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费降价会否导致恶性竞争

 作者:乔新生    153

 若因为取消了漫游费、让利于民,而导致部分电信运营商经营困难,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重组合并,加快电信资源的整合步伐。我们应该乐意看到这样的结果。

  与一些消费者的预期相反,中移动公司对漫游费降价或者取消并不反感。中国移动技术部门的人士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示,“下调或者取消漫游费,长期来看,反而会刺激消费者使用中移动的网络,提高通话时长,使得中移动语音业务收入不降反升。”(1月18日《上海证券报》)

  取消漫游费消费者满意,中移动公司也没有损失,按理说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当采取果断措施,取消移动电话漫游费。那么,为什么政府还没有直接取消移动电话漫游费呢?

  因为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取消移动电话漫游费会导致恶性竞争。电信行业的专家认为,降低或者取消漫游费,对固网运营商将带来致命打击,将大大加剧移动电话代替固定电话的效应。(1月18日《上海证券报》)

  应该肯定,降低或者取消移动电话漫游费,将会对中国的电信行业带来强烈的震荡,部分企业将被迫改变经营模式,进入经营的困难时期。但我们必须承认,这样的忧虑是不必要的。

  表面来看,中国的电信运营商属于多家经营,但从资本构成来说,却都属于国有控股企业。若因为取消了漫游费、让利于民,而导致部分电信运营商经营困难,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重组合并,加快电信资源的整合步伐。我们应该乐意看到这样的结果。

  “当市场仅有一家运营商存在的时候”,会不会出现垄断问题?在笔者看来,电信运营服务价格从来都掌握在政府手中,只要坚持政府定价,那么电信运营商通过提高价格,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图谋永远不可能得逞。换句话说,如果政府坐视电信运营商大幅度提高价格,而不采取价格宏观调控措施,那么,政府就会面临极大的社会压力。

  取消漫游费,会不会“像当初单向收费难以推行”一样,“担心壁垒拆除后,可能导致运营商之间的恶性竞争”?从法律上来说存在这种可能性。但是,如果电信运营商低于成本价格销售,或者运用非法的有奖销售、诋毁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采用虚假的方式进行宣传,那么,市场监管部门应当依照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予以严厉打击。换句话说,我们不能把政府对市场的监管问题,作为拒绝取消漫游费的理由。事实上,在漫游费没有取消之前,市场上已经存在不正当竞争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要严格依法办事,惩治那些贪图眼前利益的不法电信运营商。

  必须承认,中国电信事业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电信运营商在提高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已经在逐渐降低服务价格。然而,在消费者看来,漫游费已经成为损害消费者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的重要手段,成为电信行业资本重组的绊脚石。在这种情况下,保留移动电话漫游费,只会阻碍竞争,引起消费者的反感。

  在信息时代,电信行业把握着中国未来发展的命脉。加大对电信行业的改革,减少或者取消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对于中国电信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政府主管机关应当痛下决心,顺应民意,加快我国电信行业改革。

 恶性竞争 漫游费 会否 恶性 漫游 降价 竞争 导致

扩展阅读

 回顾我国高校扩招的历程,源于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此后高等教育的规模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短短的五六年中,

  作者:姜燕芬详情


人品也是竞争力   2023.03.24

较真的人会认为,人品、能力、性格、知识几个词是排不到一起,不能相提并论的。几个词排序,人品占相当重要的位置。  人品好是本。能力弱,可以通过实践、师傅传帮带、培训来逐步提高,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作者:董栗序详情


  胡远江:北京海畴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裁  秦永楠: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叶恒武:世界华人报总编辑  随着2005年直销立法年和2006年直销元年的确立,2007年的中国直

  作者:陈亮详情


    摘要:当今市场经济的竞争,不仅仅是产品的竞争,更是信誉的竞争是经营道德的竞争,讲求诚信是一种责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必须使诚信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注重诚信文化建设,重视商誉和信用,可

  作者:王珏详情


还是降价管用   2022.12.26

从2012年酒鬼酒塑化剂风波为导火索,到军队禁酒令,从茅台、五粮液由于垄断市场价格被发改委重罚,到新一届中央政府上台之后,对三公经费的严格管控,从媒体的持续监督与关注,到白酒的产能过剩,社会库存极

  作者:罗敏详情


中国国内物流市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物流市场了。其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市场发展迅速,格局分散,竞争对手形态各异,客户需求变化快等,在这样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要想取得成功,越来越依赖于正确的竞争策略选

  作者:康伟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