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仓酒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北大仓酒
北大仓酒--财神跟着走 在品类市场成长中,最好的朋友往往长得很像最大的敌人;而在联营品牌的问题上,最 大的敌人却往往长得很像最好的朋友。 2002年初春的一天,北京照例刮起了沙尘暴 中午,窗外是铺天盖地的黄色灰尘,我们关起门,围坐在会议桌前开策略讨论会。这种 特殊的气候现象总是能够让我们想起恐龙灭绝的那个神秘时代,觉得这是对自以为创造 了文明的灵长类动物的绝好讽刺。 门突然被推开,一阵狂风夹杂着土腥味儿扑面而来,三个面色焦急的人站在了我们面前 。“你们找谁?”我们同事起身问到。中间的那人上前一步反问道: “叶茂中呢?”同事指了指右边: “叶总的办公室在那边。”三个人随即又消失在漫天黄沙之中。 说话的人正是赵本山——他除了为午间疲倦的策略会带来了浓郁的徐克派新武侠色彩之外 ,还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在遥远北疆用纯粮酿酒的故事——北大仓。赵本山不仅是北大仓品 牌的代言人,还是这个有着丰富历史沉淀的东北企业的副董事长。 北大仓,由始建于1914年的老酒坊“聚涌源”发展而来,解放后更名“北大仓”。1962年周 总理品尝后赞誉说: “确有茅台风味,很有发展前途”,极大地激励了当时还在开垦“北大荒”的东北人,数十 年来,他们凭着东北人的质朴与执著,坚持着这种纯粮酿造的淡黄色浓郁酱香型白酒, 经过了三年灾害、十年动乱,直到今天的改革开放。作为东北三省的地方名酒,北大仓 在1997年以前基本保持在3000万左右的年销售额,1998、1999的年销售额攀升到1.4亿左 右,产品也从东北三省卖到了全国25个省市,2000年开始大幅回落,直到现在的5800万 。 可是谁也没想到,就是在对北大仓进行整合营销传播策划的2002年下半年,我们带着一 系列的偶然和必然,有幸直面了当前国内白酒大市场品类发展规律的重要经济课题,并 且作出了客观的、卓有实效的回答。 明明白白北大仓 如果战斗打响的时候,你还没有站在你的主战场上,那么,你胜利的机会不是不大,而 是没有。 2002年5月,在齐齐哈尔、哈尔滨、沈阳到北京一线,北大仓的历史与现状向我们一点一 滴铺陈开来。 在营销诊断访谈、市场实地走访中,项目小组对北大仓的“周身百骸”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和记录,不敢遗漏任何细节。此时我们面前的所有材料都一样重要,没有轻重之分。 很快我们发现,在北大仓长达100多种子品牌的品种线上,半数以上是经销商的买断品牌 。我们将北大仓所有的子品牌和品种的市场价位绘成点状图,立即出现了一个令我们吃 惊的现象: 在20~140元之间竟然是空白。 我们经常遇见某种品牌的价位过于集中在一个档位上,但是这种价位集中在两端而中部 空虚、品牌整体价位分布呈哑铃状的情况却很少见。 20~140元,正是白酒最具价值的主流消费价位。丧失这个价位,也就丧失了对绝大部分 酒楼和商超终端的吸引力,而没有这些终端的拉动,大流通批发通路则会逐渐萎缩,竞 争对手乘虚而入,品牌的上限下限被迫只能继续扩张—是谁在这个兵家必争之地,把北大 仓的品种线撕开这么大的一个缺口? 北大仓的价格能够支持到140元以上,说明其品牌价值的潜力还是相当大的。而在20~1 40元的防线上失守,又显示出在具体进攻或防御时可能出现过一系列的操作失误——看起 来,北大仓就像是一名迷失了自己主战场的战士,想赢,先得设法参加到真正的战斗中 去。 联营品牌谈是非 在品类市场成长中,最好的朋友往往长得很像最大的敌人;而在联营品牌的问题上,最 大的敌人却往往长得很像最好的朋友。 原来,在1998、1999年销量一路攀升时,北大仓曾经广泛建立联营厂,同时随着全国各 地经销商的迅速成长,也逐步放松了对经销商买断品牌经营的要求和限制,导致一时间 各种自行操作的联营品牌蜂拥而出。 总结起来,联营品牌操作的思路和做法大致分为三种: (1)沿着北大仓本厂产品原来的定价一路走低,进入北大仓通路,形成价格分流。这种 做法投入小风险小,因而被广泛使用。大量这样的联营品牌在市场上形成价格的向下拉 力,此时,北大仓定价较高的新品种越来越难以进入通路形成气候,于是价格带也随之 逐步下行。目前北大仓有大量的品种集中在20元以下,就是属于这种情况。 (2)一些更聪明的人,看到了北大仓品牌的潜在价值,力图冲击品牌所能承受的高限, 以较大销售投入的方法获得高额快速的回报。这种做法虽然风险较大,但是一旦成功, 即可短期回收投资并且在一段时间内获得较高利润。这种做法的基础,是买断方具有明 显先进的操作水平,并且希望通过快速、直接的操作获得北大仓品牌价值金字塔的塔尖 部分,因此,他们一般只买断经营一个高端系列,而不去介入其他价格端位。 (3)更为有魄力的人,则会考虑以北大仓的品牌基础为依托,独立成为完整的系列品种 ,全线塑造新的子品牌,逐步将原来依托的品牌转化成背书品牌。现在大家熟悉的金六 福、浏阳河,就是沿着这种操作思路从五粮液中发展出来的。 北大仓的众多联营品牌都属于前两种。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出,前两种做法不把品牌价值 的长远建设作为自身的任务,而更注重对原有品牌潜质的挖掘。这种缺乏统一规划的联 营品种在不断透支品牌的资源、不断冲击价格的上下限,造成了北大仓品牌在市场上的 价位高低落差很大,价格的张力超负荷,中间出现了价位巨大的断层。 于是北大仓自身的品牌建设变得越来越复杂,品种线长达数百种,很多子品牌或品种连 北大仓自己的人都分不清楚,品牌概念在这种混战中变得越来越模糊,主打品种逐渐消 失,系列的概念被淹没,“北大仓”三个遒劲的大字越来越显得苍白乏力,散乱的品种终 于溃不成军。 品牌概念“反定位” 一位朋友曾经风趣地说:“每次照镜子我都会很吃惊,因为在我自己的意识中,我一直深 深认为自己长得应该很像史泰龙。”——小心倾听,别人眼里你是谁,你才真正是谁。 50天后,大规模量化研究(市场调查)的初步结果出来了。 令我们吃惊的情况又出现了: 北大仓品牌的认知率高达85%以上,而随机抽样显示出的购买经验竟然接近70%——这样的 统计数字,应该出现在年销售额几个亿的品牌上,而不是已经连续大幅衰退了两年的北 大仓。 这样高的品牌认知和购买经验,与低销售额的矛盾,在向我们暗示着什么?——最可能情 况是:北大仓在非主流消费状态下长期存在。 □ 例如“如果我一年喝20瓶酒,其中有1瓶是北大仓。”“我平均一年半购买一瓶北大仓。”“我 用北大仓袋酒泡药酒。”…… 但是,这并不是最后答案。北大仓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情况呢? 解铃还需系铃人,我们继续在市场调查的结果中寻找,事实真相终于一步步展示在了我 们面前。 认为北大仓适合平时在家里饮用的人,是认为其适合商务应酬的24倍,是认为其适合同 事聚会的12倍,是认为适合在酒楼饮用的9.6倍…… 在对“北大仓”品牌联想的调查中,表面上看大多数元素都是正面的,但是以大比分排名 第一的元素“庄稼、粮仓、五谷丰登”却引起了我们的特别注意…… "北大仓"并不是一个新牌子,这个名字混合着许多杂乱的信息,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了 种种痕迹。调查数据显示,"北大仓"品牌内涵不仅非常模糊,而且遭遇了消费者的反定 位:从一方面看,"庄稼、粮仓、五谷丰登"是“北大仓”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突出特征 ,其他品牌例如"老龙口"或者"北大荒",都只能"望仓兴叹"。 但是,从目前的局势看,"庄稼、粮仓、五谷丰登"不正是一股扑面而来的"庄稼味"吗? 它不正是“北大仓”被有意无意排除在许多关键消费场合之外的重要原因之一吗?于是, 消费者越来越觉得北大仓就是“家用酒”,逐步将"北大仓"从逢年过节送礼、酒楼、同事 聚会、商务应酬等最起量或最能够带动销量的主流消费状态中清除出去,将其反定位在 "家用酒"的台阶上,使北大仓长期存在于非主流消费状态之下。这一点,恰好与其"20~ 140元价位放空"的现象不谋而合。 找到自己的“舰队” 如果告诉你,一个牌子其实做不成什么大事,你信么?事实上,很多品牌都在有意无意 地做同样的事,相互竞争又相互扶植,构成一支品牌“舰队”,才做成了一件件惊天动地 的大事——只是局外人看起来就像是某一个牌子的作为而已。 有一个细节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北大仓为什么会在1998、1999年突然崛起? 我们认为成功与失败至少在一点上是一致的:就是它们背后隐藏着的经济规律、经济原 理,都是同等的重要,同等的有价值。因此,在我们眼里,不明所以的成功,与莫名其 妙的失败一样,都是极其值得研究的,是不可忽视的,都可能成为大策略的突破口。 北大仓在1998、1999年突如其来的崛起,令我们百思不得其解。 在营销诊断信息采集工作中,几乎所有的人都会顺便提到那个令北大仓人没齿难忘的年 头:1998年的一个早晨,电话铃响起,于是订单开始从四面八方涌现,如雪片般飞向北 大仓……每一个北大仓人都是这么平静地陈述着这场毫无征兆的飓风. 对于一个正常发展的企业来说,年销量翻番已经是奇迹,而1998、1999年度北大仓竟然 出现年销量突增近5倍的现象! 我们从1995~1998年间没有找到北大仓对市场做出任何变革的动作,似乎他们与5倍销量 之间的直接接触就是及时伸手接了电话。□ 这股强大的市场拉力究竟来自哪里?我们开始回到1998年以前,对全国白酒市场整体状 况进行研究,苦苦寻找市场背后的“翻云覆雨手”。 最初的突破口出现在1997年关于“秦池事件”最普通不过的一则报道里 : “......随着山东一批名酒名企业的产生,山东已经形成了一个名牌群体效应......彼此 间既有着良性互动,又有着非良性互动。一些酒厂厂长反映,一些媒介对3.2亿夺标的报 道,已经给消费者留下这样的印象:山东酒,买四川,卖全国。仿佛山东酒厂自身都没 有酒生产基地......另外,还给人们留下这样的暗示:山东的酒是用广告推出来的,而 广告费又转嫁给了消费者,因此山东酒物没有所值。这些都对山东酒业拓展市场造成了 障碍......” 注意这一句“……3.2亿夺标……给消费者留下这样的印象: 山东酒,买四川,卖全国……”,仔细琢磨,逻辑上很有些不对头: “3.2亿夺标”本来纯粹是秦池一个品牌的事件,充其量毁掉一个牌子,但是在广大人民群 众“雪亮”的眼睛里,竟然身不由己地由“秦池事件”演变为“鲁酒事件”,把包括“孔府家” 在内的“山东酒品牌群体”几十个成熟品牌在一夜之间全部拉下了水。 再回头看一组关于孔府家广告投放额度的老数据—— “1996年部分山东酒品牌的广告投放量统计 : 孔府家8903万元、扳倒井6900万元、秦池6666万元、景芝景阳春2000万元……”。可见,在 1993~1997年的山东酒各品牌总的广告投放额度中,孔府家在其中占有的比重远没有我 们想象的那么大。这再次说明,研究1993以后的全国总体白酒市场状况,应该以“品牌群 体”为主体,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以“孔府家”之类的单个品牌为主体。 当我们最终找到“秦池事件”、“孔府家现象”以及后来的“山西假酒案”在全国白酒市场发 展进程中的准确位置,并且把它们嵌进去的时候,就好像是忽然触动了某个机关,一幅 近在眼前而我们却从未真正看清过的十年白酒市场画卷,缓缓展现在我们面前。 让我们从头看起。 首先,白酒行业以1993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1993年之前,由传统国酒和各个地方酒组 成,地方酒的流通范围一般以省为界。 20世纪90年代初,"以商业手法创造速成的非传统全国品牌"的条件已经成熟。1993年孔 府家借助低度酒的卖点和孔府文化平台,第一个扛起大旗走上中央台。孔府文化的山东 地域特征,吸引众多山东白酒品牌一呼百应跟进投入,集聚巨额资金共同强化"鲁酒"的 概念和特征。1993~1997年的鲁酒阵营先后出现了数十个品牌:孔府家、孔府宴、喜临 门、齐民思、扳倒井、金贵、景芝景阳春、秦池、泰山、兰陵古酿…… 孔府家由此开创了大“白酒”品类市场下的第一个次品类市场 : "山东酒(鲁酒)",吸引众多鲁酒品牌随之跟进,使鲁酒品类市场一统天下,并由此成 为这个品类的领头羊,孔府家也成为最大份额的占有者。此后,市场自然开始了以区域 界定次品类的方法,川酒、湘酒、贵酒等陆续登上历史舞台。 1997年 "秦池事件"爆发。当时的鲁酒品牌群体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手段,将事件牢牢控制在“秦池 ”范围之内,于是"秦池事件"促使“鲁酒”这个成熟品类快速进入衰退期,从而演变为"鲁 酒事件"(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曾经将在这种市场现象形象地称为“反螺旋循环” )。于是,在鲁酒一统天下的第5个年头,数十个鲁酒品牌几乎在一夜之间全军覆没。 由于鲁酒崩盘来得太快,市场的领导品类暂时放空,导致了市场短期的“供不应求”。同 时,市场机制开始自然挑选新的领导品类候选人。 现在看来,“东...
北大仓酒
北大仓酒--财神跟着走 在品类市场成长中,最好的朋友往往长得很像最大的敌人;而在联营品牌的问题上,最 大的敌人却往往长得很像最好的朋友。 2002年初春的一天,北京照例刮起了沙尘暴 中午,窗外是铺天盖地的黄色灰尘,我们关起门,围坐在会议桌前开策略讨论会。这种 特殊的气候现象总是能够让我们想起恐龙灭绝的那个神秘时代,觉得这是对自以为创造 了文明的灵长类动物的绝好讽刺。 门突然被推开,一阵狂风夹杂着土腥味儿扑面而来,三个面色焦急的人站在了我们面前 。“你们找谁?”我们同事起身问到。中间的那人上前一步反问道: “叶茂中呢?”同事指了指右边: “叶总的办公室在那边。”三个人随即又消失在漫天黄沙之中。 说话的人正是赵本山——他除了为午间疲倦的策略会带来了浓郁的徐克派新武侠色彩之外 ,还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在遥远北疆用纯粮酿酒的故事——北大仓。赵本山不仅是北大仓品 牌的代言人,还是这个有着丰富历史沉淀的东北企业的副董事长。 北大仓,由始建于1914年的老酒坊“聚涌源”发展而来,解放后更名“北大仓”。1962年周 总理品尝后赞誉说: “确有茅台风味,很有发展前途”,极大地激励了当时还在开垦“北大荒”的东北人,数十 年来,他们凭着东北人的质朴与执著,坚持着这种纯粮酿造的淡黄色浓郁酱香型白酒, 经过了三年灾害、十年动乱,直到今天的改革开放。作为东北三省的地方名酒,北大仓 在1997年以前基本保持在3000万左右的年销售额,1998、1999的年销售额攀升到1.4亿左 右,产品也从东北三省卖到了全国25个省市,2000年开始大幅回落,直到现在的5800万 。 可是谁也没想到,就是在对北大仓进行整合营销传播策划的2002年下半年,我们带着一 系列的偶然和必然,有幸直面了当前国内白酒大市场品类发展规律的重要经济课题,并 且作出了客观的、卓有实效的回答。 明明白白北大仓 如果战斗打响的时候,你还没有站在你的主战场上,那么,你胜利的机会不是不大,而 是没有。 2002年5月,在齐齐哈尔、哈尔滨、沈阳到北京一线,北大仓的历史与现状向我们一点一 滴铺陈开来。 在营销诊断访谈、市场实地走访中,项目小组对北大仓的“周身百骸”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和记录,不敢遗漏任何细节。此时我们面前的所有材料都一样重要,没有轻重之分。 很快我们发现,在北大仓长达100多种子品牌的品种线上,半数以上是经销商的买断品牌 。我们将北大仓所有的子品牌和品种的市场价位绘成点状图,立即出现了一个令我们吃 惊的现象: 在20~140元之间竟然是空白。 我们经常遇见某种品牌的价位过于集中在一个档位上,但是这种价位集中在两端而中部 空虚、品牌整体价位分布呈哑铃状的情况却很少见。 20~140元,正是白酒最具价值的主流消费价位。丧失这个价位,也就丧失了对绝大部分 酒楼和商超终端的吸引力,而没有这些终端的拉动,大流通批发通路则会逐渐萎缩,竞 争对手乘虚而入,品牌的上限下限被迫只能继续扩张—是谁在这个兵家必争之地,把北大 仓的品种线撕开这么大的一个缺口? 北大仓的价格能够支持到140元以上,说明其品牌价值的潜力还是相当大的。而在20~1 40元的防线上失守,又显示出在具体进攻或防御时可能出现过一系列的操作失误——看起 来,北大仓就像是一名迷失了自己主战场的战士,想赢,先得设法参加到真正的战斗中 去。 联营品牌谈是非 在品类市场成长中,最好的朋友往往长得很像最大的敌人;而在联营品牌的问题上,最 大的敌人却往往长得很像最好的朋友。 原来,在1998、1999年销量一路攀升时,北大仓曾经广泛建立联营厂,同时随着全国各 地经销商的迅速成长,也逐步放松了对经销商买断品牌经营的要求和限制,导致一时间 各种自行操作的联营品牌蜂拥而出。 总结起来,联营品牌操作的思路和做法大致分为三种: (1)沿着北大仓本厂产品原来的定价一路走低,进入北大仓通路,形成价格分流。这种 做法投入小风险小,因而被广泛使用。大量这样的联营品牌在市场上形成价格的向下拉 力,此时,北大仓定价较高的新品种越来越难以进入通路形成气候,于是价格带也随之 逐步下行。目前北大仓有大量的品种集中在20元以下,就是属于这种情况。 (2)一些更聪明的人,看到了北大仓品牌的潜在价值,力图冲击品牌所能承受的高限, 以较大销售投入的方法获得高额快速的回报。这种做法虽然风险较大,但是一旦成功, 即可短期回收投资并且在一段时间内获得较高利润。这种做法的基础,是买断方具有明 显先进的操作水平,并且希望通过快速、直接的操作获得北大仓品牌价值金字塔的塔尖 部分,因此,他们一般只买断经营一个高端系列,而不去介入其他价格端位。 (3)更为有魄力的人,则会考虑以北大仓的品牌基础为依托,独立成为完整的系列品种 ,全线塑造新的子品牌,逐步将原来依托的品牌转化成背书品牌。现在大家熟悉的金六 福、浏阳河,就是沿着这种操作思路从五粮液中发展出来的。 北大仓的众多联营品牌都属于前两种。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出,前两种做法不把品牌价值 的长远建设作为自身的任务,而更注重对原有品牌潜质的挖掘。这种缺乏统一规划的联 营品种在不断透支品牌的资源、不断冲击价格的上下限,造成了北大仓品牌在市场上的 价位高低落差很大,价格的张力超负荷,中间出现了价位巨大的断层。 于是北大仓自身的品牌建设变得越来越复杂,品种线长达数百种,很多子品牌或品种连 北大仓自己的人都分不清楚,品牌概念在这种混战中变得越来越模糊,主打品种逐渐消 失,系列的概念被淹没,“北大仓”三个遒劲的大字越来越显得苍白乏力,散乱的品种终 于溃不成军。 品牌概念“反定位” 一位朋友曾经风趣地说:“每次照镜子我都会很吃惊,因为在我自己的意识中,我一直深 深认为自己长得应该很像史泰龙。”——小心倾听,别人眼里你是谁,你才真正是谁。 50天后,大规模量化研究(市场调查)的初步结果出来了。 令我们吃惊的情况又出现了: 北大仓品牌的认知率高达85%以上,而随机抽样显示出的购买经验竟然接近70%——这样的 统计数字,应该出现在年销售额几个亿的品牌上,而不是已经连续大幅衰退了两年的北 大仓。 这样高的品牌认知和购买经验,与低销售额的矛盾,在向我们暗示着什么?——最可能情 况是:北大仓在非主流消费状态下长期存在。 □ 例如“如果我一年喝20瓶酒,其中有1瓶是北大仓。”“我平均一年半购买一瓶北大仓。”“我 用北大仓袋酒泡药酒。”…… 但是,这并不是最后答案。北大仓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情况呢? 解铃还需系铃人,我们继续在市场调查的结果中寻找,事实真相终于一步步展示在了我 们面前。 认为北大仓适合平时在家里饮用的人,是认为其适合商务应酬的24倍,是认为其适合同 事聚会的12倍,是认为适合在酒楼饮用的9.6倍…… 在对“北大仓”品牌联想的调查中,表面上看大多数元素都是正面的,但是以大比分排名 第一的元素“庄稼、粮仓、五谷丰登”却引起了我们的特别注意…… "北大仓"并不是一个新牌子,这个名字混合着许多杂乱的信息,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了 种种痕迹。调查数据显示,"北大仓"品牌内涵不仅非常模糊,而且遭遇了消费者的反定 位:从一方面看,"庄稼、粮仓、五谷丰登"是“北大仓”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突出特征 ,其他品牌例如"老龙口"或者"北大荒",都只能"望仓兴叹"。 但是,从目前的局势看,"庄稼、粮仓、五谷丰登"不正是一股扑面而来的"庄稼味"吗? 它不正是“北大仓”被有意无意排除在许多关键消费场合之外的重要原因之一吗?于是, 消费者越来越觉得北大仓就是“家用酒”,逐步将"北大仓"从逢年过节送礼、酒楼、同事 聚会、商务应酬等最起量或最能够带动销量的主流消费状态中清除出去,将其反定位在 "家用酒"的台阶上,使北大仓长期存在于非主流消费状态之下。这一点,恰好与其"20~ 140元价位放空"的现象不谋而合。 找到自己的“舰队” 如果告诉你,一个牌子其实做不成什么大事,你信么?事实上,很多品牌都在有意无意 地做同样的事,相互竞争又相互扶植,构成一支品牌“舰队”,才做成了一件件惊天动地 的大事——只是局外人看起来就像是某一个牌子的作为而已。 有一个细节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北大仓为什么会在1998、1999年突然崛起? 我们认为成功与失败至少在一点上是一致的:就是它们背后隐藏着的经济规律、经济原 理,都是同等的重要,同等的有价值。因此,在我们眼里,不明所以的成功,与莫名其 妙的失败一样,都是极其值得研究的,是不可忽视的,都可能成为大策略的突破口。 北大仓在1998、1999年突如其来的崛起,令我们百思不得其解。 在营销诊断信息采集工作中,几乎所有的人都会顺便提到那个令北大仓人没齿难忘的年 头:1998年的一个早晨,电话铃响起,于是订单开始从四面八方涌现,如雪片般飞向北 大仓……每一个北大仓人都是这么平静地陈述着这场毫无征兆的飓风. 对于一个正常发展的企业来说,年销量翻番已经是奇迹,而1998、1999年度北大仓竟然 出现年销量突增近5倍的现象! 我们从1995~1998年间没有找到北大仓对市场做出任何变革的动作,似乎他们与5倍销量 之间的直接接触就是及时伸手接了电话。□ 这股强大的市场拉力究竟来自哪里?我们开始回到1998年以前,对全国白酒市场整体状 况进行研究,苦苦寻找市场背后的“翻云覆雨手”。 最初的突破口出现在1997年关于“秦池事件”最普通不过的一则报道里 : “......随着山东一批名酒名企业的产生,山东已经形成了一个名牌群体效应......彼此 间既有着良性互动,又有着非良性互动。一些酒厂厂长反映,一些媒介对3.2亿夺标的报 道,已经给消费者留下这样的印象:山东酒,买四川,卖全国。仿佛山东酒厂自身都没 有酒生产基地......另外,还给人们留下这样的暗示:山东的酒是用广告推出来的,而 广告费又转嫁给了消费者,因此山东酒物没有所值。这些都对山东酒业拓展市场造成了 障碍......” 注意这一句“……3.2亿夺标……给消费者留下这样的印象: 山东酒,买四川,卖全国……”,仔细琢磨,逻辑上很有些不对头: “3.2亿夺标”本来纯粹是秦池一个品牌的事件,充其量毁掉一个牌子,但是在广大人民群 众“雪亮”的眼睛里,竟然身不由己地由“秦池事件”演变为“鲁酒事件”,把包括“孔府家” 在内的“山东酒品牌群体”几十个成熟品牌在一夜之间全部拉下了水。 再回头看一组关于孔府家广告投放额度的老数据—— “1996年部分山东酒品牌的广告投放量统计 : 孔府家8903万元、扳倒井6900万元、秦池6666万元、景芝景阳春2000万元……”。可见,在 1993~1997年的山东酒各品牌总的广告投放额度中,孔府家在其中占有的比重远没有我 们想象的那么大。这再次说明,研究1993以后的全国总体白酒市场状况,应该以“品牌群 体”为主体,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以“孔府家”之类的单个品牌为主体。 当我们最终找到“秦池事件”、“孔府家现象”以及后来的“山西假酒案”在全国白酒市场发 展进程中的准确位置,并且把它们嵌进去的时候,就好像是忽然触动了某个机关,一幅 近在眼前而我们却从未真正看清过的十年白酒市场画卷,缓缓展现在我们面前。 让我们从头看起。 首先,白酒行业以1993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1993年之前,由传统国酒和各个地方酒组 成,地方酒的流通范围一般以省为界。 20世纪90年代初,"以商业手法创造速成的非传统全国品牌"的条件已经成熟。1993年孔 府家借助低度酒的卖点和孔府文化平台,第一个扛起大旗走上中央台。孔府文化的山东 地域特征,吸引众多山东白酒品牌一呼百应跟进投入,集聚巨额资金共同强化"鲁酒"的 概念和特征。1993~1997年的鲁酒阵营先后出现了数十个品牌:孔府家、孔府宴、喜临 门、齐民思、扳倒井、金贵、景芝景阳春、秦池、泰山、兰陵古酿…… 孔府家由此开创了大“白酒”品类市场下的第一个次品类市场 : "山东酒(鲁酒)",吸引众多鲁酒品牌随之跟进,使鲁酒品类市场一统天下,并由此成 为这个品类的领头羊,孔府家也成为最大份额的占有者。此后,市场自然开始了以区域 界定次品类的方法,川酒、湘酒、贵酒等陆续登上历史舞台。 1997年 "秦池事件"爆发。当时的鲁酒品牌群体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手段,将事件牢牢控制在“秦池 ”范围之内,于是"秦池事件"促使“鲁酒”这个成熟品类快速进入衰退期,从而演变为"鲁 酒事件"(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曾经将在这种市场现象形象地称为“反螺旋循环” )。于是,在鲁酒一统天下的第5个年头,数十个鲁酒品牌几乎在一夜之间全军覆没。 由于鲁酒崩盘来得太快,市场的领导品类暂时放空,导致了市场短期的“供不应求”。同 时,市场机制开始自然挑选新的领导品类候选人。 现在看来,“东...
北大仓酒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管理工具分类
ISO认证课程讲义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规条例营销资料方案报告说明标准管理战略商业计划书市场分析战略经营策划方案培训讲义企业上市采购物流电子商务质量管理企业名录生产管理金融知识电子书客户管理企业文化报告论文项目管理财务资料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绩效考核资料面试招聘人才测评岗位管理职业规划KPI绩效指标劳资关系薪酬激励人力资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资表格薪资制度招聘面试表格岗位分析员工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入职指引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绩效管理方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绩效考核表格人力资源规划安全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管理办公总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代理连锁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广告策划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进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员工福利制度咨询诊断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办公室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培训绩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荐
- 1暗促-酒店玫瑰静悄悄地开 369
- 2终端陈列十五大原则 381
- 3专业广告运作模式 342
- 4****主营业务发展战略设计 375
- 5中小企业物流发展的对策 394
- 6主顾开拓 482
- 7主动推进的客户服务 342
- 8专业媒体策划与购买 372
- 9中远电视广告CF 417
下载排行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16695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6695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695
- 5员工守则 16695
- 6软件验收报告 16695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6695
- 9文件签收单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