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明的“良方”和“余世维离开慧泉”

 作者:刘先明    155



 今天看到有关“余世维离开慧泉”的消息,让我想起了《中国企业报》2002年3月5日曾发表过的本人的一篇文章:“给管理咨询公司开一剂良方”。


  给管理咨询公司开一剂良方


    时下企业管理咨询、培训公司大量涌现,各种培训、论坛等层出不穷,一些企业也纷纷请企业管理咨询、培训公司为其提供顾问、咨询、培训等服务,管理咨询、培训业务呈急剧上升势头,这是我国企业管理界一种难得的进步表现。但是,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国目前的企业管理咨询市场,那就是:很热闹,尚不繁荣。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我国入世了,企业借助外“脑”或社会资源的力量来提升自身管理能力的需求大,成立咨询、培训公司的条件又简单,适合各种管理咨询、培训公司的诞生和生长,如从远处来看我国目前的管理咨询、培训市场,是一派生机的“热闹”景象,如果近观,则是杂“草”丛生、良莠不齐。“热闹”并不代表“繁荣”,“热闹”只是进步的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企业的发展更需要的是“繁荣”的管理咨询市场,应该是百花齐放、硕果累累的管理咨询、培训市场。


  需要管理咨询、培训的企业要擦亮眼睛、找准伙伴


  我国目前的管理咨询、培训市场存在 “两低两高”等突出问题:


  企业管理咨询、培训公司的素质普遍较低


  相对于企业的需求来讲,不否认国内有些素质较高的管理咨询公司,但是成立企业管理咨询、培训公司的“门槛低”,导致一部分管理咨询公司的综合素质偏低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几个人凑上几万元、十几万元,租一个房子就能成立管理咨询公司或工作室,“门槛”很低。其实对管理咨询公司来讲,应该是“门槛”很高的才行,因为它要比企业的管理要求更高,它是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的,如果其咨询人员的素质还不如企业的人员素质好,谈何向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管理咨询公司的“门槛”低,还导致其经营管理水平很低,有的管理咨询公司为别的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管理服务,自己的人才却找不到、留不住;一部分所谓的“学者”、“专家”纸上谈兵还行,实际操作水平远低于企业的管理人员,只是因为学者专家的活动空间大于企业的人员,学习、表现、提高的机会大大高于企业的人员而已。

 管理咨询或培训的服务质量低


  因为没有很好的人员和适宜的经营管理,基础不牢靠的管理咨询、培训公司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培训服务的质量较低。管理咨询和培训中介是两回事,很多培训公司没有自己的讲师队伍,大都是聘请一些学者、专家作为某些课程的讲师,真正有时间的学者、专家应该是深入企业真正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而现在的情况却是学者、专家漫天飞,这里讲完课,拿完钱,又飞到那里去讲,理论上头头是道,但一到实际中就用不上。另外,有一些管理咨询、培训公司作完一次咨询、培训后,没有跟进、维护,只是“一锤子”买卖,咨询、培训的质量没有检验意识、手段,质量自然得不到有力的保证。实际上,咨询、培训的效果不是即时就能显现的,因为管理本来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时间来证明,而且咨询的成果也许很好,但是企业如果没有很好地运用,好的管理咨询成果也难以发挥很好的作用。


  收费高


  目前企业管理咨询和讲师的收费都是管理咨询公司自己确定的标准,其合理性没有一个衡量标准,又没有行规,只是企业管理咨询、培训公司与客户协商而定。在培训方面,只要稍有名气的学者、专家,动辄收费1万元/天,少的也是3000元/天,有的学者就说过“如果讲公开课,收费可以少一点,4000—7000元/天(因为学者和管理咨询、培训公司是长期的合作关系);如果是到企业讲内训课,收费要高一些,5000元—15000元/天,因为到企业讲课就是一锤子买卖”。在管理咨询收费方面,也没有标准,完全市场化,在这种市场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存在一种管理咨询公司主动送“黑钱”的营销行为以及设“黑洞”的行为,因为管理咨询的价格是极富有弹性的,如果起不到作用,他会讲他是提供方案的,你没有运用好,与他没有关系;加上管理咨询的价码确定没有制衡手段,借培训、咨询而拿回扣的人大有其在,有的咨询公司也以回扣手段搞促销。


  炒作技能高


  在如何把自己咨询、培训的产品、甚至专家推向市场、赢得客户的信任方面,一些管理咨询公司不是靠优质的服务,而是极尽宣传、炒作之能事,如:


  一些并不具备真正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能力的咨询公司,经常举办一些“名气大”、带有“诱饵式”的公开课,或者在媒体上发表他们自己写的文章,以体现其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的先进性,诱发企业对其模式或学说、方法的迷信,企业一旦上钩、签约,管理咨询公司会拿着管理模式类的文件往企业去套,套完后交给企业一大摞文件,收完费,具体能否应用和运用效果,这类管理咨询公司就不管了。公开课的讲课极富煽动性,让人听上去感觉甚好,似乎让人找到了管理的“真谛”和“感觉”,到了实际设计和运行管理模式时,效果就与听课时的感觉相差甚远了,企业吃了“哑巴亏”,有苦说不出,很多企业最后只好又回到原来自己的管理方法上去。


    


  借客户的名气,扬自己的名气,赢得新客户的信任。一些咨询公司在其业绩里列上很多知名的客户名单,如果留意一下,在很多咨询公司里的客户名单里,会同时出现一些知名企业的名字,借知名企业为幌子来诱导新的客户形成,实际上,这些知名的企业是否接受或接受服务的效果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繁荣的管理咨询、培训市场需要管理咨询、培训公司练就和使出真工夫,诚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命运共同体式的服务


    


  珍惜千载难逢的环境和条件,珍惜世界最大的、潜在管理咨询、培训市场。我国的入世把众多企业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紧迫性提高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而我国很多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的空间又尤其巨大,企业急需找到提升自己经营和管理水平、增强自身竞争和发展能力的顾问、咨询合作伙伴及其指导形成的科学、合理、适效的管理方法,国外的管理咨询、培训机构在有限的时间里尚未占据国内巨大的管理咨询市场,所以,多种因素促成的天时、地利、人和等环境、条件以及潜在巨大的咨询市场是千载难逢的。


    


  明确树立和珍惜自己肩上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导向性作用的神圣使命,树立真正为企业提供管理提升的服务的思想。有一部分管理咨询公司之所以能成立,是因为某些人曾经在某些管理咨询公司里截取了客户资源和咨询机会信息,便另起炉灶成立新的管理咨询公司;只是把挣钱作为自己使命的管理咨询、培训公司,最好还是转变观念,否则会贻害客户、贻害管理咨询市场,弄不好就像有农药残留物的蔬菜,表面上是丰收了,其潜在的损失和代价是不可估量的。其实,时间长了,观念不当的管理咨询、培训公司也是不可能长久的,迟早要被逐渐成熟的管理咨询市场所淘汰。


    


  定位自己的咨询、培训专长领域或强项。研发能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工具和方法,施展出自有的或自己能控制的真正能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看家本领和不同于别人的咨询招术;一定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能为就为,不能为时(一是没有某方面的咨询能力,二是可能具有某方面的管理咨询能力,但是人力有限),切勿以不诚信的行为而为之。

刘先明
 先明,良方,余世维,离开,今天

扩展阅读

  一种令人感慨和无奈同时也令人凝重和担忧的倾向似乎正在国内企业界蔓延开来,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去实业化”。  最近一两年来,这样的例子似乎越来越好举:例如许多企业包括一些国内非常知名的企业在投资上

  作者:郭剑详情


管理大师中的大师彼得-德鲁克,就认为时间管理是管理者的第一要务。他谆谆教诲管理者们:记录自己的时间,评估自己的办事效率;管理自己的时间,按照四象限法则分配时间;集中自己的时间,积少成多地抓大事。有了时

  作者:叶敦明详情


美国著名的哲学教授汤姆amp;#8226;莫里斯(Tom Morris),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看似奇怪而荒谬的命题——如果亚里士多德来经营通用汽车将会怎样?这绝非戏谈,而是一个严肃的大问题!莫里斯教授说

  作者:杨钢详情


刘先明奥运前对纺织服装企业的担忧成了现实  一、2008年7月25日,第十期《中国服饰》杂志上市,其中发表了刘先明关于纺织服装企业的文章。  纺织服装企业应慎对后奥运时代  我认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在今

  作者:刘先明详情


继2005年之夏为辽河石油勘探局总机械厂提供了企业文化咨询服务后,2007年之夏又应邀为该厂提供安全文化咨询服务。9月8日,在辽河石油勘探局总机械厂的所在地——红村里,本人为湖南日报发行有限公司编创了

  作者:刘先明详情


为确保安全生产,实现管理创新,建塑强势文化,赵庄矿推出“四进四融”模式来全力打造安全文化,以充分发挥其“内化思想、外化行为”的作用,努力构建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推动矿井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安全文化

  作者:刘先明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