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开启"苏树林时代"
作者:张衍阁 371
6月25日,备受投资者追捧的大盘蓝筹股中国石化(600028)的股票跌了5.74%。当日,中国石化香港H股(0386.HK)下跌2.9%,至8.79港元(约合1.12美元),在纽约证交所,其美国存托凭证收盘下跌2.4%。
这一切源于中国石化的一纸公告——6月22日,中国石化突然发布公告,宣布董事长陈同海因 “个人原因”辞去董事和董事长职务。同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公布苏树林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陈同海因个人原因提出辞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
如今,有关陈同海辞职的具体原因尚无官方说法,坊间只是根据此次换人之突然做出种种猜测。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出身的苏树林能够带给中石化什么样的变化,各方也在拭目以待。
陈氏功过
有资深石油业内人士称,中石化公告将陈同海辞职的原因表述为“个人原因”颇富深意。其人现年58岁,尚未到退休年龄,不久前中石油集团董事长陈耕退休时,公告有明确表述,故陈同海显然不是退休;如果另有调用,如同中海油前董事长卫留成调任海南一样,公告也自会说明。既是个人原因,则很可能是出了问题——2005年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张恩照就是以“个人原因”宣布辞职。
陈同海于2003年4月接替李毅中掌管中石化,迄今已4年有余。
“我们认为,中国石化为国内大型企业,管理架构及制度完善,高层管理变动应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及战略产生重大影响。”国泰君安(香港)研究部分析师刘谷25日发布研究报告说。
高盛则认为,陈同海曾公开表示内地要推行成品油机制改革,也带领中石化积极推动上游业务,促使普光气田的发现。但内地成品油机制改革进展缓慢会对中石化盈利构成风险。
中国石化上海A股今年以来的涨幅已达到了约25%,除了牛市因素,还有投资者对中国最终将改革国内燃料价格形成机制心存预期。
事实上,陈氏主政期间,中国石化开始推行“一体化”战略,除了不断加强炼化和销售环节之外,还大力推进上游业务。近年中石化发现的普光气田成为迄今中国发现的最大的整装海相气田;而后,又在四川省苍溪县发现了另一大型气田,储量目前尚未公布,据说是普光气田的10倍。另外,中石化在塔河油田的勘探开发上也有不俗的表现。
此外,这期间中国石化还加速走向海外。去年,中国石化购得俄罗斯TNK-BP公司旗下石油生产部门乌德穆尔特(Udmurtneft),使得中石化的油气储量增加了14%。
而曾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高级副总裁的苏树林的入主则给中石化的“一体化”带来更多想象。
中石化的新未来
“我们都在盼望着曾经主管大庆石油管理局的苏树林带给我们一些中石油的风气。”中石化旗下最大企业胜利油田的一位职工告诉记者。陈同海主政期间,曾经推行胜利油田的改革,也因此触动了一些员工的利益。
现年45岁的苏树林36岁时即出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37岁被聘为中石油副总裁,是中石油系统最年轻的高管之一。2006年10月,苏离开中石油,赴任辽宁省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距今不足一年。
据《中国石化报》引述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王东明讲话指出,中央认为苏树林“政治上强,有大局观念”,熟悉油田勘探开发和生产业务,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企业管理经验。
韩学功说,苏树林的上任对中石化来说可说是利好,因为中石化上游总体偏弱,迫切需要开拓上游。他认为,中央决定让苏树林执掌中石化应该是有人员配置“一体化”方面的考虑。一个可资参照的例子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今年4月份刚刚走马上任的副总经理李新华原系云南省副省长,再之前则是云天化集团公司董事长,有着30多年天然气化工工作经验,其上任即被解读为中石油加强下游的信号。
他认为,中国的炼化环节在国际上并不具有比较优势,短期内不可能还有更大的作为;而上游则还有些比较优势,国内最迫切需要的也是资源。在走出去寻找资源方面,中石油和中海油比中石化的成绩更出色。从上游参与国际分工、实施国际化战略方面看,此次人员变动对中石化有好处。
继6月22日和25日两次较大幅度下跌之后,中石化国内A股股价除了随大盘有些震荡以外,至今未再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
这一切源于中国石化的一纸公告——6月22日,中国石化突然发布公告,宣布董事长陈同海因 “个人原因”辞去董事和董事长职务。同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公布苏树林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陈同海因个人原因提出辞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
如今,有关陈同海辞职的具体原因尚无官方说法,坊间只是根据此次换人之突然做出种种猜测。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出身的苏树林能够带给中石化什么样的变化,各方也在拭目以待。
陈氏功过
有资深石油业内人士称,中石化公告将陈同海辞职的原因表述为“个人原因”颇富深意。其人现年58岁,尚未到退休年龄,不久前中石油集团董事长陈耕退休时,公告有明确表述,故陈同海显然不是退休;如果另有调用,如同中海油前董事长卫留成调任海南一样,公告也自会说明。既是个人原因,则很可能是出了问题——2005年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张恩照就是以“个人原因”宣布辞职。
陈同海于2003年4月接替李毅中掌管中石化,迄今已4年有余。
“我们认为,中国石化为国内大型企业,管理架构及制度完善,高层管理变动应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及战略产生重大影响。”国泰君安(香港)研究部分析师刘谷25日发布研究报告说。
高盛则认为,陈同海曾公开表示内地要推行成品油机制改革,也带领中石化积极推动上游业务,促使普光气田的发现。但内地成品油机制改革进展缓慢会对中石化盈利构成风险。
中国石化上海A股今年以来的涨幅已达到了约25%,除了牛市因素,还有投资者对中国最终将改革国内燃料价格形成机制心存预期。
事实上,陈氏主政期间,中国石化开始推行“一体化”战略,除了不断加强炼化和销售环节之外,还大力推进上游业务。近年中石化发现的普光气田成为迄今中国发现的最大的整装海相气田;而后,又在四川省苍溪县发现了另一大型气田,储量目前尚未公布,据说是普光气田的10倍。另外,中石化在塔河油田的勘探开发上也有不俗的表现。
此外,这期间中国石化还加速走向海外。去年,中国石化购得俄罗斯TNK-BP公司旗下石油生产部门乌德穆尔特(Udmurtneft),使得中石化的油气储量增加了14%。
而曾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高级副总裁的苏树林的入主则给中石化的“一体化”带来更多想象。
中石化的新未来
“我们都在盼望着曾经主管大庆石油管理局的苏树林带给我们一些中石油的风气。”中石化旗下最大企业胜利油田的一位职工告诉记者。陈同海主政期间,曾经推行胜利油田的改革,也因此触动了一些员工的利益。
现年45岁的苏树林36岁时即出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37岁被聘为中石油副总裁,是中石油系统最年轻的高管之一。2006年10月,苏离开中石油,赴任辽宁省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距今不足一年。
据《中国石化报》引述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王东明讲话指出,中央认为苏树林“政治上强,有大局观念”,熟悉油田勘探开发和生产业务,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企业管理经验。
韩学功说,苏树林的上任对中石化来说可说是利好,因为中石化上游总体偏弱,迫切需要开拓上游。他认为,中央决定让苏树林执掌中石化应该是有人员配置“一体化”方面的考虑。一个可资参照的例子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今年4月份刚刚走马上任的副总经理李新华原系云南省副省长,再之前则是云天化集团公司董事长,有着30多年天然气化工工作经验,其上任即被解读为中石油加强下游的信号。
他认为,中国的炼化环节在国际上并不具有比较优势,短期内不可能还有更大的作为;而上游则还有些比较优势,国内最迫切需要的也是资源。在走出去寻找资源方面,中石油和中海油比中石化的成绩更出色。从上游参与国际分工、实施国际化战略方面看,此次人员变动对中石化有好处。
继6月22日和25日两次较大幅度下跌之后,中石化国内A股股价除了随大盘有些震荡以外,至今未再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
中石化 树林 开启 时代
扩展阅读
企业设计: 中小企业难做是未能踏上时 2025.04.03
企业设计: 中小企业难做是未能踏上时代的节拍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内部管理的问题。未能踏上时代节拍才是中小企业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AI时代为企业带来的机遇 2025.03.31
企业设计:AI时代为企业带来的机遇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AI时代的到来为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企业需要通过企业设计才能把握以下关键机会:1. 提升运营效率 自动化流程:通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企业的成败是时代的产物 2025.03.27
企业设计:企业的成败是时代的产物 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 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企业在特定历史背景、社会环境、经济条件和技术发展等因素下的生存与发展。1. 时代背景决定机遇与挑战 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竞争已进入系统设计时代 2025.03.17
金融微博营销,“微时代”抢占高地 2025.02.18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利用网络进行营销服务越来越被各金融业所重视。面临如火如荼的微博,各大银行、保险、基金机构也跃跃欲试。北京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刘东明老师认为微博营销在传播性、互动性、精准性等各方面
作者:刘东明详情
凤凰网开启营销魔方 2025.02.18
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作为思想供应商的角色愈发凸显,借媒体影响力提升企业品牌仍然是新环境下中国企业品牌建设的重要途径。坚持价值驱动、人文精神、情感共鸣,以凤凰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正汇聚一股新的营销影响力
作者:刘东明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我要发布需求,请点我!
张衍阁的文章
管理文库分类
最新发布
- 1引进非酒类商品之前的 22
- 2网络营销惊喜无限源于 26
- 3清扬《无懈可击之美女 21
- 4中华牙膏“相约星期兔 16
- 5解读旅游微博营销 16
- 6资生堂网络营销之恋 14
- 7杰士邦日全食营销,雷 14
- 8兰蔻小黑瓶掀起全球基 17
- 9微博营销,微力炸弹震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