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梳子卖给和尚”一定对吗?

 作者:王运启    241


    当营销学或是管理学上把这则“把梳子卖给和尚”的案例故事奉为神明般不止一次、两次甚至多次提及时;当无数的销售人员把这则故事中的卖给和尚1000把梳子的销售人员丙当作崇拜的偶象时;当更多的领域把这个故事引用到管理当中时,我不仅会对这则故事中所反映的销售与管理产生了一些不同的观点。再一次对这则故事所引发的争议和持有的不同观点进行梳理时,那就让我们再一次回味一下这则故事:

    奇妙公司创业之初为了选拔真正有才能的人才,公司要求每位应聘者必须经过一道测试:以赛马的方式推销100把奇妙聪明梳,并且把它们卖给一个特别指定的人群:和尚。这道立意奇特的难题、怪题,可谓别具一格,用心良苦。

    几乎所有的人都表示怀疑:把梳子卖给和尚?这怎么可能呢?搞错没有?许多人都打了退堂鼓,但还是有甲、乙、丙三个人勇敢地接受了挑战……一个星期的期限到了,三人回公司汇报各自销售实践成果,甲先生仅仅只卖出一把,乙先生卖出10把,丙先生居然卖出了1000把。

    同样的条件,为什么结果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公司请他们谈谈各自的销售经过。甲先生说,他跑了三座寺院,受到了无数次和尚的臭骂和追打,但仍然不屈不挠,终于感动了一个小和尚,买了一把梳子。

    乙先生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把前来进香的善男信女的头发都吹乱了。乙先生找到住持,说:“蓬头垢面对佛是不敬的,应在每座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头”,住持认为有理。那庙共有10座香案,于是买下10把梳子。

    丙先生来到一座颇富盛名、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对方丈说:“凡来进香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回赠,保佑平安吉祥,鼓励多行善事。我有一批梳子,您的书法超群,可刻上‘积善梳’三字,然后作为赠品。”方丈听罢大喜,立刻买下1 000把梳子。更令人振奋的是,丙先生的“积善梳”一出,一传十,十传百,朝拜者更多,香火更旺。于是,方丈再次向丙先生订货。这样,丙先生不但一次卖出1000把梳子,而且获得长期订货的优异成果,实现了营销工作的最优化和最大化。

    保健品的经典案例里面也有类似的例子:排毒养颜胶囊应该是个传统的润肠通便产品,在此之前尽管很多产品也知道润肠通便可以排除体内毒素,让女人更美丽。但却没有多少产品去过多宣传,只是把它作为一个辅助功能。中国是个有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国家,不能喧宾夺主是大家都懂得的道理。但排毒养颜胶囊却恰恰做了喧宾夺主的事情,把产品的次要功能提升成主要卖点。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同样的道理引申到职场上也有类似的解释:不管你有多少本事,只要你有一种本事能为公司创造财富,你就是一个优秀的员工。

    但奇妙公司认为,三个应考者代表着营销工作中三种类型的人员,各有特点。甲先生是一位执着型推销人员,有吃苦耐劳、锲而不舍、真诚感人的优点;乙先生具有善于观察事物和推理判断的能力,能够大胆设想、因势利导地实现销售;丙先生呢,他通过对目标人群的分析研究,大胆创意,有效策划,开发了一种新的市场需求。而对于公司而言,最大的收获还不是订货单,而是丙先生这位创建非常之功的非常人才。由于丙先生过人的智慧,公司决定聘请他为市场部主管。许多人都认为故事已经结束,其实故事还没有结束,我们继续可以听下去。

    后来,一个年青人听了这个故事后,很受鼓舞,马上申请了这个公司的工作,立志做一个伟大的销售员。但是无论他怎么开动脑筋,想尽一切办法,都没办法把梳子卖给和尚。几个月下来,业绩都很廖廖,可是丙每个月的业绩都是非常好的。于是,这个年轻人认为自己不是做销售员的材料,离开了这家公司。在几年后,这个青年混的略有小成,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了丙,于是这个青年就很崇拜的请丙吃饭。等丙喝的有点高了,这个青年就趁机跟他打听营销之道。 

    丙说:“你以为“积善梳”的故事是真的吗?你听过有哪个庙会送善男信女梳子的吗?就算有送东西也只是佛珠之类的吧?其实整个故事彻头彻尾是一个骗局,你以为老板不知道梳子是卖不了给和尚的吗?老板清楚的很,现在很多sales为了完成业绩,都是自己掏钱买梳子。我可是看的很清,我就再招一批人,把我的任务再分配下去,你怕我会完成不了我的业绩吗?” 说到这里,这个青年恍然大悟……

    那么从这个故事里面我们看到了什么,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因为讲故事本身就是让大家思考的,因为这个故事不仅仅是博大家一笑,而是在考察每个人面对困难的态度和方式。

    所以,我非常赞同这种将销售人员的按照工作质态来进行三种层面的区分的做法,这样可使许多的营销人员进行有效的对照,从而检讨自己的营销技巧。

    一、下等销售层次;只考虑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利益,不考虑客户的实际困难,急吼吼地整天催客户上量上量再上量,而不考虑要使客户销售上量我们应该为客户做哪些工作。

    二、中等销售层次;懂得掩饰自己,常常假惺惺地关心客户,蜻蜓点水般地走访市场,形式主义,走走过场,用花言巧语和沟通技巧构成陷阱,诱骗客户就范,获得利益后暗暗窃喜。这种销售层次较常见,一般都是一开始很好,但兔子尾巴长不了,因为通过长期的交往客户最终会看透这种虚伪面目,并采取控制措施,销售就难免出现危机。

    三、上等销售层次:就如无招胜有招为武功中的最高层次一样,销售人员所谓的销售技巧没有了,有的只是帮助客户成功的诚心与行动,始终坚持从客户的利益出发,为客户着想,帮助客户获得利益,同时不忘公司利益,专业、敬业、正直,赢得了客户发自内心的敬重,这种销售层次即使短期内销售出现困难,客户也不会弃公司而去,甚至会牺牲自己的利益帮助企业,与公司一起共度难关。

    故事中乙的成绩要比甲好,在销售过程中他也做了更为大胆的尝试。那就是大胆改变了销售人群,让不可能购买的人群去购买给需要的人。买的人不一定用,用的人不一定买。这种情况是现实生活中一直存在的。那么我们是否要盯着我们确定的目标人群不放,并一直抓下去呢?并不是所有勤劳的人都会有结果的,而在于你是否能找到正确的方法。

    丙的做法更让人大吃一惊,因为他创造了循环的效益。而且找到了一个崭新的市场。但丙的做法给我最大的启发却是一个很简单的商业道理——双赢。让别人赚到钱,自己才会赚钱。这是经济学法则中永恒的真理。

     一个简单的故事引证出很多营销方式,正确的说法应该说营销没有定式,只要你找到了适合你自己的合理方式,产品就不难销售。但关键一点是要开放你的思维,不要总想应该怎样或者必须怎样。

    当然,我们也不是说销售技巧无用或销售技巧有害,就象菜刀能切菜也能杀人一样,关键是我们怎么用,如果我们总是琢磨着如何将梳子卖给和尚,并以此而沾沾自喜,无论是对公司还是对个人,必将留下无穷隐患。如果我们能做到智慧、正直、专业、自律,忘掉所谓的销售技巧,时刻想着客户与公司的利益,始终能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换位思考,无论是你的公司还是你个人,都将会顺风顺水

    很多企业在进行销售人员销售技巧培训时的主题就是“如何把梳子卖给和尚”,以能拥有将梳子卖给和尚的技巧而沾沾自喜。殊不知,这在某些特定的时间、地点和环境状况下也是一种“牛不喝水强按头”的营销形式。把一种不可能的营销模式运用到销售当中,而就象“把梳能够卖给和尚”一般的大肆鼓吹这种效应,实际上是误己误人。所谓“条条大道通罗马”若应用于营销上,那就会形成这种方法不行就会寻找另一种途径的局面,而不是让愚钝与智慧把一个人的眼睛蒙住而用感觉来做事。所以,我认为一个产品的但作为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首先必须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专业,是一个优秀销售人员的基础。

    智慧的销售人员如果不能够把梳卖给和尚,并不能说他是无用的,而卖给和尚的故事中的丙,也不一定就是很聪明的。实际上,销售人员的真正智慧就象一般水平的武林高手总是目露精光、太阳穴高高鼓起,而真正的顶尖高手却神光内敛一样,智慧就是站在一定的高度上的聪明,充满智慧的销售人员决不会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智慧的销售人员从来不把客户当成傻子或敌人,但却能着眼全局,权衡得失,防患于未然,正因为智慧的销售人员能从全局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所以就不会做出把梳子卖给和尚这种看似聪明实则愚蠢的短期行为,久而久之,客户对其完全信赖,不会对其产生防范心理,相互间的合作也就进入了良性的质态。

    优秀的销售人员必须是一个正直的人,如果总是心存邪念,就会给自己留下被人钻空子的隐患,因为销售人员在研究客户的时候,客户也在研究销售人员,俗话讲,苍蝇不盯无缝的鸡蛋,如果我们自己首先心存邪念,并表现到工作中去,客户也会因之而心存邪念,一系列的隐患与麻烦就会随之而来。

    把梳子能够卖给和尚,这或许是一种巧合,也或许是一种机遇,也或许是销售人员与和尚结下了善缘。不能不使营销人员本身得到许多思考,同时企业的管理人员也应该仔细的研讨这种方式是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企业和销售人员呢?这是许多人都心存疑虑的一个问题。

王运启
 梳子,卖给,和尚,一定,对吗

扩展阅读

传统的营销思维,在招商时是以产品为核心的,反复强调自家的产品有多好,并且会延伸出:1.产品的原料、生产工艺、品控检测。2.产品质量、等级、功效。3.产品所获得荣誉和市场地位。4.产品所带来的利润。5.

  作者:潘文富详情


“和尚”与“念经”   2023.03.24

  听培训师讲课,犹如“和尚”听“念经”。  首先,是“本地的和尚”还是“外地的和尚”。从来都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本地和尚即使讲的经再好也不愿意去听。因为人们太熟悉这个和尚了,没有距离感,“外面的月亮

  作者:董栗序详情


知识不一定等于力量   2022.11.14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好像是大科学家兼大文学家培根的名言,这句话曾经激励过多少有志青年。诚然,当人们有了一定知识后,对任何事情和问题的看法或认识肯定与那些没有知识的人想必会更加理性和更加准确,但是我们

  作者:尧舜安详情


  导购员,或称营业员、促销员。是厂家最重视也是最被忽视的群体。言其重视,是因为企业与商家都知道“临门一脚”的重要性,都在花钱培训、管理、激励终端导购。言期忽视,是因为导购员的职位居于企业的最底端,一

  作者:盛斌子详情


  在医药大环境巨变的今天,随着医药零售市场的变化,我们OTC营销团队在终端推广工作中越来感觉到终端效果的乏力。这不能不让我们开始反思我们终端推广的营销管理模式,是不是还适应目前零售市场的变化。终端效

  作者:杨泽详情


一定要高薪挖人吗   2020.11.05

潘文富对于很多老板来说,花高薪请人,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或是高级技术人才,企业发展急缺,当前内部也选拔不出来,时间不等人,只有出高薪在外面挖人了,别说年薪几十万上百万了,甚至数百万的都

  作者:潘文富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