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到陈[pic]强调“多虚不 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直至《沈氏农书》告诫“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历史 上农学家一直以“宁可少好,不可多恶”作为治家营田的基本原则。 六、效率比较特点 农业生产效率指农业生产过程投入要素和产出成果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传统农业条 件下,土地和劳动是最基本投入要素,因而,土地生产率(单位耕地面积年产量)和劳 动生产率(单位劳动力年产量)是我们考察传统农业生产效率的两项最主要指标。...
第1讲历史背景
第一讲,历史时期粮食生产结构与效率特点 一.换一个角度看历史 二.主谷式农业类型 三、小型化生产规模 四、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 五、结构特征的初始原因推测 六.粮食生产效率结构和变动趋势 一、换一个角度看历史 工业化以前我国是农业社会,粮食生产在经济中具有支配地位。农业社会粮食生产的 结构和效率特征,对于说明新中国粮食制度和政策安排,理解当代粮食体制和政策的改 革演变过程,具有重要的认识启示作用。 传统农业社会是以金属材料的手工工具为主要生产手段,以种植、畜牧、饲养作为支 配性经济活动方式的社会经济形态。农业社会是从原始采集和狩猎经济进化而来的。工 业革命以前人类文明成就主要是在农业社会基础上孕育发生的。这些成就为工业革命提 供了知识、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人类几个主要文明发源地与农业革命发源地大体吻 合。我国农业社会大体发韧于夏商周三代,秦汉以后进入发达阶段,并在唐宋明清时代 进入高度成熟时期。 本讲以西欧国家前工业化时代的经济状态为比较参照系,对我国秦汉到明清农业社会 粮食生产和效率的结构性特点做粗略观察和探讨。 二、主谷式农业 概念 又称“跛足农业”、“单一种植”、“低层次平面垦植”等: (1)种植业生产与畜牧业关系上,种植业占绝对支配地位; (2)粮食生产和经济作物关系上,粮食占绝对支配地位。 (3)与西欧中世纪“谷草式农业”类型形成对照。 农业生产等于“种田种地” 《汉书·食货志》:“辟土殖谷曰农”, 《管子》:“行其田野,视其耕耘,计其农事,而饥饱之国可知也”, 该书的一个著名公式:“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兵疆,兵 疆者战胜,战胜者地广。”[1]因而,“彼守国者,守谷而已矣”[2]。吕不韦:“农攻粟”。 贾谊说:“一夫不耕,或受之饥”。晁错认为:“耕而食之”。二十世纪日常把农民称作“种 田人”。 收入结构和食物结构 基本农耕区城内,食物以谷物、蔬菜等种植业产品占绝对支配地位;肉类乳酷等畜产 品或不能为普通人经常食用、或不构成人们正常饮食来源。 “肉食者”、“鱼肉人民”、“酒池肉林”、“朱门酒肉臭”,都是揭露权势阶层剥削人民和生 活奢侈的代用词语。孟子说:“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日常语 汇中“进餐”和“吃饭”是同义语。 西欧的比较背景 古罗马时代动物生产地位重要性就不在作物种植业之下。中世纪西欧继承了谷草式农 业生产结构特点。经济史家指出,西欧中世纪农业把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起来的传统, 是西方在技术和文明上区别于远东的最重要基础。 除大片永久性草地,实行三圃制和二圃制耕作法,“收获后田地及闲田都变成全村牲 口的公共牧场”。畜产品是基本食物来源之一。每年年底,人们要宰杀一批牲畜,处理、 贮藏畜肉作为冬天食物。一般劳动群众也能经常获得肉食。据经济史家估计,一个有20 英亩耕的自由佃农,全家每年食肉800磅。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描写了一位贫穷寡妇 饮食结构:“她不喝酒,桌上的食物无非是黑白两色,牛奶和粗面包是不会缺乏的,还有 烤腌肉以及不时一两个鸡蛋”。 主谷式农业结构与动物生产 在基本农耕区也广泛存在动物生产。然而,在动物生产与种植业生产的关系上,前者 总量规模远远小于后者;并且规模较小的动物生产在经济内容上也较为紧密地和作物生 产结合在一起,牛马之属主要是用作耕作、运输及其它用途的役畜。如汉代龚遂当渤海 太守时,劝导人们“卖剑买牛,卖刀买犊”,从事农业生产,完全把牛看作生产资料。 三、小型化生产规模 与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家庭农场经营上万亩耕地相比,各国传统普遍是小型化 的。这里的“小型化”,其着眼点不在于刻画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经营规模不同,而是说 明我国传统农业时代一般农户土地经营规模明显小于中世纪西欧,从而由人地比例关系 方面揭示中国和西欧传统农业生产力结构方式的比较差异。 若干朝代土地生产规模变化情况(万、亩) | |农户数 |指数 |耕地数 |指数 |户均耕地 |指数 | |汉(前206-220 |1100 |100 |57076 |100 |51.9 |100 | |) | | | | | | | |唐(618-907) |1440 |131 |62600 |110 |43.5 |84 | |宋(960-1279)|1879 |171 |63000 |110 |33.5 |65 | |明(1368-1644 |2738 |249 |78400 |137 |28.6 |55 | |) | | | | | | | |清(1616-1911 |7442 |677 |110000 |193 |14.8 |29 | |) | | | | | | | 中外学者普遍认为,西欧中世纪农民土地生产规模一般至少总在百亩以上,多则达到 好几百亩。就是说,在正常条件下,西欧中世纪农户经营耕地面积比中国农民高出若干 倍。这一数量水平差异,集中提示了中国传统农业生产规模小型化的特点。 四、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 农业技术体系是农业生产各个环节操作方式(即广义耕作方式)的总和。精耕细作是 中国传统农业技术体系的内核;与此相比较。西欧相同历史阶段的农业生产则遵循粗放 式技术路线发展。 精耕细作原则体现在农业生产整体中的选种、耕地、施肥、中耕、灌溉、农作制等各 个方面,概括了农业技术体系的基本特征。这里仅对施肥、耕作制做简单比较。 施肥技术 肥料供给作物生产发育所必需的养分。中世纪西欧采用休闲的消极方式式恢复地力。 10- 11世纪,西欧个别“比较先进的庄园里开始采用肥料”,但直至中世纪鼎盛时期,农业施 肥仍未普遍推广。 我国农业施肥历史悠久,技术发达。荀子认为:“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可 见战国时施肥已普遍化,当时肥料主要包括人畜粪﹑蚕矢、泥肥和草肥等。西汉《泛胜之 书》依据施肥方式不同。把肥料划分为基肥、种肥和追肥等类别。魏晋南北朝时,由以前 利用野生绿肥,转变为广泛栽培绿肥。《齐民要术》记载的当作绿肥栽培的作物已有绿豆 、小豆、胡麻等等。据统计,宋、元时肥料种类达60多种,明、清时增加到100种以上。 施肥技术上,宋、元农书一再强调“用肥得理”,“用粪犹用药”,针对不同的土壤、作 物,选择、精施相应的肥料。在发达施肥技术基础上,我国古代农学家很早就提出“地力 常新论”的命题,和西方“地力衰减论”形成鲜明对照。 农作制 西欧中世纪农作制基本形式是三田制和二田制。早期流行原始的火耕抛荒耕作法,后 来才逐步在二田制和抛荒制基础上发展起三田制。三田制已是西欧中世纪农业技术的最 重要的进步之一。 我国传统农业社会主导耕作制形态是连作制和复种制。诸子著作留下了当时农业生产 “一年两收”和“四年五熟”的记载;《泛胜之书》记载关中地区已实行谷子和冬麦轮作复种 。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作制一大进步,是江南地区改变“伐木而树谷,燔菜而播粟,火耕而 水耨”的原始农业生产方式,开发较早地区已出现双季稻。明清时代,南方发展了以水稻 为中心、以水旱轮作为基础的一年二熟制和三熟制;北方发展了粮棉作物轮作的二年三 熟制和一年二熟制。 我国传统农业复种指数远远高于西欧,反映了我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技术路线的特点 。 五、结构特点初始原因的推测 为什么有上述比较特点?一种解释是中国人口太多,所以要小规模,把人口作为外生 变量有一定道理。还有双向因果关系分析解释:小规模经营要求劳动密集投入,精耕细 作又制约了经营规模扩大。 还可以从高气候变率比较特点来探讨这一问题。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 的统一,不同气候类型构成部分自然要素资源的配置方式。高气候变率下,要达到资源 优化配置,必须适应自然生产要素配置过程的特殊规律,选择适当的生产方式和技术类 型。中国和西欧农业生态环境一个重要特点,是中国降水变率较高: 高降水变率的影响 高气候变率背景下,畜牧业难以和种植业同步发展的关键原因。在于传统农业时代的 社会经济力量,不能在效益优化前提下,解决饲草供给的波动性与牧畜对草食需求平稳 性的矛盾。 畜牧业包含了植物(牧草)生产和动物(牧畜)生产两大物质———能量转换流程。发 展畜牧业,客观要求两个流程之间建立稳定平衡的供求关系。植物生产流程直接受气候 等环境条件制约。气候变率越大,牧草时季生长供给量的波动幅度也越大;然而,在动 物生产环节,牲畜对牧草需求的变动性则受动物生长规律支配:牧草供给丰裕之际,不 可能持续超量进食在体内储存能量,牧草短缺时,则会掉膘、生病直至饥乏而死。因而 ,在气候高变率环境下,饲草生长供给的剧烈波动与牲畜对牧草的需求规则存在尖锐矛 盾。即便考虑人工贮草的调节作用,在中国这样气候高变率地区广泛发展畜牧业,必然 伴生着稀缺资源的很大浪费。 高气候变率则使某些种植业获得优势。首先,与牲畜相比,农作物生产周期较短。我 国南方水稻生长期短的不到100天,长的不过200天,可能通过选择适宜的农作物品种和 耕作制度。使作物生长期避开由于气候高变率造成某些要素极度短缺“瓶颈”阶段。 其次,农作物在生长的不同阶段。其光合作用吸收、转化物质、能量的强度和数量不 大相同,如小麦越冬季节对水分需求量很小。开花、成熟期则需大量水分。因而,人们 同样可以通过技术性选择,使自然要素资源供、求两方面变动节奏形成某种配合关系。 如夏季集中降雨对水稻生长有利。 再次,农作物对某些生长要素短缺状态的反应方式或抗逆能力不同。某些农作物能在 一定时间内采用停止生长、进入休眠状态的方式(如小麦冬眠、小米耐旱等)摆脱生长 要素短缺的困境,这也是一般牲畜所不能相比的。 由此可见,在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带来“饲料革命”以前,中国东部广大农耕区发展畜 牧业受到气候变率背景的致命制约。从这个角度分析,中国传统农业“主谷式”结构特征 具有合理性背景。 规模小型化特征同样可以从高气候变率方面得到说明。北魏贾思勰说过:“凡人家营 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里,“量己力”、定规模,是符合现代经济学原 理的。因为,传统农业时代农户经营规模取决于两方面基本因素:劳动等要素投入能力 ,特定面积耕地在农忙季节对投入要素的持续需求量。高气候变率影响经营规模,主要 因为它直接规定了单位面积耕地农忙季节对劳动需求的较大强度和密度,从而在其它经 济条件类同情况下导致农户合理经营规模的收缩。 首先,高气候变率下,完成同类操作内容的农忙季节持续时间缩短,从而使忙季劳动 需求强度增加。如我国冬小麦适宜播期在秋分前后,约15——20天上下;春小麦适宜播期 在春分前后,不到25天。提早或推迟都会带来减产损失。西欧中世纪主要春播作物如燕 麦、裸麦、大麦等,适宜播期较长。大约包括2——3月的两个月时间。我国收获季节时程 更为紧迫,冬小麦正常收获期限只有十多天,所以古人说“收获如寇盗之至”,必须火速 从事,西欧中世纪秋收季节比较忙,但8到9月都是秋收季节,明显长于中国。 其次,由于气候变率类型不同,农忙季节某些同类耕作环节需要劳动量显著不同。在 气候高变率背景下,耕整土地操作环节不仅要松动土壤,而且兼有抢墒蓄水职能,从而 增大了劳动需求量。从农史上看,耕整土地的抢墒蓄水职能主要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第 一,雨季头场透雨之后,趁墒情适中时深播土地,截纳伏天雨水;雨季过后耙平地面以 减少水分蒸发,改变上年植物利用和长期蒸发形成的土壤水分严重亏缺状况,恢复耕地 深水层。第二,采用犁头细窄的耕具进行细耕,增加犁具通过土层切割毛细次数,抑制 促使土壤水分蒸发的毛细管作用。第三,耕后耙劳,进一步破坏毛细管作用,并使耕地 表层平整,松润细实。减少因土壤大面积暴露和干旱风直接吹刮而发生的水分大量蒸发 。显然,无论深耕蓄水、细耕耙劳收墒,都要明显增大单位面积土地劳动投入量和忙季 劳动需求强度。 由于生态环境的特点,中国农忙季节劳动需求强度较高,土地经营规模相应缩小是合 规律现象。因而,从傅玄倡导“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到陈[pic]强调“多虚不 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直至《沈氏农书》告诫“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历史 上农学家一直以“宁可少好,不可多恶”作为治家营田的基本原则。 六、效率比较特点 农业生产效率指农业生产过程投入要素和产出成果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传统农业条 件下,土地和劳动是最基本投入要素,因而,土地生产率(单位耕地面积年产量)和劳 动生产率(单位劳动力年产量)是我们考察传统农业生产效率的两项最主要指标。...
第1讲历史背景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管理工具分类
ISO认证课程讲义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规条例营销资料方案报告说明标准管理战略商业计划书市场分析战略经营策划方案培训讲义企业上市采购物流电子商务质量管理企业名录生产管理金融知识电子书客户管理企业文化报告论文项目管理财务资料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绩效考核资料面试招聘人才测评岗位管理职业规划KPI绩效指标劳资关系薪酬激励人力资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资表格薪资制度招聘面试表格岗位分析员工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入职指引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绩效管理方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绩效考核表格人力资源规划安全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管理办公总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代理连锁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广告策划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进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员工福利制度咨询诊断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办公室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培训绩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荐
- 1暗促-酒店玫瑰静悄悄地开 369
- 2终端陈列十五大原则 381
- 3专业广告运作模式 343
- 4****主营业务发展战略设计 375
- 5中小企业物流发展的对策 394
- 6主顾开拓 482
- 7主动推进的客户服务 342
- 8专业媒体策划与购买 372
- 9中远电视广告CF 417
下载排行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16695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6695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695
- 5员工守则 16695
- 6软件验收报告 16695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6695
- 9文件签收单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