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109资源型企业的工艺创新组织模式研究(doc)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0105109资源型企业的工艺创新组织模式研究(doc)
资源型企业的工艺创新组织模式研究* 王国红 孙雪 左莉** (大连理工大学技术经济研究所,116023) 摘要 本文从工艺创新的组织理论入手,实证分析了国有资源型企业现有工艺创新 体制的弊端,构建了符合我国传统产业特点的工艺创新组织机构模式与组织管理模 式。 关键词 资源型企业 工艺创新 创新组织模式 1 引言 进入21世纪,企业只有通过学习与创新、变革与实践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对于 把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国有大型企业,尤其是从事油气生产、煤矿开采、钢铁制造等传统 产业的国有资源型企业来说,更面临着如何打破陈规,以持续的工艺创新改造传统产业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工艺创新体系的重大课题。 2 工艺创新的组织理论 2.1 工艺创新的特殊性 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是按照创新对象的不同对技术创新的划分。前者是创造出新的产 品或将原有产品进行实质性的改善,从而不断开拓市场,创造需求;后者是针对生产制 造的工艺过程或装备进行创造或改进,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 本等。 工艺创新的特殊性在于:1.创新过程和生产过程紧密相连。创新来源于生产需要,创 新期间需要生产部门的人员与设备支持,创新成果的中试与推广要在生产中进行;2.创 新成果的产出一般不能用直接经济收益或产品市场份额测度,而体现在企业的竞争力和 盈利能力的提高上;3.需要有组织地进行基础研究和技术储备研究,立足于企业的长远 发展。 对于以资源开采或原材料生产为主的国有资源型企业(如油田、煤矿等)来说,其产 品结构较为单一,且大多依赖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因而进行更新换代的产品创新的 空间不大,但其生产技术往往是复杂、成熟的科学体系,工艺的先进程度直接影响着产 品的成本与质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因此工艺创新是这些国有资源型企 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工艺创新的组织与管理更是亟待研究与实践的重要内容。 2.2工艺创新的过程链模式 工艺创新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在时间上它包括工艺设想阶段、项目形成阶段、研究 开发阶段、中试阶段、应用阶段和扩散阶段,环环相扣,而在同一时点,又按照技术生 命周期的规律,存在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创新。在空间上它同样是多维的,是各个因素 相互协调,行业、企业、市场、技术协同作用的系统。 如图1所示,新工艺设想来自工艺技术的发展、生产市场需求(包括企业内部和外部 )以及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经过选题形成项目后,在生产单位的协助下进行研 发、中试及改进;成功的创新成果在第一次应用中完成了工艺创新,满足了生产的需求 ,也实现了企业盈利的目标;生产市场反馈创新效果,工艺在继续研究开发中得到改良 ,而生产市场又产生新的问题需要新工艺的出现。另一方面,创新成果的大范围应用引 起了工艺创新扩散,它不仅促进了技术的纵向发展,成为新工艺的源泉,而且促进了行 业的横向发展,进而推动生产市场的需求扩大,使工艺创新得以良性循环下去。 可见,在工艺创新运作的过程中,企业、科研机构与生产单位的协同作用非常重要, 一项新工艺不仅是研发人员创新火花的扩大,更是生产市场的需求和企业利益的体现。 因此工艺创新的主体必须协调好决策者、科研单位与生产单位之间的关系,主动推进并 控制工艺创新过程,实现创新成果的经济效益与产业化。 3 传统创新体制分析 传统的科研机构设置与组织模式造成了工艺创新上的许多阻碍。以我国石油系统为例 :不同于国外大石油公司由总部集中管理和控制科研工作、按部门划分设置科研机构的 模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沿袭了在各油田均设置属于二 级单位的多个研究院的方式,并通过逐级完成项目的形式进行科研开发。即大部分项目 由上级决策,经过集团公司、各油田公司、油田下属研究院一层层向下传达并承办。 而科研人员要自己立项,必须经过层层申请、审批、论证,还要自筹经费才能进行研 究。在创新成果推广方面,油田多沿用下发文件的方式直接安排下属生产单位使用新技 术,还有的让研究人员自己推广成果,即对生产单位进行技术服务,获取劳务费用。 现行创新体制的结果是,研究院的项目成果往往很多,大部分却没有转化为生产力, 产生重大经济效益的更是寥寥无几。具体分析某一石油公司创新体制的弊端有:1 缺乏创新动力;2 创新环节不畅;3 中试与推广困难;4 存在短期行为。 4. 工艺创新的组织模式的构建 4.1工艺创新的组织机构模式 鉴于国有资源型企业和工艺创新的特殊性,笔者认为需要设立专门的工艺创新管理部 门,代表企业实施主体职能,协调企业、科研机构、生产单位在创新中的各项关系。而 科研机构作为创新的承担者,具有技术优势,应该与创新主体恰当融合,才有利于创新 的诞生与成熟。同时他应处于高于生产部门的行政位置,才便于对生产实践进行技术指 导,顺利完成创新的实现。鉴于以上思想,提出国有资源型企业工艺创新组织模式的初 步建议(以某一石油公司的采油工艺创新为例),包括组织机构模式(图2)和组织管理 模式(图3)。 工艺创新组织机构模式是在企业原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建立的,其主要特点是: (1) 由工艺创新委员会实施创新主体职能 工艺创新委员会代表企业的利益,并与科研和生产紧密结合。除作战略部署外,主要 对创新实施组织管理,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权威机构。委员会主任应由企业的总经理 兼任,常务副主任由技术中心主任兼任,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工艺创新战略、对创新全 过程进行管理控制、协调科研部门与生产单位及其它处室间的关系、负责科研经费划拨 与监控、对技术项目进行评审监督、制定并实施创新激励政策,保证工艺创新的顺利进 行。委员会的设立强化了企业对工艺创新全过程的控制,使创新主体具体化,实现主体 责权利的一致,并及时为工艺创新所需资源。同时,它能够摆脱科研机构和高层管理者 的局限性,从企业整体利益角度实施工艺创新,避免短期行为。 (2) 使科研与生产相结合 工艺创新委员会下设生产处与技术中心,具体承担工艺创新的运作,二者的最高领导 兼任委员会副主任。生产处负责各生产分厂,对其有经营管理权。生产处与技术中心的 并列不仅体现了科研与生产的结合,使二者相互协调促进,而且便于研发人员了解市场 需求,反馈技术信息,制定及时准确的技术决策,更赋予技术中心一定的权限,使之在 工艺创新上具有高于生产单位、与职能处室并列的权力,这样才能打通创新的各项环节 ,从立项、获取原料、经费使用、中试到成果应用、推广得以顺利进行,实现工艺创新 的经济效益。这种设置改变了过去科研与生产割裂的状态,解决了技术创新中的瓶颈障 碍,并有利于信息的传递互动,体现科技人员和生产技术人员共同的创新思想。 4.2 工艺创新的组织管理模式及其运作过程 工艺创新过程由工艺创新委员会、技术中心和生产单位共同完成(如图3所示)。创 新集体主要由技术中心的科研人员和生产单位的技术人员组成,他们在工艺创新委员会 的带领下按照项目管理和风险管理的不同模式进行工艺创新。整个创新的运作过程可以 简化为:构思、立项、研发、中试、应用、扩散,其中贯穿着评价与监督。在这个过程 中,各创新组织的职能定位如下: (1) 构思来源于风险群体 所谓风险群体,是可能产生工艺创新思想的人群的总称,并不是具体部门。它包括 科研人员和生产技术人员。他们在日常科学研究与生产作业中,发现问题,产生新工艺 设想或改造原有工艺的构思,并相互沟通完善创新思想,形成三种结果:重大创新提出 立项、未能立项的重要创新形成技术储备进行持续研究、渐进型创新或工艺革新则主要 由生产技术人员自行完成。 (2) 立项由委员会负责 工艺创新委员会由项目管理委员会与风险管理委员会构成,由各位副主任分工负责 。其中,风险管理委员会要对风险群体进行激励与管理,筛选其创新思想,组织可行性 分析,协助立项或批准自主研究,另外还负责组织成果推广。重大立项申请的审批权集 中在工艺创新委员会,它在技术专家的协助下行使创新的最高决策权,制定创新战略, 划拨经费,必要时向上级公司或国家有关部委申请立项,对工艺创新全过程实施规划、 协调和服务。 (3) 项目小组是项目攻关的单位 项目下达到项目管理委员会后,实行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以竞聘的形式产生,再 由经理组织项目小组,委员会从中协调,以使资源优化配置。小组以矩阵形式进行横向 联合,即根据项目所需,将不同专业科研人员与生产分厂的技术人员组成协同型的动态 联盟,各有分工,优势互补,并在生产分厂的支持下完成中试,还可以在该厂进行首次 应用,形成示范工程。需要注意的是,项目小组是以项目为纽带的专门小组,只负责唯 一项目,组员并不脱离原单位,但在该项目上只对项目经理负责,项目完成后小组解散 。 (4) 推广小组是负责成果转化的专业人员 项目经委员会验收合格后,根据需要,交由推广小组进行成果转化。原项目小组并 不负责“创收”,而是由具有这项专长的营销人员完成。营销人员必须具备技术专业素质 ,最好从科技人员中选拔,并在行政上属于技术中心职工。在推广过程中,原项目组成 员有责任进行技术指导,也可自愿加入推广小组中。推广人员可以在企业内外生产市场 进行技术贸易,推销研究院的创新成果,发现新工艺需求。风险管理委员会也从企业整 体效益角度出发,发挥其协调功能,加速创新成果的转化。最后,与市场接触的推广人 员还可以得到工艺应用的反馈与最新的工艺需求信息,反馈给风险群体成为新的工艺创 新构思。 5 结论 (1) 要克服传统创新体制的弊端,实现持续有效的工艺创新,就要结合产业特点与企业实际 ,逐步建立合理的组织模式,保证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理顺工艺创新环节,并实施科 学的创新管理,保障工艺创新组织的有效运行。 (2) 该模式是一种动态联盟,各处室与生产单位之间根据项目需要互相调动人员,项目小组 根据实际需要组成或解散,更加灵活,更有战斗力。这里的项目是广义的概念,即包括 正式立项的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项目,也包括企业为自身发展选定的技术储备项目。创...
0105109资源型企业的工艺创新组织模式研究(doc)
资源型企业的工艺创新组织模式研究* 王国红 孙雪 左莉** (大连理工大学技术经济研究所,116023) 摘要 本文从工艺创新的组织理论入手,实证分析了国有资源型企业现有工艺创新 体制的弊端,构建了符合我国传统产业特点的工艺创新组织机构模式与组织管理模 式。 关键词 资源型企业 工艺创新 创新组织模式 1 引言 进入21世纪,企业只有通过学习与创新、变革与实践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对于 把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国有大型企业,尤其是从事油气生产、煤矿开采、钢铁制造等传统 产业的国有资源型企业来说,更面临着如何打破陈规,以持续的工艺创新改造传统产业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工艺创新体系的重大课题。 2 工艺创新的组织理论 2.1 工艺创新的特殊性 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是按照创新对象的不同对技术创新的划分。前者是创造出新的产 品或将原有产品进行实质性的改善,从而不断开拓市场,创造需求;后者是针对生产制 造的工艺过程或装备进行创造或改进,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 本等。 工艺创新的特殊性在于:1.创新过程和生产过程紧密相连。创新来源于生产需要,创 新期间需要生产部门的人员与设备支持,创新成果的中试与推广要在生产中进行;2.创 新成果的产出一般不能用直接经济收益或产品市场份额测度,而体现在企业的竞争力和 盈利能力的提高上;3.需要有组织地进行基础研究和技术储备研究,立足于企业的长远 发展。 对于以资源开采或原材料生产为主的国有资源型企业(如油田、煤矿等)来说,其产 品结构较为单一,且大多依赖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因而进行更新换代的产品创新的 空间不大,但其生产技术往往是复杂、成熟的科学体系,工艺的先进程度直接影响着产 品的成本与质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因此工艺创新是这些国有资源型企 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工艺创新的组织与管理更是亟待研究与实践的重要内容。 2.2工艺创新的过程链模式 工艺创新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在时间上它包括工艺设想阶段、项目形成阶段、研究 开发阶段、中试阶段、应用阶段和扩散阶段,环环相扣,而在同一时点,又按照技术生 命周期的规律,存在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创新。在空间上它同样是多维的,是各个因素 相互协调,行业、企业、市场、技术协同作用的系统。 如图1所示,新工艺设想来自工艺技术的发展、生产市场需求(包括企业内部和外部 )以及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经过选题形成项目后,在生产单位的协助下进行研 发、中试及改进;成功的创新成果在第一次应用中完成了工艺创新,满足了生产的需求 ,也实现了企业盈利的目标;生产市场反馈创新效果,工艺在继续研究开发中得到改良 ,而生产市场又产生新的问题需要新工艺的出现。另一方面,创新成果的大范围应用引 起了工艺创新扩散,它不仅促进了技术的纵向发展,成为新工艺的源泉,而且促进了行 业的横向发展,进而推动生产市场的需求扩大,使工艺创新得以良性循环下去。 可见,在工艺创新运作的过程中,企业、科研机构与生产单位的协同作用非常重要, 一项新工艺不仅是研发人员创新火花的扩大,更是生产市场的需求和企业利益的体现。 因此工艺创新的主体必须协调好决策者、科研单位与生产单位之间的关系,主动推进并 控制工艺创新过程,实现创新成果的经济效益与产业化。 3 传统创新体制分析 传统的科研机构设置与组织模式造成了工艺创新上的许多阻碍。以我国石油系统为例 :不同于国外大石油公司由总部集中管理和控制科研工作、按部门划分设置科研机构的 模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沿袭了在各油田均设置属于二 级单位的多个研究院的方式,并通过逐级完成项目的形式进行科研开发。即大部分项目 由上级决策,经过集团公司、各油田公司、油田下属研究院一层层向下传达并承办。 而科研人员要自己立项,必须经过层层申请、审批、论证,还要自筹经费才能进行研 究。在创新成果推广方面,油田多沿用下发文件的方式直接安排下属生产单位使用新技 术,还有的让研究人员自己推广成果,即对生产单位进行技术服务,获取劳务费用。 现行创新体制的结果是,研究院的项目成果往往很多,大部分却没有转化为生产力, 产生重大经济效益的更是寥寥无几。具体分析某一石油公司创新体制的弊端有:1 缺乏创新动力;2 创新环节不畅;3 中试与推广困难;4 存在短期行为。 4. 工艺创新的组织模式的构建 4.1工艺创新的组织机构模式 鉴于国有资源型企业和工艺创新的特殊性,笔者认为需要设立专门的工艺创新管理部 门,代表企业实施主体职能,协调企业、科研机构、生产单位在创新中的各项关系。而 科研机构作为创新的承担者,具有技术优势,应该与创新主体恰当融合,才有利于创新 的诞生与成熟。同时他应处于高于生产部门的行政位置,才便于对生产实践进行技术指 导,顺利完成创新的实现。鉴于以上思想,提出国有资源型企业工艺创新组织模式的初 步建议(以某一石油公司的采油工艺创新为例),包括组织机构模式(图2)和组织管理 模式(图3)。 工艺创新组织机构模式是在企业原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建立的,其主要特点是: (1) 由工艺创新委员会实施创新主体职能 工艺创新委员会代表企业的利益,并与科研和生产紧密结合。除作战略部署外,主要 对创新实施组织管理,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权威机构。委员会主任应由企业的总经理 兼任,常务副主任由技术中心主任兼任,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工艺创新战略、对创新全 过程进行管理控制、协调科研部门与生产单位及其它处室间的关系、负责科研经费划拨 与监控、对技术项目进行评审监督、制定并实施创新激励政策,保证工艺创新的顺利进 行。委员会的设立强化了企业对工艺创新全过程的控制,使创新主体具体化,实现主体 责权利的一致,并及时为工艺创新所需资源。同时,它能够摆脱科研机构和高层管理者 的局限性,从企业整体利益角度实施工艺创新,避免短期行为。 (2) 使科研与生产相结合 工艺创新委员会下设生产处与技术中心,具体承担工艺创新的运作,二者的最高领导 兼任委员会副主任。生产处负责各生产分厂,对其有经营管理权。生产处与技术中心的 并列不仅体现了科研与生产的结合,使二者相互协调促进,而且便于研发人员了解市场 需求,反馈技术信息,制定及时准确的技术决策,更赋予技术中心一定的权限,使之在 工艺创新上具有高于生产单位、与职能处室并列的权力,这样才能打通创新的各项环节 ,从立项、获取原料、经费使用、中试到成果应用、推广得以顺利进行,实现工艺创新 的经济效益。这种设置改变了过去科研与生产割裂的状态,解决了技术创新中的瓶颈障 碍,并有利于信息的传递互动,体现科技人员和生产技术人员共同的创新思想。 4.2 工艺创新的组织管理模式及其运作过程 工艺创新过程由工艺创新委员会、技术中心和生产单位共同完成(如图3所示)。创 新集体主要由技术中心的科研人员和生产单位的技术人员组成,他们在工艺创新委员会 的带领下按照项目管理和风险管理的不同模式进行工艺创新。整个创新的运作过程可以 简化为:构思、立项、研发、中试、应用、扩散,其中贯穿着评价与监督。在这个过程 中,各创新组织的职能定位如下: (1) 构思来源于风险群体 所谓风险群体,是可能产生工艺创新思想的人群的总称,并不是具体部门。它包括 科研人员和生产技术人员。他们在日常科学研究与生产作业中,发现问题,产生新工艺 设想或改造原有工艺的构思,并相互沟通完善创新思想,形成三种结果:重大创新提出 立项、未能立项的重要创新形成技术储备进行持续研究、渐进型创新或工艺革新则主要 由生产技术人员自行完成。 (2) 立项由委员会负责 工艺创新委员会由项目管理委员会与风险管理委员会构成,由各位副主任分工负责 。其中,风险管理委员会要对风险群体进行激励与管理,筛选其创新思想,组织可行性 分析,协助立项或批准自主研究,另外还负责组织成果推广。重大立项申请的审批权集 中在工艺创新委员会,它在技术专家的协助下行使创新的最高决策权,制定创新战略, 划拨经费,必要时向上级公司或国家有关部委申请立项,对工艺创新全过程实施规划、 协调和服务。 (3) 项目小组是项目攻关的单位 项目下达到项目管理委员会后,实行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以竞聘的形式产生,再 由经理组织项目小组,委员会从中协调,以使资源优化配置。小组以矩阵形式进行横向 联合,即根据项目所需,将不同专业科研人员与生产分厂的技术人员组成协同型的动态 联盟,各有分工,优势互补,并在生产分厂的支持下完成中试,还可以在该厂进行首次 应用,形成示范工程。需要注意的是,项目小组是以项目为纽带的专门小组,只负责唯 一项目,组员并不脱离原单位,但在该项目上只对项目经理负责,项目完成后小组解散 。 (4) 推广小组是负责成果转化的专业人员 项目经委员会验收合格后,根据需要,交由推广小组进行成果转化。原项目小组并 不负责“创收”,而是由具有这项专长的营销人员完成。营销人员必须具备技术专业素质 ,最好从科技人员中选拔,并在行政上属于技术中心职工。在推广过程中,原项目组成 员有责任进行技术指导,也可自愿加入推广小组中。推广人员可以在企业内外生产市场 进行技术贸易,推销研究院的创新成果,发现新工艺需求。风险管理委员会也从企业整 体效益角度出发,发挥其协调功能,加速创新成果的转化。最后,与市场接触的推广人 员还可以得到工艺应用的反馈与最新的工艺需求信息,反馈给风险群体成为新的工艺创 新构思。 5 结论 (1) 要克服传统创新体制的弊端,实现持续有效的工艺创新,就要结合产业特点与企业实际 ,逐步建立合理的组织模式,保证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理顺工艺创新环节,并实施科 学的创新管理,保障工艺创新组织的有效运行。 (2) 该模式是一种动态联盟,各处室与生产单位之间根据项目需要互相调动人员,项目小组 根据实际需要组成或解散,更加灵活,更有战斗力。这里的项目是广义的概念,即包括 正式立项的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项目,也包括企业为自身发展选定的技术储备项目。创...
0105109资源型企业的工艺创新组织模式研究(doc)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管理工具分类
ISO认证课程讲义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规条例营销资料方案报告说明标准管理战略商业计划书市场分析战略经营策划方案培训讲义企业上市采购物流电子商务质量管理企业名录生产管理金融知识电子书客户管理企业文化报告论文项目管理财务资料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绩效考核资料面试招聘人才测评岗位管理职业规划KPI绩效指标劳资关系薪酬激励人力资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资表格薪资制度招聘面试表格岗位分析员工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入职指引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绩效管理方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绩效考核表格人力资源规划安全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管理办公总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代理连锁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广告策划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进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员工福利制度咨询诊断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办公室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培训绩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荐
下载排行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16695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6695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695
- 5员工守则 16695
- 6软件验收报告 16695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6695
- 9文件签收单 16695
- 10跟我学礼仪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