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低碳社会

 作者:齐冰    40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在全球悄然打响。此举对于正在处于高速发展期的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面对这样的挑战发展低碳技术成为必然,但是,“低碳经济”的技术手段尚处于探索阶段,国内外对低碳经济的深入研究还不够。显然,如何发展低碳经济,获取低碳技术,对中国来说,也只能是小马过河,靠摸索来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但是有一条主线是一定的,那就是坚定不移的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努力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中国,正处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尤其是住宅建筑和工业建筑。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既有建筑近400亿平方米,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而且建筑耗能占我国总能耗的40%,所以建筑的节能成为节能减排的重点对象。在我国建筑的耗能主要是电,而我国主要是以煤电为主,所以建筑也是煤炭的主要消耗者。要想发展“低碳经济”,建筑的节能减排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在可规模开发和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当中,太阳能以不受季节限制、没有区域局限性、经济环保等一系列优点,成为传统能源的最佳替代者。中国蕴藏着巨大的太阳能资源,而且开发空间极大,所以为太阳能利用和规模生产提供了条件。据调查,中国太阳能保有量占整个世界的76%,中国太阳能热水器的年生产量是欧洲的2倍,北美的4倍,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国和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并仍在以每年20%-30%的速度递增。而且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太阳能热水器的利用得到普及和推广,为发展“低碳经济”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我国太阳能行业的精英企业也在为这一目标的达成做着不懈努力,为太阳能的利用和普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力诺瑞特、皇明、桑乐等等。

目前尽管中国的能源结构仍然以煤炭为主,但中国正在迎接一场清洁能源的革命。国际非赢利机构气候组织在8月1日发布了一份题为《中国的清洁革命》的报告。报告中提到,在政策激励等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开始踏上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低碳技术创新步伐明显加快,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提供者,并且正在创造绿色工作机会和发展关键低碳技术等方面赶超很多发达国家。

笔者认为在中国低碳技术的发展还是应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太阳能领域,我国无论是在太阳能的利用上还是在太阳能技术发展速度方面,都在赶超世界强国,并且太阳能成本目前来说是最低的。太阳能作为“低碳经济”发展中最优质的能源,其利用技术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低碳经济的前进步伐,特别是针对在建筑高耗能而生的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的进步。这就需要行业领头羊来引领或带动行业内其他企业,为建筑的节能减排,为促进“低碳经济”时代的发展步伐,将建筑节能进行到底。

 欢迎,进入,社会,style,TEXT-INDENT

扩展阅读

 世界上再无聊的,恐怕比不过现代媒体了。  人间再无耻的,恐怕也非现代媒体莫属了。  打开报纸,看到的是什么?浏览网页,跃入眼帘的是什么?扭开收音机,什么广告冲耳而来?不言而喻。我敢断言:从电视、广播

  作者:李名梁详情


  胡远江:北京海畴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裁  秦永楠: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叶恒武:世界华人报总编辑  随着2005年直销立法年和2006年直销元年的确立,2007年的中国直

  作者:陈亮详情


摘自: 中国保健市场网   2007年9月21日,由中国保健协会发起的中国保健行业《诚信与企业社会责任公约》签约大会将在广州成功召开,中国保健协会理事长张凤楼、中国保健协会秘书长徐华锋和国内200余位

  作者:王珏详情


医和药本来是人类的健康产业,可这对“兄弟”正成为我们社会的顽疾。1月10日有报道说“中国人每年人均输液8瓶”。不看病照样会吃药也许你很健康、也许你一瓶水都没挂过,但绝不等于你没有被滥用药物。据报道:“

  作者:李临春详情


社会失序之源   2023.01.30

看到三则与汽车相关的新闻:  11月26日,广东惠州市惠城区人大代表许茗雄酒后驾驶奔驰轿车,逆行撞翻一辆电动车,大骂伤者:“你这个穷人,还敢骑一辆破车来撞我”  11月29日,成都,一名驾驶北京牌

  作者:秋风详情


孔子与公民社会   2023.01.30

最近,龙应台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发表演讲《难局中的软实力:两岸关系的文化思考》,其中提出:台湾希望提出一个概念:大陆可以成为文明的公民社会,一个值得尊敬的道德超级强国。她说,台湾就已证明,公民社会跟孔

  作者:秋风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